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的尾巴烂了,怎么办?

ZTY海纳百川

金鱼得了烂尾病,怎么办?

烂尾病是金鱼的一种常见病,无论是在养鱼池、水族箱都经常可以发生。只要鱼尾部被擦伤,或被寄生虫等损伤后,鱼体抵抗力下降,水质又较污浊,养殖密度高,水中病原菌又较多时,就容易暴发流行,成鱼也患此病,但一般死亡率较低。

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

卢全章等(1985)报道,引起鳗鲡烂尾病的病原菌为运动性气单胞菌(原叫点状气单胞菌)。徐伯亥等(1986)报道,草鱼尾柄病(又称烂尾病)的病原菌为温和气单胞菌。葛雷等(1995)报道,引起斑点叉尾鮰烂尾病的病原菌是嗜水气单胞菌。

研究表明,将赤皮病的病原菌荧光假单胞菌、打印病的病原菌嗜水气单胞菌、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菌柱状屈桡杆菌分别人工涂抹、浸泡、注射尾部受伤的草鱼,均可使草鱼患烂尾病。反之,将温和气单胞菌人工感染体侧受伤的鲢、鳙,则患打印病;人工感染体侧受伤的草鱼,则患赤皮病。因此,草鱼烂尾病的病原菌可能不仅一种,而是有多种。只要尾部受伤后,上述几种菌都可感染引起患烂尾病;而同一种细菌,通过人工感染不同鱼、不同部位,又产生不同症状。

症状

病鱼游动缓慢,食欲减退,严重时停止摄食,鱼体失去平衡;尾鳍及尾柄处充血、发炎,鳍条末端蛀蚀,鳍间组织被破坏,鳍条散开,呈蛀鳍;严重时尾鳍烂掉,尾柄肌肉溃烂,甚至整个尾部烂掉,骨骼外露。在水温较低时,常继发水霉感染。

原因

1、换水不合理:在阳光短缺的天气,对鱼缸水更换太勤,严重地刺激金鱼体表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尾鳍软组织的腐烂;

2、换水不及时:由于水质的老化,光照的过强,引起各鳍膜内充满气泡,没有及时换水排泄殆尽,导致各鳍膜破裂腐烂,而引发细菌感染。在盛夏季节,大尾金鱼和幼鱼的这种现象尤为明显;

3、水质不良:主要是水质pH起了急剧变化,鱼体不适应,引起内分泌紊乱,久而久之致使各鳍软组织腐烂,最后受细菌感染。

根据症状及流行情况进行初步诊断。如病原是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等嗜温气单胞菌,可采用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中快速诊断方法进行诊断。如病原是荧光假单胞菌,可采用细菌性败血症中诊断方法进行诊断。

预防

1、保持生活水环境干净;

2、放养密度要适当;

3、要加强管理,水的温度保持在20℃左右,所投饵料要既少且精;

4、经常换些干净水,及时捞除残饵,定期排除池底污物。


金鱼説

金鱼尾巴烂是金鱼疾病中常见的一种疾病。鱼友要注意了,此病多发生于黄梅、盛夏、中秋季节,以大个体金鱼或苗鱼为多见。金鱼烂尾病表现为病鱼各鳍边缘呈乳白色,接着就会腐烂,造成鳍条残缺不齐,尾鳍最明显。有的时候鳍条会变成扫帚的样子,严重了整个尾鳍就会烂掉,最后受细菌感染。

金鱼尾巴烂病发的主要原因是:

在阳光不足的天气里面换水太勤,刺激了金鱼体表细胞的内分泌功能,导致尾鳍软组织腐烂;

在受强烈的光照下和水质老化的情况下,没有及时换水,引起各鳍充满气泡,从而导致各鳍腐烂;

水质PH起了急剧变化,鱼体不适应,引起内分泌紊乱,导致鱼鳍软组织腐烂。

应对金鱼尾巴烂的方法如下:

及时合理地更换或调节水质不良的水,可有效地抑制此病的发生和蔓延;

对患烂鳍病的鱼,在10千克水中溶解1克呋喃西林或呋喃唑酮,浸洗20分钟,或选择低浓度剂量进行泼洒,能抑制金鱼尾巴烂的蔓延,逐渐恢复各鳍的生长发育;

在每立方米水中放细盐50克,连用2~3次,能起到杀菌消毒作用;

要精心饲养,养护管理上要以循环系统为好,这样能改善水质还能充氧,水温恒定在20℃以上,经40天的精心饲养,可使腐烂的各鳍软组织重新生长发育完整,在此期间必须多喂给动物性饵料鱼虫,促进尾鳍生长;

如果金鱼尾巴烂的比较严重,应根据量瓶上的说明立刻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也可以用高锰酸钾,每天一次,直到痊愈。


A不是我1

你养的是一条草金鱼。尾鳍、背鳍都出现了问题,尾鳍严重些。尾鳍烂掉的原因,一是感染细菌,得了细菌性烂鳍病;二是水温高,水中氧气超饱和,微小气泡附着到鳍上,导致了气泡病。

从图片上看,感觉金鱼身上有白点,这应该是致病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