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公婆不给你带孩子,也不出钱,你会有意见吗?

大胡子哈登是我哥

先看公婆的情况。

如果公婆年事已高,身体不好,而且经济十分紧张,实在没有能力来帮忙带,也没有钱能拿出来,那也只能自力更生,因为是没有办法的事。

如果公婆明明可以帮忙,明明有钱,却为了自己舒服,自己玩,自己花钱爽快,不管我们过得如何,只知道自私自己过得爽,不好意思,我有意见,也许我现在不说,但是以后你们需要我的时候不要来找我。

有句话说的好:“十年看婆,十年看媳”,一个好的婆媳关系,在前十年,儿媳妇怀孕坐月子带孩子的时候,可以说是最需要人帮助的时候,这个时候如果婆婆可以好好对待儿媳妇,好好帮助儿媳妇,那么儿媳妇肯定会在心中感激一辈子,到了婆婆老了,念着此时的恩情,自然也会尽心照顾。

如果儿媳怀孕时候辛苦的时候,你不照顾,儿媳妇坐月子的时候,你跑出去玩,小两口上班忙孩子没人照顾的时候,你却忙着逛街,你让儿媳妇将来如何想起你的好?将来有一天你躺在床上不能动了,指望着儿媳妇来照顾你的时候,你让儿媳妇用一种什么样的心情来照顾?你都没帮助过别人,凭什么要求别人来伺候你?

道德婊不要拿“公婆没有照顾孙子的义务”来说三道四,家庭中先说的应该是情感,别整天拿着权利义务来为自己的自私和懒惰推脱!作为亲人,在困难的时候都不能帮一把,亲情在哪里?

别忘了,儿媳妇不是你生的,也不是你养大的,你没生也没养人家,困难的时候也不帮,儿媳妇为什么要孝顺你?就因为你有儿子?别忘了,儿子是你的,孙子也是你的孙子,不顾念儿媳妇,也该想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来帮一把。实在不想出力,身为奶奶,也应该疼孙子,哪怕就拿出点金钱,也是应该的,不然你这奶奶是干嘛的?

公婆明明可以帮,却不帮,也不出钱,我会很有意见,我也打心眼里理解那些有意见的儿媳妇,爱是相互的,有付出才有回报,朋友之间尚且如此,何况亲人!身为父母长辈,不能疼爱孩子给孩子做一个坚强的后盾,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老人,但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长辈!


妇产科女司机

说实话,很多来找我做咨询的女性朋友,在提到公婆不给带孩子的问题上,火气很大。

她们也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养育。

公婆确实没有养育孙子的义务。

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现实生活,也是有实际困难的。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确实是很大的。高房价、高育儿成本、高强度的工作,是大多数年轻人必须面对的三高问题。

我有个女学生,外企白骨精(白领、精英、骨干的缩写)。

她已经算得上是很独立的女性,也认为孩子必须由父母来带,没要求过她的父母公婆帮忙带孩子。

但是,她和她老公的工作都很忙。

小两口,早上七点就要匆匆忙忙地出门上班,晚上七点多才能回家。

找个保姆看孩子吧,一是经济上压力大,二是担心保姆不尽心照顾孩子。

这个时候,两夫妻肯定会想到双方的父母。

如果父母帮忙照看孩子,那就是省钱也省心。

从这个角度想,两夫妻还是想要父母帮忙照顾孩子的。

如果父母身体确实不行,或者父母本身就没退休,还在工作,那强行要求公婆来照顾孩子,确实有点强人所难了。

在这种情况下,儿媳妇对公婆有意见,是没道理的。

如果父母有能力帮忙照顾孩子,却因为要跳广场舞、要休息、要去玩,而不愿意照顾孩子,那儿媳妇有意见,也是可以理解的。

人在困难的时候,是会很自然地想要亲人帮助自己的。

这个时候,父母能帮忙,却不帮,尽管在道理上说得过去,但是,从情感上来说,儿媳是很难接受的。

不帮是权利,帮是情意。

虽然,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能不能够真的做到完全不介意,真的是因人而异。

就我所知,大多数儿媳妇还是会介意的。

如果父母身体健康,行动自如,在家也没啥子事情做,儿媳妇也提出希望父母帮忙,此时,父母帮着照看孩子,确实是多方共赢的事情。

父母帮着照顾孙子,孙子得到了细心照顾,自己的儿子能安心工作,儿媳妇也知道感恩,整个大家庭就是和谐的。

在能力范围内,公婆帮一帮晚辈,不是义务,却是情意。

作晚辈的也该领父母这份情意,将来有机会还是要回报父母。

人心都是肉长的。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既然大家是一家人,父母又有能力帮忙,那该帮忙的,还是尽量帮忙吧。

