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曾經提醒過朱元璋“滿人幾百年後必反”,為什麼朱元璋不予理睬?

gaosheqin

先要明確一點,所謂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後,劉伯溫曾經告訴過朱元璋,滿人幾百年後必反大明江山社稷,而朱元璋不予理睬以及朱元璋火燒慶功樓這二件事,只是民間傳說,前一個與史無據,後一個與史不符。

先說前一個,這件事史書上沒有記載,而且劉伯溫也不可能預料到滿人幾百年後必反大明江山社稷。

1、劉伯溫是一個被民間神化的人物,歷史上劉伯溫以詩文見長,軍事謀略雖有貢獻,但並不特別突出。說劉伯溫知前後五百年,實在是無稽之談。

2、明朝於1368年建立,明朝建立之初還沒有滿族,當時只有女真族。女真在明朝初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明朝成立二百多後的17世紀,女真才崛起,1615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大金",並最終統一了東北地區。1635年皇太極改女真為滿洲。

3、明朝建立之初,居住在中國東北一帶女真,屬於非常弱小的部落,就是發展到明朝末期,滿清入關之時其總人口都不超過100萬(而當時明朝人口超過1個億),而其所居之地對於當時的明朝來說實在是自然條件惡劣,人煙稀少,因此此時的朱元璋根本不會理會女真部落,而當時明朝急需考慮的是北元政權的威協。北元是元朝殘部在蒙古草原建立的政權,在當時實力還是非常強勁的。北元曾幾度南征都未能重佔大都(今北京,原為元朝的首都),而明朝也有過數次北伐皆無功而返,後明朝重修長城,沿邊設立重鎮,元、明以長城為界形成對峙局面。

再說“朱元璋火燒慶功樓”這件事

“火燒慶功樓”是說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後,建了一座“慶功樓”,把打天下的功臣都聚集在“慶功樓”開宴會,製造了火燒功臣的慘劇。這個說法最早出現是在滿清時期流傳的《英烈傳》評書裡,是為了戲劇效果而編造的。實際上,朱元璋從來也沒有建“慶功樓”,朱元璋是通過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這二個案子把明朝的開國功臣一網打盡,開國功臣除了病死的,其餘的全部誅殺,沒有一個是被燒死的。

與北元政權形成對峙局面後,朱元璋就要考慮自己江山的繼承問題了。此時朱元璋的幾個兒子也已經成長起來,一定程度上可以取代這些功臣領兵征戰,而此時朱元璋年齡也大了,為給下一任君主創造一個穩定的政治局面,清除功臣,就變成了當務之急。


毛毛蟲Claire


大明江山社稷版圖

民間故事裡,劉伯溫能推算後五百年,諸葛亮能推算後一千年。劉伯溫用的是推背圖,而諸葛亮用的是奇門遁甲之術。

明朝推翻元朝政權後,明朝基本繼承了元朝的版圖。除了大西北丟了點土地外,大明朝時代管轄到東北之外現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幾百萬領土。明朝建立伊始,劉伯溫告訴朱元璋,滿族地區幾百年後必反明朝江山社稷。朱元璋聽後不予理睬,根本就沒有當一回事,可能是劉伯溫扯的年代太遠,又因為滿族地區人口數量龐大,到底那個部落造反還不知道,大動干戈有損朝廷威望和社會穩定。再說了,幾百年後的事情,歷朝歷代那個朝代不是幾百年的時間,所以朱元璋沒有在意劉伯溫說的話。

由於劉伯溫的提醒,朱元璋想到了眼前的事情,剛剛建立的明朝,很多功高蓋主,功高權重的人對江山社稷不利。劉邦建立漢朝後除掉了功高震主的韓信,因為韓信功高權重,往後必然舉兵造反,大漢朝恐怕再生戰亂。所以,劉邦與蕭何密謀除掉了韓信。朱元璋建立明朝後,也有危機感,這些曾經一起打江山的異姓兄弟都得封王,封王太多就亂了朝剛,最擔心的是先皇死後,後主不能控制局面。於是,朱元璋就想到了剷除後患的大膽事件——火燒慶功樓。


gaosheqin


劉伯溫突然睜開雙眼,看著夜空,嘆著氣呢喃說道:“我沒有說過。”

朱元璋曾經說劉伯溫是“吾子房也”,張良是劉邦最為重要的謀士之一,極為擅長戰略佈局,朱元璋可以取得江山,劉伯溫也是居功至偉。在演義和小說傳奇中的劉伯溫,更是“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的人物,深諳經緯之術,彷彿神祗。那麼,劉伯溫是否曾經告訴過朱元璋,滿人幾百年後必反,將取朱明而代之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劉伯溫是很厲害,可是還沒厲害到這種地步。在史料中根本沒有此事的記錄,我只是很疑惑,為什麼總會有人喜歡拿傳說和謠言當成歷史呢?

