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经济总量能在2050年以前超过日本吗?

爱--雨天

按照印度和日本两国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意外,2050年印度GDP超过日本问题不大,甚至不用等到2050年,印度的GDP就会超过日本。



2017年印度经济总量为2439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7,而日本经济总量为48845亿美元,位居世界第3,目前印度的经济总量相当于日本的49.9%。过去几年印度经济实现了年均7%左右的经济增长,这个是实际的增速,印度经济名义增速要比这个高。只要经济名义增速每年保持在7.2%,则10年内GDP就可以翻一番。目前印度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7.2%的名义增速对印度来说,并不难实现。印度是世界第二大发展中国家,拥有29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七,印度人口超过13亿,仅次于中国,未来印度有望超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所以印度的体量要远远大于日本。而且印度的发展潜力要大于日本,经济增速也远高于日本,所以笔者认为,不出意外,不用等到2050年,印度就可以提前实现在经济总量上赶超日本。而在今年,印度经济总量就有望赶超英法两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因为英法两国目前GDP领先印度不足1500亿美元。



日本是高达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国土面积约37.7万平方公里,人口1.27亿。过去几十年日本经济发展缓慢,被称为“失去的二十年”,其GDP多年来在4~6万亿美元之间。2011年日本经济总量达到高峰,超过6万亿美元,但随后日元大幅贬值,到了2017年日本GDP为4.88万亿美元。作为发达国家,日本经济增速远低于印度,目前离2050年仍有32年,时间还是挺长的,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看,不出意外,印度经济总量超过日本问题不大。即使印度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在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均GDP上,印度仍然远远落后于日本。


锦绣中源

按照目前世界经济增长,发展的整体规律来看,只要不发生大的突然的变故,就GDP而言,印度到2050年经济总量会超过日本。但以目前印度的经济发展模式又不可与日本相提并论。
按照2017年世界GDP排名,印度是以2.6万亿美元,排在第六位。但是印度人对于GDP的核算,确实有太多的水分,按照国币货币基金组织的初步统计,印度的GDP总量大概在2.2万亿美元左右。所以说这样的具体数据,说统计出来的GDP增长率也不会完全准确。



所以说,与印度宣称经济增长率超过7%,但这里的水分依然存在。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正是印度所拥有的优势,印度拥有13亿人口,并且处在人口的红利期,加上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其经济发展惯性不容停滞。而且印度在加大吸收世界各国加工制造,妄图实现印度制造的世界工厂。


印度的愿望是美好的,但前提条件在于印度要拥有一定的工业人口的基本素质,和关键领域的科技,人才。如果印度能解决好这些基本的要素,那么,硬度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是有望的。

只有印度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才有可能与一本经济发展来相提并论。日本经济虽说这些年受《广场协议》的影响,几乎停滞20年,但是现在依然保持着断断续续的增长率。稳稳把持着世界经济增长老二的地位,直到2010年中国的出现。


世界财富贡献率


淡然longjiangjiaoyou

印度自2015年修改了GDP统计方法,将国际通行的按市场价格统计修改为按要素价格统计,甚至将山羊和绵羊排泄物也区分为“要素”计入到了GDP中基准年从2004-2005年(过去十年)切换至了2011-2012年。在用新统计方法计算后,2014年印度经济增长率是6.9%,高于此前公布的4.7%,2015年更是达到了7.6%,超过了中国。这种通过纯统计手段将GDP增长调增50%的做法绝无仅有

。在2016年,按印度口径计算的GDP超过了英国,印度媒体骄傲的宣称:这是150年来首次,印度经济超越了殖民时期的英国宗主国。但实际上,按照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印度经济总量仍在英国、法国之后,大约2.2万亿美元。2017年GDP的初步统计是,印度2.6万亿美元,日本大约4.3万亿美元,相当于日本的60%。

中国经济总量用了32年超越了日本(从1978年到2010年),那么印度能够复制中国的奇迹,也用32年在经济总量上超过日本吗?

