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四甲村:从“四差”到“四甲”

驱车进入平坝区十字乡四甲村,“我们心中的四甲:班子甲,产业甲,村庄甲,民风甲”巨大广告牌显得格外醒目……

谁曾想,半年前,这个位于平坝西北面的山村,虽然拥有较好的区位和水资源条件,但多年来村民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日子过得艰难,班子软、产业弱、村庄乱、民心散的四甲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四差”村。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声中,这个贫困的山村在干部队伍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村庄环境整治、群众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和改变。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良好的组织能给人正确的方向和无尽的力量。有力的团队精神才能在脱贫攻坚战中取得胜利。

四甲村驻村小康工作组第一书记杨跃俊介绍,为把四甲村的脱贫攻坚工作做扎实,做出成绩,在经得上级组织的同意下,于2017年6月,对四甲村党支部和村委干部任职情况“大洗牌”,村委班子重新调整后,迅速制定了可行规范的规章制度。

“四甲村贫困人口多,没有特色产业,没有主打产品,如何走出困境,是摆在村委新班子和驻村帮村干部面前的重要问题。通过多次会议商讨,大家一致认为,要脱贫只有‘发展’,唯有‘发展’才能脱贫。为此,四甲村驻村干部和村委干部多次到塘约村走访参观,决定借鉴‘塘约经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走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道路,推动农户发展产业脱贫致富。”驻村不到一个星期,帮村书记王永华和第一书记杨跃俊就主持召开了四次党员干部群众大会,商讨探寻发展良策。

思想统一了,目标明确了,修改完善村规民约、成立合作社、跑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在四甲村全面铺开……

一村一品重发展,产业扶贫解民忧。“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没有产业发展,没有集体经济,村干部就说不起硬气话,内生动力激发不出来,脱贫攻坚就只能是空话。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锤炼队伍,在产业发展中检验队伍,用实干苦干来凝聚民心。”帮村领导、平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邹斌如是说。在邹斌的牵头下,四甲村村支两委干部先后多次到贵州三力制药公司洽谈,终于在2017年11月,和三力制药公司签订种植合作协议,种植该公司主打产品开喉剑原材料——山豆根。

协议签下了,大家日夜奋战。短短两个月,签订土地流转协议462份,流转了1540亩土地用于山豆根种植。现今种植了1000多亩,年实现经济产值1000万元,年利润751.67万元。该项目建设期3年,总产值4620万元,总利润3261.72万元,项目链接农户760户,其中贫困户319户。

目前,四甲村先后投入1200万元发展“四养一种”示范产业,形成了100头规模能繁母牛养殖、500头生猪代养、5000羽肉鸡养殖、800只母兔养殖、1540亩山豆根种植的产业布局,实现全村319户贫苦户、1149贫困人口的利益链接全覆盖。

四甲村位于红枫湖上游,环境治理尤为重要。2017年6月以来,围绕美丽乡村建设,四甲村委大力开展村庄环境卫生大宣传、大整治行动。

“挂帮村领导同区环保局多次协商,由区环卫公司京平公司,在村里设立固定垃圾点,定期清理村环境卫生,并开展河流淤泥清除,保证红枫湖水系畅通,水质安全。”村主任朱德志介绍,在大整治行动中,四甲村村委干部和驻村干部全员出动,在村落出入口设置村庄标识和路牌,对原有村内硬化的道路进行拓宽整治,主道路与村落小组连接,方便村民出行;集中居住村落道路旁新增小游园,增设路灯照明设施;责任分工,清除多年积存的垃圾,治理污水乱排,材草乱堆等现象。

“甲是第一的意思,好的意思。我们四甲村由分离式到抱怨式,再到今天能走到团结式,很不容易。如今,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没有干不成的事。当前,四甲村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初见成效,我相信它一定会走在全乡,乃至全区的前列。”十字乡党委书记谭家宪对四甲村的明天充满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