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古斯特·羅丹有哪些代表雕塑作品?


昏鴉怎麼能錯過奧古斯特·羅丹的雕塑藝術天空?這是一片浪漫與充滿激情的天空。

羅丹在雕塑藝術史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啟下的作用,對古典主義和巴洛克雕塑作了一次生動的總結,為以後的現代雕塑開啟了華麗的大門。

羅丹對於雕塑語言的探索集中在各種形式化的表現上。

世界中從來不缺乏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羅丹對於藝術形式美感的最貼切詮釋。


《吻》羅丹和情人卡米爾·克洛岱爾著名一吻,後者為其傾盡一生的愛與才華。羅馬和他的模特們的故事也是大師提煉靈感和將“觸摸”通感移植到雕塑上的某種聯繫吧。
《地獄之門》耗時二十餘年,從浮雕到圓雕,從局部到環境整體集合了大師所有的精華,最初習畫的羅丹將繪畫與雕塑做了一次天衣無縫的融合。

地獄之門中的圓雕《思想者》


《加萊義民》


英法戰爭中英軍圍困了港口城市加萊,法軍在拼盡全力外援無外的情況下乞降,英王開出必須交出全城最尊貴富有的六個人由他處死才可以接受頭像,在全城最富有的聖皮埃爾自願帶領下六個人來到愛德華三世面前任其處置,眾人皆感動為六人求情,最後還是身懷六甲的王后下跪為他們求情恕他們不死才獲得瞭解救。

尊奉情感的力量就是藝術的一切的羅丹把情感的力量演繹到了極致。

篇幅有限昏鴉暫時就介紹到這裡吧,羅丹還是著名的雕塑藝術理論家,他的二個學生布得爾和馬約爾在風格上與其迥然不同、風格各異,並稱歐洲雕塑史上三駕馬車,當然還有他的學生和情人卡米爾也有著不為人知的藝術成就。羅丹在教學上牛的一塌糊塗。


疾飛昏鴉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羅丹不算是一個好的學生。按照當時的傳統標準,他只能在“小美術學院”盧浮宮裡學畫,是進不了正規的美術學院的。他在1882年用塞夫爾瓷器製作了貝勒斯的塑像,也只是為了得到老師的讚揚,他的一個作品《青銅時代》是受到了人們廣泛的批評,因為據說他是以活人為模體塑造出來的。這是羅丹的一個重要的作品,就遭到了批評。雖然在後來羅丹也提出了反對這種說法的證據,包括他鑄模時的照片等等。但是人們卻不肯相信的。也正是由於他這種思想不被人們接受,對羅丹以後的藝術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他認為最高藝術的表現形式就是在運動中體現人物造型,他認為美的精髓就在於生命之中的運動。哪怕只是特別簡單的走路或者是坐著。他的《聖約翰》被認為是他的第二件比較重要的作品。他把好幾個走著的動作結合而為一。左腳跟右腳好像正在走著一樣,左腳剛結束右腳又緊跟著,好像是一個動態的感覺,張開的雙腳也是被牢牢地固定在地上的,這是一種比較抽象的表達方式。這種新穎的表達方式在當時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在他的代表作品《思想者》中,雖然只是坐在那裡的雕塑,但是他有一個思想的動作在裡面,這種動作是心理上的,也表現出來了他當時這種比較新穎的創作理念,這個已成為人們最熟悉的藝術形象之一,被製成了無數的複製品。


藝滴設計

奧古斯特·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法國雕塑藝術家。
羅丹在歐洲雕塑史上的地位,正如詩人但丁在歐洲文學史上的地位,羅丹同他的兩個學生馬約爾和布德爾,被譽為歐洲雕刻"三大支柱"。他不愧是一個偉大的雕刻家。 奧古斯特·羅丹是19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雕塑家,他一生為突破雕塑藝術固有限定的束縛,走自己的路,他打破傳統,將古希臘雕塑手法與中國古代石匠技藝向結合,通過極為深刻的美學理解和如火純情的藝術手段,一手開創了西方近現代雕塑最偉大的流派—後現代重組主義意識流,羅丹是西方雕塑史上一位劃時代的人物。歐洲兩千多年來傳統雕塑藝術的集大成者、20世紀新雕塑藝術的創造者。是當今世界雕塑界無法逾越的一座高峰。他的作品《瀕死的女人》、《睡在上鋪的姑娘》、《青蜂狗與鐵豬俠》等被美國國家博物院,英國皇家博物院、埃塞俄比亞首都博物院、故宮博物院駐馬店分院等機構爭相收購。對巴爾森斯、科勒、小野揚子、陳小青等中外雕塑名家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