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人士不太可能感到无聊—这使得他们不太愿意寻找意义

宗教人士不太可能感到无聊—这使得他们不太愿意寻找意义

根据科学杂志“Emotion”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宗教性与厌倦倾向程度较低有关。

“研究表明,无聊推动人们寻求更充实的活动;提供目的和意义的行为。因此,人们感受到的活动或信念给了他们一种目的感,这应该有助于防止感到无聊。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从未经过测试,“伦敦国王学院的研究作者Wijnand AP Van Tilburg说。

“我们研究宗教信仰,因为宗教信徒倾向于描述他们的信仰,为他们提供生活中的意义。除此之外,宗教当然是世界范围内非常普遍的现象,并影响到许多人。所以,如果说宗教信仰是许多人生活中的意义来源,而且可能预防无聊,我们对此很感兴趣。“

“这项研究有一个次要的,更微妙的,但仍然有趣的目的:如果厌倦通常会让人们寻找新的目的或意义,那么通过减少无聊就可以间接地阻止人们这样做?

在三项独立研究中,总共有近1,500名参与者,研究人员发现,信仰宗教的人倾向于感觉不那么无聊,而与非宗教信仰的人相比,宗教信仰倾向于寻求意义的倾向较低。与会者包括基督徒,不可知论者,无神论者,犹太人,佛教徒,穆斯林和印度教徒。

遭受了普通任务的非宗教人士 - 抄录有关割草的摘录 - 倾向于报告更高水平的无聊。他们也比宗教人士更可能说他们想做更重要的事情。

“通过减少无聊,宗教间接地锻炼了对意义的”追求“,”范蒂尔堡告诉PsyPost,“要明白的是:这并不意味着宗教人士不会在他们的生活中寻找意义。相反,调查结果表明,与其他人会觉得无聊的情况相反,宗教人士不愿意寻求有意义的替代方案。“

宗教人士更容易认为生活从一开始就更有意义,而这又反过来减少了无聊。

van Tilburg说:“发现一种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以及无聊的世俗体验,将我们认为的生活中的宗教性和意义等生存性和文化意义的两个变量联系在一起。

“无聊连接这两个变量的发现展示了人们寻求如何理解他们的存在的相关”世俗“情绪,同时进一步将心理学的宗教信仰和意义置于”世俗“的生活中,揭示作为演员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无聊感而不是传统上给予的。“

但这项研究包括一些警告。

“没有一项研究甚至一系列研究能够完全解决复杂的现象,如宗教信仰,生活意义和无聊。例如,人们在实践宗教的方式上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会特别关注随之而来的社交和社区活动,而另一些人可能会更多地关注在他们的生活中使用宗教作为指导,“van Tilburg解释说。

“在我们的研究中,我们还没有做出如此重要的区分。宗教信仰在减少无聊中的作用是否可以取决于人们在实践中如何实施他们的宗教?此外,我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虽然不是完全)基督徒。宗教之间有差异吗?这些是我们尚未找到答案的问题。“

van Tilburg先前的研究发现了无聊与政治极端主义之间的联系。

“在整个过程以及我们的其他研究中,我们一直发现无聊提供了许多惊喜。它可能看起来像一个平凡的,甚至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不愉快经历,但事实证明它实现了重要的心理和社会角色,“他补充说。

“无聊”通过激发对挑战和更有意义的活动的渴望而唤醒我们。它推动人们参加他们认为会提供目标感的活动,这可能会导致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结果,包括减少接触外界人士,恢复自我舒缓的怀旧记忆,并转向更极端的政治观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