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亲人去世后感觉不到难过的心情?

杜耀雨

可能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连结不够深,亲人在我们血缘上存在纽带,但并不意味着亲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就占有一席之地。就好像刚出生下来就被他人抛弃而被领养的小孩,与小孩建立连接的是他的养父养母,是相互之间的爱将他们连接在一起,而与自己的亲上父母没有连结,可能在长大之后听到亲生父母的消息更多的是震惊和唏嘘,难过的情况较少。

一般情况下,亲人都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人,他们的离开或多或少会让我们感觉到难过,尤其当见到旧物时,更是会感叹物是人非,难过是因为这种连接不在了,这份感情或者说这份自我随着亲人的离开消失了,再也搜寻不到了。即使我们感觉到难过,但每个人的外显行为是不尽相同的,有人感到难过会嚎啕大哭,有人感到难过则会压抑自己不让别人知道,而这种我们很难通过观察来感受到对方的难过。

最后感觉不到难过可能是因为在认知上存在不同,例如庄子内篇大宗师里所述,子来生病奄奄一息,妻子儿女在床前哭泣,他的好朋友子梨作为他的好朋友前去看望,没有难过反而惊叹子来由生而死的伟大变化,因为在子来和子梨看来生死是必然,生和死都是好事情。就像我们生活当中认为老人无疾而终是一件幸事,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情,可能会有所遗憾但并不感觉难过。

亲人去世感觉不到难过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没有说要求亲人去世一定要感觉到难过,而自己感觉不难过并不代表着自己冷漠或者自己不好,如果自己感觉不难过,试问一下自己这其中的原因是因为什么?我想对每个人的个人成长都会起到一定的帮助。


鹈鹕心理夯小七

我婆婆,当年她的婆婆过世,别几个媳妇都在嚎,她就是一滴眼泪也没有,就是哭不出来,这个我是听说。不光是婆婆,就是她自己父母过世,她也哭不出来,这我是亲眼所见。感情淡漠,无动于衷。但不是那种有心机的人。


你在世


风铃139624663

前不久,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去世,我前往吊孝,朋友兄弟五人坐在他们父亲的遗体前,有说有笑,正在商量出殡的事宜。我有些怀疑他们是不是真的死了父亲,在他们的气氛影响下,我祭奠时的叩首作揖,到孝子谢客的礼仪过程,总觉着悲伤不起来,甚至有些搞笑。坐下来之后,真的就与他们一起说笑起来。朋友讲了他们的父亲辞世前的种种状况,包括弥留期间闹出的趣事,就像说别人家的故事。他说父亲享年97岁,也不屈寿了,晚年我们没有让他受一点委屈,归西了也是半喜半忧,哀痛大哭有什么用,任你怎么,老人家也不能死而复生了不是?在他们父亲遗体最后

停放的三天里,一切丧葬礼仪照旧,却没有那种悲哭哀嚎的氛围,孝子百无忌讳,与平日一样招待客人,大家宴席上与吃喜宴并无二致。他们的这种举动,让我记起很早以前读过一位大学教授写纪念父亲的散文,作者写父亲去世后,她作为长女,要求兄弟姐妹都不要悲伤,不要哭泣。大义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父亲活着的时候做子女的都已经尽到了孝心,能做到的都做到了,没有什么对不起老人家的遗憾了,不必哭天抢地,损伤自己的身心,就高高兴兴地把父亲送走吧。

不是有“厚养薄葬”的说法吗?他们能在亲人死后不悲不哭,不是他们心理有多强大,而是他们对逝者生前已经尽心尽责,心里不存遗憾,活着的人

欢乐地把逝者送走,也不失礼节。想想也是,人们在怀念逝去的亲人时,悲伤更多的确乎是来自于内心的愧憾。假若生前并没有尽心,死后也不悲伤的,那只能说是冷酷无情了。

网络图片


无弦琴5658

题主的问题让我想起我人生中第一次面临亲人离世时的场景,那个时候因为工作关系没有及时接到我母亲的电话,导致没能见到我外公最后一面,对我来说一直是内心深处的遗憾。当时心里十分难受,这种情绪低落的状态持续了几天,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想起也会忍不住落泪。再以后,其他几个长辈陆续去世,也让我很难过,但有了之前面对“丧失”的经历,从心理上我是逐步能够接受这样的一个过程。