静态算账,如果日本保持现在的经济规模零增长,印度经济年均增长1.5%,到2050年是有希望超越日本的。只是任何结果都是概率事件,而这个结果是个小概率事件。

经济增长的要素主要有人口、土地和资本。谈到超越日本,印度有利的因素有:人口红利,印度生育率较高,每个妇女在生育期间生育子女数量约2.43(接近中国1990年左右的2.34人水平),截至2017年6月有12.82亿人,其中15-24岁人口占17.9%,劳动力成本低,又带了较大的内需。土地肥沃,可用耕地16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美国,比中国要多出25%。资本市场发达,延续了英国较为成熟完善的金融体系,1875年成立的孟买证券交易所是亚洲最古老的交易所,商业银行系统的资本充足率达到了9%(高于巴塞尔协议的8%)。在GDP构成上,农业比重已从2000年的23.9%下降到2016年的17.4%,同期工业比重从31%下降至28.8%,服务业由45.1%提高至53.8%。此外,作为英语国家,在教育和技术交流上少有语言障碍; IT产业发达,推动了技术创新;“民主”政体得到西方大国的支持等等。

但是,为什么说,印度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是个小概率事件呢?

首先,人口红利能否完全释放存在不确定性,甚至可能成为“人口负担”。一是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印度有2.7亿文盲,是全球文盲最多的国家,真正有用的劳动力只有几千万的英语人囗,但优秀的部分又被欧美先收割,这将直接制约印度产业结构的升级。二是印度的人均粮食产量很低,1990年以来,印度的人口净增了5亿,但是人均粮食产量一直在200公斤上下浮动,甚至没有达到中国在建国前1949年的水平,这样下去,人口的增速超过了粮食增速,连吃饭都困难,何谈发展(不要指望通过进口来解决)。三是印度的种姓制度,限制了阶层流动,也制约了人力资本的发挥。类似于我国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不同种姓之间基本不通婚,法律地位也有不同。传统的印度将人们分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四大阶层,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刹帝利(据说在印中国人可以排到这个阶层哦)是和婆罗门同样被人尊敬的王族,这两个阶层拥有特权;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首陀罗是被人使役的奴隶。此外还有成为“达利特”的贱民(大约有近2亿人),没有受教育权。



第二,没有强大的工业基础,经济的中长期增长缺少可持续性。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已经有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任何一个经济大国都是首先依靠工业的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经济结构的改进。印度工业基础薄弱,缺少有文化的熟练技术工人,过去40年摔了1000多架战斗机。印度拿不出什么有竞争力的工业产品,一个连步枪子弹都要进口的国家,靠什么来实现“印度制造”呢?在国际军售中,印度一直充当被宰的“肥羊”角色。


第三,国内投资环境差。一是基础设施较差,建设缓慢,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捉襟见肘,其铁路、公路里程连中国2005年的水平都达不到。二是各种规章制度繁琐,办事效率低下。一项外国投资从批准到最终落实可能需要数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韩国浦项制铁公司原计划在印度投资兴建一座钢铁厂,结果仅征地一事就拖延了数年之久,最后不得不取消建厂计划。三是腐败。印度人引以为豪的阿玛蒂亚森,这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研究寻租问题时候曾测算,寻租成本大约能够占到印度GDP的5%,目前印度在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排名85位,甚至连印度企业都宁愿在东南亚等外国市场投资,而不在国内投资。四是众邦林立,各邦法律不同,180多种语言,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

第四,印度还没有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考验。目前的印度和上个世纪80年代的拉美国家很像,但一旦面临外部环境冲击(军事冲突或国际经济危机),或者国内矛盾(宗教、种姓、分离主义)激化时,能否有效地化解危机,以印度现在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而言,很不容乐观。

