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念题知识点·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问答解题思路

从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来看,教育理念题中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教师观,二是学生观,三是素质教育观。此类题目是考察的重点,因为通过此类题目能够直接考察出考生的基本教育理论知识,及看待问题是否具有敏锐的思考力、洞察力。

(一)教师观

在国家教师资格考试中涉及的教师观类的教育理念题,其内容自然是与教师的行业热点、教师的日常工作密切相关的。教师观着重考察的知识点有以下几方面。

1.教师的职业认知

职业认知往往会影响职业行为,所以该知识点成为面试两个规定题目的主要组成部分。职业认知题一般来说主要考察三方面的内容,即你是谁,你为什么要报考这个岗位,你将怎么做工作。这三个方面一般被称为职业认知题的母题,所有的职业认知题都是从这三个基本问题演变而来的。比如,你觉得你的性格适合当幼儿教师吗?有人说,幼儿教师是“高级保姆”,你怎么认为?小学教师这个职业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都从以上三个基本问题中演化而来。

教师结构化面试中第一个关于“你是谁”的问题。涉及的题目是关于你自身的特点与教师职业匹配之处,要在你的答案中体现你是适合教师岗位的,你能够将教师工作做好。但是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回答这一类题目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考试规则,注意保密原则,一定不能泄露个人信息,以免当作违规处理。

第二个问题考察你为什么要报考教师岗位,实际上也就是考察考生的职业定位,考察考生是否对教师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在答这类问题时,考生自然要体现出你对教师岗位的热爱,体现出体积极主动的一面。

第三个问题则是偏向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那么在答这类问题时,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未来的职业规划,但是有一些内容是我们可以在答案中体现的,比如不断学习,向领导、同事请教;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作等,这些无论是报考什么岗位都需要的,也是我们应该呈现给考官的。

2.教师身份特征—专业人员

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指出“应把教学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的、持续的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教师身份特征考察的题目包括举例说明你最喜欢的一位老师,考察考生对教师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的了解等。你对教师身份的“教书匠”与“教育家”的说法有什么看法?回答这类问题时要明确专业化的教师素养必须包括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精深的学科知识,具有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以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热情与决心等。

3.教师角色具有多样性

传统上认为教师是警察、教师是保姆、教师是园丁……现代教育要求教师是课程开发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心理医生……你赞成吗?这类题目考核的是教师多样化的职业角色。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具有不同的特点,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回答传统教师职业角色定位,首先要肯定这种隐喻说法的合理之处,然后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中的不妥之处。现代教师职业角色,如课程开发者,要联系新课程改革背景;研究者,要联系教师是专业人员背景、新时代学生特征等背景加以分析。

4.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师观考题还会考察教师终身学习的意识。比如,你觉得当一个小学老师有发展前途吗?有人认为幼儿园老师是娃娃王,没有出息,你怎么看?中小学老师只要上好课就可以,研究是大学老师的事情,你是怎么认为的?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考虑时代背景,因为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育学、心理学也有很大的发展,对学生成长的规律也有了新的认识。考生应该要明确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教师在工作中要树立不断研究教材、研究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的意识,成为一名研究型的教师。学习的途径与策略包括:参加培训、阅读与资料积累、网络学习、参加学术团体与学术活动教育考察与观摩等。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石。

(二)学生观

学生观涉及的考题有“你赞成给优秀生‘开小灶’吗?”“怎么理解有教无类?”“什么样的学生是好学生?”等。正确的学生观要求围绕“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潜力、学生是完整的个体,充分尊重、关心、理解每个学生。教育中尤其要考虑学生的以下两种特点。

1.学生的本质属性

认识到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学生是具有独立自主性的个体,学生是具有发展差异性的人。

2.学生的社会属性

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中规定的未成年学生的主要权利概括起来有:人身权(生命健康权,人身安全权,心理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名誉权,荣誉权)、受教育权。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能够设计或选择丰富多样、适当的教育教学活动方式,因材施教,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主要考察的知识点有以下各方面。一是什么是素质教育。比如: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只要成绩好就可以了,其他无所谓。你怎么引导呢?二是涉及应试教育的危害之类的问题,如对“书呆子”“高分低能”的学生怎么看?三是考察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之类的题目。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回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该重点了解基本知识点如素质教育的几个特征: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就是使学生德、智、体、美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3)素质教育注重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教育理念题知识点·教师资格面试结构化问答解题思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