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四大金剛”被比喻成了上海人的早飯,成了大餅、油條、粢飯和豆漿的代名詞。其實,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裡,“四大金剛”說的是位於上海閔行的四家大廠,它們分別是: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

今天讓我們來回顧當年如火如荼的日子,追夢上海製造的基因。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wifi環境觀看)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上海驕傲的“四大金剛”

閔行地處上海的西南方,1959年的時候,只用了短短78天時間,就建成了與“四大金剛”配套的閔行一條街和沿街的13座樓房,而閔行機電工業區和閔行衛星城,也僅僅花了幾年時間就拔地而起了。這是新中國的第一座工業衛星城,是新中國重工業大建設大發展的一片熱土。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閔行一條街

上個世紀50-60年代,中國還是一個貧油國,只能用煤氣來替代汽油,而當年電力的供應也嚴重短缺,工農業生產急需強大的電能和動力,所以需要在上海的閔行建設我國的第一個發電設備工業製造基地及機電工業區。於是,上海市區的一些工廠紛紛遷址閔行,數十萬產業工人和科技人員集結閔行,當年把鍋爐廠、汽輪機廠、電機廠這三大動力廠建在閔行一個區域內,就是因為它們之間有著緊密的聯繫。閔行衛星城在很短的時期內,就成為共和國的一個動力工業區。

1958年,上海電機廠決定發明研製世界上第一臺定子和轉子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當時研製這種發電機,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很多西方的工業強國以及蘇聯都無法攻克這個難關。在科技人員和工人師傅的刻苦鑽研和奮力攻關下,這一創新成就僅僅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就製造出來了。1958年10月27日,一萬兩千千瓦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安裝在上海南市發電廠,進行生產試驗。2010年上海舉辦世博會,上海南市發電廠的老廠房大煙囪被保留了下來,作為世博會的工業展示館,這也是上海工業的歷史記憶。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上海電機廠的設計先進小組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解放日報》上對雙水內冷機的報道

目前矗立在閔行“四大金剛”之一上海重型機器廠的萬噸水壓機,本身就如同一座金剛,彰顯出中國人的精神和志氣。

建造萬噸水壓機,是一箇中國夢。那個年代,由於中國工業大發展,電力、冶金、重型機器和國防工業都需要大型鍛件,然而由於沒有萬噸水壓機,大型鍛件只得靠進口。在一無資料、二無設備、三無經驗的情況下,科技人員和工人技師憑著一股子的拼勁和闖勁,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他們就靠著這種中國力量,託舉起了這個鋼鐵巨人。

閔行,因為研製了世界第一臺雙水內冷汽輪發電機,因為矗立著萬噸水壓機,因為擁有了“四大金剛”而在人們心中與眾不同,格外亮眼。半個世紀過去了,很多中老年人對曾經的工業衛星城閔行還有著難忘的記憶。如今上了年紀的上海市民說到這四家萬人大廠的時候,油然而生的是一種豪情和榮耀。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上海汽輪機廠掛牌

閔行那個年代,其實只是上海工業大發展的一個縮影,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就有“全國工業看上海”這樣的說法,那時的上海正在建設成為新中國的一個先進工業和科學技術的基地,上海製造名揚全國,上海的工業產品成為了全國老百姓心目中響噹噹的名牌。

如今的上海已是滄桑鉅變,當年閔行工業衛星城和閔行“四大金剛”漸漸地成了歷史的記憶。半個世紀前創造了閔行奇蹟的人們,如今都成老人了,他們的背或許有點駝,腰有點彎,但是他們曾經是新中國工業挺直的腰板,不屈的脊樑!他們當年的精、氣、神是上海城市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記憶」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