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窮人的孩子往往還是窮人?

用戶68742881694

通過這麼多年社會的閱歷,對於這個問題,個人覺得導致這個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是三個方面:財富積累、人脈經營、教育觀念。具體的分析如下:


第一,財富積累。

改革開放以前,大家都是一個樣,沒有所謂的窮和富,改革開放以後,一批眼界開闊的人,看準了機會,下海創業,因為那時候新中國市場一片空白,他們迅速累計到了大量的財富。後來隨著市場的越來越大,行業發展越來越細分,他們的商業版圖也越來越大,財富基數進一步擴大,他們的子女,因為從小跟著父輩耳濡目染,視野更加寬廣,又有父輩的財富基礎,所以他們成功的概率很大。而窮人因為父輩的財富積累幾乎為零,到他們這一代要從零開始,所以和富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第二,人脈經營

人脈的經營是一個很有藝術性的活,大多數人對於人脈的理解只是“認識”,而對於人脈的價值不會挖掘,這是富人和窮人體現差距的根源點之一,舉個例子,我小時候在農村長大,父輩對於人際關係經營有一個原則,那就是不要麻煩別人,不討別人好,也不要讓別人討我們的好。這是大多數窮人的通病,不願意“麻煩”別人。出了社會之後,我看到有錢人對於關係的積累就是“麻煩”出來了,他們的麻煩是利益互補,利益共贏。只要有了利益的連接,這種關係就會形成一種推力,推著你進步,推著你變有錢,而要形成這種推力也需要付出物質代價,富人為了關係可以負債,而窮人為了不負債可以傷害關係。最要命的是這種思維會由大人傳給小孩,所以窮人還是窮,富人更富。


第三,教育觀念

這是最根本的原因!在我上學的時候,父母總是會說,盡力去讀,考不上大學沒關係,到時候跟著親戚去沿海打工,反正考上了北大也要打工的。年少的我對這種觀念深信不疑。後來到省會上大學,看到市場上各種培訓班覺得城裡人真能作,不把小孩當人看。再後來出來工作,看到身邊同事的孩子和家裡小夥伴的孩子的差距,看到那些上重點名校出來的同學和自己的差距,發現教育觀念的差距培養出來的孩子真的差的不是一星半點,於是我開始認同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未來。

富人的小孩從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接受很多課外輔導和培訓班,所以他們知識基礎紮實,知識面廣,與人交流更加自信,因為這些綜合素質他們很容易考上重點大學,窮人的孩子從小沒有接受這方面教育,教育落後富人的孩子一大截,到出社會,這種教育差距就直接體現在財富差距方面。


半山6號公館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很讓人揪心,原因嘛,大家心裡清楚的,我總結了一下,也就這幾個原因:

1、生活環境苛刻,沒能接受良好的教育環境,而有錢人家的孩子卻在學習、接受更多的知識,窮人家的孩子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

2、眼界不一樣。窮人家的孩子往往見得世面前,他們不能像有錢人家的孩子游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乃至整個世界,出個國都難。而有錢人家的孩子大部分都是出國留學過,接受了國外的先進技術以及國內所沒有的靈感。馬雲創造阿里巴巴也是因為在美國接觸了互聯網才有了靈感。


3、原始資本的繼承與擴大。窮人只有家裡的一套房一畝地,在外打工的孩子就很少讓其產生價值了,其資本積累自然而然的就終止了。有錢人家的孩子坐擁父母的原始資本,無論是房子還是單位,都能讓其產生更大的價值。比如說父母經商多年,為孩子留下了豐厚的產業,那麼孩子坐擁其資產可以讓其發揮更多價值來。

4、擁有多少社會資源。窮人步入社會,要麼單打獨鬥,要麼找親朋好友,然而都是些窮親戚。富人步入社會,其本身的社會資源就比較豐富,人脈廣,圈子多,想進哪個行業都有貴人指導。


故事小燈塔

為什麼窮人的孩子往往還是很窮?其實不止如此,在這世界上往上數十幾代、幾十代都是貧農的家庭大有人才,但在隋唐以後,也即九品中正制以後的科舉制度到現代的高考階段,往上數十幾代甚至幾十代都是有錢人或者有權的往往寥寥。

