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师们拍的大片如何合成?

摄影樂樂

我们摄影过程中,很多场景是超出我们器材的极限的。比如光比超过了相机宽容度的极限;场景的规模,超过镜头广角的极限;景深的范围,超过了小光圈的清晰范围继续。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分别用曝光合成、全景接片合成和景深合成来应对。

1. 曝光合成,需要我们在拍摄的时候,一个机位拍摄曝光不同的几张图片。我一般会用相机的包围曝光功能,-2EV,0,+2EV来拍摄三种图片,比如如下冰岛草帽山这个案例。不同的曝光,记录了不同的曝光细节。记住,包围曝光,一定要RAW格式啊,否则就失去了扩充宽容度的意义。合成HDR软件有很多,PS本身自带的非常强大,可以直接输出DNG格式,进一步的调整。但注意的是HDR的力度别太重,否则给人的感觉比较脏,不自然。本图就是用PS的HDR功能合成。

2. 接片合成:保持三脚架上下方向的稳定,然后水平移动拍摄。拍摄过程中,每张图片都要至少叠压三分之一。这样,把你想表现的场景都拍摄下来。

飞侠在冰岛拍摄蝙蝠衫案例,我的广角是21MM,不足以覆盖整个场景。所以我就来一个接片,竖构图拍了8张RAW格式。

把图片全选,然后点击右键,用Photoshop打开。进入到ACR界面。

8张接片图在左边。点击右键,选择全选-合并到全景图。

合并之后的效果如下。这个时候大家不要点击“自动裁剪”。四周有白边不要担心,看右侧的“边界变形”,把滑块向右拉动。

完美填补了空白之处。这个功能太牛了,对喜欢接片的朋友来说,非常实用。

然后点击合并,自动生成了DNG格式的图片,我们用ACR来进一步修片。

最终效果 ,大广角,高像素,一亿五千万(像素)搞定!

3. 景深合成。景深,简单的说,就是清晰的范围。风光摄影,一般都需要从近到远都清晰。

静物摄影,一般距离近,多用中长焦段和微距镜头。即使使用小光圈,仍然不能把拍摄物体整体都拍清晰。针对这样问题,飞侠和大家说下如果拍出一张景深极大作品。

案例一:静物拍摄珍珠项链

打算把这条项链整体都拍清晰,尽管使用F22小光圈,拍摄物体还不是全部清晰。而且使用了这么小光圈,导致画质下降。

现在,我采用这样的拍摄方式:采用镜头最佳分辨质量的光圈F11,从画面的前景到远景,分别对焦。拍摄了多张不同焦点的图片,然后通过后期“景深合成”的方式来处理。这些片子是这样的:

如果放大看看,他们的焦点分别是这些:

不同的焦点,覆盖了整条项链。现在开始后期处理。

打开photoshop,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

选择路径,载入不同焦点的多张图片。

如果担心拍摄时机身晃,选择“自动对齐源文件”。这样电脑会把你的图片先进行一个对齐处理。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堆叠图像”。

看看出现了什么?? 一个前后都清晰,极大景深的图片诞生了!如此的完美。

风光摄影,在前景比较突出的情况下,要实现一个极大的景深,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前景太突出,我们追求一个极致景深,就可以采用“景深合成”的方法


网际飞侠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和镜头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导致一张照片无法记录下某些特殊场景,既然一张照片无法装下整个场景,那就用两张、三张....,在后期的时候用软件(通常是Lightroom和Photoshop)合成,来达到突破器材的限制的目的,常用的技术如下:

包围曝光

应用场景:拍摄日出日落等光比过大场景的时候一张照片无法同时记录最亮和最暗部分的细节,这时候就需要用两张或多张照片对最亮和最暗部分记录,后期把这些照片合并到一张照片中,手机HDR就是这个原理,实例如下图:


景深合成

应用场景:当我们要拍摄整个画面从最近到最远都清晰的场景时就需要用到景深合成。景深合成需要固定机位拍一组相同曝光参数的照片,关键在于每张照片的对焦位置不同,具体看下图:

仔细看下图,离镜头最近处的花是虚的,尤其是左下角处

为了解决虚化问题我们要拍摄多张照片,从最近到最远对不同位置对焦,保证整个画面都是清晰的,为了防止出意外,我拍了三组,使用一组即可。

景深合成+调色后的效果如下图


全景接片

应用场景:单张照片无法容纳的大场景就需要我们拍摄一组照片素材后期用全景接片技术来完成工作,效果类似于手机拍全景图的功能,实例如下图:


堆栈

应用场景:白天由于光线充足我们无法设置长时间曝光,为了模拟长时间曝光可以拍摄多张曝光参数相同的照片,拍摄的张数越多雾化效果越明显(下图1这样的照片我拍了7张)后期用堆栈功能来雾化流动的瀑布。

第一张图的瀑布部分拉丝雾化效果不是很明显

堆栈并后期的效果如下图,瀑布拉丝的效果比上图明显多了。

堆栈不仅可以模拟慢门效果,夜晚拍摄星空的时候还可以利用堆栈技术来降噪。


以上就是常用的摄影后期合成技术,在拍摄特定场景器材的功能受到限制时我们可以用以上方式解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