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你有過這樣的經歷嗎

當股票漲幅到一定高度之後,就會出現振盪,上下亂蹦,因此很多人就會得出所謂的頂的說法。也有的人說是反彈或反轉,還有的人說是誘多還是挖坑?對於這方面的問題,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因為在我的操盤經驗裡,沒有這種說法,我看到的是,有時機就出手,利潤達到自己的理想目標我就出,不會抓所謂的頂,也不會貿然進場做單。

股票的漲跌,沒有一帆風順,不會天天漲,也不會天天跌,只有曲折上漲或下跌。例如,我只知道3000點存在風險較大,因為它是相對於2000點而言的,它已經處於一個較高的位置,3300點風險更大,這時候,很多人對行情的看法,更多地採取觀望的態度。 而且,我也知道在2300或者 2850處可能會有反彈,反彈力度如何,是否是漲勢當中的一個試單,或者已經到頂,逃命機會出現了?對於這個問題, 我確實不知道!我只想做的是,有利潤了,你想下一步採取什麼行動。

要明白,股市裡沒有股神,有的只是經驗的多少;正確看待利潤,不要太貪心;只能依靠自己,沒有人可以永遠幫你;股票一定有方法可以獲利,例如炒股黃金指標MACD,該指標有兩個非常實用的功能一是它能更好的把握買點,二是能夠提前知道賣點。雖然MACD在中長線操作中非常好用,但短線則略顯滯後。


MACD技術指標技術圖形

MACD指標又叫做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由兩條平滑移動均線,一條為快線,稱之為DIF,在同花順炒股軟件中,用白顏色顯示,另一條為慢線,稱之為DEA,用黃顏色顯示,以及零軸和零軸之上的紅色柱狀和零軸之下的綠色柱狀組合而成。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紅綠柱狀體:

當零軸之上剛剛出現較短的紅色柱狀體時,表示股價剛剛進入多頭市場,投資者可以擇機介入做多或繼續持股待漲。當零軸之上隨著紅色柱狀體的逐漸延長,目測感覺紅色柱狀體無法繼續放大時,應謹防紅柱縮短,投資者則應考慮暫時止盈出局,落袋為安。反之,當零軸之下剛剛出現綠色柱狀體時,表示股價剛剛進入空頭市場,投資者應當空倉觀望,靜觀其變。當零軸之下,隨著綠色柱狀體的逐漸放大增長,目測感覺綠色柱狀體已經增長到極限,無法在繼續放大增長時,投資者可以輕倉佈局,試探性做多。跟隨綠柱縮短反彈。

零軸的含義

零軸又稱之為多空分水嶺,指DIFF值和DEA值上穿零軸之上,同時零軸之上出現紅色柱狀體,表示股價趨勢當時屬於多頭市場。投資者可以考慮持股待漲。反之,DIFF值和DEA值下穿零軸之下,同時零軸之下出現綠色柱狀體,則表示股價趨勢當時屬於空頭市場,投資者應當空倉持幣,規避風險。

DIFF與DEA金叉的運用方法

當白線DIFF上穿黃線DEA時,稱之為快線金叉慢線,屬於做多金叉信號。然而,在股價實際走勢中,快線與慢線的金叉需要配合零軸之上或零軸之下綜合研判。當零軸之下出現DIFF上穿DEA金叉時,股價屬於弱勢市場,此時的金叉只能定義為弱勢金叉,股價極有可能短期弱勢反彈或暫時止跌後再度夭折,一般沒有做多價值。而當DIFF與DEA在零軸之上發生金叉時,股價屬於強勢市場,此時的金叉自然也就定義為強勢金叉,股價後市成功慣性上攻的概率較高。若零軸之上出現二次金叉信號時,又被稱之為零上二次紅金叉,屬於股價強勢中的強勢,此時跟進做多,股價往往容易出現加速上漲。屬於短線極佳買點。


MACD實戰技巧:

MACD買入技巧

1.鱷魚嘴:MACD黃白線在0軸附近出現鱷魚嘴形態的,繼續看漲!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2、黃白線0軸長飄:MACD黃白線長期貼近0軸運行,一旦向上發散,則股價向上爆發力度很強!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3、底背離:股價階段新低,MACD綠柱不創階段新低,屬於MACD底背離。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4.“頭肩底”形態

在0軸線下,股價下跌行情中,白線處於低位在盤調整工程中,軌跡上形成一箇中間底兩邊高的走勢,(猶如一個人倒立的頭部和肩膀),當再次出現金叉時,既右(第二)肩出現時,預示股價處於底部將向上反轉,也是最佳買入時機。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5、空中加油:股價上升趨勢下,MACD出現一片大紅柱。股價進入調整後,MACD紅柱減小。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4、“W”底形態

