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荣是蒋介石的老师,为何蒋即将兵败前黄金荣坚决不去台湾?

任一禾

关于黄金荣和蒋介石的关系,可能很多人还不太清楚,史论纵横就先讲一讲他们之间的关系。

黄金荣可以算是蒋介石的老师,在蒋介石最困难的时候帮了蒋介石一把。

1916年蒋介石的结拜大哥陈其美被刺杀,一时间,蒋介石也没有靠山了,最近陈思成演的《远大前程》上映,讲述陈思成饰演的洪三元闯荡上海滩的故事,一片远大前程,其实十里洋场上海滩哪有那么难闯,即使后来贵为民国委员长的蒋介石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投机失败后,欠了一屁股债,蒋介石当时被放债的逼的都走投无路了。

在虞洽卿的支持下,就决定去投拜黄金荣,第二是让黄金荣给挡下收债的,第二是跟黄金荣借点盘缠,好去广州投奔孙中山(陈其美是孙中山的左膀右臂,蒋介石的陈其美的小弟)。

其实黄金荣能够答应收蒋介石为徒,还是看在虞洽卿的面子上,虞洽卿是上海商界有一定地位,而青帮向来敬重商界的人,所以也没有按青帮的规矩收蒋介石,就是当一般在上海滩混不下去要跑路的小混混,并且还赠送给蒋介石贰佰元大洋(青帮有这样的传统),从这之后,黄金荣和蒋介石就没啥联系了。

1927年的时候,北伐军打到上海,蒋介石俨然改头换面了,是以北伐军总司令的身份回归上海滩的,颇有一种当年韩信胯下之辱后荣归故里的感觉。

黄金荣知道蒋介石这样风光的回来后,再一想曾经帮助过他,感觉在上海滩已经好使的不行了。这时别人向黄金荣提醒,蒋介石已经今日不同往日了,再提蒋介石以前的黑历史,怕蒋介石翻脸不认人,于是就把门生帖子亲自送还,说明过去只凭虞洽卿一人自说自话,井未接受过拜师收徒之仪,只是以朋友看待,今后仍希望蒋介石只承认黄金荣是他朋友。当时蒋介石对黄金荣的这种诚意表示十分感激,口口声声称他黄老先生,并留他便饭。

其实蒋介石对黄金荣是别有用心,因为蒋介石混过上海滩,知道在上海滩光靠“白”的根本不好使,还得有“黑”的,而上海滩最黑的莫过于黄金荣、杜月笙和张啸林,后来他们三人都为蒋介石工作过。除了张啸林投日被戴笠安排军统的人刺杀外,杜月笙依靠戴笠成为流氓政客,黄金荣在上海坐地分赃成为老太爷。

到后来蒋介石败北的时,杜月笙在香港也没有去台湾,黄金荣也没有去,究其原因,他们自己也清楚,道不同不相为谋,黑的就是黑的,怎么洗也洗不白,没有了利用价值,到台湾之后还不一定什么下场呢?

何况那些仪式性的磕头拜把子本身就不可靠,在你如日中天的时候,可能会给你锦上添花,当你饥寒交迫的时候,没人会给你雪中送炭,因此,作为蒋介石的老师,黄金荣在蒋介石败退台湾后,没有跟去,实则是明智之举。


史论纵横

这是一个关于抉择的问题。

49年后该何去何从,这样的抉择对黄金荣来说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上海沦陷的时候,他也面临过这样的抉择,很有意味的是,两次抉择,黄金荣的选择都一样,不走。

树挪死,人挪活这样的道理在老江湖黄金荣身上似乎是失效的。可以这么说,凭借多年的江湖经验,黄金荣这个人每逢大事向来是几头都靠,但却几头都不靠死,在他看来,这就是左右逢源,而左右逢源的好,事事就可以静观其变,静观其变的结果就是安然不动。

