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什么官员能穿蟒袍?

鲁世荣

向敬之

蟒袍加身是明清士大夫在官场为之奋斗的政治目标,象征着荣华富贵,位极人臣。

我们从关于清朝的影视剧中,经常看到不少高级官员脱掉朝服后,身着一袭蟒袍。蟒袍,像龙袍。龙袍为皇帝御用,亲王及文武大臣、内廷太监,不论多么显贵势重,都不得穿龙袍。否则就是僭越礼制,记得以谋逆罪论死。

蟒袍,虽像龙袍,但为四爪,款式也有严格的区别。袍款式为齐肩圆领,大襟(右衽),阔袖(带水袖),袍长及足,袖裉下有摆衩子:周身以金或银线及彩色绒线刺绣艺术纹样。

在清朝,蟒袍是文武官员最常用的礼服,因袍上绣有蟒文而得名。什么样的官员可以穿蟒袍,穿怎样款式的蟒袍,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的。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七记载: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以下,八蟒四爪。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

《走向共和》张之洞剧照

《走向共和》中李鸿章、张之洞出场时,李鸿章已做了多年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张之洞也是老牌总督出身,时为湖广总督。他们作为大权在握的封疆大吏,位列一品,穿一件蟒袍更是自然。

清朝的蟒袍,已不是亲王的专属服饰,像李鸿章、张之洞在非朝会、朝贺等陛见天子等朝贺,在自己府上或办公室穿着蟒袍办公、会客,并非错乱僭制。


以礼观书

蟒袍,上绣蟒,爪上四趾。皇家之龙五趾,所以四爪(趾)为蟒﹐故称蟒袍,又名花衣﹑蟒服。又因与皇帝的龙袍款式相同,也被称为“象龙之服”。在明代是官员的朝服,妇女受有封诰的﹐也可以穿。

有清一代,“蟒袍”列为“吉服”,是王公大臣及各级官员的礼服。上至皇子王公大臣,下至未入流小官都可穿用,只在颜色、蟒数上有区别限制。

据《大清会典》,蟒袍分四个等级:

一、亲王、郡王、文武一品、二品除特赐穿金黄色者,蟒袍一律用蓝色或石青色,片金边缘、通绣四爪蟒九条。特赐五爪蟒者除外。

二、贝勒、贝子、奉国将军、文武三品、一等侍卫蟒袍准用石青、蓝色片金缘,绣四爪蟒九条。

三、奉恩将军、文武四品至六品官、二等侍卫为一等级,可着四爪蟒八条。

四、文武七品至九品官着“过肩蟒”纹,全身共绣五蟒。

《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七载:蟒袍,亲王、郡王,通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官、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皆九蟒四爪(趾)”。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二等侍卫以下,八蟒四爪(趾)”。文武七八九品、未入流官,五蟒四爪(趾)”。

《清史稿》卷一百三志七十八载:皇子:蟒袍金黄色,片金缘,绣文九蟒,裾左、右开。(初制,皇子冠服,凡庆贺大典,冠用东珠十三颗镶顶,礼服用秋香等色,五爪(趾)”、三爪(趾)”龙缎,满翠八团龙等缎,束金镶玉嵌东珠带)。

也就是说只有皇子才可以用金黄色九蟒的蟒服。

清代初期,尽管在名称上将龙、蟒划分得十分清楚,但在图像上区别较模糊的。一些贵戚特赏也可穿着“四爪(趾)”之龙”。因而同样是一件五爪(趾)”龙纹袍服,用于皇帝的可称为龙袍,而用于大臣时只能叫蟒袍。

清代服饰定制:龙袍只限于皇帝、皇太子穿用,而皇子也只能穿龙褂。五爪龙缎、金绣等都在官民禁止穿用之列,大臣官员有特赐五爪龙衣服及缎匹。四开衩的衣裾,宗室才可穿用,其他官吏士庶只能穿二开衩的衣式。团龙褂非奉上赐不得用五爪龙团花、四团龙,唯诸王有特赐正龙者才许使用。

其实龙或蟒还不是重点,重点还在于颜色,只有皇族可用明黄、金黄及杏黄,而且明黄杏黄基本是皇帝本人专用,极少数时候经皇帝允许给皇太子使用,清代公开身份的皇太子只有胤礽。其他人一般为蓝色及石青色。


赵燕云

蟒袍是清朝的礼服,蟒有四趾。蟒袍加身士大夫们的最高理想,意味着,位及人臣,享受着荣华富贵。蟒袍,在明朝是皇帝的赐服,在清朝是这样的规定,亲王,郡王,绣九蟒。贝勒以下至文武三品, 郡君额驸,奉国将军,一等侍卫绣九蟒四趾。文武四五六品官,奉恩将军,县君额驸, 二等侍卫以下绣八蟒四趾。文武七八九品绣五蟒四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