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開除皇室族籍的攝政王,原因為何?

成喜英

清朝一共出現了兩個攝政王:一個是開國之初順治帝時期攝政王睿親王多爾袞,另一個清末的攝政王醇親王載灃,皇帝是溥儀,載灃是溥儀的生身父親。被開除族籍的是多爾袞。

1650年12月,清朝攝政王多爾袞在塞外狩獵時猝死,年僅39歲。多爾袞是努爾哈赤十四子,年少英雄,多次出征蒙古和大明朝,功勳卓著,是清朝一統天下進駐北京城立下汗馬功勞的皇室,也是清宮三大疑案之一“莊妃下嫁”的男主角,在清史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多爾袞指揮清軍入關,先後受封叔父攝政王、皇叔父攝政王、皇父攝政王。1650年12月17日,多爾袞靈柩被運回京城,順治皇帝親自率領諸王貝勒、文武大臣披麻戴孝來到東直門外五公里迎接,據說順治在多爾袞靈柩前連跪三次,失聲痛哭。12月26日,順治追尊多爾袞為義皇帝,廟號成宗,並下詔書稱頌多爾袞的豐功偉績。

順治皇帝在多爾袞死後14歲時終於可以親政了,順治帝福臨在太和殿接受諸王群臣的慶賀,並頒佈詔書大赦天下。1651年2月,順治帝以蘇克薩哈等人狀告多爾袞為藉口,追論多爾袞謀逆罪削爵 ,開棺鞭屍,挫骨揚灰,最後砍掉腦袋,暴屍示眾。玉牒作為中國曆代皇族族譜,多爾袞竟然不入玉牒。最後還將多爾袞的一切黨羽,一律嚴懲治罪。原因有四:

1.多爾袞娶皇嫂孝莊皇太后(沒有實證,姑且妄論),是順治帝的奇恥大辱和難言之隱。

2.多爾袞追封自己的生母、努爾哈赤的大妃納喇氏為太皇太后,是帝王(順治)大忌。

3.多爾袞迫害豪格致死,強納豪格福晉就是自己的侄媳婦為王妃。

4.多爾袞攝政即執政,處處掣肘的順治帝有苦難言。

直到乾隆時期在給多爾袞平反昭雪評論其“定國開基,成統一之業,厥功最著。”還其原爵,成為清代世襲罔替的八家鐵帽子王之一。追諡曰忠,補入玉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