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家开放三胎,你还会生吗?

奶爸囧事儿

你是在开玩笑吗题主?本人二胎都生不起了,还会考虑三胎吗?

生孩子是个永恒的话题。尤其是在中国这种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根深蒂固传统观念的国度。如果可能的话,我相信很多家庭愿意多生孩子,毕竟咱们讲究的是“多子多福”、“开枝散叶”嘛。最起码也会是个“儿女双全”吧。有谁不想在迟暮之年过着儿孙满堂的生活呢?

但是目前生孩子不亚于一项长期浩瀚的工程。虽然国家强制单位为员工缴纳的有生育保险。其也确实在生孩子的时候减轻了一部分经济负担。但是孩子顺利的降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平时的吃穿用度自然不必说了,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各个阶段都是在持续的进行花费。等到大学毕业还未必能找到工作,说不定还要啃老。最起码为子女准备婚房或者嫁妆是跑不了的。所以,现在很多人把子女戏称为“建设银行”、“招商银行”是有原因的。

而除了高昂的经济成本之外,还要有一定的人力成本才行。现在年轻人压力大,不得不上班为孩子挣奶粉钱。所以,基本上照顾孩子的重任就落到了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等老年人身上。如果老人身体健康还行,万一有个头疼脑热的话,会导致年轻人两边均无暇顾及。

所以,二胎政策对于无经济压力且有充足人力资源的家庭来说,是个重大的利好消息。而对于想我这样的家庭来说,仅仅是个奢望。而三胎政策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冀蒙嘉澍

前段时间的2条新闻,让未婚妹子、职场妈妈、全职妈妈纷纷陷入恐慌。

3月16日,政协委员张国刚建议将我国男女法定结婚年龄下调至18周岁,以优化人口结构,解决人口老龄化及社会养老问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稍久之前,人大代表朱列玉提交了“全面放开三孩”的政策提案:

这两条消息一出,育姐的朋友圈就炸了。

因为女人们都意识到这两个提案一旦实施,会对国内女性工作和生活造成巨大的困扰。

01

首先降低结婚年龄的目的是让女性早结婚,早生孩子,缓解国家老龄化危机。

18岁正是刚刚高中毕业读大学的年纪。男孩当爸爸了并不影响学业,我认识不少男生都是读本科、研究生的时候当了爸爸,一点都没耽误读书。但我大学班长和他老婆大学奉子成婚,他老婆因为怀孕和哺乳期可是结结实实休了一年学。

休学还不是最糟的。我们知道很多落后地区还是秉承女孩一生事业就是相夫教子,一到最低结婚年龄甚至不到就被逼着相亲、结婚、生孩子。如果再把法定结婚年龄降到18岁的话,可以预见到会造成相当一部分女孩高中、初中就会被逼着更早地放弃学业,早早嫁人生娃。

18岁是个心智还未发育成熟的年纪,并不一定能够意识到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与婚姻,贸然结婚可能导致今后婚姻矛盾频发。而且年纪小济基础也薄弱,过早结婚生子,对下一代的生活、教育质量也没有保障。

有些杠精会说以前人结婚早还不是过了一辈子。但以前连个婚姻法都没有,社会环境也不允许女性轻易摆脱婚姻,只能默默承担痛苦,粉饰太平。

张幼仪15岁嫁给了17岁徐志摩,22岁刚生下第二个孩子就被徐志摩抛弃。后来张幼仪形容自己是“一把秋天的扇子”,都是遭人遗弃的命运。

20岁的郭沫若结婚5天后就离家出走,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里,张琼华孤独一人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

罗一秀18岁嫁给了14岁的主席,但主席并不认为那是婚姻。

毛福梅19岁嫁给了14岁的蒋中正,生有一子后蒋又娶了姚冶诚、陈洁仪、宋美龄……

名人的少年婚姻大多令人唏嘘,那普通人家的姑娘又得有多少委曲求全呢?