股價下跌行情中,在0軸線下,白線處於某一低點後向上,隨後相繼出現“金叉”期軌跡上在一個不同水平線上形成,W底(雙重底)的走勢,當再出現金叉,既後(右)底出現時,預示見底反彈信號,可積極買入。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5、"低位平移後金叉形態"

在0軸下,白線處於較低位置且不再下行,開始呈橫向水平移動,,此時股價繼續處於下跌狀態,這已開始預示股價見底部,一旦平線平移結束,開始向上"抬頭"形成金叉,是買入股票最佳時機。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6、0軸上二次金叉"形態"

在0軸線上,白黃線出現“金叉”後,又出現死叉,但不下穿0軸線,幾日後在O軸線上再出現金叉,為軸線二次金叉。此形態是主力洗盤所為,短暫盤調整後,股價將上楊,可視為積極介入的信號,如果第一次金叉後的紅波小,第二次紅波大預示較好買入時機。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7、當建倉時間10天以上時,就會DIF穿零,主力也不傻,要做個2浪回調,洗洗盤,有的回調2-3天,MACD死叉不了,直接就拉漲停出貨了,有的一調就調到MACD死叉,等洗好盤子了,再拉昇就會形成牛眼。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MACD賣出技巧

1、頂背離:當價格不斷的創新高的時候,但是對應的MACD指標卻沒有相應的走高,並未對價格走勢進行有效的驗證,而是背離式的走勢或者走平鈍化。通常就意味著上漲行情到了尾聲,趨勢隨時有可能反轉下跌,頂背離的次數越多,反轉下跌的風險就越大,要及時的迴避風險。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MACD頂背離在牛市和熊市的效果不一樣,牛市MACD頂背離的效果很差,不建議去使用。但是在熊市和震盪市,MACD頂背離非常有效,是一個非常關鍵的賣出信號。

2、第一個賣點出現之後,有些股票並沒有出現大跌,而是在回調之後為掩護出貨假裝向上突破,多頭主力做出貨前的最後一次拉昇,又稱為虛浪拉昇,此時形成的高點往往是成為一波牛市行情的最高點,所以又稱絕對頂,如果此時不能順利出逃的話,後果不堪設想。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3、在逃頂區域我們一定做好減倉的準備!當兩條線數值位於0軸的下方時,說明目前的大勢屬於空頭市場,投資者應當以持幣為主要策略。目前還沒有建立做空機制。因此股市一但步入空頭市場,投資者最好的策略就是離場觀望。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MACD抓漲停的三種形態

一、 MACD 0軸上翻紅當日

DIFF首次上0軸,數值變為正數,即DIFF金叉0軸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二、MACD短期內二次金叉

MACD死叉向下,變成綠柱,但不久即再次金叉向上,翻紅。

0軸以上長期紅柱後,變綠柱,馬上又變紅柱,上攻。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三、MACD欲死叉二次拉起

MACD紅柱縮短,眼看將發生死叉,卻再度拉起,紅柱變長。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A股唯一“不騙散戶”的MACD,買股票前先看一眼,躺著數漲停板!

替換高清大圖

技術要點:

1、個股量能充沛,一般常放出階段巨量,當天量比大於1,放量拉昇,最好半天量等於前一天全部成交量。

2、形態上常伴有平臺突破,指標底背離,均線向上翹頭等等情況發生。

3、前期經常拉漲停,縮量調整,MACD開口更好。

一定要在大盤環境不壞,個股形態較好的情況下運用。


經典炒股智慧

1、掙錢只有三個方法:用手,用腦,用錢。

2.小偷的本事不在偷,而在於危急的時候怎麼逃。

3.炒股的最重要的原則就是止損。

4.學股的過程就是克服“貪”等與生俱來的人性,養成"不貪”等後天的經驗的過程。

5.股票的迷惑性不在於股票所基於的價值,而在於它給炒股者提供的幻想。

6.股票市場是有經驗的人獲得很多金錢,有金錢的人獲得很多經驗的她方。

7.炒股這行的特點是入行極其困難。有些一入股市便撈了幾個錢的人會認為炒股很容易,我要說這是錯覺。說白了這只是初始者的運氣,這些錢是股市暫時"借"給你的,遲早會收回去。

8.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解釋何以一般股民敗多勝少,那就是:人性使然!說的全面些,就是這些永遠不變的人性——討厭風險、急著發財、自以為是、趕潮跟風、因循守舊和耿於報復,使股民難於避開股市的陷阱。說得簡單些,就是好貪小偏宜、吃不得小虧的心態使一般股民幾乎必然她成了輸家。人性討厭風險,所以小賺就跑,小賠時卻不忍割肉,人發財心太急,所以大,賠光也塊,人好自以為是,所以執著於自己的分析,忽略了股票真實的走向;人好跟風,所以常常丟掉自己的原則;人好報復,所以猶如賭徒一般,輸了一手,下一手就加倍,再輸,再加倍,於是剔光頭的時間又加快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