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時期大興狂草,他說的這些話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張芝是東漢時期的“草聖”,他的狂草書法開創了書寫史上的新篇章,這當然也引起了人們對草書的學習興趣,尤其是敦煌地區愛好書法的人,每天照著張芝的字體進行練習,以至於“十日一筆,月數丸墨,領袖如皂,唇齒常黑。雖處眾座,不遑談戲,展指畫地,以草劌壁,臂穿皮刮,指爪摧折。”(漢·趙臺《非草書》)

東漢時期大興狂草,他說的這些話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面對這樣的情況,作為一名理性的文人趙壹很是看不慣這種現象,所以他就提筆寫下了一個名篇《非草書》的文章,他對當時人們狂熱地學習草書的風氣感到擔憂,奉勸人們不要過於迷戀草書,而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日常工作和學習的事情上來。其主要內容:

東漢時期大興狂草,他說的這些話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夫草書之興也,其於近古乎?上非天象所垂,下非河洛所吐,中非聖人所造。意思是說草書不是聖人所創造的,當代人應當去學習古人所書才是正確的道路。另外,他強調:“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心與手,可強為哉?鞋跟人顏有美惡,豈可學以相若耶?”趙壹從人的天性、修養等方面說,學習書法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的,有的人天賦不同,修養不同,學習的路徑也不同,所以要根據個人的情況去作出選擇。最後,他還說:“且草書之人,蓋伎藝之細者耳。鄉邑不以此較能,朝廷不以此科吏,博士不以此講試,四科不以此求備,徵聘不問此意,考績不課此字。善既不達於政,而拙無損於治。”這些話指出了草書寫的好與壞,並不能代表人的成就。

東漢時期大興狂草,他說的這些話在今天仍有借鑑意義

對於趙壹上述這些觀點,可以認同的是,他的“博學餘暇,遊手於斯”與孔子的“遊於藝”是相同的,還有就是書法不能“全民”大興,也是符合實際的,但是其他的兩種觀點則被後人的實踐所推翻,比如修養與書法、天賦與書法都是不切實際的。

對此,你是怎麼看的,請發表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