02

如果说降低最低婚龄是可能造成部分生长在不开明家庭女孩的学业危机的话,那开放三胎就算是对所有中国职场女性的无死角打击了。

中国拥有着傲视全球的女性工作率:

咱们中国女人劳动参与率不仅秒杀世界其他各国的女人,而且还高于发达国家的男人,比如法国男人。这还是在这几年数据逐渐下降的情况下,本世纪出女性劳动参与率更是超过70%。如果说中国因男人位列世界优秀行列,那么中国女人让国家超速度发展变得卓越。

但相比我们冠绝全球的女性劳动参与率,我们国家的生育保障制度就显得拖后腿了。

它忽视了一个女性会面对严重问题:职场歧视。

我们换位思考下,假如你是公司负责人。

现在要招一个岗位,两个应聘者其它条件都一样,但是一男一女。女生以后可能要多休4个月或8个月甚至12个月的产假,还有加起来几百上千小时哺乳假,休假期间还得找人顶她的岗位。你招谁?

资本是逐利的,人家是开企业又不是搞慈善,要求雇主具备为男女平权事业额外承担成本的觉悟未免有些太天真了。

所以这就造成了女性在招聘市场上天然受歧视。就算入职了,单位对你付以重任的可能性也比对男员工低,因为单位不知道你什么时候就要休产假,远离岗位了。

原来有些女同胞生完2个孩子后,总会让雇主安心点,现在要开放三胎的话,雇主的小九九又要打起来了。女性同胞在雇主眼里的潜在用工成本又加上了4个月产假和几百个小时的哺乳假,可谓雪上加霜。

一般女性的生育期和职业生涯的成长黄金期完美重合,同一个十年,女人面临着生育和自立的两难抉择。无形的玻璃天花板推动着女性就业歧视,把女人赶回家。

不给女性休产假惨无人道,给女性休产假又会有职场歧视。似乎是个悖论啊?

那看看别的国家的做法:

嫌长直接看最后的粗体字结论。

丹麦法律规定,孕妇从预产期前4周开始休假;产后有14周产假,这期间配偶享有2个星期的假期;在孩子出生14周后,夫妻双方还各有32周的“父母假”,可自由安排何时休假;夫妻双方能享有的带薪产假加起来最多可达52周。根据丹麦的最新规定,2012年生育津贴税前最高为每周3940丹麦克朗(折合人民币3872),2013年则为4005克朗(折合人民币3936)。如果公司在产假期间支付的薪水低于政府的生育津贴,那么政府将补贴产妇其中的差额。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折合人民币2375元)奖金,如果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折合人民币106880元)的最高奖金。

此外,根据瑞典法律规定,准妈妈们可以在预产期前7周开始休预产假,在孩子8岁或读完小学一年级之前,父母可以将自己的工作时间缩短最多四分之一。

德国政府规定,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父母全年每月可得到相当于税后月收入2/3的补贴,每月最高可达1800欧元(折合人民币13196元)。如果父母中的一方继续停职2个月,则可享受14个月的补贴,即最高为2.52万欧元(折合人民币184753元)的生育福利津贴。

总结一下鼓励生育的思路就是男女同休产假,政府补贴。

03

什么你说你做全职妈妈,就都不怕了?

新婚姻法了解一下。

新婚姻法加黑加粗强调保护金钱和房子,一旦你们婚姻破裂,你在家奶娃、拖地、烧饭的时间可是不被认可成付出的哦~

调查显示,孩子三岁之前主要由母亲照顾的占比29.04%,爸爸参与照顾的比例仅占2.1%。中国女性花在照顾家庭等无报酬工作上的时间占总劳动时间的44.6%,而男性仅为18.9%。

中国20.3%的家庭,女人包揽了全部家务;41.7%的家庭,女人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能做到家务均分男女各做一半的家庭仅占到22.4%;男人承担大部分家务的家庭则仅有10.4%;选择全部是男人做家务的家庭,占比为2.8%。女性承担了更多家务劳动的压力,让家庭保持着良好的运转。

