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带的孩子长大后会和妈妈亲吗?

Raina睿睿

我自己就奶奶带大的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都忙着做事情,我们姐妹的生活全部都是奶奶照顾的。那时候大多数人都是这样长大的吧,所以应该很多人会有和我一样的体会。



奶奶带大的孩子和妈妈是会有一定距离的,这种距离不是说和妈妈不亲了,而是不能够和妈妈无话不说,确切地说就是疏离。特别是我们读书的时候,看到妈妈为了我们其实很努力工作,我们只知道应该感恩妈妈的付出自己要更努力学习。但是我们有什么心理话不会第一个找妈妈谈,而是会和奶奶说,这种情况直到我结婚生了孩子才慢慢转变过来。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奶奶带的不好,相反奶奶带我们都是非常用心的,并且每每教育我们要懂得体会父母劳动的艰辛。奶奶懂的东西比妈妈还多,也许也是因此我们有什么事情也自动过滤掉找妈妈谈这一想法。

如果说有什么不好的,那就即使自己已经做妈妈了,可是仍然是一个安全感极差的人。我做很多事情都容易瞻前顾后,容易焦虑,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非常警惕,所以我的朋友圈子很小,我的工作很难做到极致!直到近几年自己意识到这些,并且和妈妈的关系越来越近了,我才慢慢破除自己的这种弊端。
奶奶带大孩子长大了和妈妈可能会疏离,但不需要担心孩子和妈妈不亲,疏离是可以修复的。而且如果在奶奶带孩子期间的工休日妈妈能够全心陪孩子,我想这种疏离也会很快抹去。我想如果小时候我的妈妈不是一心扑在工作劳动中,经常花时间陪我们的话,我不会这么迟才破除与妈妈的疏离感的。


容蓉榕

想听实话吗?我可以用自己做例子来说。和父母会亲,但是,仅仅是表面,内心距离很远。


我是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出生于七零末,父母在十个月的时候,就把我送到了千里之外的奶奶家,因为,他们要为祖国奉献,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


我从十个月,就成了留守儿童,一年见一两次,一直持续到小学。


因为七年时间,没在一起生活,我的父母,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在他们眼里,孩子就应该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善良,懂事,谦让,善解人意,没有脾气,懂得隐忍。回到我身边,发现,我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例如,吃饭慢,挑食,做事磨蹭,还会大哭。于是,他们就用巴掌来解决我身上所有问题和毛病。


我的童年,没人走进过我内心世界,我是孤独的。我有什么心事,只会留给日记,和他们无法沟通。在上大学以前,我的生活和内心是扭曲,我厌世,我故作清高,我无数次在半夜望着煤气发呆,我的手腕,留着刀片划过的痕迹,我一直感觉着,没人真正的关心过我。


一度,我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很是紧张。


后来,关系虽然缓和了,但是,属于表面上都能过得去,但是心里,有极大的不安全感。甚至,我怕他们不爱我,不疼我,有什么伤痛,我从不和他们说,怕他们嫌我是累赘。


我和父母关系表面上相处的很好,但是,从不和他们说心理话。我从小不会和他们亲亲,腻腻。大了以后,任何问题任何事情,都是自己去扛,虽然很累,但是,我已经习惯不给他们添加麻烦。这其实,并不是一个正常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现在,我也结婚,也有孩子了。我毅然辞职做了全职妈妈,我希望从小就给孩子莫大的安全感,我童年生活里的阴影,不想让孩子也去承受。


唯家至珍

我就是从小由奶奶带大的,两岁开始,谈不上记事。

那时候爸妈为了挣钱,去外地做生意,就把我留在老家,我也算是标准的留守儿童了吧,每年暑假去一次,春节爸爸妈妈会回来,所以从记事开始,就盼着夏天,盼着快快过暑假,特别想和爸爸妈妈在一块,因为还有好吃的还玩的,爸爸妈妈因为不常在一起,也迁就我,然后等走的时候就特别舍不得,还有就是每次爸爸妈妈回来,等他们走的时候,就想跟着一起去,肯定不行啊,就哭,哭着哭着就睡着了,一觉醒来,自然是更不见影了,现在每每想起还是觉得心酸。