欢迎您分享给朋友们,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请关注我,最新最热点的教育、心理、职场知识将推送给您。


柳柳很忙

点击上方头像旁边的“可儿妈读故事”关注我,一起交流育儿经验,让妈妈更轻松,孩子更优秀

关于这个话题,真的是有很多宝妈都有话说。正好上个月我一个朋友就在月子期间经历了这样的问题,电话中给我倒了一肚子苦水。我借她的问题,给大家说一下我的观点。

婆婆只顾照看老公大哥的女儿,她女儿都上小学了,也不说来照顾做月子的我。即使不照顾我吧,也得看看孙子啊,我生的是孙子,男孩哎!人不出,钱也不出。我跟老公一提这个问题,他就替他爸妈开脱,说他爸妈没钱。他们没钱,我家就得倒贴白给呀?我娘家贴了那么多钱也没见他念个好啊……”

这是她对我说的,我只能安慰她,毕竟还在坐月子。对于这个问题,我和她遭遇差不多,做月子婆婆也是不管,我生之前就说了,让我妈来伺候。孩子生下来,从来没问过我一句身体感觉怎么样?刀口疼不疼?想吃什么?统统没有,我曾经也在悟空上吐槽过,不过我现在很平静。我是怎么做到开导自己的呢?

即使婆婆带孩子,你也未必放心

很多人宝妈选择让婆婆带孩子,其实是出于不想让自己妈辛苦的考虑,以及觉得奶奶就该带孙子,毕竟跟她家姓嘛。我们女人辛苦生下孩子,如今没时间带孩子,难道这点忙还不帮吗?这简直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都用不着讨论。这是很多妈妈的想法。但是我们问问内心,妈妈带孩子更放心还是婆婆?可能有很多婆婆自身素质也比较高,宝妈会很放心,但同时也有很多的婆婆,自己都收拾不利索,怎么能放心她照顾年幼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婆婆,不帮忙带,你也没什么好抱怨的,不带更好,带了你还得一天上班的时候不停打电话做好监督,不然就怕有个什么闪失。我一个亲戚就是这样啊,婆婆带孩子,她一天N个电话,一会叮嘱记得给孩子喝水,一会叮嘱孩子该尿了,一会又给安排中午孩子应该吃什么。我看见也累。

婆婆不给钱,可能是不想给你们增添今后养老的负担

有的公婆确实没钱,捉襟见肘,你总不能为了面子让她去借钱给你们吧?如果是本来就退休金比较多,却不愿意补贴的,我觉得也是老人有这样的考虑:有的老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如果自己为了面子把钱源源不断的补贴给小夫妻和小孙子,那以后自己万一生病了,这钱,你们小夫妻能轻易拿出来吗?他们也是不想给子女增添负担,自己有,比向儿女伸手要更体面。

我的一点忠告

这也是我很想跟那位朋友说的,不管你对公婆有多大意见,不到非要撕破脸皮的时候,绝对不要和老公抱怨。男人会很讨厌一个经常在耳边说他爸妈不是的老婆,那是养大他的人,真的轮不到你去说三道四,反过来,他说你父母,你也会很不高兴的。其实有些事情,老公心里也有数,你的委屈,他能不知道吗?只是碍于那是他爸妈,他不能当面说什么,更不能助长你“欺负”公婆的气焰,所以即使他心里有数,也不会去支持你。反而,你什么都不说,他会在心里感激你的懂事。真的遇到原则事情,他会站在你这边的。千万不要为了一点小事让老公夹在中间难做人。


可儿妈读故事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可能需要先分清楚责任边界。你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是你们夫妻直接负有养育和教导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和公婆甚至是你自己的父母都没有关系。

当然,公婆如果愿意体谅小两口的难处,帮忙带孩子,甚至在经济宽裕的情况下再补贴一下小家庭,也是常有的事情,但这是情分,是额外的付出,既不是责任,更不是应该的。

所以,如果公婆不愿意帮忙照看孩子,不出钱,我不知道有什么地方需要觉得有“意见”?

