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随着网购的发展,有一些武汉的味道已经在全国都能方便地买到,比如鸭脖。但由于需要现做现吃,依然有许多原汁原味的美食只有武汉当地才有。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热干面

论武汉最特色最出名的小吃,热干面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也是中国五大名面之一。早高峰时段的武汉,大街小巷经常可以看到端着一碗热干面,热气腾腾地边走边吃的上班族和学生。在武汉读书时,早上食堂的热干面窗口也是最热闹的,每天早上一碗热干面已经成为很多武汉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面条需要事先煮熟,过冷和过油,再淋上芝麻酱、香油、香醋、辣椒油、五香酱菜等配料,纤细爽滑有筋道、酱汁香浓味美,面条黄而油润,香而鲜。搭配豆皮更饱肚子,搭配豆浆或米酒可以解腻。

有不少外地人反映热干面没有传说的好吃,其实即便在武汉,由于每家店用的芝麻酱和配料的不同,味道也有差异。

最有名最有历史的热干面店家当属蔡林记,但也有不少武汉人爱吃街头巷尾的热干面摊点,如果你早上看到一家热干面店门口排满了人,那他的味道应该不会让你失望。

推荐一家叫民生甜食馆的餐馆,热干面的味道也不错。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豆皮

豆皮是源自湖北黄陂的风味小吃,制法是将绿豆、大米混合磨浆,在锅里摊成薄皮,内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馅料,用油煎好。

豆皮也是上班族和学生的早饭主食之一,而且因为糯米的关系,也是很容易吃饱的,配上豆浆是不错的选择。

以前上学时,早上经常看到早餐店门口架着黑色的大圆锅,盖着盖子用火闷,散发着糯米和肉丁混合的香味,一锅豆皮就快出锅了。

老板会拿着小铲子,把豆皮横切竖切,画格子一样把一大块豆皮划成一个个小正方形,盛给往来的顾客。

做豆皮最有名的店叫"老通城",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有"豆皮大王"之称,曾接待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多位中外政要,以三鲜豆皮最出名.另外武昌区水陆街的阿斌豆皮也有不错的口碑。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汤包

提到汤包,武汉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四季美",店面离"老通城"不远的江汉路口附近,被武汉人誉为"汤包大王",非常有名气。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鲜猪腿肉剁成肉泥,然后拌上肉冻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面皮里,上笼蒸熟,肉冻成汤,肉泥鲜嫩。七个一笼,沾上姜汁,味道十分香美。

除了常规的鲜肉汤包,还有蟹黄汤包、虾仁汤包、香菇汤包、鸡茸汤包和什锦汤包等。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糊汤粉

糊汤粉常与油条搭配,也是武汉常规的早饭选择。

它的特色在于粉的汤汁,是用鲫鱼熬制成的,鱼肉、鱼骨全融进了汤里,熬成浓糊状,再加上胡椒粉,有香又辣,很暖胃。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用来做糊汤粉的米粉,是用籼稻米磨成浆制成的。米粉像线一样洁白细长,口感顺滑。用油条蘸上鱼糊,细饱了鱼糊的油条咬一口酥软辣爽,相当过瘾。

烧麦

烧麦也是在武汉拥有广泛基础的小吃,但其实最早是从北方流传开的。可以理解为顶部不封皮的薄皮包子。馅料多为糯米、香菇、萝卜、白菜、瘦肉等,加入调味的酱油、 盐、香油 、食用油、白糖。吃时配以醋、蒜丝,清香可口。不过烧麦也偏干,最好搭配豆浆一类的饮品。

推荐在新华路有一家叫"严氏烧麦"的店,比较有名。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面窝

面窝

在武汉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热气腾腾的大油锅,金黄的面窝在里面翻滚着,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面窝是武汉特有的,创始于19 世纪末。当时,汉口汉正街附近有个卖烧饼的人,请铁匠打制了一把窝形中凸的铁勺,内浇用大米、黄豆混合磨成的米浆,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锅里炸出一个个边厚中空、色黄脆香的圆形米饼。

吃起来厚处松软,薄处酥脆,称之为面窝,流传一百多年,成为价廉物美的武汉特色早点。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排骨藕汤

排骨藕汤

湖北菜的代表之一,对于湖北人来说,排骨藕汤代表的就是家的味道,即使各地也都能吃到这道菜了,可只有用湖北的藕,才有特别的味道。

湖北的莲藕粉嫩酥软。拿藕和肉骨头煨汤,煨到排骨熟烂为止,藕块吃起来口感粉糯清脆,汤香浓清甜,排骨也清新不油腻。

武汉美食-老武汉的味道

小龙虾

小龙虾

同为湖北菜的代表之一,油焖大虾源自湖北的潜江市,主要用料是大虾,辣椒,葱,姜,盐,白糖 ,料酒,醋。辣、油厚、口味重是它的特点。

到了夏季,在武汉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卖油焖大虾的招牌,大家戴着手套,使劲剥壳,吃得桌上一堆堆的虾壳,大汗淋漓,好不痛快!再点几瓶酒,便是畅快到家了。

吃虾子曾经是以大排档的形式较多,没有特定突出的品牌。最近几年出现了规模化连锁的形式,开始形成气候和口碑。

比较有名的店家包括亮亮蒸虾、靓靓蒸虾和小亮蒸虾。

很多外地的朋友去武汉旅游或出差,吃过一次后反馈说:"怀念武汉的小龙虾,想再去吃一次"。

希望每一个朋友来到武汉都吃得开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