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你却不知道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期间淘汰率有多高?

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报告,中国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19636790人,而时年,中国的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这意味着,在2010年左右时,中国大学生(包括大专)的比例,只占到8.73%,而同学们印象中,似乎大学生随处可见,硕士也满地走。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有一个提问,问中国某年的出生人口是2000万,然而到这一届的孩子该高中毕业了,却只有400多万人,其他人去哪里了呢?中国从小学到大学的淘汰率,最高出现在什么阶段呢?是初中升高中。

我们选取1983年出生的孩子为例,看他们这一届的孩子过关斩将,到最后升上大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吧。1983年出生了2006万个新生儿,考虑不一定就是1983年出生,查看出生数据,前后几年,均是这个数据大差不离。而这些孩子,到1996年的时候,就会从小学毕业。1999年初中毕业,2002年高中毕业,2006年大学毕业(专科生于2005年毕业),2009年硕士毕业,2012年博士毕业。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数据如下:这2006万个孩子中,没有找到学前(幼儿园)毕业数据,但在1996年十二三岁小学毕业时,可以查到是有1934万人,这个数据是可以接受的,少的那些人,猜测可能是死亡,也可能是根本就一点学都没上。

而我们观察到后来学前教育的入学数据,幼儿园学习后的毕业人数,与六年后的小学毕业人数对比,会发现约1000万幼儿园毕业孩子,对应的是六年后的1800万小学毕业人数。

这证明中国的确有很多小孩是不去幼儿园的,这个数字大约占到40%,当然不排除有些幼儿园没纳入统计,时间越往后,幼儿园毕业人数和小学毕业人数越接近,但总有数百万的差距。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这1934万小学毕业生升初中,到初中毕业时,剩下了1589.8万,查看后两年的数据,也是每年都有将近三百多万的孩子(约18%),根本没有完成初中学业,在初中时选择退学。不过,这个数据依然是可以接受的。

真正恐怖的是初中升高中,这和广大同学印象是一样的。初升高后,在高中的淘汰率是最高的,1589.8万 人中,只有383.76万人完成了高中学业。即,已经上了初中毕业的同学,只有24%坚持到了高中毕业,其余75.9%的同学,要么是根本没考上高中,要么是辍学了。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考虑到年代比较早,我们找一下2012年的数据,会发现毕业率提升了,但依然只有44.1%的初中毕了业的同学,可以坚持到高中毕业,其余55.9%的同学,根本没考上,或者直接选择放弃。放弃的同学,他们或因家境所困,或因觉得学习没意思,早早去打工或者学习挖掘机、颠勺技术去了。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目测到现在,初中升高中的淘汰率是一半一半。这383.76万位同学,高中毕业后参加高考,只有172.67万考上了本科,并完成了本科阶段的教育,占到45%。

当然,每个省的比例相差很大,一些省份本科录取率仅有15%,而另外一些地区的录取率则高达70%,各省最常见的本科录取率其实是30±9%。专科的同学有160.22万,占到41.75%,大本和大专,加起来占据86.75%,也就是说,高中考上大学是很常见的,所以能上大学不稀奇,人们就比上本科,上重点。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至此,只要是上了大学并上完了的同学,只占到同龄人的16.59%,甩掉了83.4%的同龄人。能上本科并完成学业的同学,只占到同龄人8.6%。唯有一群高中毕了业的大学生,在思考明明高中的同学都上大学了,怎么我还甩掉了那么多人呢?我们接着看硕士和博士(不典型)。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专科生和本科生,都是可以考硕士的,但专科是毕业后两年才可以考,因此这个数据要往前挪两年。考虑到研究生可能是连续多年有人考,数据不一定准确,但也能说明问题。粗略统计,所有大学生中,只有12%的人考研成功。而研究生中,有16%的人考上博士并继续深造,还不一定是同一年毕业,好在博士生毕业数量在09年后每年变化都不大(约为5万)。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总的来说,研究生占同龄人的1.61%,博士生占到的0.26%。我们把所有当初的小同学聚在一起,一个班50个人,算上邻班,两个班100个人。这100人里,大多数小朋友,坚持上完了小学。然而,初中的时候,我们中间有18个人辍学,算上这18个,总共有80个同学连高中都没上完,他们要么退学去打工了,要么根本就是没考上,就是因为没考上才直接去学技术、打工的,最多。只有15、6个同学考上了包括专科在内的大学,其中8个本科,8个专科。本科里面,2个本科一批的,6个非重点。专科里面,有1个是专科一批的,那7个是职业院校的。继续深造的也有,很少了,咱们两个班,最后考上研究生的只有一个,另外一个复习了两年,也考上了。两班没任何人考上博士,全校同一级的八个班,只有一位同学考上了,还是学的生物,据说很有前途。

考虑到各地教育资源的不同,以及部分地区在享受了超多的教育资源的同时,又享受了超高的录取率,很多人口众多但又录取率极低的地方,实际上连这个数据都达不到。当一个小圈子在讨论“双非的本科生还有脸活么?”“三本的也算大学生?”“是个人就能考上本科”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当初发生了什么。未来肯定会更好的,因为录取率提高了,就不会有那么多辍学的了。事实也的确如此,但最高的辍学率发生在初升高,还是有一半的同学被淘汰了。
都说大学生不值钱,但是你有想过中国从小学到大学淘汰率有多高?

他们早早地进入了社会,不和我们在同一个圈子,因此咫尺千里,天各一方。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学习学到最后,总归是要步入社会的。当初坐在一起的小同学,就好比一群小鱼,在人生的岔路口一群又一群地分开。偶尔碰见故旧,感慨之后,又去与陌生人相聚,各自平凡或精彩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