如果离婚的话,以上付出都不会被法律承认,婚前财产你也分不走,而且如果孩子过了哺乳期的话,没有收入基本就丧失了孩子抚养权。

而同样男权文化的日本,法律则认可全职主妇与在外工作的丈夫对家庭的贡献是同等的,一旦离婚,全部财产平均分。

你脱离社会多年,重新想找个工作,不仅会因为长时间脱离行业赶不上趟,可能还会发现当初自己从事的行业都没有了。我13年离开的报社,当时的纸媒还如日中天,这几年南京的路上连个报刊亭都找不到了。

04

2017全球性别差距报告发布,中国下滑一位至第100位(一共144个国家),是新生儿男女比例失衡最严重国家 数据来自世界经济论坛自己、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列国议会同盟,综合薪俸及工作机会、教育、政治参与、医疗健康及生存四大指标。

从06年第63名到17年第100名,说明中国的性别差距不断上升,女性地位不断下滑。随着开放二胎、三体女性更难就业,让我们期待一下明年排名还会不会持续上升?

世界各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最近数据

这个数据显示中国家庭是最不愿生女儿的。

我问过我朋友为什么不愿生女孩,你一个女人也重男轻女吗?

她说不,因为我是女人,我才知道女人这一生比男人艰难,我希望我的孩子人生容易些。

未婚女性、职场妈妈、全职妈妈的路都开始慢慢长满荆棘。甚至我们受了委屈抱怨两句还有个别“一身正气”的男同胞们在评论区站在意识形态高地上说我们不传递正能量,一帮怨妇。

踩在我们脸上,还问我们为什么不歌唱正能量,正你个大头鬼哦~

现在很多新时代女性都开始表达了不婚主义的倾向。可谁又不愿得一人心,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呢?但是这个案是斜的,把婚姻的重担更多的压在了女性身上,让女人心生畏惧。


育儿网

看到这样的问题我笑了:在人们犹豫要不要生二胎的时代,突然说再来个三胎……说好的美好人生呢?我想会崩溃掉吧!我是不会生的,我相信大多数家庭都不会选择三胎。开玩笑,现在生孩子不比以前,满地打滚放羊式的长大,生死由命,活下来算娃命大。



现代孩子生下来得陪他、教他、关注他,养娃要一笔不小的费用,娃教育方面也要一笔不小的费用,一个两个孩子已经让父母心力交瘁了,生三个娃我相信大多家庭都负担不起,如果勉强生下来,你的人生特别是妈妈基本上就是要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一辈子拴在这三个娃身上了,所以暂且不说三个娃的压力如山,从我们女人自己的角度方面来说,女人为了追求三胎放弃自己的人生到底值不值得?

大多想生三娃的家庭是这样,已经生了两个女儿了或者已经生了两个儿子的,总觉得有缺憾,为什么就不能儿女双全呢?在我身边也见过这样的例子,已经生了两孩子结扎了信誓旦旦地说再也不生了,结果解扎又去生,我很想问这些姐妹:你追求儿女双全的意义在哪?儿女双全了人生就圆梦满了?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会不会留下缺憾?难道你的人生使命就是生娃、生娃、生娃……


说到底:娃不能成为我们衡量人生是否圆满的标准,相反太多的娃也牵绊了自己的人生,你看人家三个娃满地跑羡慕嫉妒恨,你也要想想人家因此付出了多少代价,现代人追求的是质量不是数量,孩子教育好,一个也够了。

