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养鱼需要注意什么?

彩云三生

淡水养鱼有以下几个注意事项:

第一,水源

要求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溶氧充分,水温适宜。

第二,池塘条件

池塘位置应选择在排灌方便、可通电、方便运输地段。池塘宜大、宜深且保水性要强,如此更有利于鱼类生长。

第三,肥水

如果不是流水养殖,池塘就要肥水。肥水能改善水质,给鱼类提供饵料,肥料可用有机肥,粪肥。用粪肥要充分腐熟,以免带入病原体。

第四,鱼种及放养

可养殖大规格鱼种,也可选择苗种放养。可单养,也可混养,但要注意放养密度。注意选择优质健康的鱼种。放养前注意清塘消毒,鱼种用食盐水或高锰酸钾消毒。放养时间宜在晴天上午,放养时要带水操作,最好先用少量苗种试水。

第五,投喂

可用青饲料搭配配合饲料投喂,投喂坚持定时、定点、定量原则,不使用霉变、回潮的饲料。根据气温、鱼的摄食情况、水质好坏来决定投喂量。投喂区域避开进排水口、塘子四角。

第六,疾病

第七,日常管理

勤巡塘,多观察,注意清除敌害生物。


大美自然

一、根据养殖鱼类对水温的要求分类

  温水性鱼类养殖,一般水温为15-30℃,如鲤鱼、草鱼、鲢、鳙、鲫和团头鲂等;冷水性淡水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0-20℃,如虹鳟、细鳞鱼等;热水性鱼类养殖:一般适温为18-30℃,如罗非鱼、淡水白鲳等。

  二、池塘鱼类注意事项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对于池塘养鱼,要注意:

  1、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2、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4、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最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三、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1、清塘消毒

  ①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②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2、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养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限量:

  1、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2、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3、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4、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5、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五、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5、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6、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这是我对淡水养鱼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门大宝贝

其实养鱼和人生活一样,需要食物,空气(水),好的环境。根据你的描述,淡水鱼,首先你得保证你得水符合你养的鱼的习性,然后需要给鱼营造一个适当的环境,最后投喂食物和换水根据鱼的习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