在洪武初年,明朝遇到旱災了,朱元璋讓諸臣發表看法,劉伯溫當時便說:“在戰爭時期,戰亡士卒的妻子盡皆被安置到別的營地,有數萬人,從而導致我朝陰氣鬱結。同時,工匠死後,他們的屍體也沒有被埋葬,而是暴露在風吹日曬雨淋裡。如果我們將吳國投降的官吏和將領編入軍戶的話,肯定可以調和陰陽之氣。”朱元璋按照劉伯溫說的做了,可是仍然沒有雨,這也說明了劉伯溫可沒這麼厲害。

劉伯溫如果真的這麼厲害,他會不會算到他會被胡惟庸構陷呢?劉伯溫的性格剛毅,得罪了很多人,經常遭到政敵的彈劾攻擊,晚年的劉伯溫也並不得朱元璋的寵信,這些他又是否算到呢?








當然,既然題主這麼問了,便順著題主的思路來談談看法。為何在劉伯溫提醒“滿人幾百年後必反”以後,朱元璋卻置之不理呢?

一、開國皇帝的自信。每個開國皇帝的骨子裡皆有著無與倫比的自信,他們也有資格這麼自信,朱元璋更有資格。自唐及五代以來,漢人王朝經南北兩宋,從疆域版圖的角度去看可以說偏安,北宋為金所覆滅,南宋又為元所覆滅,直到朱元璋出世,中原江山方又盡入漢人手中,朱元璋足以傲視天下,也有資格輕視甚至無視天下人。那麼,當時躲在東北深山裡的女真人沒有引起朱元璋的關注自然可以理解。

二、軍事強盛的自信。奪取江山的絕對力量當然是軍事力量,如果沒有強盛的軍事力量朱元璋又怎麼可能會取得成功?反觀東北的女真人還在茹毛飲血,直到晚明,努爾哈赤也只能用祖輩遺留下來的十三副鎧甲起事,便可見出於明初時期的女真人有多弱了,又怎麼會被“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的朱元璋看在眼裡?即使他們真的會造反,以我大明之軍威,還不是隨手便可消滅?

三、文化強盛的自信。自古皆貴中華,輕賤夷狄,東北的女真人可不正是夷狄嗎?

四、晚年的劉伯溫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受朱元璋信任了,即使當時劉伯溫真的說過這句話,以我在文章前面所說的旱災那件事來看,劉伯溫無疑是失敗了,也因此造成朱元璋在這方面不再迷信劉伯溫,那麼朱元璋聽到劉伯溫的提醒,很可能會惡意的猜想是劉伯溫在嚇唬他,或者是劉伯溫在杞人憂天,然後撇撇嘴。如果是心胸狹隘的皇帝,劉伯溫可能已經嗚呼哀哉了,畢竟這算是劉伯溫對國朝的詆譭甚至是詛咒。


吾與吾國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一統江山,成立明朝。


太祖閒來無事,同國師劉伯溫聊起天下事,太祖:朕己一統江山,唯北元未除,恐對子孫不利也?劉伯溫:北元之事,不足為患。但微臣今凌晨觀天像,北斗七星有異象,七星明亮後再變暗,東北星向天際光彩耀目,百年之後,疑有星宿降世。太祖朱元璋不以為然 ,幾百年後的事劉伯溫都能推得出來,不可信也。東北方向,燕雲十六州關外之地、東北地帶,那裡都是蠻荒之地、原始部落之地。何以有能人?太祖朱元璋向劉伯溫問明原因,劉伯溫卻說:聖上,天機不可洩漏也,生死由命,天註定。


劉伯溫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精通五行八卦。堪與地理。推背圖、燒餅歌更是名聲鵲起。

但凡帝王者,皆星宿降世。明太祖朱元璋深諳這個道理。為了子孫後代江山社稷,大明皇朝國運長久。太祖便問劉伯溫:國師有何見解,力保朕大明江山延綿不失。劉伯溫說:大都(幽州)乃是咽喉之地,龍脈之地,兵家必爭之地,務必派將軍鎮守住,力保國門不失,如失,天機不可洩漏,此乃天意。

太祖會意,任命四皇子朱棣鎮守幽州,力保國門不失。這就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典故原因出處。