原因何在?說多大,是因為階層固化,但這說的太籠統,所以還是往小了說吧,關鍵是教育。教育決定了後代打破階層的概率。

富人們,一般來說素質要高許多,自身文化水平也還不錯,視野開闊,家庭經濟條件更是沒話說,這些因素共同決定了富人的孩子能夠更好地獲得優質教育,而且富人的孩子生活的環境也會薰陶著他們。

窮人視野不夠開闊,自身知識水平又不夠,造就了他們的子女沒能獲得好的教育,另外,家庭貧困也給了這些子女教育路上的不確定性。許多窮人想讓自己的子女獲得優質教育,奈何家境條件不允許,最終誤了子女的教育。

隋唐至今,普通人群想脫穎而出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考試去改變命運,以前是科舉考試,如今是高考。

可能有人會說,如今的階層已經固話,考得好不如生得好,即使考上了清華,如今也很難買得起北京的房子,若生在北京一個普通家庭,一出生就坐擁價值幾百萬甚至千萬的固定資產。

話雖不錯,階層固化只是把底層通往上層的通道壓縮了,只要你有實力,早晚會通過知識改變命運的。知識不一定能夠改變命運,但沒有知識一定難以改變命運!


天天說錢

有一句名言:龍生龍,鳳生鳳,富人的子女論時事觀天下,窮人的孩子玩泥巴玩打洞。

還有一個讓人爭論不休的話題:寒門還能出貴子嗎?

這些話的意思不是絕對的,但也蘊含了許多事情的真諦。分析起來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1,出身好的人,擁有更多資源和優點,當他們來到世界上,他們的起點相對比較高,他們手中拿著許多金鑰匙,只要他不傻,總會打開自己成功的一扇門,成功的機率是絕對的。

2,人的思想和眼界的不同。出身貴族的人往往思想境界相對較高,他們的眼界已經超出溫飽問題,不在為生活努力的基本目標。當一個人的目標遠大了,資源又不缺,成就事業的結果一定會更輝煌。當一個寒門子弟還在為一套房子奮鬥不止的時候,國民王子卻拿著大把的錢四處投資,當你解決溫飽時,別人卻四處逍遙了。

3,圈子的作用對人的成長影響巨大。當你的圈子盡是成功人士,企業家,商業鉅子或者高官人士,你得到的任何一個資信,或者他們一絲的幫助都會讓你受益匪淺。俗話說,在巨人的肩膀上最易抓住天使的翅膀,也最能夠登高望遠。

4,窮人家的孩子起點低,資源缺乏目標低,他們往往思維行動保守,眼界低心胸不夠開闊,他們往往太在意得失,容易引起壓力過大迷失自己,把金錢的多寡當成救身符。有一句話說得好,當你太在意的東西,你會緊緊抓在手心,猶如手中抓著金豆子,越緊張越抓不住,收穫越少。

5,物與類聚,人與群分。很多人在資源,金錢,地位等不一樣,往往造成門當選戶對,富貴相依。我們很少看見寶馬車跟人力車相處相依的,畢然貧富差距,資源的壟斷產生差異。在以後的中間階層可能成為可上可下的潤滑劑。而寒門子弟將越來越難成大事。



現在,隨著社會的發展,寒門子弟難出貴人會越來越明顯!醜小鴨變成白天鵝那不是一般的概率。雖然貧富都在前行,猶如步行的人永遠追不上搭乘高鐵的人,所以,要改變自己造就輝煌,除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改變思維方式,自己的眼界,自己的性格和朋友的圈子至關重要。

上天是公平的,給你的是一扇窗你想改變成門,那麼你得付出十分的代價。


我將與你同行

貧窮是一個複雜的現象,它不僅僅是貧窮本身,它還直接使人喪失能力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

許多答案在比較富人和窮人的種種差別,以此來說明為何窮人窮,這可真是何不食肉糜的典範了。這就像在討論,為何沒腿的人速度慢,是因為擺臂的姿勢不對,是因為邁步頻率有問題等等,讓人看得瞠目結舌。

只有當一個人或家庭從絕對貧困的狀態中解脫,然後才談得上發展。但遺憾的是,今天的世界,或者説中國依然有許多家庭陷在為了吃飽飯都要拼命的狀態,如果每天為了吃飯就已經竭盡全力,那所謂發展云云就實屬扯淡了。