现实中,确实还有不少女人依然持有这样的观念,或是潜意识里认为,自己嫁到了夫家,就是在给夫家生儿育女,所以,如果生了孩子,公婆当然有责任管,不仅要管,还得既出钱又出力。

可是拜托,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这样的想法,完全就是把自己轻贱成“生育机器”的节奏。

还有一种情况,是老公有兄弟姐妹,公婆表现得“厚此薄彼”,比如给他家钱,帮他家看娃,却对你家不闻不问。这个有“意见”的情况,重点不在于公婆有没有帮带孩子,有没有给钱,而是在于对“不公平对待”的不爽。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你的生活是你的生活,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做到经济独立,同时还能够看得通透,把自己的日子过好,你也不会觉得这有什么大不了。

很多时候,和公婆在生活和经济上纠缠过多、界限过于模糊,也很容易激发家庭矛盾。

妈妈们一定要记得,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命运以及孩子的养育责任,寄托在别人的身上,比如,公婆。


壹父母

我的孩子是姥姥姥爷在家中帮忙到3岁,爷爷奶奶基本没介入。在孩子的生长过程中,公公婆婆除了过年过节给孩子一点压岁钱,其他都属于无为而治。

为何会如此?主要基于几个原因:第一、孩子出生时,姥姥姥爷已赋闲在家,很乐意过来帮助闺女照顾外孙。而爷爷还没退休,奶奶需要在家中照顾爷爷日常生活起居。我们又不愿意让孩子脱离父母,把他单独送回老家抚养。第二、比起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的饮食习惯更合拍,由于女儿持家,跟姥姥姥爷相处也更自在,不需要顾忌太多。

当然,公公婆婆很善良,见面总会表达歉疚之情。公公婆婆的思维还是比较传统的,觉得看孙子是天经地义,分内之事,这种观念之下,很容易产生负疚之情。

但是,我的观点是:父母帮助看孩子,不帮是本份,帮是额外的情份,对于前者,儿女无法抱怨什么,对于后者,尤其是为了帮助儿女被迫跟老伴短暂分开的父母,儿女需要格外感恩并予以必要的物质和金钱上的回馈。因为我要孩子不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是基于我自己的情感需要。孩子是自己的,不是老人的。老人已经为儿女操劳一生,到晚年应该有一定的空闲时光,将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修养身心,颐养天年。


将心比心,换做我,退休后我不希望自己的人生再陷入一个无休止的循环:哺育培养孩子的孩子,过成天围绕着孙子连轴转的人生。


所以,不帮带孩子我觉得都很正常,不给钱更正常,孩子已经成人,为什么要让已经辛苦一生的父母帮你承担父母的责任?

一句话概括:父母帮带孩子,并不是“必须与否”的问题,而是“乐意与否”的问题。作为儿女,需要清楚这点。


孙卫华

如果你公婆不给你带孩子,也不出钱,我觉得我没有资格有意见,为什么?孩子是我们夫妻俩人生的,公婆自愿帮带那是人情,不带是道理,法律上没有那一条规定,公婆一定要帮带,现在小年轻夫妻生孩子,好象是为公婆生的,是为公婆家延续香火,还要搞道德绑,实在不应该,一些小年轻夫妻,认为如果老人不带孩子,应该是点给钱吧!更是错上加错,没道理,凭什么呢?现在的女人懒是大家公认的,有些媳妇为夫家生了男宝,好比立了大功,是个大功巨,横竖不把丈夫放眼里,更不把公婆放眼里,有这种想法的媳妇记好了,男婚女嫁,人知常情,过好日子天经地义,不要给人认为,是老公花钱买你,来帮老公家生孩子的,你除了会生孩子,其它的什么都不会有,也许过了十年,或者二十年后,也将会成为你婆婆的第二,没有什么好得意的,公婆老了也不会指望你去侍候,记好了做人要懂将心比心,人心换人心,吃人饭,说人话,做人事,千万不要自以为是,还是要为怎样过好,今后的生活多动脑吧!


时尚串珠2

她们也知道孩子是自己生的,需要自己亲力亲为来养育。公婆确实没有养育孙子的义务。

但是,人都是有情绪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实际困难的。

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压力确实很大。高房价、高育儿成本、高强度工作、高消费支出,是必须要面对的。

身边很多白领朋友和同事,很多还是工作中的女强人,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的。但是依旧在上班还是带娃中间,表示很无奈。一般产假休3个月,最多休半年,就得回去上班了。上班后,孩子谁来带?夫妻俩都要上班,家里谁来照顾?

