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画家字写的都很好,而当代画家很多都不敢落款?

国画雅集

谢谢提问,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千千千里马。题主的这个说法是有点偏的。应该说,古代画家,大多数人的书法是不错的,要说很好,那也是不多的。


《历代名画记》里就记载了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一开始他想学书法,但是书法没学成,于是就学习绘画了。后来,吴道子的书法也不是很差,据说,他的书法很像薛稷。但是,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如果比薛稷还好,那吴道子也应该是一个书法家的。

因为,古代人只要识字,没有不学习书法的,只是有个写得好写得不好的问题。

但是,也有画家不但画好书法也不错。例如杜甫在《丹青引》里称赞曹霸的书法说“书法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我们估计曹霸的书法肯定也是非常精彩的,所以,杜甫在称赞曹霸画马以前,就提到他不为人知的书法艺术,也是很精彩的。

但是,曹霸的弟子韩幹画马都可以超过老师曹霸了,不过,并没有书法也很好的任何记载。


书法和绘画都不容易学好,但是,古代的画家,必须学习文化,这就必须学习诗歌和书法。好的画家,都是以诗书画俱佳为骄傲的。例如齐白石,从一个木匠成长为一个画家,他付出了很多努力。最后也成为一个诗书画印俱佳的画家了。

但是,不是所有画家一定书法都好。著名画家黄胄开始也是书法不好,但是黄胄勤奋好学,后来把书法也提高了。

现代画家,与古代画家的成长文化氛围有很大不同。

第一,我们基本废除了中国传统的文化学习体系。现代文化学习体系,主要以科学文化知识为主,而古代主要以国学为主。

第二,现代书写体系基本是废除毛笔书写的,而古代的书写体系的毛笔为唯一书写工具的一个传统体系。

第三,现代的科举里面没有书法应制,而古代的书法是非常重要的科举应制。如果书法不好,科举都很危险。


第四,现代美术教育没有说法,也不以书法做考试参考,所以,也没有人学习书法。即使学习绘画的,也只是考素描画色彩,这些与中国画与书法都没有直接关系,影响了一些画家对书法的学习和重视。

第五,中国的现代美术研究比较落后,主要以西方的美术体系为核心,根本没有中国画的科学研究体系,也没有系统的书法科学研究。

我们传统上认为“书画同源”也是一个假说。根本没有一个科学的“书画同源”的理论,书画同源也是一个不完整的思想。

以上五点,就是现在的中国画现状,个人是很难改变这种现状的,但是,还是有画家在努力学习书法。对书法大家还是很敬畏的,只是确实没有一个促进书法和绘画结合的教育体系。


千千千里马

一中国传统教育是先读书,学而优则仕。因为中国传统文化缘故,会让小孩子先读书写字,考取功名,这是一条正路。因为古代人写字的方式是用毛笔,所以学写毛笔字也就成了考取功名之前的必备的技能啦,特别是到了清朝,人们写了一手的馆阁体,字体基本上变得非常的统一,非常的规整,当然这个并不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书写已经变得非常规范化,很多人取得功名以后,温饱得到了解决,他们开始追求个人思想的传达,很多人会通过绘画来完成,有的追求隐居山林有得挥追求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但是他们由于前期受的教育,读书写字文化积淀人生阅历的丰富,然后才来绘画和书法创作,所以他们的字都是非常过关的。

二可以画得起画的,基本上家庭条件都不差。古代能够读得起书,写得起字画的起画的人,基本上家庭的条件都不差,家庭条件好,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字画画上面,所以他们并不像现在人这样追求那么多,他们会一心一意将自己喜欢的事情干到底,所以这种执着的精神,让他们在他所喜欢的领域当中,发挥的更好。一般情况下,古代除了皇家会有御用的画师意外,大部分的画家都是业余爱好者,当然,那个时候的业余爱好者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很多都是达官显贵,或者是文人士大夫所以他们追求境界都是非常高远的,他们所传达出来的意境也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字就更不用说了。

三分工越来越细,让当代的画家很吃亏。由于社会分工的越来越具体和细化,造成了很多艺术门类的细分,原本写字画画读书是一体的,现在变成了一项单独的技能,写字的只会写字,画的只会画画,这样的情况大有人在,更可怕的是,很多人只会写字画画,但是都是依猫画虎,没有办法进行独立的创作,因为他们的知识文化水平受限,他们所写出来的东西很僵化,就像一个匠人一样,只能模仿前人的东西,在画的开拓上面是受到了局限,这个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有影响力的画家,在写字,画画之余,必须要大量的阅读,读古代先贤的作品,看当下优秀的知识文化,只有有了大量的文化积淀,有了一个正确的学习道路,才能够沿着这条路走得更远,立得住脚站得更稳。


