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德军的一个步兵师能对抗日军的一个甲级师团吗?

特逸安

有网友问,二战德军1个步兵师能不能打败1个日本甲级师团。我们就按日军三单位师团来计算吧,这样人数基本相同。

我们没有必要摆出,德国1个步兵师有几门炮,几把步枪,日本1个师团有几个机枪,几个掷弹筒。就简单说一下,战绩就可以了。从人种上来说,日本人具备对抗德国人的能力。

这从美军当中的日本人步兵团在二战西线战场,成为美军勋章最多,受到嘉奖最多的团级部队就可以知道了。在整个二战,这个日裔步兵团共获得7次总统部队嘉奖(美军101空降师也只获得2次、陆战1师3 次)、21枚荣誉勋章。

从日军防御张鼓峰,诺门坎,所罗门群岛,夸贾林环礁,塞班岛,佩里硫,硫磺岛和冲绳群岛战役来看。日本陆军的防御战能力还是不错的,根据美军自己公布,美国海军陆战队与日军的损失比是9万比21万。

美国巴顿将军的第3集团军在欧洲的战绩是损失24.8万人,导致德军伤亡53万人,另外还有95.6万德军被俘。

德国步兵师的进攻和防御能力其实都非常一般,德军真正的战斗力是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德国的普通步兵师战斗力薄弱的多。

二战最坚固的工事就是德国的齐格菲防线,光是水泥就耗费了931万吨,火力点达到了11800个,最大纵深达到75千米(马其诺防线最大纵深15千米).防线共构筑有各类永备筑城工事14000个(马其诺防线永备工事5800个)10万德军工程兵部队和35万劳工参加了这个巨大的工程。

虽然齐格菲防线防住了盟军4个月,但是当,美军主力第3集团军抵达以后,5个美军师3天就完全突破了这座庞大的要塞群,德军20多万军队崩溃,可见德国普通步兵师战斗力,并不如日本陆军,特别是防御能力。


深度军事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几个问题。一、日军什么样的部队才能算得上是甲级师团。二、日军甲级师团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三、德军一个步兵师的人员编制和武器配备情况。四、实力对比。五、结论。只要搞清这几个问题。我相信在座的各位答这个问题也很容易了。

先说日军。

一,什么样的部队才能算得上是甲级师团。日军的甲种师团,也叫挽马师团。采用四四制配制。其兵员组成是由日俄战争及一战未裁撤的部队组成。故此实战经验与战斗素质均为日军作战主力。

甲级师团战斗人员加上非战斗人员:人数大约在28000人左右。但是也有一说。实际一个甲级师团的人数达不到这个数字。一般在22000~25000人左右。

日本有这样的甲级师团17个:近卫军团、第一师团、第二师团、第三师团、第四师团、第五师团、第六师团、第七师团、第八师团、第九师团、第十师团、第十一师团、第十二师团、第十四师团、第十六师团、第十九师团、第二十师团。

日军一个甲级师团,武器配备基本如下:步骑枪14900支、掷弹筒144个、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16门山炮、野炮36门。

装备大至如下。有些师团装备与此数据有些出入。

日军兵员素质:选拔标准比较严格。兵员要求年轻、体力好。而且由于训练采用法西斯的训练模式,士兵包括后勤兵、辎重兵都能打能杀,作风较狠辣。但限于人种问题,兵员低矮。团队配合之间尚有缺陷。

再说德军。

德军一个步兵师到底有多少兵员。咱们以1943年参加过库尔斯克战役的320步兵师为例。这里的320师虽然损失严重,但尚且能战的步兵师。1943年8月底320师防守东线时的兵力如下(这个师要正面防御10公里的防线,阻挡俄军的进攻):

全师9945人,32门榴弹炮(其中24门105mm口径,8门150mm口径)、21门75mm口径重型反坦克炮、21门50mm口径中型反坦克炮、14门步兵炮(70~150mm不等)、69门80mm中型迫击炮、495挺机枪、9858支步枪和冲锋枪。枪械方面德国不缺。有的师甚至枪支数要比兵员数多。

德军兵员素质:身体高大强壮、忠诚,服从命令。训练严格。高度的团队配合和自愿性。从单兵体能和技巧上不输给任何国家的军队。

实力对比:

日军:苏日诺门罕战役,日本当时的国力情况如下:

1938年,苏联的战车总数已经超过了一万辆,而日本的坦克装甲车总数大约只在500辆左右。日本的八九式,九七式坦克装备一门57mm炮和两门7.7mm机枪,57mm炮的破坏力只有苏联坦克装备的47mm炮的65%左右。苏联BT型坦克的车重对引擎马力比为每吨32马力,而日本的九五式只有17马力。和苏联T34坦克相比,日军的坦克好象是一只活动的铁皮棺材。

