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羹尧临死前要把手串还给雍正是什么意思?

诗书君

年羹尧,公元1679年出生在今天的安徽省,清代的康熙跟雍正年间的人, 年羹尧是进士出身,四川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为太保、一等公。 康熙三十九年中进士。然后就走上仕途。康熙四十八年,升任 四川巡抚,而后成为封疆大吏。 公元1723年,年羹尧奉命掌管西部的一切军务大权,实权大过当时其它的所有军官,西部地方的官员均听命于年羹尧。1723年年底,年羹尧奉命平定罗卜藏丹津动乱,战争持续两年,年羹尧巧妙的运用战术横扫全场,大获全胜,从此声名鹊起。雍正二年年羹尧入京之时,得到雍正帝的特殊宠遇。但翌年十二月,突然风云骤变,年羹尧失宠,被雍正帝削官夺爵,列大罪九十二条之多,于公元1726年(雍正四年)被雍正赐死。



年羹尧之所以被赐死,于他的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更加目无当今圣上有关,曾经年羹尧穿戴御赐的黄马褂,接受着过往官员行人的参拜,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了王爷了!有不少人向他行礼,年羹尧却是充耳不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即便是对同级别的官员也是如此。

曾经在年羹尧凯旋归来受封领奖的时候,雍正把他自己带的念珠赏给年羹尧,雍正把他贴身的念珠手串送给年羹尧也是对年羹尧的一种暗示,我很器重你,绝对无条件的信任你!你就是我雍正的心腹!这意思年羹尧当然秒懂,他也明白雍正拉拢他的真正意思,但这也给年羹尧一种更加狂妄的错觉,雍正的江山离不开我,需要我给你守护以及维护江山的和平,没有我年羹尧,你雍正的天下就不稳就不稳!而正是这种错觉让年羹尧一步步的走向灭亡! 在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以后,雍正曾激动的泪流满面,给年羹尧大将军的封赏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满堂文武面前对年羹尧的宠爱溢于言表!而后,年羹尧在朝堂的权势也达到了顶峰,可惜年羹尧却越来越木无圣上,嚣张跋扈,在军队中以及朝堂之上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还拉拢军官,自立山头,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些当官大忌逐步的让雍正对其冷落,打压,最终赐自尽!


年羹尧为什么在雍正赐他自尽的时候让李卫把手串还给了雍正!并且痛哭流涕呢?

因为年羹尧是重感情的人,也是一介粗人,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一直以来觉得雍正这么赏识他,当着他的面流露他自己的心声,就觉得雍正把他当兄弟处,只是,年羹尧到死都没有明白过来,在君王的面前,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兄弟甚至是亲情,只有臣子和奴才,年羹尧把雍正送给他的手串的目的压根没读懂,把他自己和雍正的关系理解错了,最终赔上自己的性命。


娱乐圈大鳄

分析一下在雍正初年的时候,年羹尧起到了两个很大的作用;

一,作用就是在雍正帝登基的时候,替代了当时的大将军王十四阿哥允禵的位置。

四阿哥胤禛对十四阿哥胤禵当然不放心了,十四阿哥胤禵手握军权,还是让大舅哥年羹尧去当抚远大将军比较好。

二,就是雍正元年的1723年,青海罗卜藏丹津的叛乱。年羹尧受雍正帝的指派,当然要去平叛,一战功成,所以雍正对他极其欣赏。


雍正帝是一个非常懂得帝王术的人,对于这样一个极其重要的大将军王职位,又手握重兵在外的臣子,虽然是曾经的家奴,他还是情尽笼络。

但他的手段也很寻常,首先是加官晋爵,这在汉人当中非常罕见。另外就是给予年羹尧各种各样的信任,比如说陕西乃至整个西北所有的军政大权全部下放给年羹尧。

还有就是雍正帝各种给钱赏赐,雍正还用快马加鞭的方式把广东进贡的荔枝赐给年羹尧,这享受不一般,年大将军似乎疯迷了,依然摆着大将军的谱。


年羹尧穿戴御赐的黄马褂,接受着过往官员行人的参拜,真正是把自己当了王爷了!有人向他行礼,年羹尧充耳不闻。

当他在静静的听着远处牧童唱的一首歌谣的时候,似乎羡慕牛儿牛儿坡上的时光,田园绿野好风景,一方黄土一方天,山又高来水又长。

听着这首动听的歌谣就像是年羹尧自己的挽歌,年羹尧听得入神,细心揣摩着歌词的意义,年羹尧心里不禁想到:是啊,这漂亮的风景,怕是只要牛儿能自在的享受了,而自个即将化作一捧黄土,可是我年大将军在青海之功呢?