歲月青春88

這是演義,不是史實。


換句話說,即便是真實的,劉基提醒滅亡明朝的是滿清,那麼朱元璋能做什麼?當時的明朝最直接的威脅是元朝的殘餘勢力北元,以及後來的韃靼、瓦剌等蒙古力量,所以明朝的國防重點只能針對北元和蒙古。


朱元璋、朱棣在位期間,幾次派軍深入大漠打擊北元力量,後來的皇帝稍一懈怠,馬上就有土木堡之變,讓明軍50萬大軍全軍覆滅,如果不是後來于謙等人主持的北京保衛戰,很可能南明就會提前幾百年出現了。


面對這樣一個大敵,明朝哪還有什麼餘力去對抗其他敵人。


再說,國家歷來重德不重險,只要自己國家國富民強,就不害怕任何外敵。如果自己國家國弱民窮,什麼外地都能欺負你一下。明朝中晚期,甚至倭寇的威脅都比女真更厲害。明初的朱元璋如果有那個閒工夫,不如想想如何讓自己的子孫後代更有尚武精神,或許比單純防備一個敵人好得多——話又說回來,一代人只能解決一代人的問題,妄圖解決幾百年後的問題那是痴心妄想。


象眼觀天下

其實這種理解很簡單,即使是帝王的侷限性!任何一位開國的偉大君王都有的毛病,在帝國初立時,往往因為國家的強大,以及吸取前朝的經驗有了許多防範措施,這使得帝王們多關注與眼前,加上劉伯溫說的不過只是猜測並沒有真正的實際先兆預警!這就從封建迷信方面賭死了帝王們對幾百年後歷史的看法,其次任何一個帝王都明白沒有那個王朝真的能永遠興盛,前朝的元,後世的清都是這麼個道理!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自然對這樣的話不屑一顧,這對自己的國家顯然有挑戰的意思,影響國家根基!所以朱元璋即使知道留心也不可能真的做出什麼,反而會更盡心的完成他在位時期的作為藉此為後世打好基礎!所以帝王心術就是即使明白也不能說自己的不是,所有事都暗地裡做就行!最後就是朱元璋能顧得上百年大明江山,但後世幾百年只能靠子孫,畢竟子孫自有子孫福,難道因為這個原因就大動干戈麼?顯然這不利於統治會動搖明帝國的根基!

兩害取其輕,朱元璋自然是更顧眼前而非幾百年後,這顯然是他有心無力的瞎操心!


90大歷史

額,這樣的一個虛無的事情,居然也拿出來問了。還“滿人幾百年後必反”,怎麼可能出自劉伯溫之口。

據資料記載,明朝最早和女真各部發生關係的是朱棣,還是因為朱棣駐地長期在北京,瞭解那邊情況。永樂元年,朱棣才派人到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招撫女真族。劉伯溫會知道麼?

而且很關鍵的是,當時的女真族還不叫滿人,滿是什麼時候才有的呢?具體筆者不清楚,但一定是努爾哈赤之後的事了。

至於“火燒慶功樓”,不是這樣的,朱元璋是製造了幾個大案子,把相關功臣處死的,如胡藍案等。


洲洲讀史

他可能不相信這些而已,然後朱元璋首先是信佛的,他並不信道,所以他才會不予理睬這些東西!



演員任濤

歷史已經發展到了明朝,經歷了前面二十多個朝代,朱元璋已經不會天真的以為朱明會一直延續下去的,對於這種並無多少證據的推測,他信不信都無所謂。

即使他相信那是真的,對於幾百年後的事,他能怎麼辦?如果說元人幾百年後必反,他還可以將成傑思汗的子孫殺光,當時是否有滿人他都未必知道,他能怎麼辦?

鑑於宦官干政的教訓,他立子碑於宮前,甚至規定宦官不得識字,可朱明依然有那麼多的宦官干政,魏忠賢是不識字,也沒影響到他掌控朝政。


雲淡風輕78474903

所謂劉大仙提醒老朱“滿人必反”,可以列為“意淫歷史學”典範文。明朝真正管轄女真各部時,劉大仙已經歸西。至於認為劉大仙是六耳獼猴轉世,能知前後五百年事的人,那不妨相信也行。不過,據說老朱曾經確實請人算過一卦,卦象顯示“起於東南,終於西北”。

火燒慶功樓?“歷史抹黑學”低能文。這件事的真假,不涉及陰謀詭計,只涉及智商問題。而老朱的智商,很顯然並不會在這個抹黑的人之下。老朱要殺功臣,不會大張旗鼓,毫無緣由的放火燒樓,給天下人把柄。像胡惟庸案、藍玉案一類的株連功臣的方式,才是老朱的拿手好戲。這個抹黑過於扯蛋,不予置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