苏联仅动用了一些蒙古国的二流部队。本国只动用了一个摩托化步兵师和一个装甲旅。日本投入了三个包括甲种师团的师团。结果是俄军只动用了相当三分之一装甲军的力量,就单方面的完虐日军。

德军:再说德军,也拿相同对手苏联做对比。德军的帝国师,阿道夫希特勒卫队师这些精锐的SS部队,在进攻时一个师可以对抗苏军一个装甲军,在这一点上,可以用哈尔科夫会战,库尔斯克会战的战例来证明。而防守时德军一个师几乎可正面对抗十几倍的苏军进攻,这在乌克兰和波兰的战例中也可以证明。

结论:德军一个普通的步兵师就可以轻松完虐一个日军的甲种师团。如果是一个早期组建的SS装甲师,基本上很轻松的能干掉十个左右的日军甲级师团。

这是最好的时代,还是最坏的时代?"恒实说"与您一同追寻历史的真相。您的阅读是对恒实的赞许!您的关注是对恒实的支持!


恒实说

日军虽然人多,但大概率被德军吊打

这本来是一个难以比较的问题,结果却由于和共同的敌人交战而可以对照。这共同的对手就是——苏军


从枯燥的数据来说,二战时期德军普通步兵师理论上有15000——17000人,日军42年之前的甲种师团人数达15000——28000。日军人数明显占优

各种轻武器双方差异不大,德军装备稍好。

在重要的反坦克炮和支援火炮上,德军都明显好于日军,这意味着面对强大对手时能否有抵抗能力。德军PAK38/40系列反坦克炮精度好威力够,是阻止苏军除了重型KV/IS系列坦克的利器。实在不行还可以用著名的88防空炮代劳。后期德国步兵师更装备了突击炮,可以部分替代坦克的用途。反观日本关东军面对苏军T34坦克海时表现出的无力就很说明问题,反坦克枪根本打不穿苏军装甲,只能靠人肉炸弹,甚至把T34叫做“鬼战车”。

最关键的在于,德军运输能力大大强于日军。日军还停留在步兵靠走,火炮靠拉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模式。德军虽然骡马也有不少,但众多车辆保证了德军快速机动部署转移,也是“闪电战”得以实施的必要前提。这意味着德军想打的时候可以打,想包围想突袭的时候可以突袭。而日军机动力差,只能处于被动挨打地位。

(笔者做了对照简表,超过对方显示为红色)


以实战说话

在苏德战争中前期,非德军突然袭击的情况下,德军可以做到一比三,一比五的比例对抗苏军。海王星行动,哈尔科夫都是如此。

在苏日诺门坎冲突里,苏军伤亡近2万3千人,日军死伤4万5千人,还有3000人被俘。日军联队旗都被苏军缴获,要不是及时停战,日军损失会非常大。23师团完全失去战斗力,战后愤怒的日本伤兵居然把参谋长冈本的双腿斩断。可见日军士气收到了巨大打击。

朱可夫将军对德军国防军和党卫军评价较高。他对日军的评价很能说明问题。他表示日军精锐部队战斗意志顽强,但军官素质差,主动性差,习惯于墨守成规,装甲部队和炮兵大大弱于苏军。比起日军的威胁,这位名将反而更担心自己的后勤跟不上,没有足够燃油围歼对手。


文史小茶馆

这个问题提的有点尴尬呀,二战时的德军与日军都是十分强大的军队,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人素质都是数一数二的。


就武器装备来说,肯定是德军更先进,德国作为一个欧洲强国,从工业革命开始就紧跟英国,从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到十九世纪中后期已经是一个很强大的工业国家了。其装备制造能力一直是欧洲的骄傲,也是世界制造界大国和强国。有着雄厚制造业基础的德国,其武器生产能力自然不容小觑。经过一战惨败教训的德国,卧薪尝胆重振民族自信,在希特勒的巧舌如簧宣传鼓动下,德国老百姓全面支持战争,战争机器开动之后,整个西部欧洲在很短时期就全面崩溃,直到进攻俄罗斯之前,德国军队就是欧洲的主宰。德国军人素质很高,身体高大强壮,技战术卓越,服从纪律,勇敢顽强。

