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年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动荡都没有德国的消息,这是为何?

狮子座猎人

二战结束后,以德国,英,法,等为首的西方国家己经沦落为世界权力机构中的二等国家。当时的整个西欧国家不甘心此时所处的世界地位,因此,欧洲各国都努力想建立一个新欧洲。

1950年提出的"莫内一舒曼计划"。1951年5月的西欧六国《巴黎条约》,1952年7月的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的《罗马条约》,都是强调从经济角度来缔造一个欧洲共同体。

1982年2月签订的《单一欧洲法令》,1992年的《欧洲联盟条约》(即马约),1997年10月的《新欧盟条约》(即阿约),己经开始注意到政治联盟问题,但因各国对此存在不同看法,因此未能达成一致意见。现在的欧盟因在军事上的无法"独立性,因此在防务安全方面主要依靠美国和北约。

众所周知,欧洲一体化的轴心是德法二国,德法的态度,关系着欧洲一体化的命运,因此德法两国领导人都尽力为欧洲的一体化所奋斗。特别是德国总理科尔上任后,竭尽全力推动欧洲的一体化,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在二十世纪末,他表示要把推动欧洲联合作为他在任期间的首要中心任务来对待。为了维护欧洲的一体化,他声称欧洲一体化政策“实际上是21世纪是战争还是和平的一个问题″。他把欧洲一体化提高到关系世界命的战争与和平的高度。

然而,德法两国主导下的欧盟一体化,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因为在冷战结束后,西方国家的凝聚力己经开始下降,他们没有团结起来反对共同的目标,因此各国开始为自已的利益开始进行斗争。徳国,荷兰等国希望北约东扩,而法国等国希望同时南进。南欧各国担心东欧廉价产品进入,担心欧盟的各种补贴被人分享,害怕德国的影响力扩大。但是一但东扩遇到问题或是产生障碍,或者南进的障碍消除,那么东扩和南进的矛盾将会突出,从而影响欧洲一体化的进程。这些原因,也是成为默克尔领导下的德国,没有参与美国轰炸叙利亚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战结束后的德国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是",整顿国家财政,减少预算赤字,进行税制改革,刺激个人投资,进一步实行非国有化,减少国家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政策,使德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同时积极采取措施,推动信息技术的发展并调整经济结构。

因此,人口只有8200万的德国,虽然从不满世界张扬,显摆自已,但是却保持着全球第二大出口国的地位。2008年,德国的GDP是3.8万亿美元。2007年贸易出口突破了9000亿欧元的大关,贸易盈余达到1998亿欧元。正是由于德国超强的经济实力,在奠定德国在欧盟国家中的领头羊地位同时,也奠定了德国在欧盟国家中己经拥有超强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虽然德国和日本同为二战法西斯战败国家,但是德国政府没有向日本政府那样,遮遮掩掩的逃避战争责任,不敢承认自已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德国在这方面表现出的宽阔胸襟,以及对战争罪行的彻底反省,和勇于担当责任的优异表现,己经获得了世界上绝大数国家的赞扬与谅解。

因此,随着德国在世界上不断加分的国际影响力,和越来越被认知的负责任国家形象,也使德国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具有好感的世界性强国。

也正是德国在动荡世界格局中的低调表现,和对自已战争罪行的彻底反省,以及在欧盟国家中领头羊的地位,不仅奠定了自已的世界强国地位,现在己经走上了通往世界大国的道路。因此说,我们绝对不能低估了德国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现实与潜在的巨大影响力。现在德国的战略,可以用"深挖洞,广积粮,缓称王"来形容"。如果德国这个猛虎,真的睁开眼睛要在世界上大吼时,我们的这个世界也是要为之颤抖和惊悚的。

今天的默克尔政府,没有采取紧跟美国的战略,来轰炸叙利亚,也表现出现在的德国政府外交己经开始出现独立,自主的外交倾向。在以美国美英为首西方国家在驱逐俄罗斯外交官风波时,以及欧盟国家出现的反对声音,会更加的突出德国的重要作用与超强的影响力,也会使德国距离世界大国的脚步越来越近。


相忘江湖71941665

这么多年不管世界格局如何动荡都没有德国的消息,这里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德国国内奉行方针等的原因。

1.历史原因。

一战、二战后,做为战败国,德国失去了霸主地位,沦落为世界权力机构中的二等国家,霸权、话语权不再,只能在现任霸主美国和英法等国身后,做个跟班,抛头露面的机会也少。

2.国内奉行方针使然。

二战后到现在,加快恢复本国经济,推动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加快发展欧洲一体化,成为了德国的发展思路。德国现在想的是闷声发财,打打杀杀,劳民伤财的事不会去干。在美国的威逼下,有时协助出兵也是做做样子,意思意思就行。发展经济才是他的王道。据报道,德国为出口导向型的经济,是世界贸易大国,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关系。德国的出口额在2003年之后,连续六年保持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地位。外贸长期顺差,2007年德国出口额达9691亿欧元。以企业营业额排名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有32家企业的总部设于德国。德国具备专业技术的中小型企业也相当重要,约有1000家此类企业在各领域居领先地位而被认为是隐形冠军。2014年,德国GDP接近3.8万亿美元。可以说,目前德国有超强的经济实力,在欧盟国家中处于领头羊地位,在欧盟国家中己重新拥有了较强的影响力。

