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陵墓中的明字多了一横,是康熙有意为之吗?

常争

恰好去过明孝陵,确实是“眀”而非“明”,这个‘眀’不是错别字,也不是康熙墨宝,而是出自近代书法家武中奇的手笔。

游客走进明孝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石碑,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上面写的是“眀孝陵”,这个“眀”不是日和月组成的“明”,而是目和月组成的“眀”,“日”字中间多了一横。

这是错别字吗?当然不是!

首先,在古代一个汉字经常有不同写法,要么增笔要么减笔,书法作品中更为常见,这个“眀”字在古人书法作品中就经常出现,书圣王献之的《洛神赋》、北宋蔡襄的《山堂诗帖》中就有(见下图),所以绝非错别字。

其次,除了艺术表达的需要外,使用“眀”字还有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清朝时,很多文人怕遭文字狱,都用“眀”来代替“明”,此外“眀”字使用目字旁还有“慧眼识人”之意。

这是康熙写的吗?当然也不是!

康熙对朱元璋十分推崇,他一生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谒明孝陵,还写了一首《过明太祖陵有感》,亲笔题写“治隆唐宋”四个大字,但“眀孝陵”这三个字确实不是他写的,而是近代著名书法家武中奇先生的墨宝,我们看到的这块“眀孝陵”碑就是他题写的。

除了“眀孝陵”碑,明孝陵还有一个地方也有“眀”字,它就在朱元璋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写着“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大字,但具体写于何时,出自何人手笔就不得而知了。

其实,除了“眀孝陵”,其他景点也有把“明”写成“眀”的,比如位于四川成都的武侯祠匾额上就有“眀良千古”四个字,里面也是“眀”而非“明”。中华历史的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这一小小例子中展现无疑。


狄飞惊

朱元璋陵墓的“明”字怎么多了一横呢?这一横到底是怎么多的,长啥样呢?

“这个‘明’是错别字吗?”

走进明孝陵,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这块石碑(如下图)

上面写着“眀孝陵”,如果你再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个“眀”和我们平时看到的这个“明”完全是两个字,它的左边“日”字中间多了一横。(如下图)

这是错别字吗?

当然不是!咱们古人在写书法时,增笔和减笔是很常见的,而这个“眀”在大书法家王献之的《洛神赋》里就经常能见到:

还有如宋朝蔡襄的《山堂诗帖》:

而我国很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也经常把“明”写成“眀”,比如成都武侯祠一块匾额“眀良千古”。

至于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有艺术性外,同时也有一些客观的历史原因,比如清朝时,很多文人都将“明”用“眀”来代替,为的就是避讳“明”,怕遭文字狱;同时,“明”用“目”字旁还有“慧眼识人”之意。

“此‘眀’时康熙写的吗?’

说完“眀”的来历,咱们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是不是康熙写的呢?

不是!康熙绝没写过这样的字。据史料记载,康熙在世时,六下江南,曾五次拜谒明孝陵,第三次去的时候,他诗兴大发,当即写了一首《过明太祖陵有感》,两天后,没写过瘾的他又亲笔题写“治隆唐宋”四个大字,还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来立碑。

“治隆唐宋” ,意思是说朱元璋当年治理国家的成就胜过唐宋!由此可以看出,康熙对朱元璋是佩服的,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来拉拢汉人。

而“眀孝陵”这三个字确实不是他写的,而是一个叫武中奇的书法家写的。武老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南京的很多遗迹都题写过碑文,而这块“眀孝陵”碑就是他写的。

“还有一个‘眀孝陵’”

其实在明孝陵里,除了这块“眀孝陵”碑,还有一个地方也写了这个“眀”字,它就在陵墓宝顶正南面的石砌墙体上,写着“此山眀太祖之墓”七个字(如下图)

此碑推测可能是民国人所写,但具体是谁就不得而知了。


宫殿君

答:朱元璋陵墓中明字多了一横并非康熙所为。

既然如此,明字为什么会多出一横呢?在历史上又有哪些地方,明字也会多写一横呢?

〔古文〕朙《广韵》武兵切《集韵》《韵会》《正韵》眉兵切,$音鸣。《说文》照也。《易·系辞》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县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时,徧照天下,无幽不烛,故云明。《史记·历书》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以上为康熙字典中关于“明”字的部分释义。
  • 字形演变过程中出现过“眀”。

  • 一种艺术字,多用于书法中。例如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著名的《洛神赋》贴中,明字便写成了眀。

取自唐代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

  • 有一种说法是,明字本来就是写作眀,书法中为了连体的需要,通常会将中间两横与“月”旁连写,后来便形成了现在的“明”。

取自宋代蔡襄《山堂诗帖》

  • 又说成都武侯祠称颂诸葛亮的匾额“明良千古”多了一横,取识人、识事、明目之意。


茅子俊小迷妹

首先这个“明”字多了一横并不是康熙有意为之的,在古代“明”就是这样写,只是我们现在的简化字规定了采用“日月明”这个写法。

其实,在商周大篆里面,明是由一个“囧”加一个“月组成的。

由于半坡时期的居民是把房子建在地下的,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然后在上面搭一个棚子做屋顶,这样就不用砌墙了。

