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對於即將到來的“六一”兒童節,媽媽們摩拳擦掌買買買,大包小包給孩子團了不少東西,這其中肯定少不了玩具。

相對於一鍵式電子玩具和電子產品,我更青睞於給孩子們推薦能夠動手、動腦,訓練手腦眼協調及智力開發的玩具,尤其是對於0-2歲的孩子來說,這些玩具對於孩子由大肌肉運動向小肌肉運動轉化的發育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孩子們會在玩中學,玩中練,玩中成長髮育。

於是這類玩具中,拼插積木就成了重頭戲。拼插類積木幾乎每個有孩子的家庭都會準備1-2種,例如顆粒拼插積木、磁力片、雪花片等等。

可是不管是哪種積木,不少媽媽發現,給孩子買回家,往往是好奇——亂翻——玩得到處都是——放著落灰。

媽媽們認為,拼插積木是需要根據孩子的想象力拼接出創意造型的,這個想法沒錯,可是在孩子能夠掌握這種玩法之前,媽媽們都忽略了這類積木對於孩子的早期啟蒙作用,往往一上來就希望孩子能夠拼插出立體空間造型和創意圖案,導致了不少孩子摸不著頭腦,不知道這東西到底該怎麼玩。

今天宛爸工作室就拿非常常見的雪花片舉例,為媽媽們演示雪花片不同的適齡玩法,一堆小片片,潛力能被開發出無限大!

0-2歲 顏色認知及精細運動訓練

顏色認知

孩子在6個月後就可以辨認彩色事物,此時就可以進行色彩的認知啟蒙了。

實踐中,不少媽媽們通常會首先拿著認知繪本或者帶有顏色圖案的卡片教孩子認知,不過,媽媽們會忽略一個非常重要的細節:你所指點的和孩子關注的,未必是同一件事!

舉個例子:

當媽媽拿著一朵紅色的花告訴孩子:這是紅色的時候,孩子關注的很可能是花朵本身,那麼你所說的“紅色”和他所看到的“花”就完全被混淆了。

因此,給孩子顏色啟蒙的最佳教具是單一色彩的卡片色片,並且明確告訴孩子,顏色——紅色。

雪花片對於孩子認知顏色有很好的作用,基本上拼插積木都可以這樣被使用,當孩子通過單一的色塊進行顏色初步認知之後,我們就可以利用拼插積木上的顏色帶孩子進行顏色區分遊戲了。

所以,雪花片的最基本的玩法並不是拼插,而是顏色遊戲

雪花片的顏色並不是單一的三原色紅黃藍,一盒400-600片的雪花片還會有淡藍、玫紅、咖啡等混合色。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那麼媽媽們首先要做的功課就是將雪花片的顏色進行分類:淺色歸位一組,深色歸為一起,例如:正紅(中國紅)正藍正綠分為一組,粉色(玫紅)和淺綠、橘黃色分為一組

先讓孩子認知單一的紅色、黃色、綠色之後,再進一步讓孩子認知淡綠色、玫紅色、橘黃色……

精細運動訓練

在這裡媽媽們一定要注意一個選購細節,為0-2歲孩子選購雪花片的時候一定要買大號(直徑為4.3 CM)的雪花片,因為:

首先出於安全角度考慮,口欲期的孩子,太小的雪花片入口會有氣道異物風險。

其次就是大號雪花片能夠給0-2歲孩子另一個能力訓練的幫助:精細運動訓練

12個月以後的孩子,肌肉發育的運動特點開始逐步由大肌肉運動(扔、摔、打)逐漸向精細運動(手指翻、捏、拔)轉化。

雪花片就起到了很好的訓練手指靈活度的作用。

孩子的手指靈活度發育是從手掌向手指發育,初期孩子可能是用掌心抓握雪花片,還不能很好地像成年人一樣用手指捏雪花片進行遊戲。

大雪花片孩子一次抓得非常少,這樣可以促進培養孩子用手指捏雪花片而不是用手掌抓握。

這裡我要扭轉一下媽媽們的認知了,我們成年人認為雪花片是拼插遊戲,是一點點往上拼的,但是對於0-3歲的孩子來說,雪花片並不是從拼開始,而是從“拔”開始。所有拼插玩具都是從“拔”開始玩的