回到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一般情况下亲人离开我们,本能的会让我们感到伤心难过,但表现出来的方式会不同。我看到有些人会嚎啕大哭,完全无法接受这一情况,让人能明显感受到Ta内心的悲伤;而有些人即便内心十分痛苦,也会强迫自己压抑在心里,不在众人面前表露出来,可能不想让人看到自己脆弱的一面,所以周围的人可能无法明显感觉到Ta内心强烈的情绪波动。我们一般都会通过观察他人的外在行为来判断对方的情绪状态,但只要不在言语或者非言语行为上表达出来,我们就无法确切的感知。

此外,虽然亲人的离世会让我们很痛苦,但痛苦的程度取决于这个亲人和我们之间关系的亲疏远近。就像我现在还是无法想象如果父母离开会怎么样,一定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那种悲伤难过。而其他亲朋好友如果过世,虽然也会伤心,但难过的程度则会轻些。总的来说,与我们越是亲近、关系亲密的家人的离世,对我们的影响会越大。

所以,如果亲人去世后不难过,可能是这种难过没有表露出来,被压抑了;可能是与这个亲人的关系比较疏远,悲伤的感受不强烈。对此可以结合这个人的一些日常行为状态再做更具体的判断。


鹈鹕心理

孩子的太爷爷去世了,今年是本命年,80多岁了,本来是一个退休的老校长,把房子卖了,给孩子的爷爷买了房子,帮着把孙子带大,老了送到农村去,又在农村死去。

他不止一个孩子,我公公在家排行老大,下面有一个妹妹,两个弟弟。都有钱!可他们的父亲在农村住,连一个家都没有,寄人篱下,我刚嫁来的时候,听公公说的,当时买房子钱不够,老人把自己房子卖了,给我公婆凑钱买的。

现在老人死了,我公公不回来,他在海边那里住,空气好,自己种的地,自己买的车,没事溜溜,唱唱歌,开开车,聊聊天,养个花,种个菜!

老爷子火化时,他弟弟病病歪歪的来了,八十多岁的人,哭的像个小孩子!

我公公心脏病,五年了,六十多,没回来,说心脏受不了。我公公早上六点就在朋友圈发了个游玩的照片,七点多,老爷子不在了。

我婆婆回来参加葬礼,因为我公公没来,他的兄弟姐妹对此很有微词!他们因为金钱还开了一个会,第一次把我婆婆给甩了,我婆婆当时就急了。后开开了,我婆婆说,不要给任何人说你爸爸知道这么钱的事,我猜,他不回来,是怕没法交代吧!当初把房子买了,这么些孙子孙女就看大了我老公,最后自己走了,老人不管了,过河拆桥,我婆婆还说,别给别人说,老爷子买房子是为了买这个房。她太天真啊,别人有我傻?哈,,,老爷子能吃能喝,你心脏病照顾也不费劲啊!当自己小的时候,爹娘是怎么不舍不弃,哪怕日子再难,把孩子养大,最后竟然说不养就不养。做人可以这样吗?

我对老公说了一句,羊有跪乳之恩,你给你爸说,不要有遗憾就好。这是最后一面了。我知道他肯定不说。。。

没法说,怎么说,家里唯一对我好,对我女儿好的大方人走了,,,想想,就觉得老天不公啊,

我没什么好说的,我很傻,真的,一个人走到这个地步,怎么办?

我老公曾说,我爸妈活三十年,退休金就可以给我300万,他们是老师,一人一个月五千。你觉得可笑吗,活着都不会给你做一道菜,死后给我一个没有生了儿子的媳妇,真是把我当傻子哄了!

我是真的不聪敏,否则,也不会听我妈的相亲,,,嫁人。

我喜欢行动派,我妈妈说我嘴笨,必须找个会说的聪明人,是啊,我老公会说,跟我说,他爸妈孝顺,我也信了,我傻傻的以为,婚姻大事不可撒谎,当儿戏!可惜,我这个傻瓜最后认识到已经晚了。

连饭都不会做的婆婆,怎么十年如一日的照顾瘫痪的婆婆,原来是老爷子自己的退休金请的保姆!

连吃个饭都盯着你,瞪眼的公公,怎么可能大大方方的照顾老人,给自己的爹早中晚一碗面条粥!

