上市能否改變互聯網醫療生存艱難的現狀

被譽為互聯網醫療第一股的平安好醫生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拉開了互聯網醫療行業上市的序幕。另有消息稱,微醫和春雨醫生兩家互聯網醫療公司也將上市。

上市能否改變互聯網醫療生存艱難的現狀

不過,對於互聯網醫療行業來說,上市並不是終點,而是迎來了一個新的挑戰。準確地說,上市後,互聯網醫療生存艱難的現狀並不會改變。正因於此,互聯網醫療企業扎堆上市有很強的投機意味。

政策:互聯網醫療繞不開的一座大山

受互聯網思維的影響,醫療這項民生工程搭上了互聯網的快車。在不久前的兩會上,促進互聯網醫療發展的意見出爐,這似乎意味著互聯網醫療的春天已經到了。然而,事實並沒那麼簡單。

上市能否改變互聯網醫療生存艱難的現狀

不難看出,政策在對互聯網醫療機構開綠燈。事實上,互聯網醫療行業受多項政策約束。在獲得了合法的身份後,互聯網醫療機構只能看病,卻無法給病人開藥,因為佔整個藥品市場超過85%份額的處方藥禁止在網絡上銷售。沒有配套藥品銷售,互聯網醫療機構就失去了存在的意義。

盈利:互聯網醫療行業必須破解的難題

最近幾年,但凡貼著互聯網標籤的一些項目,大多都是虧損的,互聯網醫療項目也不例外。剛剛在香港上市的平安好醫生,連續三年虧損20億。如何盈利,已經成為一道必須破解的難題。

除了平安好醫生外,春雨醫生也身陷虧損的泥潭。在創始人張銳離世後,投資人找到了張琨接手春雨醫生的管理。據一些行業人士稱,在創始人離世和不斷燒錢的雙重困境下,能否盈利關係到春雨醫生的存亡。經過一番努力,春雨醫生在今年4月實現了單月收支平衡,這似乎意味著互聯網醫療距離盈利已經不遠了。不容忽視的一點就是,行業的特殊性,註定了互聯網醫療盈利困難。

上市能否改變互聯網醫療生存艱難的現狀

更重要的一點是,很多患者都會選擇由政府提供的、有社保覆蓋的醫療機構,在這一點上互聯網醫療沒有競爭優勢。既沒有藥品銷售資格,也沒有利潤豐厚的手術業務,僅靠單薄的門診費用,互聯網醫療虧損也就不難理解了。所以,如何突破盈利這個瓶頸,是擺在互聯網醫療機構面前的頭等大事。

寫在最後:雖說平安好醫生已經在香港上市,但互聯網醫療行業面臨的一些問題,並沒有隨著平安好醫生的上市迎刃而解。政策對互聯網醫療的限制,不僅影響盈利,而且還讓整個行業的生存變得更加艱難。總之,沒有政策的支持,互聯網醫療發展壯大就是一個偽命題,盈利更是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