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十年有感:在废墟中重建,在灾难中成长,在传承中发展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十年光阴,匆匆而过。这一切仿佛是一场梦,却又那么真实,十年之前,恍如昨天。

今天是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年!

在今天的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有很多话想说,想说一说这十年来,汶川经历了什么,我经历了什么,国家经历了什么!

汶川十年有感:在废墟中重建,在灾难中成长,在传承中发展


在废墟中重建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举国悲痛。

原本风景秀美的巴蜀大地,在大自然的力量下,被撕裂成无数段,那时候在灾区最常见的,就是斑驳的山体、倒塌的房屋、简易的帐篷、灾区群众充斥着木然、呆滞和痛苦的表情……

苍天无情,人间有爱!

经历了十年的灾后重建,如今的汶川,早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汶川当年的重灾区,在社会各界的倾心援助下,经历了整整十年的灾后重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十年过去了,汶川地震灾区的城乡面貌、民生事业、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都早已经恢复正常。

如今的汶川,欣欣向荣的新农村、生机勃勃的新园区、鳞次栉比的新民居等,这些新气象随处可见。


在灾难中成长

经历了灾难之后的汶川,已经从废墟之中重建,而经历了灾难之后的我们,也要从苦难之中成长。

十年之前的我,还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即将面临高考的重压。

地震发生的时候,我们还在教室里上课,后来感应到强烈的震感,才在仓皇之中逃出教学楼,晚上才知道,原来是汶川发生了大地震。

汶川十年有感:在废墟中重建,在灾难中成长,在传承中发展

在那几天里,校园的宣传栏贴满了关于汶川地震的消息,我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才渐渐明白了生命的脆弱,灾难的残酷。

在这十年里,我经历了高考,步入大学,之后又踏入社会,逐渐适应了社会生活。

对于我来说,这十年是生命的锐变,让我从一个乳臭未干的高中生,一步一步地,成长为现在的模样,有勇气独立地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传承中发展

最后,我想说说,这十年国家的沧桑巨变。

首先,从2008年到今天,我国经济规模突飞猛进。我国的制造业,农业,工业等都开始转变模式,不再以劳动力为主要方式,开始逐步利用科技体术,作为提高生产力的主要手段。

其次,我国的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我们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功能,在世界上遥遥领先,另外,二维码技术,社交工具,虚拟道具等,都迅速在市场上普及开来。

最后,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中产阶级消费力量开始崛起,也刺激着市场的改变,同时随着物流运输的加快,以及交流渠道的便捷,我国的经济力量开始逐步提升。

如今我国的经济总量,相继超过了德国、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在废墟中重建,在灾难中成长,在传承中发展!

我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未来的汶川一定会更加美丽,未来的我们也一定会生活的更好,未来的国家也一定会更加强大。

汶川十年有感:在废墟中重建,在灾难中成长,在传承中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