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分期和分級標準,附:肺心病預防五大原則

肺心病分期和分級標準:

(一)

心功能不全標準

Ⅰ級 參加較重體力勞動則有症狀,體力活動稍有限制。

Ⅱ級 進行輕微體力活動即有明顯症狀,休息後稍減輕,體力活動大受限制。

Ⅲ級 即使在安靜休息狀態下亦有明顯症狀,體力活動完全受限。

(二)呼吸功能不全臨床標準 根據呼吸困難、發紺等臨床表現分為三級。肺功能檢查及血氣分析可作為參考。

Ⅰ級(輕度) 中度勞動時即感呼吸困難,輕度發紺。

Ⅱ級(中度) 輕度活動時即感呼吸困難,中度發紺。

Ⅲ級(重度) 靜息時即感呼吸困難,重度發紺。

肺動脈高壓的概念:一般認為健康人靜息時,肺動脈收縮壓22土4mmHg(1mmHg=0.133kPa,下同),舒張壓12土3mmHg,平均壓10-18mmH8,如收縮壓>30mmHg或平均壓>20mmHg者為肺動脈高壓。正常肺血管總阻力為0.02-0.03N,如>0.03N即說明阻力增加。

輕度肺動脈高壓:收縮壓30-40mmHg,阻力0.03-0.04N

中度肺動脈高壓:收縮壓40-70mmHg,阻力0.04-0.08N

重度肺動脈高壓:收縮壓>70mmHg,阻力>0.08N

肺動脈高壓的形成主要取決於肺血管阻力和肺血容量即P=RV(P=肺動脈壓,R=阻力,V=肺血容量)。

肺心病的分期和分級標準,附:肺心病預防五大原則

預防肺心病5大原則

預防原則之一:避免刺激呼吸系統 肺心病可以是由呼吸系統疾病加重而引起的併發症。因此對呼吸系統的保護也可以有效的預防肺心病的發作。戒菸是最易辦到而且有效的預防慢性支氣管炎的方法。國內調查資料顯示,吸菸者的慢性支氣管炎患病率,比不吸菸者顯著為高,且吸菸時間越長,每日吸菸量越多,肺心病病發和發作的幾率就高。防治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可以由病毒、支原體、衣原體和細菌引起。但是,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體弱的人,由於鼻咽部的抵抗力低,在那裡的“常住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常乘虛而入,發生繼發性細菌感染並蔓延到下呼吸道,就會導致疾病發作。大氣汙染是肺心病的重要原因。空氣汙染包括城市大環境的空氣汙染、工作場所的空氣汙染和家庭空氣的汙染。過敏是引起肺心病的一個輔助因素。

預防原則之二:防止肺部感染 預防感冒平時用冷水洗臉,夏天用冷水擦身,可增強耐寒能力。在感冒流行季節,用食醋蒸燻消毒房間,對預防感冒有一定的效果。在每年冬季到來之前接種流感疫苗,或者口服泛福舒膠囊(連用3個月為1個療程),也可預防呼吸道的反覆感染及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

預防原則之三: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生命在於運動,體育鍛煉對人體的各個系統都有好處,尤其對呼吸系統肺功能的鍛鍊非常有益。運動可以使呼吸肌肉變得強壯有力,吸氣時,胸廓能夠充分擴張,使更多的肺泡張開,吸進更多的氧氣;呼氣時,胸廓能儘量回縮,排出更多的二氧化碳,使肺活量增加。

肺心病的分期和分級標準,附:肺心病預防五大原則

預防原則之四:合理飲食,加強營養 營養不良,特別是蛋白質攝入量不足,能量供應不足,維生素A和維生素C缺乏,都會使呼吸道的防禦能力降低,黏膜上皮細胞修復能力減退。這些都會助長慢性肺心病的發生、發展。因此,預防肺心病,飲食營養也很講究。

肺心病的分期和分級標準,附:肺心病預防五大原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