当然,除了根深蒂固的江湖经验,黄金荣的这种做派还跟他的年龄有关。49年后,这位上海滩最早的流氓大亨已经80出头了,老朽之人已到了挪窝即可能骨头散架的程度,也就是说,他已经走不动了。杜月笙离开上海前,黄金荣对杜月笙说的一句话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我都80多了,死在香港倒不要紧,只怕在路上生了急病,岂不要死在半路。”

像黄金荣这样的老辈人,乡土观念很重,到了他的那个年龄,即便来日横死故土,也还是不愿做半路弃骨。

在心理上,黄金荣不走跟这是如出一辙的。

不习惯走,压根也走不动了,这是黄金荣49年后留在上海的根本原因。

可即便如此,黄金荣最终没走,他也绝不是一切“随他去”的心态,在当时,他还是有很多精明的审视以及应对手段的。

先说审视。

杜月笙之所以不敢不走,归根结底是因为他手上有汪寿华这样的血债,而黄金荣就不同了,四一二打头阵的是杜月笙和张啸林,他黄金荣是没怎么显身的,况且汪寿华是直接死在杜月笙手里的,严格说,黄金荣不觉得自己手里有逃不脱的血债死罪。

从这就能看出黄金荣一贯的做派,即便四一二这样需要站队的时候,他也是既站又不绝对站死。而事后呢,好处没少要,罪责却很少担。

很多地方,黄金荣的刀切豆腐面面光一点不逊色杜月笙。

第二点,49年前后,黄金荣明白,他仅存的价值一定是留在上海比远去台湾要大,到台湾他就是个等死老头,对老蒋言毫无价值,这一点从上海解放前一个月,老蒋要求杜月笙必须走,而对黄金荣却没要求就能看出来。

有人说,老蒋必定拜过黄金荣,去台湾怎么也能得到礼遇。未必,一则师徒之事早已是老黄历了,况且对老蒋来说还是污点式的老黄历;二则,黄金荣80大寿,老蒋登门给黄金荣礼遇,那是因为他在上海滩还能发挥些作用,那是做样子。去了台湾,黄金荣剩下的就是昔日黑帮老大的空壳子,没有价值,就是残渣,哪来的礼遇。

但留在上海就不同了,能发挥些作用,就能有活下去的空间。

这其实也是构成黄金荣不走的一个心理支撑。

再说黄金荣的应对手段。

第一点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黄金荣的儿媳妇李志清离开上海,是带着黄金荣的证件标准照走的,为的就是黄金荣万一在上海待不下去,能尽快地给他办护照之类的证件。

第二点上海解放后,黄金荣将功赎罪挣表现的事干的不算少,又是告诫门徒又是提供门徒名单啥的,总之配合的很是积极主动。

第三点说来有些不够地道,但多少起到了混淆视听的效果。老家伙没少把脏水朝杜月笙身上泼,他的自白书改来改去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个。

然而,时代的洪流最终是一定要淹没残渣余孽的。

很多人说黄金荣最终是被吓死的,这大概也是他本人没想到的。

可以活着,但没法不怕,这样的历史原罪其实也很残酷!


黑句本



“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春风缓缓吹向上海,杜月笙曾劝黄金荣同去香港,黄金荣沉吟不语。此时,国民党蒋介石已经决定退守台湾,曾组织中华共进会为国民党效力的黄金荣,也许更好的选择是随蒋介石去台湾。但是,黄金荣最终却选择留在上海,这在当时不得不说很出乎人的意料,因为留在上海,便意味着他曾经犯下的罪行极可能会遭到清算。

黄金荣对此只是声音低沉地说:“我已经是快进棺材的人了,我一生在上海,尸骨不想抛在外乡,死在外地。”

黄金荣没有与杜月笙去香港,亦没有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真的仅仅是因为不想埋骨异乡吗?这方面的原因自然是有,但并不尽然,或者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黄金荣:首鼠两端的流氓。

黄金荣生于1868年的苏州,12岁时便随父亲到上海谋生,自此后始终生活在上海,上海对于黄金荣反倒更有故乡的味道。黄金荣背靠帝国主义势力,同时在发妻林桂生的帮助下,发展自己的帮会势力,最终成为上海青帮的头头,与张啸林、杜月笙并称“上海三大亨”。