反观日本军队,当时亚洲最强大的军队,日本也是亚洲最先进的国家,没有之一。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全面向欧洲学习,工农业生产和国防科技都是亚洲的翘楚,军队现代化也走在亚洲各国的前列,其军事工业在二战前后,达到一个高峰。仅从武器装备上来说,日军跟德军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为当时的亚洲与欧洲相比不只一个代差,德国代表着欧洲最先进的生产装备能力,而日本只是代表亚洲的最高工业水平和军事装备能力,自然比德军装备相差很大。加上日本是一个远离大陆的岛国,周边又没有强大的邻国支撑,它的资源贫乏,且又无法从直接邻国得到补充。日本军人矮小精壮、勇敢顽强,军事技能很高,特别是近身肉搏天下第一。日本军人最大的特点是顽强乃至于顽固,认准一个死理——忠于天皇,为了天皇可以抛头颅洒鲜血万死不辞,所以他们在关键时刻可以成群结队的拥抱死亡。

如果二战时德国军队和日本军队开战,同等人数下,以大兵团开阔地决战,德国肯定占尽上风,强大的现代化装备德军可以把日军撕得粉碎,装备差了不止一代的日军毫无还手能力,在重炮和坦克军团的碾压下,日本的小钢炮,三八步枪,九七式坦克……在德军的炮火中毫无用武之地。反之,如果日军跟德军在山地和条件恶劣,不适合大兵团作战的情况下,日本必定占上风,日本军人吃苦耐劳,远比欧洲军人更耐艰苦,加上亚洲人体形小,消耗相对少,日本军人忍耐性也比德国军人强,环境越恶劣日本人越占优势。

当然前述只是个人观点,本来这种假设就是没有发生过的事,唯一可以借鉴的就是二战时苏联军队跟日本军队在张鼓峰的战役,日本军队在苏军强大的炮火中无所作为,这也从侧面证实了,日军跟德军在大兵团作战和平原作战中肯定不堪一击的。


江右顽石

德军和日军的对比,这个是不是能不能对抗的问题,而是能不能吊打的问题,二战时期德国陆军可以说是世界第一,同等兵力下不管是美军、苏军等等其他的什么军队,统统都不是德军的对手,当然了这也包括日本的什么甲级师团。

好让我们先来看一下德日双方军队的配置:

表面上看,德国和日本在武器装备、人员数量、后勤保障上基本上都很接近。但是如果我们考虑二战时期两国军队的综合状况就会发现,光是表面上的数字是没有什么用处的。

1、机械化程度。

二战时期的德国,创造出了一种震撼世界的先进陆军战术,那就是闪电战,这种由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其作战思路就是以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制敌取胜,用机械化部队来快速切割敌军主力来达到预期效果。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德国陆军在二战初期就已经具备了全机械化的能力,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德国步兵师配备的运输车辆就可以看出来。

打战就是打后勤,德国一个师的运输车辆是日本一个甲种师团六倍还要多,也就是说德军的后勤补给的数量能力要比日军要强六倍多,这种后勤上的优势意味着,在交战的时候,在单位时间里,德军会发射更多的炮弹,士兵发射的更多的子弹去消灭敌人。

2、单兵的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二战时期的德国步兵武器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当时德国装备的机枪为MG42型号机枪,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好的机枪,没有之一,这款机枪发射速度快,性能稳定,被称为“撕布机”。

同时德军单兵除了装备毛瑟98K步枪(这款步枪就不讲了,世界各款名枪的祖宗)的同时,还大量装备了MP40冲锋枪,后期又装备用1943式半自动步枪逐渐替换毛瑟步枪。同时,德国陆军内还广泛装备了铁拳反坦克火箭,这种火箭既可以对付地方坦克,又可以对付固定工事,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单兵重火力,所以二战时期的德国陆军步兵,其单兵火力密度和强度,在全世界范围内堪称第一。

与此同时的日本军队就没办法比了,因为原料匮乏,日本军队直到二战结束,步兵基本上装备的都是三八式栓动式步枪。装备的92式机枪因为使用落后的弹板供弹,所以故障率比德军机枪要高得多。

单从单兵武器的先进程度,以及基层火力密度上看,虽然德国和日本的武器装备差不多,但是先进程度以及武器使用稳定程度是截然不同的,单单德军大量配备了冲锋枪就可以看得出,在两军接近时,日本军队基本上是占不到什么便宜的。

