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線樓市還值得投資嗎?

用戶68286120

去年開始,一線城市樓市收緊,本以為這一輪房價上漲的趨勢就此結束,不想三四線城市異軍突起,房價不但堅挺,還有持續上漲趨勢。現在諸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都已經經過一定程度的上漲,在此基礎上,目前三四線的樓市還值得投資嗎?


決定房價的因素,無外乎5點:人口,經濟發達程度,土地,城鎮化率,戰爭或內亂等,雖然有些人口口聲聲的說著斷崖,渲染著人口危機,但實際上,在中國每年人口淨增1000萬左右,需求擺在這裡,而可供開發的土地越來越少,並不能算真正的斷崖,儘管根據官方的數據中國的城市化率已達到6成,但相對而已,很多三四線城市,擁有城市戶籍的人口連50%都沒有,餘下的都是流動人口。所以整體來看,樓市投資依然是穩定的增值/保值的方式,這是一個大前提,我們需要明確的。

另外,需要強調的一點,就是政策。中央已經定下基調“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因而當務之急,是貫穿中央旨意。一線城市和部分強勢二線的樓市其實不存在泡沫,或者說泡沫並不大,因為大城市配得上高房價。但三四線城市不太一樣,沒有一二線那樣的吸引力。


所以整體來上,如果在三四線城市購房,是完全的剛需的話,完全沒關係。但是如果是當做一種投資的話,性價比要遠遠低於一二線城市了。

(-8東南偏北)


天天說錢


對大多數的三四線城市來說,已經不值得投資了,不僅一線城市的PM吹大了,三四線城市也吹得不少。有些PM過大的四線城市,可以說是毫無投資價值。

我們先來說一下什麼是投資,投資的目的是什麼?答案很簡單,就是為了獲得回報,就是要取得未來收益的增加。

而炒房,按照現在的一些地方政策,就是博的未來三五年,甚至是更長時間之後的漲價收益。現在可以這麼說,這條路走到頭了

我們先算投資的成本。如果跟銀行貸款,資金成本每年在7%左右;如果是全款也要4%左右,全款如果以複利理財的形式,收益大約5-6%左右,換句話說,全款方式購房你的成本在5-6%左右;再算上交易的契稅,再算上每年5%左右的貨幣貶值,在這三五年或更長的時間之內,購入的房屋漲幅要保持在每年12%以上才僅僅是保本,而且你還要面臨滯漲,微漲,或下跌的風險。


實際上,根據這些年我對一些三四線城市的觀察,在漲勢正旺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買入的,基本上都會面臨三五年的調整,滯漲,有些四線城市十年的漲幅都超不過50%,而且還是中國房地產漲幅最好的黃金週期,即便如此,每年這點漲幅,表面算起來是賺錢了,實際上不僅沒有賺,甚至是虧錢了。

顯而易見的是,現在不是過去的那個十幾年,房地產成倍了蹭蹭往上漲。最近各地不斷出臺的限購政策就是信號,鍋嘉層面的調控是意志堅定的,鍋嘉不希望泡沫刺破,那樣會危及金融安全,但鍋嘉也不希望泡沫繼續被吹大,那樣的結果會更糟,日本的地產泡沫就是前車之鑑。

在限購政策下,漲幅過大的地方已經大幅下跌,比如北京;漲幅不大的地方出現了滯漲;瘋漲的地方一定還有後手,跟風買入的一定會吃苦頭。


綜合來看,三四線城市將大概率出現滯漲,下跌的局面,所以,如果單純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待三四線城市,我覺得已經沒有什麼價值了。

如您有不同意見,歡迎交流討論!


布穀視界

作為三四線城市,在城市基礎建設,教育,醫療,就業等方面和一二線城市相比有不小的差距,因此房產價格也相對升值較慢。但這並不能說明三四線樓市就絕對的沒有投資價值,而是要有選擇的投資,選擇未來有潛力的三四線樓市作為投資對象。下面談談個人的觀點和看法:


首選環渤海灣經濟帶,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有兩大經濟帶的發展和崛起帶動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這就是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洲,目前中國的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集中在這兩個地區中間,也是除了北京以外中國房價最高的地區。那麼作為中國未來發展引擎的第三大經濟帶——環渤海灣經濟帶必將成為下一個高房價地區。天津濱海新區,山東煙臺威海在這方面已初露端睨。因此在環渤海灣經濟帶三四線樓市投資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是福建沿海三四線城市,福建省作為中國東部沿海省份,無論從經濟發展和房產價格上都相對落後其它幾個沿海省份,比如南面的廣東,北面的江浙滬,就是和山東相比也有很大的差距。當然這有很多的客觀因素,題外話就不多講了。但是福建是中國大陸離寶島臺灣最近的省份,臺灣作為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迴歸祖國是早晚的事,兩岸統一隻是時間問題。到時作為臺灣最近的福建將會迎來重大的發展契機,經濟,房價都可能跳躍式上升,作為投資者不妨選擇福建沿海目前房價較低的三四線樓市來投資。