貧窮就是一種能讓人失能的事,要想成為富人,你就得先是富人才行。這聽起來很荒唐,但事實就是沒有第一桶金,這世上就不會有富人,而第一桶金在很大程度上依賴的是幸運,這就是現代社會學研究的結論。所以,消除貧困這事情,必須依賴政府和國際組織,才有可能成功。


聯合國早就發出過消除貧困的綱要

聯合國很早就把減少貧窮作為優先考慮的工作。聯合國大會宣佈1997年到2006年這十年為“國際消除貧窮十年”,其目的是要消除絕對貧窮,並通過國家果斷的行動和國際間的合作大大減少全球的全面貧窮。在千年宣言中,世界首腦們決心到2015年,除在反貧窮和抗疾病的鬥爭中完成許多其它目標外,將使每天生活費用不到1美元(約6.33元人民幣)的人口數量減少一半。


消除貧困是烏托邦思想還是切實可行?

我個人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從長遠來看,必將是一個全民共同富裕的過程,也即貧窮終將消除的過程。如果社會是零和遊戲,有人贏就一定要有人輸,那麼窮人就將永遠存在,因為輸家不管曾經有多富,最終都會變成窮人。但社會發展不是零和遊戲,人們創造的總財富在不斷增長,如今最需要的是改革分配機制和激勵機制,同時給絕對貧困的人提供相關協助,幫助他們脫貧。


在《消除貧困舉措: 國際勞工組織與2030年議程》的文件中,提出了十七條綱要,大家不妨看看,未來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的。

  1. 消除貧窮

  2. 消除飢餓

  3. 良好的健康

  4. 優質教育

  5. 性別平等

這五條將是未來的標配,是社會對每個人應該承擔的責任,而這依靠飛速發展的技術,完全有成為現實的可能,如今計算機AI突飛猛進,優秀的醫生和教師不足的問題,將很快得到解決,而配備電腦比配備活人可要簡單太多了!AI是人類發明的最重要的工具和助手,不要作死去抵制AI就行。

其餘綱要,大家看看下面這張圖片。

《消除貧困舉措: 國際勞工組織與 2030 年議程》綱要;勞動界的未來。


三思逍遙

99隨便語:我認為這句話有道理。但如果你是一個窮人,不能以此,逃避教育子女的責任;如果你是窮人家孩子,不能以此,作為混吃等死的藉口。

父母的格局是孩子的起點,父母的眼光是孩子的終點。

一個人的一生中,有三次改變命運,或者說決定命運的重大時刻——

出生,上大學,結婚。

雖然我們無法改變出身,但這恰恰是對一個人影響最大的事情,為什麼呢?

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對他們造成最大影響的,就是父母。假如父母人品好,孩子的人品也不會太差,同樣的道理還有堅強的性格,強韌的意志力,吃苦耐勞的精神,靈活變通的為人處世手段,等等。

細想之下,以上這些品行,不恰恰是富人身上,常見的東西嗎?

父母帶給子女的,主要是性格因素,這才是根本,遠遠比金錢更重要,這才是一個人一生中,決定他最終是富人或者窮人的,關鍵原因。

第一,書中自有黃金屋,窮人普遍不懂這個道理。

準確說不是窮人不懂,而是故意裝作不懂。

有太多的窮人,眼睛只盯在那些沒有文化而暴富的人身上,把特例當作規律,卻對於“學習好的人通常比學習差的人過的好”這種規律,視而不見。

第二,富人肯定注重孩子的學習。

哪怕自己沒有文化而富貴的人,也懂得一個道理,在社會上混,有文化的人佔便宜!

沒有哪個富人教育孩子說,兒子你不要學習了,你就快快樂樂地玩,等你長大了,我有大筆的財產等著你繼承,你不需要學習,你也會混得很好!