如果实在想生三胎的妈妈,你看看能不能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经济条件好

说白了就是不差钱,生了孩子即使没有老人帮忙自己也雇得起保姆。

养大一个孩子就已经接近百万,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持,是不太现实的。

家里有人帮忙

家里父母年轻能够帮忙,如果年纪大的也没办法,三个孩子光是上学接送家里没人帮忙就没办法。

身体素质允许的夫妻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出发,女性最佳的生育年龄在23-30之间,男性则为30-35,在这个区间内,女性身体发育成熟,男性精子质量好且活跃。 35岁以上的女性生育叫高龄产妇,不仅胎儿需要严格的定期产检以防畸形和疾病,产妇极易发生难产和并发症危及生命。

认真学营养学的妈妈

在带养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宝宝免疫力低下,又容易传染,如果三个娃都生病了,那真的是欲哭无泪啊!所以你要成为像我这样的妈妈,有育儿知识,同时有处理孩子问题的能力,这都需要妈妈们投入时间学习育儿营养这一块,妈妈懂营养,宝宝少生病。

最后记得关注我,育儿路上有我陪你同行!


儿童营养师瑞雪

针对人口老龄化,出生率不断下滑,劳动力数量收缩等原因,我国在15年的时候,实行了全面二胎政策,那段时间身边还是有很多朋友选择要二胎,甚至很多人都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如今两年多过去,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分析,二胎政策的出现并没有让我国出生率提高,反而下降了,针对二胎政策的效果和预期有这么大的差距,3月份的全国两会,都有代表提议调整人口政策,鼓励人民多生小孩来增加人口。

为什么出生率下降?无非就是养小孩成本太高,想生又不敢生,说白就是钱的问题,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国家开放三胎了,这个时候给你200万,你会选择生三胎吗?

针对这个问题,我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作为公公婆婆来说,肯定是希望儿孙满堂,人多热闹,还有200万现金,不生白不生。

对男士来说,我估计跟公公婆婆的想法差不多,200万,如果对一个普通白领来说,要好多年的收入才可以得到那么多钱啊。

如果换做女人来说,答案就不一定了,女人怀胎十月,要经历很多痛苦的挑战,呕吐,睡不着,反胃,情绪不稳定等症状,更重要的皮肤还会变差,脾气也不好。

而生小孩了更加痛苦,尤其是剖腹产,剖腹产在使用麻药的时候虽然不痛苦,但是麻药过后比顺产痛苦很多倍,不仅如此,剖腹产还容易导致宫缩不良,宫腔积血等症状。

生完小孩,除了从一个窈窕的少女变成一个胖女人以外,还有可怕的

俗话说生小孩容易,养小孩难,养小孩需要父母的陪伴,有了孩子意味着自己的生活不能太过于随性,孩子上幼儿园了每天还要教他做作业,总之养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所以到底生不生,不能仅限于金钱去衡量,要多考虑才慎重决定,你的想法是怎么样的?欢迎留言


赞赞育儿经

现在老公又跟我说,以后条件好了生三胎。我说要生你跟我离婚,再去找个愿意给你家生孩子的人,生几胎都行。第一,我岁数大了,高龄产妇有多危险知道不?你不考虑我的身体,我还要命呢。第二,你爸妈再来找事怎么办?累的还不是我自己?我一辈子就围着孩子转了,就不能有我自己的生活?你家的生育机器是吧?第三,就你这样的家庭,能有两个孩子已经是祖上积德了,早绝户早好,别再危害社会了。


阳光易德晶晶

看到这个,我第一个反应:生个锤子。

按照这个逻辑,马上会有新闻“国家开放生育了,你会生几个?”