印象中有一件事,小学有一年爸妈终于决定让我去他们那儿上学,等不及考试就跑去找学校,记得很清楚,爸爸背着我,跑了一天,终于有点了,结果晚上回来奶奶打电话说,还是回家上学吧,在外边太花钱,那时候在外地上学还是要借读费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可想而知,我有多失望了。

要说奶奶不亲我吗,亲啊,非常亲,一直到现在,我一不听话,我妈就老说我是被我奶奶惯得了。我是我们这一辈的老大,我奶奶可以说全心全意带大的就我一个了,整天变着花样给我做饭,还三五时的买零食小吃给我吃,但是爸妈毕竟是爸妈,这种角色是任何人替代不了的,我觉得在带小孩这件事上,主要还是要自己来,父母老人只是起个辅助作用,不要本末倒置了。

我现在呢,和父母住的挺近了,但是反而不像小时候那么渴望呆一块了。看到别人家父母孩子那么亲密,我也很羡慕,但是始终做不到,心里跨不过去,也就是平平淡淡的。和妈妈一起出去逛街,也是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做不来胳膊挽着胳膊,依偎到一块的亲密姿态,真那样反而觉得别扭,其实现在心里也能理解他们那时候出去挣钱的无奈,但是现在这样也是习惯了。

我现在也有小孩,三岁刚过,一直我自己带,除了前三个月有他爷爷奶奶帮忙,当然我现在是全职妈妈,像题主这样还要上班,可以在下班和节假日的时候多带带孩子,晚上尽可能带孩子睡觉,可以和孩子爸爸沟通,两个人一块努力,平时多抱抱孩子,孩子刚开始可能会不适应,但是母子天性,怎么会一直不要你们呢,这样既可以减轻奶奶负担,让奶奶不用那么辛苦,还可以增进感情,也不用担心什么以后亲不亲的问题了,而且小孩三岁就要上幼儿园了,和爸妈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好好珍惜这两三年吧。

大家都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


小六9310

题主的宝宝现在七个多月,都是奶奶带,平时也爱找奶奶,怕宝宝将来跟妈妈不亲,我想题主的担心是有一定道理的。

我分享一部经典的电视剧和身边的人的经历供题主参考一下。

《父母爱情》是一部很经典的电视剧,有了宝宝后看这部剧感触更深。剧中的老大江卫国是姑姑带大的,老二江卫东是妈妈带大的,后来老大跟姑姑亲一些,老二跟妈妈亲一些。如果你仔细看剧的时候会发现这一细节。江卫国当兵走的时候,江德福问安杰为什么没有哭,安杰说一个对狗比对自己爹妈还好的人有什么好哭的。而老二江卫东当兵走的时候,由于安杰没有同意去拍全家福老二是躲在船舱里没有出来打招呼的,那个时候的安杰是哭喊着对江卫东说等他回来去拍全家福。


再来说说我身边人的例子。我一个表姐,大儿子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老大十七八的时候表姐意外怀孕生下老二,还是儿子。鉴于老大跟父母不亲,没有什么共同语言和话题,老二一直带在身边养着。表姐说,已经和一个儿子不亲了,这是上天的安排,让我们重新再做一次父母,哪怕再苦再累,也要亲自抚养老二,和他一起成长。


平时带孩子也会接触到一些孩子,和她们的奶奶或妈妈聊天的时候,可以明显感受到,如果带孩子的过程中,奶奶们不在孩子面前唠叨媳妇的不好而是不停地赞美和夸奖自己的媳妇,妈妈们也不讲老人的不好,那么奶奶和妈妈同时出现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的话,孩子们还是更喜欢黏着妈妈的。

说了这些,题主也不要太过担心。毕竟宝宝现在还小,休息的时候倾注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爱在宝宝身上,宝宝不会不和你亲的。同时对宝宝奶奶你要表达出感激之情,要有一颗感恩的心,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个好的家庭环境 一个充满爱的环境,不管是奶奶还是妈妈,宝宝将来都会爱的。


八爪妈咪育儿路

也许会很亲近,也许不会。怎这样说呢?我就说说我们姊妹三个。答案就揭晓了。

我们姊妹三个每人相隔二岁,当我老妈生了我姐后,哥哥就归奶奶扶养了。当我降临世上时。姐姐也跟奶奶了。我们一大家还是吃一锅饭。姐姐和哥哥晚上跟奶奶一起睡。只有我跟着老妈长大的。