第三,窮人傳達給孩子的,往往是而過且過的思想。

同等條件下,越懶惰的人越貧窮。

這裡所指的懶惰,其一是身體上的懶惰,其二還有思想上的懶惰。

窮人往往是思想懶惰的人,不願意多思考,上進心不強,遇到困難的時候,寧願安於現狀,不願意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困難。

第四,富人都是勇於進取的。

無論依靠學習混的好的人,或者依靠單純的混,混的好的人,都有相同的特質,就是勇於奮鬥,不願意被困難打倒,只是他們的表現形式不同而已。

富人傳達給孩子的,一定是奮鬥,而且是儘可能將一件事做到最好,不允許自己得過且過。

學習好的父母,會要求孩子儘可能取得能力範圍內的最高分。

混的好的父母,會要求孩子早早培養與人交往的能力,這些東西等於“傳承”,很好地從父母身上,遺傳到孩子的身上,並影響孩子的一生。

第五,父母的格局,比他的金錢更重要。

在這個社會上,沒有人的成功是沒有理由的!

沒有人的富貴是沒有理由的!

當然我們不能否認,當一個人的父母擁有大富貴,這個人從出生開始,就遠遠領先於其他同齡人,他的一分努力,等於別人的兩分努力,甚至十分努力。

但假如我們是個窮人,就應當明白,你一出生就落後了,所以你必須更努力!

我們要將積極向上的東西,教給我們的子女,我們或許本人貧窮,但我們不能將貧窮的思想觀,再遺傳給我們的子女,讓他們同樣貧窮。

第六,我們要敢於做那隻不會飛的大鳥。

有個故事說的是,大鳥不會飛,於是下個蛋孵化出小鳥,然後逼著小鳥學飛翔。

太多的人把這個故事當作笑話,嘲笑大鳥。

但我們為何不能做那隻大鳥呢?

我們某些人的貧窮,是由於時代特點造成的,年輕時不懂事,失去了富貴的機會,但當我們年紀大了之後,慢慢懂得了道理,卻因為青春無法回去,只能徒勞嘆息。

這個時候,我們要敢於做那隻大鳥!

當父母的責任,就是利用自己的人生閱歷,為自己孩子打下基礎,讓他們少走一些彎路,讓他們多一些成功的機會,對不對?

結束語:不要相信什麼,窮人的孩子還是窮人!哪怕我們本人貧窮,我們也應當總結自己人生的經驗教訓,努力把最好的東西,教給我們的孩子,助他們取得成功。

如果你是窮人家孩子,你更應當懂得,你必須奮發圖強,才能改變命運!


99隨便

當我看到這個話題時,特別想表達一下我的看法,我認為大多數的窮人孩子還是窮人這種思想是對的。到底為什麼那?

1.我覺得大多數窮人的花錢思維就有很大的問題,窮人只想買便宜東西,不懂得去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享受好的生活品質。只知道一味的攢錢。所以掙錢的野心太小,心安理得的過這他們自己的生活。

2.不願意把錢花在投資上,記得一句話:"沒錢時,一定把錢投資給別人;有事時,把錢投資給自己"。窮人正話相反,錢可以胡吃海塞,也不願意投資。

3.窮人害怕改變,因為他們害怕承擔風險,擔心失去太多。萬一更壞怎麼辦。他們的態度太消極,任何事發生只往壞處想。

總之,我認為窮人的孩子99.9%將來還會窮,甚至更窮。

要想可以不受窮,請爸爸媽媽們先改變自己的花錢方式,學會享受美好的東西,孩子只要有了花錢的野心,就會想著掙更多的錢,就不用受窮。慢慢就可以擺脫窮人的命運。


思寶媽媽成長記

身份決定圈子、圈子決定眼界、眼界決定未來!


身份決定圈子:


有錢人,在很多場合可以帶著自己的孩子去長長見識,認識其他有錢的叔叔阿姨,或者是他們的孩子。

從中,孩子既增長了在大場合方面的見識和膽識,同時也開始成為圈子中的一個參與者。更不用說,在這個圈子裡大家所交談的內容、合作、已經經驗,讓他擁有了更高的起點。


咱們窮人呢?,聚在一起聊什麼談什麼?,甚至是帶著孩子一起吃個飯認個叔叔阿姨啥的,都會被人諷刺是佔便宜,各種看不慣……熊孩子啦,沒家教啦等等,哼哼?窮人孩子的見識?就是被人罵唄!