当国民党势力逐渐伸到上海后,黄金荣为保证自己的权势和利益又急忙向国民党示忠,与张、杜携手组织中华共进会,同时配合国民党发动“清党”行动,我党称为“四·一二事变”。在这次事变中,黄张杜血腥屠杀镇压上海工人武装,杜月笙更是活埋上海工人领袖汪寿华,堪称罪不可恕。

黄麻皮这边傍着帝国主义势力,那边又捧着蒋介石的臭脚,可谓两头吃香,在上海即将解放的风声吹来的时候,黄麻皮则又将船舵使向了我党。这位麻皮金荣可真是个善于观风向的人物。



黄金荣:我是蒋介石在黑社会拜的老头子,我不敢去台湾。

我们可能想不到,鼎鼎有名的蒋校长竟然混过黑社会,而且还混得很糟糕,最后不得不向黄金荣投了门生贴,让黄金荣帮他摆平债主。蒋介石也真是无耻了,竟然借助黑恶势力为自己赖账。

当蒋介石再次出现在上海的时候,已经成为了国民党的掌舵者,手里握着北伐军。黄金荣紧张得直冒汗,这蒋介石会怎么对待自己呢?黄金荣什么也没敢说,只是悄悄将蒋介石的门生贴退还给蒋介石,蒋介石沉静的目光看着黄金荣,心想,这老小子还挺懂事。最终,蒋介石为了借黄金荣的手清理上海的共产党并巩固国民党在上海的势力,没有动黄金荣,反而任命他为国民政府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

蒋介石虽然没有对当年的门生事件说什么,但是那确实是蒋介石的污点,黄金荣对此始终耿耿于怀,甚至是惴惴难安,只好认认真真为国民党办事让蒋介石放心。自古以来,上位者为掩盖自己曾经的污点而杀人灭口的事可不少,当时蒋介石需要借助黄金荣稳定上海局势所以没有动他,可是去台湾以后呢?黄麻皮不敢冒这个险。



黄金荣:我是即将睡棺材的老头,心中尚存侥幸,我不想去香港。

为什么说黄金荣心中还存着侥幸呢?黄金荣留在上海最怕遭到清算的便是“四·一二事变”,但是我们知道,在抗战爆发以后,黄金荣没有选择投靠日本人,拒绝为日本人做事,在这点上黄金荣还是值得肯定的。黄金荣靠着帝国主义的支持发家,在上海打出了自己的“品牌影响力”,国民党到上海后要借助于他,那么共产党到上海后又会怎样?会不会也像国民党那样选择与他合作?谁执政不需要代理人?同时,黄金荣手里仍然掌控着黑帮势力,他相信共产党为了维护上海秩序,亦不会轻易对他动手。这便是黄金荣当时存有的侥幸心理。

此外,在抗战取得胜利以后,黄金荣立即复出,继续发展自己的事业,维持自己在上海的影响力,这说明什么?说明黄金荣还不服老,利益心过重。如果他跟着杜月笙去香港,便意味着他要放弃在上海的所有,但是黄金荣舍不得上海的富贵和地位,所以他不想去香港。



黄金荣:繁华落幕后的“扫街人”。

黄金荣不敢去台湾,又不想去香港,所以他只能选择留在上海,期待自己的侥幸会成为现实。

事实上,黄金荣的侥幸心理还是有道理的。我党进入上海后,确实没有急着动黄金荣,即使当时要求处理黄金荣的呼声很高,但是为了保证上海社会秩序的稳定,刘少奇同志建议对黄金荣“观察一段时期再说”。当时的情况是双方互相观察,我党在观察黄金荣,黄金荣也在观察我党的政策。当黄金荣看情局势后,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做,只是叹了口气,然后在家安安静静地等着。