我看到眼里,恨自己在心上。万般都是自己做的!我不怨别人,不怨老天,只恨自己有眼无珠,太傻太傻太傻。妈妈从小说我傻,我真的很傻。

事已至此,我只能看好孩子,照顾好家庭,不管别人如何,努力的做好自己的责任!我就这么大本事了。

我会告诉孩子,做人要凭良心!

希望天下的好人一生平安!阿尼陀佛


遥遥红尘叹

因为母亲去世前一年半时间,把我折腾的人都不想活了,她得脑梗,时而犯病骂人,时而让你做些毫无意义的事,比如,把这个被孑拆了,把那个棉袄拆了。和她在一起简直让人疯了。去世后真的不那么伤感,现在想想,她那样做,或许就是让我不要太思念她,坚强地活下去吧。


手机用户52551124916

老公走了106天了,我的孩子很少在我面前哭,也不提关于她的爸爸的任何话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不难过!而我几乎每天都会流泪,隔三差五的就会做梦梦到他。我和老公相处了22年了,彼此生活都成了一种习惯了,所以说老公刚走的那几天我都一遍一遍的疯了的问别人问自己“怎么办?怎么办?”直到有一天孩子的老师跟我说“孩子上课给她爸爸写信”我终于知道自己改怎么办了!也知道孩子比我坚强!对于难不难过 也许是换一种方式难过而已!


叶落!记 前生

这问题,不能以偏概全。有一对父子,孩子还小时,母亲嫌丈夫木讷,跟人跑了。从此父子俩相依为命,孩子也出息,写得一手好字,高中毕业后在一家企业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后被下基层检查工作的县委领导赏识,便调到县委一办公室做事,并进修拿到了大学文凭。自工作后,一直把老父亲带在身边。去年,老父亲去世,在外人看来,他异常冷静,有条不紊地安排父亲的后事,自始至终没看到他掉一滴泪,或出现悲伤的表情。后来有人问他,父亲走了,不难过?他说,没什么好难过的,他生了我,养了我;他老了,我敬他,养他。我尽了做儿子的责任,他走得安详,我为什么要难过呢?


家乡气象

亲人去世,没有不难过的,除非他们有什么原因,已成仇人。不要说至亲的亲人了,就是同事朋友邻居去世,一般人都会有难过或者同情或者悲悯的心思。但是表达或者流露情绪的方式,每个人不一样,不一定都是大哭大叫、捶胸顿足、茶饭不思、神思恍惚才叫难过。有的人,无论哪种情况,永远不会在人前落泪。有的人,无论心中多么波涛汹涌,表面上总是波澜不惊。有的人,哭起来要死要活,数落起来义正辞严,但也许转瞬即忘,真遇到事情,想到的永远首先是自己。如果有利益冲突,哪怕是至亲的亲人,也会针尖麦芒毫厘不让,更不用说为亲人做出稍许牺牲了。难过不难过,他自己知道,外人见到的,也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所以,一定不要轻易地以表面上的难过与否,去评判一个人是否孝顺有良心有同情心、是否不自私重视亲情等等。

还有一些人,由于生死观比较不同,所以表现形式也不会是传统的那样。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死观也在变。我一个朋友,他的父亲几年前生病住院了很长时间后,死亡已不可逆转,好的医疗条件也不能减轻其无比的痛苦。到最后,仅靠呼吸机维持生命体征。亲人们全都痛苦无比还耗进了无数的时间和情感。最后和医生讨论方案时,在确定生命最多只能维持这个样子后,朋友的家人,包括和他父亲恩爱了一辈子的他的妈妈,全部同意不再抢救,拔掉呼吸机。他家的至爱亲朋搞了个小型追悼会,第二天就安安静静地送走了老人。他们这样做,只是不愿意亲人受折磨。一个人的痛苦,折磨的是一大群人。我一个朋友的姥姥前几天去世了,她甚至都没有回去,一是因为工作走不开,二是她知道姥姥并不在意这些。她姥姥是喜丧,生前儿孙们对她都好,走时无痛苦。周末我们去她家小聚,大家都高高兴兴的。姥姥在世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儿孙们,包括他们的朋友们,都高高兴兴健健康康的。

死者已矣,那是人类逃脱不了的归宿。生者还得活下去,而且还要尽可能好地活下去,这才是最重要的。尊重生命,尊重生命的尊严,要更多地善待活着的他人和自己,是最生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