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春潮中那一朵朵凡人浪花

时代春潮中那一朵朵凡人浪花

“時代新人說——平凡的力量”大型講述活動現場

平凡的人,以非凡的努力,創造著不凡的人生,增添著時代的光彩。“時代新人說——平凡的力量”成為平凡人建功新時代的縮影。

平凡人不平庸的人生

二十多位演講者中有一半是女性。太原市婦聯黨組成員、副主席米麗萍說,有理想有追求有擔當,就是時代需要的時代新人,他們在參與創造新時代的同時,也在創造自己的美好人生。參加講述活動的女選手都是通過演講賽、大討論等多種形式,脫穎而出的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不平凡成績的女性。

從一名小商販、服務員、保姆成長為一名家政公司的總經理,榮獲“全國優秀農民工”稱號,李愛紅的故事特別打動人。她的演講讓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三個字“我能幹”。出生在山西省臨汾市永和縣一個小山村,作為家裡的老大,李愛紅10歲就踩著凳子為弟弟妹妹們做飯。18歲她來到太原當了一名保姆,偶然間她看到街頭電線杆上貼著招保潔員的小廣告,心想這沒啥技術含量,“我能幹”!再後來,她邁出了創業的第一步,成立了貝親好家政服務有限公司,“我把家政當成事業來幹,因為投資小,我能幹!”在她的努力下,公司逐漸壯大,如今已擁有22家加盟連鎖企業,讓一萬八千多名農村婦女實現了脫貧致富,“一個人的成功不算成功,讓更多的農村姐妹們走出大山,帶領貧困的家庭脫貧,才叫成功。”這是她對成功的定義。而當被人問起,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她的回答是“幹活兒!”“習近平總書記發表的2018年新年賀詞,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這句話。我要以之為座右銘,用勞動改變命運,用雙手贏得尊嚴!”

同樣,在平凡崗位上令人刮目的還有太原市政公共設施管理處第二道排養護管理所水道三組的組長王潤梅。她從18歲開始掏下水道,掏了整整24年。每天的工作就是拿著洋鎬、叉子,打開井蓋兒,把井裡的泥掏乾淨。而每當汛期來臨,她就是那個“逆行的人”,傾盆大雨,大家都往家趕,她卻在第一時間趕往積水最深的地方。從2005年開展“市政服務進社區惠萬家”活動,至今已不間斷地持續了12年,而以她的名字命名的“王潤梅志願服務分隊”也由9個人發展到了八百多人。她說:“我要在平凡崗位上,用實幹刻畫這個時代的新人模樣。” 2013年,她當選為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2015年榮獲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8年,再次當選為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

太原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璐說:“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講到‘千千萬萬普通人最偉大’,而今天的講述者們,正是以他們的故事,生動詮釋了這個真理!”李愛紅、王潤梅們只是一個個普通崗位上的普通女性,但正是由於她們的熱愛、堅韌、努力、奮鬥,成就了她們平凡卻不平庸的人生!

文化自信踐行者的擔當

演講者趙旭是一名高中語文老師,她給自己的定義是“做文化基因的喚醒人”。她在給學生們講《詩經》時,曾有人質疑高考考這個嗎,是不是浪費時間?她的回答是:我不是在教你怎麼考試,而是在做有文化的教育。哪怕不考,它都會成為你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伴隨你終生。她除了教學外,還帶領學生們參加國際志願者保護世界文化遺產活動,利用業餘時間去省博物院當講解員,“我想為文化普及和傳承奉獻一份力。”

越來越多像趙旭這樣的女性投身於文化傳承,晉祠博物館就有這樣一道亮麗的風景線。30名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姑娘們組成了一支講解、接待、志願服務的團隊。她們曾經做過統計,一次常規講解大約需要3公里講解路線,大約48000字1260句講解詞,兩百多次規範抬臂動作,而她們每人每天平均要重複2到3次,旅遊旺季平均要重複5到7次……面對高強度的勞動,沒有一個人退縮,因為“傳播文化是責任、是擔當。”

“做踐行文化自信的時代新人,既要繼承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又要融合當代文化元素,更要形成區域文化特色。”山西大學新聞學院常務副院長邢允文教授評論說,“歷史上,山西從來不缺少開放的基因,500年晉商輝煌彰顯的就是一種開放精神。只要在傳承與創新中求發展,就必定能書寫好新時代的山西篇章。”

致富帶頭人的創新精神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所謂時代新人,就是要體現時代印記和時代要求,讓思想觀念創新跟上時代步伐。2017年2月1日,《人民日報》刊文《扶貧袋子播下致富種》,報道了山西省太原市陽曲縣東黃水鎮吉家崗村的扶貧紀事。而王繼紅正是這個村子的致富女帶頭人。她曾因缺技術就業困難導致家庭貧困,會為想吃一頓豬肉餡餃子而發愁!而如今,她不僅有了自己的農家客棧,還經營著村裡幾十畝的有機蔬菜大棚,辦起了柴火雞養殖場。她用最樸實的言行詮釋了新時代新女性不屈不撓的創業精神。

而山西梅芝園藝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梅梅所理解的時代新人,也是要當創新驅動的領跑者。“敢為人先、不怕失敗,應是時代新人必備的品質。”鄭梅梅家曾是開煤礦的,2004年意識到開煤礦的侷限性,家族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她接受父命,創辦山西梅芝園藝有限公司,挑起了帶領礦工重新創業就業的重擔。創業伊始,由於不懂花卉知識,引進的花卉全部患了細菌性枯萎病,每天一車一車往外倒……後來開始了學習之路甚至走出國門,去荷蘭考察學習。“通過學習才知道,一定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產業結構。於是2012年成立了組培研發中心,通過和水花合作社的研發,突破了技術難關,有了自己的種苗,降低了成本,實現了規模化生產。”2015年她又聯合十幾家服務機構,四十多家企業,以及科研院所和農業高校,成立了農創聯盟和晉源區雙創服務中心,搭建了人才交流平臺、科技孵化平臺、線上線下銷售平臺,實現了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華麗轉型。短短几年,她的企業成為了山西省的龍頭企業。

公益之歌中的響亮女聲

90後孕媽咪李小姣的演講特別感人。她20歲那年,開辦了“靈星自閉症機構”,當時遭到父母的堅決反對:“你還是一個孩子,怎麼能照顧一群孩子,更何況還是特殊的孩子,立刻把機構關了。”但是七年過去了,李小姣遭遇過資金困難,遭遇過老師的不辭而別,遭遇過鄰居們的不理解與投訴……但卻一直在堅持,只因為她帶給那些不幸家庭以希望。

時代新人的標準是什麼?或許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人民日報》刊文《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稱,時代新人應該在有自信、尊道德、講奉獻、重實幹、求進取等方面,有著新的風貌和新的姿態。

而這些新時代女性,正是擁有時代新人的品質。她們在滾滾向前的時代洪流中尋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把自己的人生夢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在“時代新人”的大合唱中唱響了最嘹亮的“女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