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两千多的耳机和四千多的播放器听音乐,是种什么样的听觉体验?

似曾相识21967624

初中的时候有个几十块的随身卡带机都非常开心,高中时候mp3简直就是梦想般的存在,大学时候手机就听得如痴如醉,毕业后下狠心买了条三百多的耳机立马像打开了新世界一下……直到现在,已经满足不了两三千的器材了。

音乐器材的提升确实能让自己获得更加优质的听音享受,对音乐的感觉也不断的在变化,也就慢慢懂了玄学里说的那些声场、结像、女毒之类的意思,以及不同风格和档次的器材带来的变化。

HiFi 很烧钱,达到一定程度后器材的升级带来的提升也会没有预期的大,我们听的是音乐,不是器材。器材达到自己所能承受的地步后,找到自己喜欢的风格,慢慢领悟音乐的意境。有人追求素质,喜欢听一些微妙的细节,但我觉得音乐更重要的是节奏和乐器的搭配,当然我目前还没有达到能理解作者所表达的意思的境界。

四千的播放器和两千的耳机素质已经足够了,可以好好的去享受啦,当然这样的组合就不能随便弄些mp3格式的歌进去了,需要高品质音源才行。


隔壁小猫ZA

首先我想说题主的选择是看来在我个人是错误的。如果让我自己选正相反我会选择2000多的播放器和4000多的耳机。因为音乐是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2000到4000多耳机给你带来听感上的提升要比播放器明显得多。


抛开索尼跟艾利和和不说国专在我的概念中就是堆料。调音方面,除了真男人其他的还真是不能恭维。一味的追求推力和高音,对音乐已经变得有些本末倒置。现在的播放器都追求高解析力高素质初听或许感到很惊艳,但时间一长就感觉累,乏,心情烦躁。现在市场素质流已经代替了以前的听感流。

听什么音乐都是那种冷冰冰,毫无感情的。看看《我是歌手》就知道我们现在国内的主流音乐市场,已知已经偏得有多远。

回到耳机和播放器的话题。音乐器材的升级的确能带来感官上的提升。人们对品质的欲望永无止境。但是如果你真是对音乐有比较高的追求的话,我还是建议你播放器不超过2000或者3000就可以了。毕竟在外面受环境因子的影响,你也不可能享受到真正高品质的音乐。而耳机你可以出门插手机回来插耳放。所谓出门听个响,真正要享受音乐,还是要安静的环境中。其实这些道理在你烧耳机烧播放器的道路上深入下去的时候就会明白,

在随身播放器领域投入的资金基本上都是交学费的。

其实享受音乐我们不应该一味的最求器材的好听,而是要感受音乐当中给我们带来的愉悦。你要成为音乐的发烧友,而不是器材的发烧友。


措手不及的中年

那要看人群和对音乐专业多少了。你让不懂行的人听也就是耳机戴着舒不舒服有没有杂音的区别。



就像十几块钱一个的和上百的耳机一般人也会听出区别,还有就是和人群收入有关这是心理作用,你让一个每个月工资两千和每月两万的人用价值千元的耳机和播放器听歌心理感觉都不一样,这也是最常见的品牌效应和心理差距。发烧友那就没办法了,就像每个人喜好不一样,有些人就喜欢收藏古董有些人痴迷电子产品。爱好音乐的那不管怎么样都想要最好的,要让自己体验到听觉盛宴。
当然很喜欢音乐和专业人士那就不一样了,好音乐好音质要听出现场演唱或就像真人当着你面唱不止要耳机好还要唱歌者所演唱的环境和所用的设备达到高水准,再好的耳机听随便录的声音效果也好不到哪里。


TJQKA

这个投资可以初烧一下子了。耳机两千多预算差不多,但是四千多买播放器要考虑耳机好不好推。入耳式耳机的话,四千多直接买播放器直推,如果头戴式耳机,建议买档次低些的播放器加一台耳放。

至于什么听觉体验,无损音源的前提下,简单的说就是你听到音乐保真度大大提高了(相比一般耳机插手机听MP3),声音更接近演唱会或是音乐会现场了。稍具体点说,就是你听的音乐能感觉到空间感和乐器的方位感(声场和定位),低频力度和量感充足了,中频(主要是人声)更加真实,高频延伸了(高压缩的比的MP3听不到的细节有了)、不刺耳了,等等。

初烧有风险,入坑需谨慎,多逛逛论坛、贴吧好处多。发烧无止境,发烧烧的是钱不是命,适合自己的即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跟风、人云亦云。


花房小徒弟的花园

听听我的听觉体验,首先要找到好的音源,真正的無损音乐如DSD,再花千元购耳机,小耳塞远远不如大耳,如果你要真正听好的声音,花同样的价格还是用大耳。当然高阻的耳机还要配耳放。用最低的价格买能全吃各规格的无损音乐,在x宝找6xx播放器,能放DSD,再进行DlY改造,换运放加电压。在各播放器放同样音乐进行盲听,六个人一致選出DlY机,不少人退回巳买的机。这是一种玩无损音乐的快乐。


云云的爸

好的音乐感受取决于很多因素,不能通过耳机价格高地决定音质好坏,好的音乐体验要取决于一下几个方面:第一,音源就音乐本生,好的音源主要是无ape,flac等原汁原味的,第二,音乐载体就是我们说的播放设备,目前市场音乐设备大都是手机,主要是设备的推力够,第三,自己喜欢什么风格的音乐,有些风格音乐在几百块钱的耳机就能有很好的表现,在几千的效果也差不多,这就是要说的第四,耳机与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要匹配。

总之,好的音乐感受=好音源+好音乐载体+适合自己的耳机,不要一味追求价格。


城城

听音乐不是盲目的选器材装备,起码也要有声音的追求,知道什么是好声音和自己需要的是哪种声音,并不完全是器材装备的价格来定义你的追求与满足,要多听听不同品牌不同价格的耳机或播放器,在听音乐的旅途中不断增长自身的切身体验!


灰色的西门町

得看设备适不适合你,如果你喜欢声音暖的,那馒头和苹果就不适合你。说下听感。

你现在空地上,一架他国飞机从你左后方低空掠过,飞过你的头顶,飞过你右前方,你跑了两部,双手拔了一下铁丝网,拔铁丝网的声音在飞机刚飞离你时清晰的体现出来。

这就是听感了,声音的分离度,细节,相位,还原度等等。


花唯牵

任何音频设备都要讲究搭配的合理性,搭配是一门艺术,这正是发烧的趣味和真谛所在,通过不同的搭配,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声音,科学并合理地发挥并挖掘器材最大潜质,获得不断的提升。所以价钱并不是声音提升的必要因素。最大限度的挖掘出手头器材的最大潜力,才是声音提升进阶的不二法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