因为爷爷去逝的早。哥哥和姐姐就成了奶奶的两个小伴侣。他们俩个从跟奶奶的那一天,一直到他们结婚那天从来再没有跟自己的妈。等到他们俩个都结婚有了自己的家。老妈又把我派给了奶奶做伴。我也跟奶奶住了好几年才离开了家。


哥哥和姐姐他俩追随奶奶多年,哥哥就特别的依赖奶奶,跟奶奶特别的亲近。奶奶也特别的爱他的孙子。奶奶在哥哥的眼里是特别的好,好的无法形容。啥事都想着奶奶哦。奶奶在哥哥心里的位置大过了天。老妈和奶奶在哥哥的心里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老妈在哥哥的心里渺小的不能再渺小了,奶奶在哥哥眼里就是一圣人,可老妈呢?平民不一定算上。说到这也许会有人说老妈对哥哥不好。真的不是,老妈对哥哥付出了一生。到现在年近七十的她还在为哥哥默默的付出着。



可我的姐姐呢?就不同于哥哥了。姐姐也是不到两周岁就跟随奶奶。姐姐就跟老妈不像哥哥那样了。姐姐婚后跟妈妈还是挺亲近的。她经常跟妈妈买衣服穿,买吃的,买喝的。姐姐不过对奶奶也挺好。但是奶奶有时候说妈妈这不好那不好。姐姐还是偏向老妈的。

相比之下,我跟奶奶的时间还短一点。奶奶和老妈在我心里的位置不是那明显。有些事我还是站到老妈的这边多。

妈妈和孩子有这血统关系不会不亲的。有些只是表面现象。她是亲近在心理。像我哥哥这样的人很少很少。在这里真感觉老妈特别的不易。还在默默的为她那个心中没自己的儿子付出着。


迟来的爱幸福的家

孩子和妈妈亲!这种感情是天经地义的,别人谁也无法代替!

我的小外孙,出生就跟我!现在三岁,和他妈妈,爸爸可亲了!小时候叫我两年多妈妈!一想妈妈就会说:妈妈没来,妈妈上班了!当他拿到好吃的东西,他第一个跑去给他妈妈,爸爸!我感到高兴!毕竟他们才是孩子的监护人,我不能跟孩子一辈子!我要求女儿,三天两头就得来看看孩子,一定多抱抱孩子,必须让孩子知道妈妈是爱他的!所有人都很爱他!只是妈妈要工作,没时间照顾他!这样保证孩子健康的成长!

所以,请你别担心孩子会跟你不亲!做老人的不会剥夺你对孩子的爱!只有你多为孩子着想,多付出一些母爱!孩子大点就会懂得了!希望帮到你!


laoying老鹰

答:根据你的描述,从孩子生下来到现在都一直是奶奶在带他,而你是在宝宝六个月的时候才上班,但不知为什么你在未上班那六个月期间不自己带孩子,而一直把孩子交给奶奶带呢?孩子是自己的骨肉,你不带他也会跟你亲的,毕竟你是孩子的妈妈嘛。

但我见过很多自己本人因各种原因不带孩子,而把孩子扔给爷爷奶奶或者姥爷姥姥带的。虽然孩子长大后,也会跟自己的爸爸妈妈亲,但是这种亲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总有那么点距离。

我的侄子亮亮,生下来才半岁的时候,他爸爸妈妈就把他扔到家里让爷爷奶奶带,他们自己就到外面去打工了,基本上一年才见孩子一两次。虽然爷爷奶奶一直跟孩子说他爸爸妈妈的好,但因为他根本就很少在爸爸妈妈身边感受到他们的温暖和爱,更别说在爸爸妈妈怀里撒娇了。所以孩子越大,对爸爸妈妈越是生疏。

你的情况跟他们不一样,因为你的小宝宝现在只有七个月,虽然你在上班,但你毕竟下班后可以回家陪陪孩子,多抱抱他,陪孩子玩玩游戏或者多逗他笑,让他感觉到妈妈一直在他身边,慢慢地他就不会对你感到生疏,反而会更加依赖你。 孩子现在只跟奶奶亲,那是由于他跟奶奶在一起的时候多,见到爸爸妈妈的时候少。

七个月大的孩子,他的很多举动都是无意识的。作为妈妈,不能把孩子不跟自己亲的这个问题发泄到奶奶身上,老人带孩子比较辛苦,我们一定要懂得感恩,一个感恩的家庭才会和睦幸福。

文海捞梦话育儿祝你开心如愿,全家幸福!