其实,生育权在于夫妻自己,我个人的意见:不管是之前的计划生育,还是现在有计划开放生育,其实都是对于生育权自由的一种干涉。

生不生,生几个,在于夫妻两人的决定。这种决定不能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涉。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生育率一旦下跌,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都处在东亚文化圈的“韩国,日本”包括“台湾”都陷入了“低生育率”的怪圈不可自拔,即使是国家出台了各种刺激补助的措施,也是不管用的。

开放了二胎,有多少人生了二胎呢?2017年的出生数字告诉我们了:

居然超过一半的新生人口是二胎贡献的。

和处在育龄的女性人数降低有关,同时也和目前家庭处在严重经济压力有关。

下面是一个图表:

预测2018年的人口会达到2000万以上,我觉得是不太现实的。

因为二胎的生育意愿以及育龄女性的降低,必将导致二胎人口数量下降。

2018年出生人口能维持在1700万已属不易,更不要提能上2000万的高峰。

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个情况:

就算你不开放生育,许多有权有势的人也可以生二胎三胎,罚款生,到国外生,到香港生。

有的是办法生。

开放所谓的二胎,三胎,不过是给了一个政策,把原本的生育自由权给下放回归了而已。

但是生育意愿已经降到非常低了。

接下来如果没有有效的补助措施,很多家庭连一胎都不想生。


奔奔妈妈说育儿

虽然我还没结婚,但我真的非常想回答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也一定会引起争议,但依然要说。我也一直在认真观察人囗问题,世界上各国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当然是人才了,人才从何而来?天下掉下来的么,当然不是了。人才的来源一是庞大的人口基数,二就是正确的文化教育。此话虽然说的有些绝对,但的确是有道理的。

当然了,你要举出反例那也有,不过这些少子化国家,无一不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局面,东亚这些国家,尤其严重。人口空心化带来的问题也十分可怕,劳动力也会短缺,说白了吧,没人干活,谁挣钱养你,谁当兵站岗。



上述说的是宏观方面,似乎有点太宏大了。那么具体到个人,如果国家放开三胎,怎么做呢?那就是想生就要生!但一定要夫妻之间意见一致,有共同想法,绝不能为生而生,而是想生就生!不要有太多顾虑,独生子女面临的问题,大家也都看到了。尤其在团队协作方面,简直都让人无语!不忍直视。

肯定有人会说,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用什么养,怎么养?好吧,我说个道理给你,你总觉得养孩子就要把一切最优的条件给他创造好,否则总觉得没脸见人。是的,这观点不算错,但并不是唯一答案,三个孩子在一起,可以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更有谦让,更富有创造力,精神世界也更加丰富。更有可能成为一个人格独立,身心健康的优秀者!竞争力只会更强,更优秀!但有个前提,那就是想生孩子的家庭,你的各方面条件不用多么豪富,但相对来说一定也要条件尚可,否则孩子生下来之后,那就是一场灾难。



想生三胎的人,如果国家放开了,想生就生吧!但有一点要记住,一定要量力而为,别没能力养还生,那么造成的麻烦痛苦,很多人都要跟着承受。而且养了之后,还要认真教育,不要让他成为人生的失败者。

世界上的事情,有时候根本毫无意义,讨论也无意义。

综上,那就是理性之下,能力之内,需要之时,可生!


摘仙之人

放开多少胎,我都不会再生了!


2.0版的婚姻法,根本不认可女人生育和操劳家务的付出!

“办啥?回家继续生娃吧!”生完头胎去社区办理独生子女证,被告知“放心生,大胆生,估摸着将来三胎也会放开呢!”

我倒吸一口凉气,坚持要办独子生女证


“谁爱生谁生!反正我不生!”那时我已经感受到当妈的无奈了:我家经济条件差,双方都没老人,怀孕时丈夫就明确说了,生娃后我就得做全职妈妈。


全职妈妈没收入,一家三口靠老公那点工资生存,活的紧紧巴巴的,把孩子哄睡着,赶紧写点稿子赚点奶粉钱,天天想着,孩子快点长大啊,老娘好去工作挣钱缓解压力啊。


我一位同行,气不过,孩子三岁后接着生二胎,前后7年时光都用在两个娃上,最后竟然被丈夫嫌弃不工作、黄脸婆……


工作的黄金期都用来生娃带娃了,哪还有什么竞争力?但现实就那么赤裸裸的摆在眼前,二胎三胎政策,恶化女性职场生存环境,赶着逼着女人回归家庭。而新婚姻法,又加剧了女性生存的焦虑。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查,说知识付费学习者,多为女性,说明女性对知识的渴求多于男性——放屁!