年羹尧在牧童的眼里,这个肮脏的男子可是个莫测高深的人。 作为江苏巡抚的李卫来了,李卫此行的意图就是向年羹尧传达雍正帝的圣旨:赐其自杀,此刻李卫是否想到了什么?

这李卫和年羹尧是旧相识,同为雍正皇帝藩邸的奴才,年羹尧看着这位从前的兄弟,能不哭吗,痛哭流涕。

他应该已料到这一天,可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他才明白,他还不如那个放牛娃。 他是真正放下了吗,一切怨恨的心情一股脑的涌上心头,自个赴汤蹈火,这一切的一切不都是为了你雍正能坐稳皇帝位吗?

现在催命鬼来了,年羹尧死不瞑目。 怨恨的泪水尽情落下,他摘下了戴在自己手上的“佛珠手串”,他要还给雍正,这手串是当年雍正所赐,我此刻交还给他,表达了年羹尧和雍正帝恩断义绝。 就这样,年羹尧在嚎啕大哭之后自尽了!
(以上图片来自影视资料)

请关注《邸晓居MBA侃历史》欢迎网友们一起互动、评论、留言必回复!


日尧居k古史

年羹尧是重感情的人,只是到死都没有明白:在皇帝面前,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兄弟,只有臣子和奴才!年羹尧把雍正送手串的的目的没读懂,把自己和皇帝的关系理解错了,最终赔上自己的性命!


话说雍正皇帝是很信佛的皇帝,在《雍正王朝》中,每当他焦急异常时他都会去念佛经,手中拨着念珠!

他把念珠手串送给年羹尧也是给年羹尧一种暗示:很器重你,绝对无条件信任你!这个意思年羹尧当然懂,他明白雍正拉拢的意思,但这也给年羹尧一种错觉:你的江山离不开我,需要我给你守护江山,没有我你的皇位就不稳而这种错觉却让年羹尧一步步走向灭亡!

在平定青海罗卜藏丹津以后,雍正激动的泪流满面,而给年羹尧的封赏也是无所不用其极,在满堂文武面前对年羹尧的宠爱溢于言表!随后,年羹尧权势也达到顶峰,可惜年羹尧却越来越嚣张跋扈,在军中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还拉山头,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些大忌逐步让雍正对其冷落,打压,甚至最终赐死!


而在死之前,年羹尧身穿“黄马褂”和一个牧童下了一盘棋,然后把手串交给李卫,还给雍正皇帝!

其实年羹尧也早已料到自己的这一天会到来,但是当这一天真的来了的时候,他却还是不能真正放下拥有的一切:权力,威望,功名,利禄!此时此刻,年羹尧的心情是复杂的,他内心是怨恨的,他心里是后悔的!所有的复杂情绪全部涌上心头!他自己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这都是为了你雍正能坐稳皇位,我对得起你的信任!现在功成名就,兔死狗烹,落得如此下场!这一切真该如此吗?年羹尧心里更多的恨!

他把那串手串交给了李卫,让他转交给雍正,此时交还,表达了年羹尧不负使命,始终没有忘记皇帝对他的信任,也始终记得他的恩情,但此刻却要和他君臣义绝了,他的心里是痛苦的,更是决绝的!他希望能够给雍正一些念想,让雍正心里去记着自己这些年的出生入死,让雍正心里以后去后悔杀了自己!

年羹尧自己死的不甘心,但却无能为力,他从巅峰跌落到谷底只有几个月的时间,这让他心中的的恨也是难以释放!但他也很决绝,哪怕是死,从此也要恩断义绝,分道扬镳!