当时我党对他提出警告,要求他老老实实在家待着,服从安排,不许生事,严格约束自己手下的门徒,不许破坏上海社会秩序。这时的黄金荣又松了口气,因为他终于确定自己不会死了。同时,上海政府还要求黄金荣公开登报发表悔过书,向人民认罪和悔过,即《黄金荣自白书》。黄金荣在悔过书中表示:

我坚决拥护人民政府和共产党,对于政府的一切政策法令,我一定切实遵行。现在,正是严厉镇压反革命的时候,凡是我所能知道的门徒,或和我有关系的人,过去曾经参加反革命活动或做过坏事的,都应当立即向政府自首坦白,痛切承认自己的错误,请求政府和人民饶恕;凡是我的门徒或和我有关系的人,发现你们亲友中有反革命分子要立即向政府检举,切勿循情。从今以后,我们应当站在人民政府一边,也就是站在人民一边,洗清个人历史上的污点,重新做人,各务正业,从事生产,不要再过以前游手好闲,拉台子,吃讲茶乃至鱼肉人民的罪恶生活。这样,政府可能不咎既往,给我们宽大,否则我们自绝于人民,与人民为敌,那受到最严厉的惩罚,是应该的了。

后来,黄金荣又为了证明自己认真悔过,积极配合政府进行改造,以83岁高龄象征性地拿着扫帚扫大街。

黄金荣能得善终,确实很幸运。


吾与吾国

黄金荣是上海摊的教父级别的人物,是上海摊的哧咤风云的人物。他是上海三大亨中是资历最深的一位。长日后上海皇帝杜月笙二十多岁,是杜月笙和张啸林师父级别的人物。


黄金荣也是在三大亨中成事最早的人物,他在上海名噪一时的大佬时。杜月笙正在水果摊削水果皮,旁边围着数人围观欣赏他的技艺,啧啧赞叹,有人低声说这就是那位水果阿笙吗。而此时的张啸林也在上海摊码头与黑帮抢生意打打杀杀,历经起步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小瘪三阶段。

黄金荣自幼不喜欢读书,情商却是奇高。喜欢和社会各色人等交往。练就了察言观色与人结交的本事。

其父在警察局做事介绍黄金荣去法租界做包打听,其八面玲珑的机灵加上与黑道人物交好。决定了黄金荣的朋友圈的能量。

黄金荣充分利用人脉资源,加上对于破案与生俱来的天赋。在法租界接连破获了许多大案要案。别人看来破不了的难题,在黄金荣这里却是信手拈来,许多案子上午发生下午就已经破获了。这种奇快的速度和办事效率让法租界领事大为赞赏。

这也奠定了黄金荣的晋升之路的基础。

不久,黄金荣升任探长,后来因破获绑架法国总领事书记官凡尔帝与其夫人的绑架案,而得到法国人的褒奖。为此,法国东正全权大臣授予黄金荣一枚头等金质宝星。法租界提升他为华人首位探长。配以八名安南巡捕做为保镖。黄金荣一时在上海风光无俩。

其后,黄金荣在鸦片,赌场,舞厅,合伙开跑狗场圈钱。一越成为上海摊流氓大亨。

黄金荣没有在青邦里拜过师傅,却凭借其在黑白两道通天的本事。自封为天字辈的青帮弟子,而在上海青帮里辈分最高的也是大字辈。天字辈是高于大字辈的。

就这样黄金荣自己空降了青帮老大的身份,一下子成了级元老人物,所有在上海的青帮弟子为黄金荣马首是瞻。

蒋介石在上海投资投票失败,让债务人追得到处躺债。没办法经人介绍,向黄金荣投拜师贴正式拜入青帮门下。

黄金荣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饭局,把蒋介石的债权人都请来。在饭桌上说志清是我的门人。我知道他欠了你们的钱,他暂时还不上,有事你们来找我,我来还。那些债权人无人敢向青邦大佬讨债,此事就不了了之。黄金荣成功帮蒋介石解围

日后,蒋介石成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荣归上海。黄金荣识相的把蒋介石的拜师帖退还给蒋介石。