文海捞梦话育儿

到底是自己的妈妈,还是会很亲的。

而且大多数孩子,虽然是老人带大,但还是和妈妈最亲。

只是,一直是自己带大的孩子,与妈妈亲的程度,

一定会小于老人带大的孩子与妈妈亲的程度。

这样一对比,可能就会明朗很多了吧。


再举两个例子:

我家淏仔的同学SS,小的时候一直是妈妈搂着睡觉,可是在一岁断奶时,妈妈就把SS抱到奶奶那里让奶奶带回老家搂着睡了

,图一时放松,让奶奶一搂就搂了三四个月,等到回来后,妈妈再想叫回SS与她一起睡,孩子直接就拒绝了。

现在孩子已经七岁多了,还是不和妈妈一起睡。他妈妈想了很多办法,买吃的,讲故事,都不管用,相当郁闷。

白天答应的好好的,和妈妈睡。等到要关灯了就哭,就要找奶奶。后来,都能让爸爸陪了,也不要妈妈陪。

他妈妈我见过,是个很好脾气很和善的妈妈。她见到SS这样,也不忍心强迫他,只能让他继续和奶奶或爸爸一起睡。

SS现在还不敢一个人睡觉,对奶奶依赖性很强。

还有一个朋友,小的时候是和姥姥长大的,因为她妈妈要生个男孩,要一直躲避计生办的人追查,所以孩子在5岁之前基本没怎么和妈妈相处。

现在她已经当了妈妈,还是和姥姥最亲,而且也决定不再让自己的孩子离开自己,要自己把孩子带大,让他享受到足够的母爱。


如果有条件,虽然辛苦些,还是自己带大孩子吧。

除非你的心很大,孩子亲不亲的无所谓。

否则,这个遗憾是无法弥补的。自己会一直忐忑或愧疚。


皓月长歌正面管教

首先、在于奶奶本身,在我国大多数婆媳相处的不太好,就看你婆婆在平时是如何教导孩子的,我觉得凡事婆婆明事理,孩子同样也会和妈妈亲的。举个例子说明下吧!我侄女就是奶奶带的,平时孩子问妈妈呢?奶奶给说:妈妈上班去了,给你赚钱存钱。相比之下,有些奶奶会给孩子说:妈妈不要你了,出去玩去了等之类的话,前者肯定带给孩子是对妈妈的期待,久而久之,后者带给孩子的则是失望。所以,孩子对妈妈亲昵度很大决定在于奶奶对妈妈的肯定度上。

其次、在于妈妈自身。当孩子不得不由奶奶帮带时,最好要求奶奶与你们同住。这样每天都能见到宝宝,孩子每天也会很期待见妈妈,妈妈下班回到家后就可以陪宝宝聊天玩游戏,这样就会增加亲昵感,来弥补上班期间不能陪伴宝宝的缺失。还有就是周末了和宝爸一起带宝宝出去玩,尽管宝宝才七个月不会玩的很多,但出去之后可以满足他的好奇心,而且可以增加他对爸爸妈妈的亲密度。

最后、想让孩子和你亲近,你就得付出的更多,其实孩子和妈妈最亲近的时间也就最初的这么三年,就算累点苦点也要多陪孩子。妈妈的陪伴是谁都代替不了的,题主也不要太着急,从现在开始一有时间就陪宝宝吧!让宝宝不要缺失母爱!母爱是最伟大的!


果果爱妈咪

我想问你几个问题:

1.宝宝晚上和谁睡?

2.你平时回到家花多少时间陪玩?

3.你有多久没有不带奶奶自己带宝宝出去玩了?

宝宝是有感觉的,谁对他好,他就对谁好。

任何关系都是需要时间和陪伴的,母子关系也是如此。

如果你在他成长的时候缺席了,他不恨你就不错了,你还想他和你亲?!

不要用上班做借口,你不可能24小时都上班。

如果你是把宝宝放到老家给奶奶带的话,那我就不话可说了。

是你先放弃宝宝的。

0-3岁是宝宝最重要的性格养成的时期,什么都可以妥协,只有小时候的陪伴,逝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再苦再累,忍一忍就过去了。

晚上让宝宝和你睡吧,睡前专心陪他玩,现在还小,还来得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