这些年我也是持续参加知识付费学习,从育儿到时间管理再到人生规划,最近又蠢蠢欲动想线下学个烘焙,学习是因为求知欲?才不是!只是希望能教养好孩子,同时多一些生存能力、给自己多留条后路罢了!



夜妖说

如果国家开放三胎,你还会生吗?

有很多人都不愿意生二胎了,你说三胎会有多少人愿意生呢?二胎最先试点试行是在北上广等大城市,最开始是双独子女可以生二胎,试点城市反响平平,后来干脆城市全部放开二胎,响应不强烈,最后才全国全面放开二胎。城市大部分人还是不生二胎,农村响应二胎的效果不错,但现在放开二胎两三年后,农村也渐渐在转变生育观念,有些年轻人也只愿意生一个小孩了。如果开放三胎,城市肯定绝对部分人不愿意生,农村会有极少数人愿意生。为什么现在农村都不太愿意生三胎了呢?

1、小孩的抚养成本,是条件一般的家庭比较难承受的

据统计,在城市抚养一个小孩从0-22岁的基础费用都要50万元,70万算普通,奢侈型都达到了130万+。虽然农村的抚养成本相对低些,但农村抚养一个小孩到22岁也要几十万,还不包括结婚彩礼钱。三个小孩就得基础费用都要一两百万。

2、现在小孩上学,家长跟着陪读。赚钱养家还是陪读呢?

3、一个小孩都够家长费钱费精力,三个小孩就得专门全职带小孩,那又怎么赚钱养家

一个小孩的抚养费都得几十万上百万,小孩的教育还得有人专门陪读,费钱费精力的养一个小孩。如果放开三胎,三个小孩,可想而知需要花费多少金钱,时间,精力去抚养。


奶爸平哥

地已荒,人已老,除非生个孩子能吃草,否则根本养不好。


全面二胎政策两年后,

为什么现在不光二胎数量少,

连一胎大家都不愿生了呢?

就我身边来说,

生二胎的同事也挺多的,

家庭也很美满幸福。


不过,

也有一些不愿生二胎的,

理由总结得是相当经典:

地已荒,人已老,

除非生个孩子能吃草,否则根本养不好。



很多网友觉得二胎不容易。

当然,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观点1:不生,一个都养不起。


劳心劳力,压力堪比泰山压顶。


生了,养不起,

背着一套房子两个老人一个孩子,

都快压死了,还生二胎。

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是别生,

不然你的生活肯定一地鸡毛。


观点2:想生,但有心无力。


现在是一个都养不起,还要两个,作死啊?

现在一个孩子培养到成家都要上百万,

不吃不喝又能挣多少钱啊?


觉得40岁以上就没必要生二孩了,

自己累,孩子累,家庭累,

再生一个直接就疯了。


医疗免费,教育免费,住房也免费,

估计有很多人愿意生三胎。


观点3:支持生的!


二胎家庭幸福的多。

我也是刚生完二胎,

一开始也是不想要二胎,很抵触。


要了之后虽然累,

但是看到宝宝的笑脸心就融化了。


生吧!

为什么不趁着便宜拼一把。


以前不让生还偷生,

现在有机会为什么不生?

我觉得二胎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悄悄说一句,说这话的大多是家庭条件比较富裕,时间充足,

没有生活和工作上的压力和困扰的。)


观点4:城里人不愿生。


农村生二胎的比率很高的,

在二胎政策没出台时也这样。


高薪、高学历、收入稳定的城里人

对二胎政策响应的很少,

他们更看重子女的培养,

担心生二胎影响生活质量。


生还是不生?

二胎还真的是个难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