黄金荣没想到这位昔日落魄的弟子竟然成为手握重兵的总司令,这是他这辈子最有出版的弟子。有这样的弟子黄金荣都不敢想。退拜师帖是黄金荣的弟子兼高参杜月笙出的主意见。又是一个居于他之上的弟子。黄金荣没想到自己的弟子怎么都这么有办事。虽然说是青出于兰而用于蓝。怎么都胜自己这么多,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

, 黄金荣觉得这一辈子他以不变应万变,上海就是他的龙兴之地,只要坚守,就能屡屡化险为夷。当初日本人打进来时,大亨们无不争先恐后逃往后方或寻转机。三大亨之一的杜月笙先飞香港,再奔重庆;张啸林干脆落水做了汉奸,结果被人一枪打死。唯有黄金荣待在上海,日本人和汪精卫又能把他怎么样呢?国民党卷土重来,他虽然没有像到过抗战大后方的杜月笙那样风光一时,但也没有像杜月笙那样被“打虎英雄”蒋经国“斩”过。1947 年黄金荣做 80 岁大寿时,蒋介石在百忙之中特地来黄家花园为他祝寿,恭恭敬敬向他磕了一个头蒋介石也是投桃报李,










在三大亨中黄金荣贪财,张啸林善打,杜月笙会做人。

黄金荣在自己的领地上海最繁华的舞厅大世界与人争风吃醋,把来人痛打一番。这个让他神魂颠倒的女戏子,名叫露兰春是他一手捧红的。人出落得楚楚动人,黄金荣十分喜欢。其后,一天下午,黄金荣在大世界里让人拿枪当着他的弟子面给绑走了。

原来,黄金荣打的那个人是浙江督军卢永祥的公子。后来,在杜月笙多方艰难的斡旋下,黄金荣终获释。可青邦的老大是做不成了。上海摊通天人物让人家拿着枪指着脑袋,在上海已经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这在黑帮是相当丢人耻辱的事情,行话叫做跌霸。此后,杜月笙成为三大亨的一哥。黄金荣从台前转到了幕后。


黄金荣虽然是流氓头子,也有着自己的节操。在日本人占领上海,杜月笙出走香港后。黄金荣不愿意离开上海,日本人想利用他的影响力充当汉奸头子。

日本人,门生接连上门劝说他接受伪职。这时,黄金巧妙地应对,装出自己身体累弱的假象,在他们来时,总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在这些人走后,黄金荣对身边的弟子说,岳飞我是知道的,汉奸绝对不能做。


在蒋介石大势已去,败退台湾时。许多人出去台湾,杜月笙也劝黄金荣赴港。

黄金荣给出了几条理由。自己喜欢抽大烟,泡澡堂,打麻将。这快成了他的信仰。是他此生最快乐的事情 。国民党统治下,还是共产党当权,这三样都要陪他终老。

黄金荣说自己年迈已是八十多岁的人了,风烛残年之人不愿意离开家乡。故土难离。

其实,有一样黄金荣没有说出来。他在上海的资产都是房地产,这样的庞大的产业,是他多年奋斗的心血。他舍不得!

看来当年对黄金荣贪财的评价是再恰当不过了。

黄金荣在解放前就准备留下后路了,没有参与暗杀行动,曾经帮助运送共产党枪支,药品等战备物资。解放前一些人物向他传达共产党的宽大政策,只要不再做恶,可以既往不咎。

黄金荣叫人写出一份国民党财产的报告和400名青、洪帮头目的花名册,交给共产党作参考,作为将功赎罪的表示,又告诫门徒收敛一些,为自己留条后路。接着命人将黄家花园“四教厅”内蒋介石亲笔题写的“文行忠行”匾额摘下砸碎,以示弃暗投明,改邪归正之意。


解放后最初几年,黄金荣深居简出,不问世事。也没人有找他麻烦,黄金荣的大世界还是他的产业没有被合营。黄金荣还是每天打麻将,泡澡堂。生活过得比远在香港听孟小冬清唱吃老本的杜月笙滋润的多了。