忠肝义胆岳老三

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这串手珠对年羹尧来说意味着什么。年羹尧在做完江夏镇那件惨案之后, 避到了柏林寺中,等待胤禛清理善后。而胤禛也逐渐对这个心有异志的年羹尧渐渐警惕,欲派可靠的人去监视年羹尧。这个时候邬先生设计,把李卫与翠儿的私情抓住,却并不处理。只是把二人绑在王府中,静候年羹尧的到来。

年羹尧看见这两个在自己跟前长大的孩子受此无妄之灾,于是便踱步至胤禛处,表示自己此次去四川任巡抚,一定会好好干。并求了胤禛两件事情,一是希望能饶过李卫与翠儿,二是希望胤禛能把自己的手珠赐给自己,做个念想。

这个时候胤禛与年羹尧的关系处于什么阶段呢,虽然二人已经不像之前那般同心同德,但是二人还远未达到离心离德的地步。所以这个时候的年羹尧对胤禛还是充满那种感激之情的,但是自己内心的野心又让年羹尧想攀附八爷。所以这串手珠就代表了年羹尧与胤禛之间的主仆情谊,年羹尧将这串手珠贴身收着,这表示在年羹尧的潜意识里,他还是把自己当做是胤禛的人。

后来胤禛为进一步拉拢年羹尧,娶了年羹尧的妹妹年氏,与年羹尧缔结了姻亲。这一段时间的年羹尧与胤禛似乎又回到了昔日的时光,胤禛也对年羹尧赞不绝口。且这种宠爱在胤禛登基之后达到了顶峰,在将十四阿哥召回之后,雍正钦点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令他平叛西北叛乱。

而雍正为了完成平叛这件大事,可以说给予了年羹尧最大的权力,凡是年羹尧所请,雍正必准。且只要与平叛有关的事宜,由年羹尧一体节制,无须请示。这个时候的雍正和年羹尧进入了亲密关系的蜜月期,那串手珠则更像是二人的信物。

但是在年羹尧顺利平乱之后,雍正与年的关系则一日不如一日。后来在大量的弹劾下,雍正下令解除年羹尧的兵权,降其为杭州将军,回到最初的起点。这个时候的年羹尧无疑是茫然不知所措的,他选择了最傻的一种方式。那就是以自己的倔强来证明自己的尊严,继续抗争着。

他继续翻着牌子,吃着小炒肉,穿着黄马褂。他也知道这样斗下去的下场只能是死,可他还是不信,为此他愿意搏一搏。他把妻儿送走,断了自己的后路,等待着最后的结局。

最后李卫来了,带来了皇帝的圣旨和小翠的菜,年羹尧才明白,雍正和自己真的缘分已尽,他把那串象征着二人主仆情谊的手珠扔到了桌子上,让李卫还给他,而自己选择黯然赴死。

看了圣旨的他,嚎啕大哭,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以上。


逆流时代

年羹尧临死前把手链还给雍正可能会存在这么几个原因,今天以个人的观点给大家计论一下

第一、送年羹尧上路的是李卫,李卫和年羹尧人关系我们都了解。年羹尧也知道把手链给李卫,一定能专诚给雍正,如果这次来的是别人,他应该不会这样做。因为这里面有他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李卫的感情。

第二、以一种虐心状态惩罚雍正,当时给他这个手链的时候,正是雍正的用人之时。无论那个时候是出于真心还是只是单纯的利用年羹尧,都代表了年羹尧曾鞍前马后的服侍过雍正。通过这个礼物可以换起雍正对过往的回忆,也让他想起自己。

第四、年羹尧送还这个手链想表达一个意思,这个手链可以让皇上想起一些事情,甚至想起一些人,包括他的妹子。因为当时的年羹尧并不知道年小玉的状况,只知道他已经封了妃子。他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让妹子跟着受连累。

第四、年羹尧最难的时候是雍正把他提拔起来,加以重用,并且后来带回京里。后来封他做四川总都,一直到封他西北大将军。而他自己确肆意妄为,一点也不知道珍惜自己的前途更不理解主子对他的期盼。看看身边的李卫,想想自己难不后悔吗。所以让李卫把手链还给雍正的用意是他知道错了这是他对皇帝最后忏悔。