長島老馮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升溫的三四線樓市,房子搶得到,將來未必能賣掉

在一二線樓市被調控冰凍後,三四線樓市則出現了另一番火熱景象。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4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分別比前一個月擴大0.2%和0.1%,三四線樓市依舊處在上漲週期。

從去年開始,三四線房價突然開始爆發,甚至很多之前沒什麼名氣的小城市,都出現在了高房價漲幅榜單裡。三四線房價成了大家熱議的一個話題,一些手裡有點閒錢的人,都開始計劃著怎麼搭上三四線房價的這艘快船,期望在這波上漲行情裡賺上一筆。

但是鑑於一二線不斷加碼升級的調控,以及三四線樓市本身很多不確定因素,很多人依舊處在觀望階段,不敢貿然下手。從三四線樓市崛起的因素來看,如果是作為投資,還是要客觀分析、謹慎對待。

缺少最基本人口支撐的樓市,房價恐難以維繫

我們常說判斷房價的長期趨勢要看人口的流向,只有人口長期流入的城市,人們都大量的住房需求,房價才能維持穩定上漲,比如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大規模大人口流入使得這些城市的住房需求一直保持在旺盛狀態。

作為三四線甚至更低層級的小城市,事實上人口一直是外流的。大城市優質的資源和公平的競爭環境吸引人才不斷湧入,相比較,三四線在經濟實力、就業機會、薪資待遇等方面的競爭力都不遠比一二線城市。短期內,三四線的這種人口外流狀況很難得到改變,當本地的住房需求全部得到滿足後,又缺少新的住房需求,對於投資客而言,買來的房子找不到新的接盤俠,房子砸在手裡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人人都要住房子,但不一定人人都要買房子

很多炒房者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人人都要住房子,所以買來的房子等漲價後一定能轉手出去。但現在來看,這種想法也站不住腳。隨著“房住不炒”、“租售同權”等政策的推出,國家對住房租賃市場的支持力度越來越大,未來真的不是要住房子就一定要買房子了。很多知名開發商企業現在也在投入大筆資金髮展租賃住房,隨著租賃市場的日益成熟,要住房需求的人,不需要花費高昂的買房支出,一樣能通過租房過上理想的生活。

對於三四線樓市,漲多漲少並不重要,房價漲了一萬還是十萬只是個字面數字,能不能變現才是最重要的。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雖然三四線新房市場表面風風火火,但二手房在無論在價格還是成交量上都遠不及新房的活躍。這也透露出一個信息,投資的房產早晚得出手,但關鍵是到時候能不能找到接手的?

其實對於想投資三四線樓市的人來說,無非是想找一個合適的資產保值升值途徑。但正如前文所言,搶得到,但不一定能賣得掉,除了房產,我們還是很多其它更穩健回報率更高的投資選擇。

買房並不是這個時代人人都要達成的目標了,在大城市工作的人,通過租房也能享受很好的生活。嗨住租房,全城海量房源,無論你想要租什麼樣的房子,都能幫你輕鬆實現。


嗨住租房

三四線城市的房產還是可以投資的,接下去房價上漲的重點應該就在三四線城市,當然三四線城市的差別也很大,關鍵看是什麼樣的城市。

關於近期房地產市場的大趨勢分析,我這兩天連續編髮了好幾篇文章,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看一看。

為什麼這麼肯定的說,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會上漲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房地產市場事實上是存在板塊輪動效應的,接下去板塊輪動的重點應該就是三四線城市

房地產市場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緩慢上漲以來,到今天已經漲了20年了。這20年中,房價上漲實際上是存在板塊輪動效應的。前十幾年上漲的主要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和二線靠前的城市,目前這些城市的房價都在高位運行,上漲的動力不足,炒作的成本也很高。接下去房價上漲的重點應該在價格相對較低的三四線城市。



第二,去年以來大規模的限購政策背景下,一二線城市的上漲勢頭被壓制住了,但是很多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還一直處於上漲之中

2017年年初開始,全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都出臺限購政策,這種政策被稱為史上最嚴格的政策,在這個政策的打壓下,大部分一二線城市的房價上漲的勢頭都被壓制住了。但是許多三四線城市反而保持房價上漲的勢頭,有些城市上漲的幅度還不小。這說明三四線城市的房價相比是處於較低位置的,而且目前的房價還是有剛性的。