后来,黄金荣解放前做恶的检举信雪片般飞到上海市长办公室,要求批斗流氓大亨黄金荣的声音越来越响。

于是,这张著名的照片出现了。在许多报纸上醒目的位置上出现,上海滩流氓头子黄金荣在大世界里挥着扫帚扫大街场景,旁边是辆装垃圾的清扫车。背景是他往日的帝国大世界。

黄金荣晚年,喜欢坐在藤椅上静静的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场景,由于身份的原因他的离世一直没有报道。只是有人在一公园里墙上看到一行字,黄金荣死了!


每天来罐正能量

黄金荣虽然是上海大亨,但是他本人没有多少文化。早年间偶然考上了上海警司, 因为机灵屡破案件而官至警司长。为了让日子长久,又拜了张镜湖做了门下弟子。可谓是黑白道通吃,这才为后来的江山打下了基础。

Δ影视剧配图(左黄,中蒋)

而他与蒋介石又有什么关系?早年蒋介石流亡上海,就投奔到了黄金荣旗下。后来蒋介石发动上海四一二政变,其中就有黄金荣的身影。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黄金荣在蒋介石起家后,归还了当年的拜师贴,所以师徒关系“法律”上是没了。

先不谈黄金荣的选择,杜月笙为何要走?因为他手上有命案,他杀了汪涛华,还是四一二政变的打头阵之人。所以他不得不走,不走就是死。虽然四一二政变也有黄金荣的影子,但是黄金荣是个左右逢源之人。

Δ四一二政变

不管是四一二政变还是其他事项,他从来不做绝。这也是他多年来发家的原因之一,什么事情都不做绝。该站队的站队,但是绝不站死,该捞的好处还必须捞到。

正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黄金荣是上海的地头蛇。如果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谁还在乎他的脸面?蒋介石是他徒弟?黄金荣大寿蒋介石叩拜,那是用得着黄金荣,该给的面子要给。杜月笙逃亡香港,那还是蒋介石给的“命令”。那是蒋介石用得着杜,之所以“抛弃”黄,是用不到他了。


黄金荣是老一辈人,遵循的是落叶归根。49年的时候,黄金荣已经80多岁。老身子老骨头,经不起折腾,说不定就死在路上。那黄金荣怕死吗?当然害怕,他不走是因为心里面有底。

在我军接管上海之前,他已经与上海地下党取得联系。杜月笙,黄金荣等人之所以要跑,一是手上有人命,二是我军怕他们在上海闹事。为了让我军放心,黄金荣早就把上海青帮300名头目的名单交给了我军。有了这方面准备,黄金荣才“安心”留在了上海。

Δ扫大街的黄金荣

但是他在上海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避嫌“白天水泡皮,晚上皮泡水”。整天过得提心吊胆,就怕我们的人关押他,最后甚至流落街头扫大街。但是终究没有性命危险,1953年病逝于上海,享年86岁。


史之策

黄金荣何许人也?民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上海滩黑帮大佬,此人混混出身,大字不识几个,又怎么会成为蒋介石的老师呢?内战后期大部分的政界乃至黑帮大佬纷纷撤离上海,为何他没有选择去台湾而继续留在上海呢?

我们一起来说说此事的来龙去脉。


黄金荣自幼家境一般,对读书也不是很有兴趣,于是便早早辍学在上海滩给别人打打杂工。直到他22岁之际,一场法租界张贴的招聘巡捕告示彻底改变了他的未来命运,黄金荣被法国人看上了,任命他在法租界担任巡捕。入职后黄金荣非常卖命工作,替法国人收租,还能摆平各种突发状况,深得法国长官赏识,于是他在法租界的权利也渐渐扶摇直上。