自由答人

文/炒米视角

历史上年羹尧是被赐死的这点不假。但和李卫没有啥关系。也没提到有串手串(佛珠)。但是,《雍正王朝》中,这些梗还是满赋深意的。


加之电视剧悲情的渲染,年羹尧像个孩子一样,负气丢还手串,以示主仆之情已尽,恩怨两清。

然而事实上这背后有很深的梗的。


那个手串,叫十八珠手串。这个手串的来历。电视里是没有交代的。但是熟知清史的人,知道雍正本身就是一个佛法高深的居士。
他不但精通佛教也精通道教。但并没有他赠予佛珠手串给大臣的记录。但另一位皇帝有这个记录,那就是康熙的父亲顺治皇帝。清朝从顺治开始,挂挂珠。清宫的佛珠也是从顺治开始流行十八珠手串的。


顺治崇尚汉文化
,顺治十年,顺治下令要改变仅有满臣奏事的局面,此后,凡章奏,令满汉侍郎、卿以上会同奏进。顺治十四年,开始接触和尚,成为佛教信徒。顺治十六年,以禅门师长礼待玉林琇,自称弟子。所以顺治经常会赐汉臣臣工十八珠的手串,以示恩宠。

划重点,这里面的重点是汉臣。

所以我想大家应该明白《雍正王朝》里雍正送年羹尧十八珠手串有什么寓意了吧!年羹尧是汉臣。雍正对待年羹尧是像顺治一样贴心,当自己认的意思。


所以,到了最后,年羹尧把手串丢还给李卫。其实意思也很明确,当初你赐我手串,就是告诉我,我对你一百个放心。现在我被你一贬再贬,无论我闹出什么动静,你都不理会,我现在一无所有了,你却让我自杀。你还是当年给我手串时的你吗?


炒米视角

(一)

不存在功高盖主,不存在藏良弓,雍正皇帝是被迫无奈赐死年羹尧。这个手串,我认为代表着年羹尧的心理历程,还给“他”,表示年羹尧大彻大悟,悔恨当初。

(二)

在年羹尧前,导演安排了这么几段剧情:

第一,雍正皇帝询问张廷玉,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张廷玉的说法是,皇上现在在整顿吏治,该有一个了断了,听到这里,雍正把一旁的茶水打倒。

第二,雍正派李卫去传旨,注意,是李卫,不是其他人。此时的年羹尧掏出手串,看了看,满脸复杂。之后,跟一个放牛娃下棋,丝毫没有波澜,最后放牛娃赢了,年羹尧也把身上为数不多的一枚铜板,给了他,我认为年羹尧故意防水。


第三,李卫到来,年羹尧十分镇定,倒是把一旁的牧童吓着了,他丝毫不惊讶,宛如心里有数,似乎早已经等待着这一天。在进破棚后,年羹尧伸手向李卫要圣旨,同时让李卫把手串还给“他”,之后根本没有看圣旨,直接痛哭,慢慢拿着圣旨离开了。似乎等到了!


(三)

年羹尧得势时,雍正赐他手串,到最后归还手串,这之间,手串见证了年羹尧的起落,也代表了他的心理历程。

对于他的死,我认为,雍正皇帝知道年羹尧忠心耿耿,根本不会背叛他,但被迫无奈赐死他,否则朝廷动荡。这里可以看出,雍正妥协了!但是还是安排李卫去处理!



手握大权,年羹尧得意忘形,被一贬再贬,年羹尧顿悟,他似乎知道自己会死,所以在等待着这一天,还提前安排后事。

年羹尧跟牧童下棋,我认为很有意思,这是神来之笔,正如“人生如棋,棋如人生”,暗含着朝廷博弈,也暗示着年羹尧之死的原因。



明月满则亏,年羹尧大彻大悟,无奈为时已晚。

而归还手串,对象是“他”,有可能是指雍正皇帝,有可能是指年羹尧原先的自己。意思是重新再来,可恨为时已晚,如今悔恨,所以他痛哭……


非常茴香豆

个人感觉,年大将军送还佛珠手串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希望雍正皇帝不要杀他,虽然改变不了结果,但总得试一下吧!通过《雍正王朝》电视剧我们知道,雍正皇帝是信佛之人,当初雍正送佛珠手串给年羹要也有提醒他不要有太多的杀念,要知道年羹尧是杀伐决断之人,看看当年血洗江夏镇,在西北打仗杀了多少官员!雍正皇帝很看中年大将军,结果令他失望了,而年羹尧想让雍正发发佛家的慈悲心,饶他一死!