3、炮兵以及单兵军事素质,日本远不及德国。

步兵作战时大炮的重要性我就不讲了,单单德军在大炮的数量上是日军的的三倍就可以看出来,在战场上互相进行炮战的时候,日本方面绝对是要被压着打的。

还有就是单兵军事素质,日军事照着德军的训练模式进行训练的,虽然日军也很强悍,但是到了德军面前,还是不能比的。德军的强悍,欧洲战场已经给出了完美的诠释。

有的人也许会说,日本甲种师团和德军相比要多出一万多人,光凭人海战术堆也要把德军堆死了。但是这种情况在二战时期是无法实现的,二战与一战最大的区别,一个是机械化装备的大量使用;一个是空中力量的大量使用;一个就是地面火力密度的加强,导致大规模的人海战术失效。

历史没有假设,但是我们在历史上的很多战役里还是可以得出一定的对比的,比如二战时期,苏德战场上德军主力吊打了苏军主力,而苏军在东方的部队带领着一部分蒙古军队在诺门坎战役却吊打了日军主力。这样的对比相信大家都能够看清楚了。

所以二战时期,一个整编德军步兵师其整体的作战实力,是要远强于一个日本整编甲种师团的,这一点毋庸置疑。


落下m

二战也分前后期,如果比较前期的德国步兵师和日本甲级师团的话实在不好说,第一前期的德国师和日本师团从根本上都是骡马化的步兵部队,从火力到人员配置都没有脱离一站的框架,德国在二战初期取得的一系列胜利是基于将坦克集中使用,集中突击的战术,但其步兵部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观,火力缺编现象也较为严重,而反观甲种师团是日本在承平时期编织的满编部队,最为战略主力使用,双方如果相遇,在机动能力和火力配备,兵员素质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数量优势就是决定性的,所以我不认为德国普通步兵师能够对抗日本的一个甲种师团,有人举了苏俄和德国的战例和诺门坎战役作为例子,要知道在苏德战争初期,德国是利用装甲兵作为刀锋强行破开了苏俄的防线,大面积地进行分割包围,这样才能有效的包围吃掉俄国初期的战争力量,在这一点上我反而认为拿破仑时期的俄法战争,作为入侵方的法国更具备优势,而诺门坎战役俄国朱可夫使用了相对简单的坦克集中突击战术来击败当时的日军,如果抛去技术兵器的优劣,单从兵源,传统火力因素考虑,日军应该不可能被击败的那么快,或者说不会失败,所以这两者之间实际不具备可比性。综上所述,用德国普通步兵师和日本甲种师团对抗有点田忌赛马以彼上驷,和他下驷的感觉,但放大到整个德国陆军和日本陆军比较,那估计是完爆,双方工业化水平,战争潜力,技术兵器都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粗心的鸭子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将德日固定在同一个时间位上才好计算,所以我们就以2战前的德日人员装备来计算,那时候基本都是德日战斗部队的完备时期。当然要计算战力我们就计算野战能力,这样比较公平。

2战前1939——1940年,一个标准的德军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约有3000人。一个炮兵营2900人,一个反坦克营550人,一个通讯营470人,一个侦查营600人,一个 工兵营600人。另有2800人左右的后勤人员,负责弹药补给,医疗,伙食,兽医,维修等,也就是说德军一个标准步兵师拥有17000人的标配。



其中炮兵团拥有3个轻炮营一个重炮营。每个轻炮营拥有12门105mm野战炮,重炮营拥有12门150mm野战炮,共48门野战炮。另外炮兵团拥有48门通用机枪作为防御。另外每个师配备一个师属反坦克营配备12门反坦克炮和4挺机枪。



另外每个步兵团下辖3个步兵营,每个步兵营拥有士兵850人,一个炮兵连180人装备8门轻型野战炮,一个反坦克连150人,一个通讯排30人,一个侦查排40人,一个工兵排70人。其中每个步兵营拥有12挺mg34轻机枪,6挺mg34或mg42重机枪。3只pak反坦克炮,3门50mm迫击炮,一只28mm的反坦克枪。基本每个班拥有一挺mg34机枪和2-3挺mp冲锋枪。每个班13到18人。



日军的甲种师团在2战初期其实是一个军。日军一个班包括13人,一挺轻机枪4名编制,其余8名步枪兵。3个班组成一个小队,一个小队配有一个掷弹筒班,携带3门掷弹筒。中队180人包括3个小队和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一个大队的标准配备是1100人。除了4个步兵中队以外另配有30人的大队部,和一个174人的中队机枪,总共12挺重机枪。另有55人的炮排装备2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部队还拥有122人的炮连,拥有4门步兵炮。极幸运者可装备8挺20mm反坦克枪。最后是联队。日军的一个标准联队3800人,下辖3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炮兵中队,装备一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拥有364人的炮兵大队装备4门步兵炮,另有一个122人的反坦克中队配备2挺反坦克炮。