有了帝国势力的扶持,黄金荣再凭借自身高湛的黑白通吃的交际能力,在上海滩组建了一支为他所用的黑帮团队,他开堵场,开妓院,卖大烟,走私贩运违禁品等等,为他迅速积攒了大笔钱财,有钱有势的黄金荣可谓在民国上海滩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当年年轻的蒋介石因炒股失败而欠下大额债款被人追捕,幸好在好友的引荐下,蒋介石亲自拜黄金荣为师,黄金荣当场就收下了蒋介石为徒,这让蒋介石开心得连连磕了好几个响头。

蒋介石挂上了黄金荣徒弟这个名号,追债人自然不敢拿他怎么样,只能不了了之。蒋介石后来担任民国大总统之职,依旧不忘这份恩情,对黄金荣尊敬有加。

内战后期,蒋介石兵败如山倒,大部分主力都撤往台湾,连他本人也拖家带口的逃去台湾。如果黄金荣也一同前往,我想蒋介石依旧会把黄金荣当做座上宾一般对待,可黄金荣为何不去呢?


那个时候的黄金荣已经是80几岁的高龄了,他一来认为年纪大了,撤往台湾路途遥远,这把老骨头恐怕颠簸到半路就撑不住了。二来他本人对上海非常有感情,也希望自己死后可以安葬在上海,落叶归根之意。三来自己在上海还有不少存款和房契,足以够晚年他不愁吃喝。所以黄金荣选择继续留在上海。

不过这一切没有黄金荣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他最终一个人凄凉的死去。


煮酒君谈史

黄金荣,旧上海赫赫有名的青帮头目,与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滩上“青帮三大亨”。


1892年,黄金荣在上海法租界巡捕房做巡捕,后发展封建帮会势力,成为上海青帮最大的头目,门徒达1000余人,操纵赌博等罪恶勾当。坏事做尽,恶贯满盈。

1921年,蒋介石在上海做股票生意筹集革命资金,血本无归,债主催逼。无奈之下,拜入黄金荣门下要求庇护。蒋介石门生帖子递上去,推金山倒玉柱跪下磕头,当了黄金荣的徒弟。

黄金荣一顿饭,把蒋介石的债主们打发了,还指点蒋介石到广东投靠孙中山,才有了蒋介石后来的发迹。


但是,当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回到上海,黄金荣再也不敢以“老头子”自居,退还了门生帖。到后来蒋介石成为中华第一人,黄金荣更是只能和杜月笙一起给蒋介石的狗腿子戴笠打打下手。

抗战胜利后,法租界取消,黄金荣这个前华人探长也失去往日光环,被蒋介石当做夜壶踢到一边。

蒋介石败退台湾之际,是顾不上黄金荣这样的小人物的。但以黄金荣的经济实力,移民台湾也不是难事。可是,他为什么没走呢?

丹水君认为,黄金荣没有逃台湾,有这样几个原因。

1,故土难离情难断。

黄金荣生于苏州,但从1892年开始发迹,到1949年,已经在上海住了57年。让他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地方,等于要他的命!

2,离开上海会更惨。

上海不仅是黄金荣的故土,更是黄金荣生存依据。黄金荣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大上海黄金荣的徒子徒孙,受过黄金荣恩惠的人,太多太多,离开这些人,黄金荣就是没牙的老虎。

到1953年,4年时间,想让黄金荣死的人那么多,但没人敢对他动手,这就是老虎的余威。

3,风烛残年不折腾。

黄金荣生于1868年,解放时,黄金荣已经81岁。老话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黄金荣不怕客死异乡,也怕死在飞机上死在船上,连处埋的地方都没有。

黄金荣在新中国,最大的惩罚就是象征性扫了一次大街。这,也许就是“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吧!


历史知事


黄金荣自己归还拜师帖,这都是江湖人识相的做法,以黄金荣的江湖资历和能力,他就是再流氓,想要沾蒋介石的便宜?早晚叫他吃大亏!