第三,是房地產市場成為大部分城市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

目前外向型經濟不景氣,實體經濟也不好做,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在於,房地產市場形成的龐大產業鏈,包括鋼鐵、水泥、建材、建築裝飾、地產營銷等等。同時,賣地的收入成為許多城市地方財政的主要來源。房價的下降必然帶來地價的下降,因此在這種背景下,希望房價下降可能性不是很大。


財市知透透

不能一概而論,房地產高速發展了20多年了,20多年來只要是買來房子的,都賺錢了,很多靠買房發家致富的例子舉不勝舉,很多上市公司一年的淨利潤還不如一線城市一套房。但是時至今日,已經不是所有地方隨便買房就可以賺錢了,具體要看很多因素。

首先,過去的高速上漲原因有很多,歸結起來有幾個:第一:城市化進程,我們從曾經10%不到的城市人口占比到現在的60%以上的城市化進程,這一點無疑給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無限購買力。第二:收入的增加,隨著這些年經濟的高速發展,老百姓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曾經的貧窮也基本上隨之消失了,老百姓有錢了,改善居住環境是必然。第三:貨幣,連續的高速發行貨幣,導致不動資產不斷增值。

但是,時至今日,第一:城市化進程已經達到一定程度,春節回老家農村,基本上就沒有幾家人妹仔縣城買房了。那麼縣城的人呢,有錢了很多就到地級市或者省會城市買房了。相信大家身邊這樣的例子特別多。第二:經濟增速放緩,儘管目前我們的經濟在世界範圍來看增速依然比較強勁,但是已經不是前幾年了,這個大家新聞天天聽得到。第三:隨著一系列措施降槓桿,貨幣發行速度也放緩了。因此房地產市場全國普漲現象出現的幾率小了很多。

因此,三四線城市現在適不適合投資不能一概而論了,主要看幾個因數。

第一:地理位置,氣候環境

第二:經濟發展,產業結構

第三:本身價格,如果現在本身價格比較離譜了,那麼空間也有限了。

第四:人口情況,本地人口、下去農村人口、人口流出流入情況。

如果上面幾點都比較好的情況下買來投資是完全可以的,反之則不一定,就算賺錢了也不一定算得過來賬。


房哥說房市

其實整個房地產行業今後都不會成為主要經濟的拉動方式,紅利基本消耗完了;大家要知道我們國家現在槓桿率是很高的,這在紅利期應該是可以維持的,但現在進入了一個通縮週期,大的公司都在拋售資產,減少自己的槓桿;例如萬達、海航等。

對於去庫存,其實是槓桿的轉移和緩衝;現在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基本都有貸款。所以整個宏觀經濟在緊縮,對於樓市屬於投資品,緊縮的時候是不能負債投資的,不然家庭的槓桿很容易斷裂,最後形成違約。

農民進城、棚戶區改造、人口紅利這些增長拉動都到了尾聲。新的消費升級、科技升級、一帶一路還沒有拉動前,還是不要盲目投資。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說明一點,剛需還是要買,但是投資的話已經沒有價值了,而且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要唔好錢包。


白大仙說說



1、房價決定因素

什麼地方的房價會漲?有人氣的地方,房價肯定會漲。決定一個城市有沒有人氣,取決於兩個因素:經濟發展水平和人口增長情況。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解釋的,就是字面的意思,完全可以從日常生活做出自己的判斷。



2、投資決定因素

一是看投資標的的升值空間,二是看自己的資產投資能力和風險承受能力。在當前的情況下,如果自有資金充足的話,可以考慮投資房產,並適度使用槓桿。如果投資能力並不是那樣強,就不要強上。

拿炒股做下對比,很多人買了股票之後,並不是沒有賺錢的機會。但是,把握不住賺錢的時機,反而愈陷愈深。相信未來的樓市投資也適用這一點。


文言狀語

千萬不要被部分城市樓市熱銷的假象如迷惑,這個世界上從沒有隻漲不跌的東西,近年來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例子屢見不鮮,蒜你狠,姜你軍,豆你玩,煤炭,鋼鐵,股市等等都曾三番五次的上演過價格過山車,如今房價只不過是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種畸形產物,它會伴隨時間的變遷及制度的完善而改變。請領悟一下如今的一些現象,或許你會從中找到真正的答案。

1,李嘉誠走了,我們有誰能夠比他聰明?

2,這麼多年你見誰露宿街頭?

3,買房的人並不是因為缺房而買房,更多的是想改善居住空間和環境而買房。這種現象更多的貨幣推動型而不是所謂剛需。


金宇jy

很多不完全是沒有房子住,只是想住好房子,不根據自己的條件,互相攀比,剛上班,或者剛結婚就要買好的房子住,這在世界上許多發達的國家也達不到的,而在我們國家是沒有條件湊錢,貸款也要買。中國人的虛榮心大家都懂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