师团的配备除了3个直属联队,还陪有一个炮兵联队共36门75mm野战炮。另有一个侦查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一个通讯队。综合一个师团拥有54门75mm野战炮,少数拥有105mm野战炮12门替换45mm野战炮。



总之日军一个师团拥有28200人。各种火炮54门,780多挺轻重机枪,324门迫击炮。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装备上德军是远胜日军的。在综合人员训练方面德军与日本不相上下,但在战术指导上德军明显优于日军。所以综合比较下来,德军一个师基本可以完胜一个日军师团。


风凡886

讲一个德国在三十年代的秘密作战预案,即吸引日本陆军主力到中国进行围歼。

希特勒从小喜欢和崇拜大英帝国。一战后德国的海外殖民地从原本的少量变成一无所有,国力有所恢复后想寻找出路。当时英国的全球势力最大,其次是法国,美国日本苏联则在发展中。

30年代时中德关系极好,德国参谋部的这个惊天计划是想和中国加强合作,为德国工业打开市场和取得原料。同时在远东落下一枚大棋,排挤美国苏联日本在这儿的影响。帮助中国击败宿敌日本并联合占领之,是关键的一步。

计划如下:

1)训练装备15个中国标准德械师(人数及装备少于德国师,淞沪战争时只完成了36师87师88师等3个师,外加教导总队和税警团),总战斗力相当5个德国师。

2)6个德国师分批潜入中国浙江。

3)战前德国空军战机由商船秘密进入中国。战斗人员以平民身份潜入。

4)德国潜艇战前潜入中国浙江。

5)在上海发起中日战争。此情形类似1937年的淞沪抗战(吸引当时大部分的本土主力陆军)。

6)上海战争升级后,潜艇突然出击,将日本主力舰和后续运兵船击沉在海上,然后切断中日海上通道,并封锁日本列岛

7)6个德国师和潜伏的空军突然出现在上海及周边战场,配合中国部队用重火力及装甲在狭小地带一举围歼日本陆军主力。

8)由英国水面舰艇帮助进攻并占领日本本土。

9)消灭关东军,占领朝鲜半岛,收复台湾。

因德日关系的改善以及英国对德国的不信任,此预案未能实施。


竹林饮烟

这个问题我先把最关健的数据介绍一下,再把我的想法告诉朋友们。

二战时德军步兵师人数为17000人左右,75毫米榴弹炮20门,105毫米炮36门,150毫米炮12门。



曰军甲级师团人数28000人左右,75毫米榴弹炮54门,少数师团用12门105毫米炮替换。



如果我来指挥德国步兵师,我会布置一个步兵团在前沿阵地修筑好工事,另外两个步兵团在两翼呼应。首先用炮火消灭日军火炮,这个不难,因为从前面数据能看出,日军火炮弱于德军。然后步兵防守,用炮火攻击日军。这样日军只有进攻一条路可走。否则只能坐等被炮火消灭。


一场战斗,进攻方损失肯定大于守方。在抵御住日军的进攻后,等日军消耗的差不多了,我会命令两翼的步兵团进攻合围,消灭日军。

战斗结束后,日军小队长以上军官就地枪毙,其余被俘人员押送西伯利亚劳动改造。

这就是答案。


晨雨若宴

这是架空历史的问题,没有考虑到地形,气候等影响战斗力水平发挥的问题。我们假设是在平原,气候适宜,双方都没有天时地利的优势的正面攻守战争,二战时德军一个步兵师完全可以对抗日军一个甲级师团,并取得胜利。


这一结论是仅仅基于双方的武器装备的数据得出,与将领的指挥能力,兵员的军事素质与战斗意志无关。

先说日本甲级师团,它的人数一般在22000~25000人左右。

日军甲级师团,武器配备基本如下:

步骑枪14900支、

掷弹筒144个、

轻机枪288挺、

重机枪54挺、

山炮16门,野炮36门。


再说说德军步兵师。它的人员,按编制表为16860人。比日本甲级师团人数要差不少。

德军的步兵师的武器装备基本如下:

手枪3681支;

步枪12609支;

冲锋枪321支;

反坦克枪90支;

轻机枪425挺;

重机枪110挺;


50毫米迫击炮84门,81毫米迫击炮54门 ,75毫米炮20门,105毫米轻型榴弹炮36门, 150毫米重型榴弹炮12门;

火焰喷射器9具;

装甲车2辆;

摩托车530辆;

汽车394辆;

马车536辆;

自行车500辆。

各位,从上面数据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了?


更多内容请关注《一世明哥私家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