第二层意思:告诉雍正皇帝,让他失望了,自己秉性没有改,也辜负了雍正的期望,死后没有资格在佩戴佛珠手串,只能退还给雍正皇帝了,这也是自己最后孝忠主子的举动了!



可以看出,年羹尧最后时刻也知道自己非死不可,自己辜负了雍正皇帝的重托,交回手串,也能上雍正多想想自己的功劳,也乞雍正求杀了自己就行了放过自己的后人!



总之,年羹尧送回佛珠有很多寓意,而做为主子的雍正皇帝也能猜的出来!


看历史说古今

年羹尧从帮助雍正夺嫡到真正当上皇帝,再到最后帮雍正平定天下,真可谓是雍正的第一大功臣。雍正也亲口说过“就算封年羹尧一个亲王也不为过,只是为了保护年羹尧所以没封,还说‘要和年羹尧彼此做个千古君臣知遇榜样’”。由此可见年羹尧的盖世之功,绝对算得上雍正的第一大恩人了。

年羹尧不但给雍正当天下第一白手套,还替雍正干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在雍正夺嫡的时候年羹尧就替雍正出气,一夜之间杀死了江夏镇600多扣人,而雍正都是嘴上说说心里默许的。在雍正当上皇帝后,年羹尧接替了十四阿哥大将军王的位置,巩固了雍正的军权地位,之后又为雍正平定西北。

记得,电视剧《雍正王朝》里有这样一段:雍正让将士们卸甲休息,结果没有年羹尧的同意,没人敢卸甲。还有年羹尧在西北平乱杀了很多人,也得罪了很多人。其实,这些我们稍微一分析就明白,年羹尧是绝对忠诚于雍正的,而且,早把雍正当成了自己最可靠,最值得信赖的人。年羹尧西北杀人为了什么?他一个包衣女才出身,身份低微为了当好大将军,是不得已才杀人的。而将士们只知道军令不知道皇命,这也说明年羹尧治军有方,年羹尧是绝对没想到雍正会对他卸磨杀驴。

由此可见,年羹尧是完全信任依赖雍正的,是绝对忠于雍正的,在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做大将军的时候,都从来没有过反叛雍正的举动。而雍正最后却因为年羹尧的一些错失,假借百官之手要赐死他。大家想想,年羹尧能不伤心吗?其实,年羹尧的错失和雍正脱不了干系,比如江夏镇杀人雍正默许,再比如西北平定得罪百官都是不得已的。

所以,年羹尧是临死前才看清雍正的真面目,是对雍正的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假仁假义感到无比伤心绝望。让李伟把手串换给雍正,是提醒雍正回忆当初对年羹尧所说过的话,也是对雍正一种恩断义绝的表现。


翔德媒

首先我想说的是。电视剧看看即可,但切忌把电视剧当真正的历史。即使是像《雍正王朝》这样的历史正剧,也只是艺术作品,并非正史。

也就是说,年羹尧临死前把手串还给雍正,并不是年羹尧自己的意思,而是导演的一种另类解读。

帝王的信任是如此不可靠,让年羹尧感受到了冰火两重天。在年羹尧被赐死的时候,他从雍正那里得到的一切,都已经被雍正剥夺,只剩下手串和黄马褂。

年羹尧将手串还给雍正,表示我从此再也不欠你皇帝什么了,你我恩断义绝。这说明两件事:第一,年羹尧至死都桀骜不驯,对雍正的惩罚不服气;第二,年羹尧也算是一条好汉,虽然曾经荒淫残暴,但死的光明磊落。

后来,我们还能经常看到手串这件道具,经常在雍正遇到危急之事时,被雍正拿出来把玩。导演通过这件道具刻画人物内心,达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令人拍案叫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