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字真言方

一貫煎

一貫煎中生地黃,

沙參歸杞麥冬藏,

少佐川楝疏肝氣,

陰虛肝鬱此方良。

二仙湯

二仙溫腎益陰劑,

仙茅巴戟仙靈脾,

黃柏知母與當歸,

腎虛火旺服之宜。

二妙散

三妙散

四妙散

二妙散中蒼柏兼,

若雲三妙牛膝添,

再加苡仁名四妙,

滲溼健脾功更全。

二陳湯

二陳湯用半夏陳,

苓草姜梅一併存,

燥溼化痰兼利氣,

溼痰為患此方珍。

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

柏茜茅荷丹櫚隨,

二薊梔黃皆炒黑,

涼降止血此方推。

十棗湯

十棗逐水效堪誇,

甘遂大戟與芫花,

懸飲內停胸脅痛,

咳唾引痛服之佳。

七釐散

七釐散是傷科方,

乳沒血竭冰麝香,

紅花兒茶硃砂末,

外敷內服功見長。

八正散

八正木通與車前,

萹蓄大黃梔滑研,

草梢瞿麥燈心草,

溼熱諸淋服宜煎。

八珍湯

十全大補湯

人參養榮湯

八珍四君四物從,

氣血雙補功獨崇,

再加黃芪與肉桂,

十全大補效力宏。

人參養榮十全內,

更添五味去川芎,

陳皮遠志加姜棗,

氣血兩虛用有功。

人參蛤蚧散

人參蛤蚧作散服,

杏苓桑皮草二母,

肺腎氣虛蘊痰熱,

咳喘痰血一併除。

九仙散

九仙散用烏梅參,

桔梗桑皮貝母存,

粟殼阿膠冬花味,

斂肺止咳功用神。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用防風,

細辛蒼芷與川芎,

黃芩生地同甘草,

加減臨證再變通。

三子養親湯

三子養親祛痰方,

芥蘇萊菔共煎湯,

大便實硬加熟蜜,

冬寒更可加生薑。

三仁湯

三仁杏蔻薏苡仁,

夏樸通草竹葉存,

加入滑石滲溼熱,

身重胸悶屬溼溫。

大補陰丸

大補陰丸知柏黃,

龜板脊髓蜜成方,

咳嗽咯血骨蒸熱,

陰虛火旺制亢陽。

大定風珠

大定風珠芍阿膠,

龜鱉牡蠣地甘草,

麥冬麻仁五味子,

雞子黃入息風好。

大建中湯

大建中湯建中陽,

蜀椒乾薑參飴糖,

陰盛陽虛腹冷痛,

溫補中焦止痛強。

大承氣湯

小承氣湯

調胃承氣湯

大承氣湯用硝黃,

配伍枳樸瀉力強,

痞滿燥實四症見,

峻下熱結第一方。

去硝名曰小承氣,

便硬痞滿瀉熱良。

調胃承氣硝黃草,

便秘口渴急煎嘗。

大青龍湯

大青龍用桂麻黃,

杏草石膏姜棗藏,

太陽無汗兼煩躁,

解表清熱此方良。

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用大黃,

枳實芩夏白芍將,

煎加姜棗表兼裡,

妙法內攻並外攘。

大秦艽湯

大秦艽湯羌獨防,

芎芷辛芩二地黃,

石膏歸芍苓術草,

養血祛風通治方。

大陷胸湯

大陷胸湯用硝黃,

甘遂為末共成方,

專治熱實結胸證,

瀉熱逐水效非常。

大黃牡丹湯

金匱大黃牡丹湯,

桃仁瓜子芒硝襄,

腸癰初起腹按痛,

瀉熱逐瘀服之康。

大黃附子湯

金匱大黃附子湯,

細辛散寒止痛良,

冷積內結成實證,

功專溫下妙非常。

川芎茶調散

川芎茶調散荊防,

辛芷薄荷甘草羌,

目昏鼻塞風攻上,

偏正頭痛悉能攘。

小青龍湯

小小青龍最有功,

風寒束表飲停胸,

細辛半夏甘和味,

薑桂麻黃芍藥同。

小建中湯

小建中湯芍藥多,

桂枝甘草姜棗和,

更加飴糖補中髒,

虛勞腹痛服之康。

小柴胡湯

小柴胡湯和解功,

半夏人參甘草從,

更配黃芩加姜棗,

少陽為病此方宗。

小陷胸湯

小陷胸湯連夏蔞,

寬胸開結滌痰優,

膈上熱痰痞滿痛,

苔黃脈滑此方求。

小薊飲子

小薊飲子藕蒲黃,

木通滑石生地黃,

歸草梔子淡竹葉,

血淋熱結服之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