国画雅集

这个问题问的好,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在钢笔、铅笔等书写工具传入中国之前,国人的书写工具只有毛笔,所以读书人从小都要临帖练字,科举考试更是将书法好坏与成绩挂钩,而画家则更不用提了,书法是必修课,字写的好就很正常。




二,随着社会们发展,现在电脑已经代替钢笔成为新的书写工具,书法在学校只是选修课,学生可学可不学,全凭兴趣。特别是高等院校美术专业,也未将书法纳入成绩考核,长期以来就造成画家字写的不好,不敢在画上落款,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更别说题诗吟句了。




书画及文史杂谈

虽说“书画同源”,但书法难度高于绘画。

现在有一个“怪”现象是,不管一个人业余书法水平高低,都能写几笔,还能自我陶醉,对于绘画却有点望而却步,但写很长时间“书法”没有入门的大有人在,入书法门了,再去学绘画就会简单一些,由此可见,古代绘画大家,书法造诣是很高的,而且在绘画中可以看出画中的书法痕迹,但现在的“画家”其实是很忙的,忙着新书发布会,拍卖会,录节目等等,

能把画画好就不错了,不要苛求题字落款题跋能和画功相提并论了,没有磨破砚台,读万卷书的胸怀的滋养,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读帖,他是不会贸然题字把自己的画题坏的。

古代书家不仅书画好,还重视书画之外的功夫

苏轼不仅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而且书法位居“宋四家之首”,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吴昌硕最擅长写意花卉,他以书法入画,把书法、篆刻的行笔、运刀、章法融入绘画,形成富有金石味的独特画风。他以篆笔写梅兰,狂草作葡萄,所作花卉木石,笔力敦厚老辣、纵横恣肆、气势雄强,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虚实相生、主体突出,画面用色对比强烈

个人浅见,请方家不吝赐教,小生拜谢!


青青子衿的云裳

题主这个问题,其实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人画发展,了解了其实这个问题就不难理解了。

文人画,也称文人士大夫画,这样明确指出作者定位是士大夫阶层,文人士大夫古代指官僚阶层。这一阶层的绘画表现手法以水墨为之。文人画是政界中高级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者的智慧结晶和思想产物,以书、画、文、思想构架起来的一种形式美。后来由文人士大夫阶层推向了社会,由业余走向了专业,在原先的框架上增加了诗词、印章等诸多因素,形成了一直延续壮大至今的形式美本体。

中国文人画始自唐朝的自然派诗人画家王维。其多才多艺,既能书擅画,又妙解音律,以画的造诣而论,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被称为“南宗画之祖”,自此之后,中国的绘画与诗、词、书法等结了不解之缘,至于在一幅画上落款、题诗、题跋甚至于加盖图章,以及画家以书法笔意作画等的演变,似乎都可说是因“文人画”而产生。

北宋苏轼,米芾、米友仁父子被视作文人画山水最早的典型。米芾不只是画家,亦是著名书法家,其作画力求“平淡天真”,以书法笔意,或露锋缓行或挑笔出锋,佐以下笔的轻重缓急、顿挑、使转纵横,使书法的意韵表露无遗。

绘画文学化,致使绘画上题跋用印,也开始被看作画面美的组成部分而受到重视。由于文人对绘画的广泛参与,因而主张“书画同源”,以书法入画,主张画贵有书卷气,蔚然成风。

我觉得从这个侧面,来解答题主的这个问题,不难理解吧。


后行草堂


楚都墨客

现代上美院只学绘画技巧和美术史,轻略了文学。文学基础差拿起笔只有照抄古人句子了。古代书画家则不然,书画是他们抒发心中块垒的工具,所谓笔头风月,落笔成文,字好诗好画好。现代大家只识床前明月光,奈何!


铮然jc

古人绘画是文人雅士的事。书法对他们来说是基本,几岁就开始写书法,写一辈子。再画画,线条自然就好了。书法和绘画也能很好的统一。

现在人绘画的基础是素描和速写,色彩。没几个好好练书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