圈子決定眼界:

有錢人,會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請最好的家教,學更多的技能(鋼琴、舞蹈、藝術等),然後在青少年時又送出去留學,學習其他的先進知識,然後回來後可以對家族企業繼承。

川普的孫女一口流利的中國話,那不是因為她們是天才,那也是精英學校學出來的。


咱們窮人呢?……教育投資太大,普通人越來越難以承受,這下就形成了:圈子不如人家、見識不如人家,經驗也沒人傳授,而學習也沒別人廣泛和深入,差距又拉大了一截!


眼界決定未來:


怎樣能賺錢?……他們獲得了太多經驗,只是去熟練掌握而已;

咱們窮人的孩子不知道,只能摸索前進;

吃了虧?……他們可以輕鬆的再次進行投入;

咱們窮人的孩子呢?……輸的起幾次?,有的可能一次就萬劫不復了!

大生意在哪裡?……他們的圈子裡有,無非就是選擇哪一個!

咱們窮人的孩子呢?……是生意在哪裡,能賺錢就行!


因此,種種的因素就決定了有錢人將會更加有錢,而窮人的孩子的出路,就只能是拼:拼努力、拼知識、拼青春、拼承受!


拼了,不一定會贏;但是不拼,你連贏的可能都沒有!


越夜越激情

所以說教育真的太重要了,窮人的孩子在教育方面比較閉塞,沒能得到經驗的灌輸,一般而言都會處在父輩們同樣的路徑,比如投資啊,理財呀,這些對他們而言都是天方夜譚。

但也不是不可能改變這個窮的現狀。作為窮人的孩子並非無力改變現狀,只要他願意參與積極的群體,願意把自己融入別人成功的圈子,主動的去接觸那些由事業有所成的人,向他們請教,向他們學習,自然的就能提升自己。

我也是窮人家孩子,我深知這一點,但是我發奮要改變自己,我選取了證券投資這條路,並向成功的老前輩虛心的學習,我發現這些成功的人只要你虛心向他學習,他們會很樂意的將自己的經驗跟你分享的。我買書學習,我讀巴菲特致股東信,我讀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我讀格雷厄姆的聰明投資者,我讀菲舍的成長股投資。我一步步的在改變自己,一步步的在成長自己...


小六忠誠

對於這個問題我可以談一下自己的淺薄見解。因為我本身就是窮人家的孩子,開始讀了點書之後,就時常思考這個問題。

窮人家的孩子往往還是窮人的原因,概括起來說有兩點:思維方式落後和資源匱乏。

一、窮人思維方式落後

我出生在魯南地區的一個小村莊。父母都是農民,有比較深的重男輕女思想。我上面有兩個姐姐,直到我這個男孩出生以後,父母才沒有再生育。我出生的時候,正是山東地區計劃生育政策最嚴的時候,因了此,我二姐把戶口落到了我姨媽家,她是在我姨媽家長大的。

我大姐比我大8歲,那個時候她剛剛上小學。父母覺得女孩子,上了學沒啥大用處,就時常讓我大姐回家幹農活,照顧我。本來我大姐的成績還可以。結果經常曠課,導致了她學習成績下滑,初中的時候,就輟了學,去山東沿海打工。

到現在我大姐,經營著一家手機維修店,日子過的也比較緊巴。

不過我大姐想開了,只要了一個女兒,準備集中手裡的資源,把我外甥女教育好。

我母親卻經常勸她再生一個。

我算是比較幸運的一個,從小比較老實聽話。雖然不算多麼聰明,不過學習倒是沒落下。中考的時候,我考了全班第三,超出錄取分數線60多分,很幸運的上了高中。但是遺憾的是,我們40多人的班級只考上了3個人。

我們村裡和我同齡的十幾個小夥伴,只有我和鄰居家的一個男孩上了大學。大學畢業之後,父母就想讓我留在老家當老師。可是我卻沒有聽他們的話,來了北京。

後來我爸跟我講起這個事。跟我說,他後悔讓我上大學,見了世面,就不肯在家附近找個工作上班了,要是我沒有文化的話,就像鎮上買豬肉的那個孩子一樣,子承父業也挺好的。

我們那個鎮子並不富裕。但是近十幾年來興起了雞鴨養殖產業。鎮子上有好幾家雞鴨屠宰場,本地的勞動力不夠用了。這些屠宰場的老闆,就去四川那些更窮的山區招工。所以,有很多的南方人在我們鎮上打工。