请保姆?当然可以,可以保姆看一个几个月大的孩子,家里没一个人,一是不放心,二是经济压力大。

那这时候,如果父母愿意帮忙照顾一下,自然是最好的。如果父母身体不好,或者还在工作没有退休,儿媳妇强行要求公婆来照顾孩子,就有点强人所难了。

如果公婆身体健康,有能力有条件照顾孩子,却因为要自己休息,跳舞,旅游而不愿意照顾孩子,儿媳妇心有怨言,也是可以理解的。

有一句话叫做:“在我困难的时候你不帮我,老了也别指望我养你老”。人在困难的时候,自然地想要亲人帮助自己的。虽说不帮是权利,帮是情意。理是这么个理,但是,真能做到完全不介意,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据我说知,大多数儿媳妇在这个问题上,还是很介意的。

其实,在我看来,倘若父母身体允许,帮忙照顾一下孩子也可以的。我家就是如此,自己带娃到一岁半,全新投入工作后,婆婆过来帮忙打理家,照顾孩子,公公在一小时车程的乡下,种种菜,只要有空我们每个礼拜都会回去。一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何乐而不为呢?

而对于老人,她能将孙子带大,让儿子媳妇安心上班,看到一家和和美美的,也很开心。只是作为我们晚辈的,要肯定老人的辛苦付出,要懂得感恩与回报,这样才能一家幸福。

爱从来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好,我对你好


聚诚食品

其实说实在的,现在处于的80的我们压力真的好大,房贷、车贷、还有孩子,我觉得如果父母还年轻,即便是不帮忙带孩子,经济上支援一下还是好的,但这是意愿问题,并不能强求!

如果父母年纪大了,那就没有必要想了,他们能自理就已经非常难得了!

所以公婆帮我们是再好不过的,不帮忙也不能抱怨,因为这不是他们应尽的义务呀!

其实有意见是很正常的,但也只能在心里想想就可以了,必定自己日子是需要靠自己的!


尧妈成长记

没意见呐,尊重别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老人上了岁数行动不便,辛苦操劳一辈子,养大儿女不容易,六七十岁了应该享受他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孩子自己带,天经地义这没什么大不了,所以永远都是用一种理解的心态去看待吧,这样活得简单快乐,没有什么纷争!


6年前当我生下儿子的时候,自己用背条背着,什么尿不湿开水,奶瓶奶粉纸巾等等装一大包,一边奋斗拼搏一边带着孩子,就是这样一路艰辛照样走过。

老人上了年纪反而带孩子行动不便,自身难保哪里有精力来照顾孩子?所以作为父母,既生之则养之,才知道为人父母的艰辛不易,自己的孩子带在身边,能陪伴他成长,感受点点滴滴,这样才是一种真正的温馨快乐!


无论什么样的事情不要站在自己的心态上去看待,多多的去感同身受为别人着想吧,所以什么事情看开了就会豁然开朗,心中永远没有烦恼,没有纷争,坦坦荡荡这样才会简单快乐!


铁血柔情刘军艳

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情况,公婆在老家自给自足,我们在二线城市工作生活,我和老公都上班,有一个女儿,女儿从小跟在我们身边长大,女儿上幼儿园以前是请保姆带大的,上幼儿园之后就是我接送。我们结婚、买房、装修、生孩子,公婆从来没有出过钱,一分一毫全是我们两夫妻自己挣自己花,说多都是泪,熬熬也就过去了,说对公婆没有一点怨言那是假的,可是也没办法,只能咬紧牙忍耐住,只盼望着女儿快快长大上小学,毕竟幼儿园学费太贵了,上小学之后让我们的花销少一些,日子能一天比一天好。以后给不给公婆养老,这个话题我不敢细想,老公是个大孝子,在他看来根本就无需谈论,而是理所当然的,我老公有一哥一姐,他哥在嫂子娘家买房安家了,他哥的小孩也是从小在外婆家长大的,想都知道他哥一家是不会回老家给公婆养老的,最好的可能就是出点钱,或者连钱也不出。我老公一直说过几年就回老家给公婆养老,我不同意也不愿意回去,二线城市医疗教育环境就业样样都比老家强,为了女儿我是不愿意陪老公回老家给公婆养老的,年轻人自己为事业为家庭为自己就应该努力奋斗的,怎么能为了陪公婆养老就放下半生的努力呢?我现在是不能接受这样的安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