3.国民素质较高。

作为二战法西斯战败国家,德国敢做敢当,敢于承认自己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并对对战争罪行的进行彻底反省,这种坦荡胸襟得到世界上绝大数国家和人民的赞扬与谅解。也因为这样,也让世界的人民逐渐忘却德国当年发起的侵略战略的带来的创伤,至少心里不再那么耿耿于怀。不像某些岛国,至今死不承认战争罪行,还恶意颠倒黑白,掩耳盗铃,篡改历史,成为了世界人民口诛笔伐、愤怒声讨的对象。每当有岛国首相祭拜靖国神社、篡改历史的事件,世界各国人民立即奋起抗议、愤怒声讨,伪君子、邪恶、阴险等成为了某岛国的代名词。

动荡世界格局中,德国是韬光养晦、低调行事,悄悄的发展经济,打仗伤财的不要,抛头露面的不要,才很少在动荡世界格局听到德国的消息。但我们也要提高警惕,绝对不能低估了德国在政治、经济、外交上的现实与潜在的巨大影响力。日耳曼民族也是一个强悍的战斗民族,国人剽悍,军队官兵战斗素质很高,国家军事实力也很强。当实力累积到一定程度,在欧盟国家中恢复超强影响力后,主导欧洲一体化、成为欧盟核心、重返巅峰也不是没有可能。



美景情歌汇

相比美英法,德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低调的多了,这主要是一战,二战带来的结果。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德国的前世今生,就知道德国人的行事风格为什么是今天这样?德国人的祖先是日耳曼人,开始是易北河以东的一个小国,它土地贫瘠,缺乏矿藏,人口稀少,没有大城市,没有工业,文化也比较落后,人民生活也比较贫困。但它靠坚毅的意志和组织才能,建立了一个军事国家,军事训练有素,每战必胜,成为一个斯巴德式的国家。

19世纪德国有个著名的铁血首相叫俾斯麦,他运用武力,结束德国长达一千多年的分裂状态,建立了普鲁士大帝国。从此以后近百年,先是俾斯麦,接着是威廉三世,最后是希特勒把这个天赋优雅,精力充沛的国家民族变成了狂热,极端,仇视的大日尔曼主义国家。兴起时蓬勃,登峰造极,跌落也很快,直墜谷底,起起伏伏,几经盛衰,给世界带来严重的动乱和不安。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远运高于了英法两国。于是德国发出了与老牌殖民帝国争势力范围的呼声,它拿英国开刀,最终形成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大战的结果是割地,赔款,裁军,失去了八分之一领土,十分之一人口和全部的殖民地。二战是一战的继续,希特勒上台前,这个国家就充滿了骚动不安,一片混乱。这种混乱为希特勒上台提供了条件。希特勒的扩张也是要所谓的生存空间,不过他的胃口更大,不光是一战失去的部分,幻想的是整个世界。

二战失败后,德国被英,美,法,苏四国占领,后来又形成了东,西德两个国家,德国人尝到前所未有的苦果。一个要求生存空间的国家,因战争,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德国人可能会思考这一问题,作一些反思。1970年,当时的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访问时,在犹太人死难者墓碑前跪了下来。他不是代表个人,而是代表一个民族,跪下的是勃兰特,站起来的是德意志。1990年没有通过战争,德国又获得了统一,这是德国人所没想到的。

德国现在和西方国家结盟,又和大多数国家奉行友好政策,它是欧州经济的火车头,是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发展经济做的得心应手。在叙利亚难民问题上,德国持开放的难民政策,但在干涉别国内政上却很少有举动,这也许是有的人听不到德国动静的原因。其实,这应当很好理解:以往的教训,经历,现在的实际处境都是一个国家在制定对外政策时的参考的依据。


天太2

多极化下的德国,世界经济排名第四位,也是多极化道路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当今的德国国内也算是稳定,众多政党为了自己的执政也推出很多实际政策。CDU和CSU的大联合也为国家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近期也是受难民问题困扰,以及国内由于难民,恐怖袭击,更多得出现在新闻中。

总的来说,战败国的地位,国家定位,和发展政策可能是德国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很少有消息的原因。


小猫爱旅游

德国是干过大事的,这些小儿科的,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老德是不屑干的。二战失败了,但也是很辉煌的失败,也给了德意志人心底的傲气。如今始终保持世界工业强国地位,过好自己的日子,少作孽挺好的。 经历大风大浪的民族,总会悟到一些大智慧。何苦去扶持美国佬当老大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