四川山區的這些人,對子女的教育更不上心。常常一生就生七八個孩子,跟著父母一塊出來打工。那些雞鴨屠宰場裡,有很多八九歲的小孩子,在幫父母幹活。一天掙個十幾二十塊,這些孩子可能連基礎的義務教育都享受不到。從小就跟著父母到處打工,顛沛流離。

所以就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裡面:因為窮,導致觀念落後。因了重男輕女的思想,多生了孩子,沒有錢給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孩子接著打零工。

在窮人圈子裡,還流傳著這樣一個理論:窮人要多生孩子,孩子多了,指不定以後哪一個就輝煌騰達了。他就可以幫助兄弟姐妹了。還有就是多生孩子可以防養老。

稍微懂點概率論的人就知道這是歪理邪說。多生孩子,不讓孩子接受教育,這個孩子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有。但是可能性有多大,近乎於零。

這就像我們說通常學習好的混的不如學習差的這個理論一樣,都是錯誤的。

比如,我們初中那個班,有40個人,只有3個人考上了高中,現在回頭看看。我在北京工作,另一個在家裡當公務員,還有一個在上海讀研究生。我們是不是班裡最有錢的學生。不是。

那37個人裡肯定有混的比我們好的,但是也就只有一個兩個而已。其他的30多個人,都混的不如我們三個讀了大學的。

從概率上來說,接受好的教育,人成才的概率更大,這是對讀書無用論最有利的反駁。

指望多生孩子防養老的想法也是錯誤的。窮人生了一幫沒有接受過教育的孩子,長大了自己的事,都照顧不過來,哪有精力管你啊。再說了,孩子多了更可能出現兒女之間相互推卸責任的情況出現,兒女都認為:我不管的話,其他兄弟姐妹會管的。

二、窮人資源匱乏

我出生的那個小村莊,到現在都沒有普及開互聯網。也就是說,如果我上不了學,不能出來工作的話。你們現在肯定看不到,我對這個問題所做的回答。

我小時候,家裡什麼也沒有。

家裡沒有藏書,我沒有書讀。沒有網絡,我根本就不知道互聯網是什麼。家裡只有一臺電視機,沒有安裝有線電視,只能收三四個地方臺。我小時候,所有的知識來源都來自於電視和我爸給我講的一些故事。

更別說其他的條件了。

我正兒八經開始讀書是在我20歲的時候,上了大學,進了圖書館以後。我正兒八經開始接觸網絡是在我22歲的時候,有了自己的第一臺電腦。所以我實際上只有4歲的網齡。

跟那些四川山區的孩子相比,我算幸運的。至少接受了正規的學校教育,考生了大學。

也就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被資源限制住了。要什麼沒有什麼,你讓窮人家的孩子怎麼進步。

窮人自己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的:他們的意識裡還認為網絡是洪水猛獸,是容易讓人上癮的壞東西。小孩子好好上學就好了,沒有必要讀一些課外書。

大人都認識不到這一點,你讓窮人家的孩子自己意識到這一點嗎?很難的。

曾經有段時間,我回家考駕照,我同一個初中就輟學的男生去網吧上網。我在看電影,他跑過來了說了一句:你咋來網吧看電影啊,不玩遊戲多浪費時間啊。

是的,在這些孩子眼裡,網絡就只有玩遊戲這一個功能罷了。從來沒有人引導他們去通過網絡學習知識,他們的父母不懂,就更不能指望他們會懂這些了。

我一直抱有的一個信念就是:一個孩子能學會的東西,只要給予另一個孩子適當的條件和略微的引導,他也一樣能學會。可是窮人家的孩子,這兩點都不具備。

就今天而言,我國的網民數量才7億多,也就是說,你能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就已經比那些接觸不到網絡的人要好太多。

真正的窮人是生活在我們看不見的世界裡的,我們甚至意識不到他們的存在。

你要這些窮人家的孩子翻身,談何容易。

一個人見識了什麼是好的東西以後,才可能對好的東西有嚮往。如果一個人一輩子待在閉塞的小山村裡。他又怎麼能意識到自己要改變命運呢?

所以,一代代的惡性循環就是這樣產生的。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