他们把窗户开在屋顶上面,屋子里面黑暗,全部的采光来自窗户,窗户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囧”字。所以个人用“囧”和“月”表示明亮。这种写法在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和行书里都有出现过。(如上图)

这个“囧”字到了周朝时期已经演变成“四”了,后来在隶书和楷书里演变成“目”也是合理的,里面一共也就两个笔画,全都简化成横画。如上图。其实唐代颜真卿他也写过“目月明”。

但是最早时期的甲骨文里面,也有出现过“日月明”,所以后来很多书法家也会用写“日月名”,我们现在规范字就是采用的“日月名”。

现在的书法家写明字也是写目月明,山东济南的大明湖的题字也是“目月明”,并不属于错字。

无论怎样,“目月明”在古代是正确的,也是最标准的写法,我们不能以现在的标准。去评价古人的字

你觉得呢?

码字辛苦,


不二斋

很明显不是。康熙是一个大有为之君,他对明朝的皇帝,特别是朱元璋是很尊重的,不可能存在亵渎朱元璋陵墓一说的。康熙数次下江南,都曾到朱元璋的陵墓前拜谒。拜谒的时候,让文武百官三拜九叩,隆重至极。此外,康熙对朱元璋的评价是“治隆唐宋”,这个评价可以说是非常之高的。

以康熙卓尔不凡的见识和自命不凡的性格,这样的评价不是谁都担的起的。话说回来,如果是换做别的皇帝,那“明”字多的一横,就另当别论了。只可惜,但这个人恰恰是朱元璋。

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朱元璋陵墓中的名字多一横,绝对是清朝的人干的。各位可以试想,在明朝统治时期,敢在开国皇帝的陵墓上开玩笑,那可是要诛灭九族的重罪,谁敢玩火?

朱元璋陵墓的名字多了一横,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清朝为了避讳,或者说为了免遭文字狱而故意为之。在康熙时期,文字狱还不是特别严重。在雍正和乾隆时期,时兴文字狱,成千上万的人遭受牵连,谁不怕杀头?


因此,在“明”字中加一横,极有可能是雍正朝和乾隆朝时期干的事情。“明”字下面加一横,严格来说,也不算大不敬。在古籍中,有很多“明”字下面都加了一横,算的是一种艺术体。

这也不是说清朝的文官武将们对前朝的皇帝有什么好感。文人的梦想多是名垂青史,不玩火怎么能名垂青史呢,把“明”字下面多一横,应该算一种折中的办法。


猫与史

今天我们来写“明”这个字。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写成这种字体“朙”,从月囧声,古文写作日月明,在一些古代字帖碑刻中经常写成这种字体“眀”。所以说“眀”不是错别字。

《说文解字》中所谓古文是指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前的各种文字。包括金文,以及春秋战国时期除了秦以外其他国家所使用的文字。直到秦统一全国后才以小篆为通行的文字,废除了其他各国文字,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书同文”。


由许慎的《说文解字》我们可以得知“朙”是秦人小篆的字体,隶书从之;“眀”是后来才有的字体,但它出现的不算太晚,汉石经中就有这种字体,而这种字体一直延续着,直到简体字的出现;“明”这种字体虽然出现的应该是最早,但只是在古文中出现,并不同于我们现在的楷书,那时这个字是由两个象形字“日,月”组成,随着小篆以及隶书的出现,这种字体变不再使用,直到唐朝的开成石经中才出现了现在“明”这个字,但用的广泛度不如“眀”,直到现代简化字之后,“明”才被我们所广泛应用。

在古代有许多字的写法与现在的简体字是不同的,但它并不是错别字。只要多看一些古代的碑帖就不会有这样的疑问了。


听涛轩书法


上一个字,是明,但是,并不是日月明。后一个字囧,读jiong,三声,《说文解字》解释为:“窗户丽露闓明。“是窗户漏光的意思。看来古字是窗含明月,不是日月明。

不过《说文解字》中也承认大篆中,会意字的“日月明“,毕竟中国字的创始是象形会意为主的。小篆中确实没有日月明。


七宝船上一水手

清朝时期,文字盛行,明字成了清代统治者最忌讳的字,在康熙字典中,编纂者惧怕落下杀头的下场,于是把明字多写一横,变成了眀。康熙在位时,虽然赞扬朱元璋的文治武功,但也只是为了拉拢士绅,稳定人心而己。在他眼中,清朝比明朝强。明字改成眀,意在讽刺明朝有月无日,哪有光明可言?


今生意难忘

明字写成目分古典有之,本来无目就无明,这字不是康熙所作,前面有论据。太和大殿大匾正大光明是清皇帝所写,如果按文字狱解释便是正确的大道是光复明朝。因此说凡文字狱并不是望文生意,而是针对确切的行为而起。


彩云东升

“明”字多写一横在书法字典中是成立的,王羲之,文徵明都这样写,不足为怪。避暑山莊的“避”字,中间那个“辟”,右边部分康熙写做一点一横,下面一个“羊”字,现代汉语字典均不收,但书法字典中古人多这样写,有依据。今天我们把它判为错字,是少见多怪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