媽媽們通常會發現,孩子學習如廁的時候,是先學會脫褲子,再學會嘗試穿,因為脫比穿簡單。穿針引線,把線從針孔中抽出來比穿進去簡單,遊戲也是由簡單開始。

孩子可以通過運用手指感受並掌握如何能夠順利拔下雪花片的力量和方法。

家長把顏色分好組的雪花片組裝好,訓練孩子拔的能力。引導孩子用手指拔下來。

最初可以先將一隻手為固定手,用另一隻手拔。

孩子體會到了拔下來的成功的樂趣,加之家長用語言鼓勵,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大大提升。媽媽們帶著孩子一起拔,慢慢地引導孩子從固定手單手拔變成雙手拔,雙手遊戲。

在熟練地掌握“拔雪花片”之後,遊戲可以進一步進階了,可以將一組插在一起的雪花片,分別拔下來並做以顏色歸類。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這個遊戲治癒了維尼媽媽的強迫症)

2-3歲 不同花型拼插及記憶力遊戲

2歲以上的孩子已經有了很好的手指靈活度,可以進行簡單的拼插遊戲了。

這時孩子往往只會將兩三個雪花片按照一條直線拼插,還不能夠很好地拼插出立體圖案和複雜的圖形。

那麼,簡單的平面圖形訓練就非常適合這個階段的孩子,

如下圖:可以先拼直線,然後拼出一個長方形,進階到可以拼出一個圓形。隨著能力的提高,可以拼出平面的房子圖形。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除了拼插以外,雪花片在此階段還有一個鍛鍊“最強大腦”的作用,就是進行“記憶力遊戲”。

家長和孩子把一組雪花片,最初可以是5-10片不同顏色的混合在一起,觀察數秒後,孩子閉眼,說出這一組雪花片中有幾種顏色,一個顏色有多少片。

隨著年齡的增加這個遊戲的難度可以逐漸增加。

例如下圖: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請孩子在觀察數秒(難度根據自身來定)後,家長將雪花片覆蓋,讓孩子準確說出一共幾個雪花片,幾種顏色,最左上邊的雪花片是什麼顏色,最右的雪花片是什麼顏色……

這款親子互動遊戲其實也可以用來考家長,宛爸就成功滴把維尼媽媽考倒了……

3歲+ 立體空間拼插及進階

3歲+的孩子可以逐步嘗試雪花片立體圖形的拼插,也是從簡單的圖形開始,比如拼插簡單的花朵、蝸牛,逐步進階到立體的房子、車、船……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可以引導孩子先通過教程模仿拼插出圖形,進一步讓孩子發揮更大的想象空間。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延伸:關於孩子亂丟玩具的問題

之前宛爸做家訪的時候發現,不少媽媽買完雪花片閒置的原因,除了孩子不會玩不感興趣之外,就是孩子將玩具亂丟,進而將玩具束之高閣。

刻意營造整潔的遊戲環境,這樣的做法宛爸並不贊成。

那麼建立起孩子的秩序感,讓他懂得自己的物品及時歸類和收納呢?

講道理?磨破嘴皮子也沒用!

不妨試試以下方法,準備幾塊趾壓板,在房間的角落用趾壓板圍出一個空間,將孩子亂丟的玩具統統丟盡趾壓板區域,孩子找不到玩具,告訴他玩具在“玩具孤兒院”裡,孩子想要拿到玩具,必然要踩過趾壓板取得,而趾壓板給腳部的壓力,大多數孩子都會感覺到不適。

任憑孩子怎麼哭鬧,平靜地告訴他:因為你亂丟玩具,他們都被送進了玩具孤兒院,現在你想拿到它,要麼踩過去拿到它,要麼等第二天玩具從孤兒院回來再玩。如果你不想再讓他們被送進孤兒院,就和媽媽一起在玩過他們之後將他們送回自己的家。

這個方法能夠很好地幫助孩子建立玩具歸類習慣,至於那些道理,不用再講了。

六一將至!給娃買了玩具到處丟,這麼引導寶寶來玩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