就黄金荣和蒋二人来说,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都是废话,历史上没有那个枭雄或者伟人认这个理。

想当年蒋拜黄金荣为师,不过是为了依傍黄金荣的名声和地位,改善下生活。这要在平日,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就是靠着这个流氓讨生活,谁也说不出来啥,哪怕就是被人戳脊梁骨。

但这是失势的时候,你很难讲一个政界名流(最闪耀的那颗星)不要脸,不爱惜羽毛、名声,因此,蒋与黄金荣划清界限是情理之中的。

至于说最后蒋即将兵败,黄金荣坚决不去台湾,按黄金荣自己的话来说:我老了,他们能怎么样?

他们(共)能怎么样的事情先不讲,黄金荣确实不想折腾了,他成长于上海滩,成名于上海滩,也终将埋进上海滩的泥土里!

这与他的兄弟杜月笙有这天壤之别,杜月笙是谁也不相信,觉得谁也靠不住,因此他选择避居香港,甭管好坏,都是一种选择。

其实黄金荣的选择也不无道理,都到了七老八十,折腾来折腾去没啥意思,黄金荣的心态比杜月笙好的多。

一世浮沉,看破――才是最高的境界!


历史三日谈

黄金荣当时已经81岁,风烛残年,垂垂老矣,故土难离,去了台湾未必比留下更好。


黄金荣与杜月笙、张啸林并称上海滩“青帮三大亨”,他成名最早、资格最老、势力最大,就连年轻的蒋介石都曾拜在门下给他当徒弟。

1921年,蒋介石与人合伙在上海开办证券交易所,后来生意倒了,血本无归,还欠下巨额外债,债主派人武力催逼,蒋介石无权无势,无依无靠,只得来到法租界寻求黄金荣保护,代价是拜黄金荣为师,也就是给他当小弟。


5年后,咸鱼翻身的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身份回到上海,老谋深算的黄金荣不敢以“老师”自居,还特意将拜师帖送回蒋介石,但师生之谊还在。

解放前夕,有权有势之人纷纷外逃,就连杜月笙也携家带口跑到了香港,很多人奉劝黄金荣跟着蒋介石跑去台湾,但他却选择了留下,似乎不怕打击,其中原因有三点:

一是故土难离,乡情难断。

黄金荣生于苏州,在上海滩摸爬滚打、生活居住了将近60年,上海以外的地方都很少去,就像一棵枝繁叶茂、根系庞大的树木,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让他离开生活一辈子的地方,就好像把一棵古树挪走,等于要他的命!

二是风烛残年,不经折腾。

黄金荣解放前夕已经81岁,黄土都埋到脖子了,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无论跑到哪儿也没几年活头,所以黄金荣看的很开,与其客死异乡,还不如死在故土。

三是老奸巨猾,眼光犀利。

解放军曾做过黄金荣的工作,相比蒋介石的国民党,他更相信解放军,留在大陆比跑去台湾更安全。无独有偶的是,青帮三大亨中,除张啸林当了汉奸被击毙,杜月笙也没跟着蒋介石去台湾,可见他们对蒋介石并不信任。

解放后,黄金荣他虽然失去了往日风光,但也没有遭遇大规模的秋后算账,最大的惩罚就是象征性地扫扫大街,整体生活还算平静。1953年,黄金荣在上海黄公馆去世,终年85岁。


狄飞惊

1868年出生的黄金荣,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已过耄耋之年,本来也没有几年的活头,肯定不愿背井离乡。大是大非上,他没像张啸林一样投靠投日做汉奸、也没像杜月笙那样参与迫害共产党。再者,蒋介石到达台湾之后,局势未知。综合上述,留在大陆对黄金荣来说是个权衡之后的选择。反观另外两位大亨,就只能跑路了,张潇林彻底了沦为汉奸,即使活到解放,也没其他选择。而一生左右逢源的杜月笙,大概也没想到国民党会崩塌的这么快,虽然他也做过一些抗日救国、甚至帮助共产党的善举,但都不足以弥补四一二事变杀害汪寿华及工人武装力量的罪过。因此,他也只能选择跑路香港。

事实就是这么多变,有人煞费苦心经营、有人嘻哈人生,孰成孰敗?百年之后,都入黄土。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