我们再来看看日本,在印度经济增长的同时,日本已经连续28个季度实现了经济增长,2017年的增长率更是高达1.6%(这在发达经济体中绝对算是高增长)。按照印度自己公布的GDP规模,如果按日本经济现在的增长率测算,印度如果想在十年内超越日本,经济增长率需要保持在8.5%以上的水平,几乎不可能;想在20年内超越日本,经济增长率需要保持在5.2%以上的水平,也绝非轻松的事情。想在2050年超越日本,经济增长率需要保持在3.2%以上的水平,这倒有点可能。只是以印度的经济基础,在没有制度性改革的情况下,能否再保持长达32年的经济增长是一个未知数。只能说随着时间的推移,概率在逐步增加,但仍然是个小概率事件

面对一个无论是经济总量、结构、制度、国内国际环境都远远优于印度的经济大国,印度想赶超日本绝非易事。这如同登山一样,当你超越海拔6500米时,每上一个台阶都很艰难甚至倒下。


大笨蛋6703


这是2017-2019年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做出的贡献(拉动)率排名,可以看见印度排名第三,也就是说世界经济增长100美元,印度贡献了8.6美元。但是,这里没有看到日本的贡献率,也就是说他们的经济没啥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也没啥贡献!这是90年代初日本签订《广场协定》以来日本经济停滞20多年的表现!

现在距离2050年还有32年的时间,以印度目前GDP增长年6.5-7%的水平看超越日本的可能非常高!也就是说印度在2.3万亿美元的基础上,每年增长6.8%在2040年就能超越日本(较保守和稳妥)!

但是,目前印度的经济不确定性比较高,追赶日本的路途还是比较坎坷不平的。这些“不平”还是“老生常谈”的几个问题!

首先就是 工业能力太差了!国家仍然没有形成任何可以形成拉动国民经济向上👆的产业。比如:通讯设备制造业、电动汽车研制和制造业。为什么单单把这两个项目拿出来?因为通讯制造是目前最赚钱的行业,从2G→5G每一次技术更新就会带来上万亿美元的“行业蛋糕”!每一次更新原有的制造设备和应用设备就要淘汰!比如说我们现在使用的手机,几乎在15月就要更新一次,更新随之而来的就是市场规模和利润增加!比如“果机”,从“果4”→“果8”这中间的产品本身成本增加不大,但是卖钱额去大大的增加了,一部手机的利润虽然外界不清楚,但利润非常大是肯定的!



据说这是“腾讯”联合其他企业研制的全电动汽车,如果它和与它差不多的电动汽车研制成功并且推向市场,那么将是个人交通工具的一次革命!世界汽车生产将会“洗牌”!

随着对于环保要求提高,燃油汽车已经是“日薄西山”了,而电动汽车则是各大国巨额资金投入研究的对象,目前已经开始较大规模市场投放,估计在今后10年全面推向市场,电动汽车的环保和智能化要比目前的燃油车高了许多!

但这两项会给经济带来显著增长的项目,印度一个都没有形成规模或者压根没有参与!这样印度在今后10年的工业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不是拉近了,而是差距更加扩大!其市场必然被其他工业强国的产品占领!



其次,就是印度的人口压力,领袖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儿”。但这句话是有先决条件的!就是将人口压力变成人口资源!那么印度的人口素质如何?上面那张一百面额的印度卢比上面有十多种印度官方语言,如果能读懂其中一种,这在印度就不是文盲了!人力资源的好坏,是一个国家在世界竞争当中能否脱颖而出的主要因素!而印度这种低人口素质怎么可能会在世界竞争当中“致胜”?

主要原因还是印度施行的是“少数精英教育”而非“全民普及义务教育”!印度目前仍然没有进行6年全民普及教育,整体教育水平甚至落后于日本二战期间的水平,这样没有知识的人口不能进入到工厂从事生产,连一个工厂厂规、生产流程都看不懂怎么去工作?有谁愿意雇佣?

还有一个非常令人堪忧的事实,就是印度语言并不是统一的,会流利使用英语的人不超过2.5亿,甚至是一个北方邦的人出去以后根本听不懂周边邦的人在讲什么,等同于“外语”!这样的语言障碍,也严重的阻碍了印度工业等各方面的进步,因为语言不通没法组织生产!

从上面两个例子就可以领教了印度国家迈进现代化和超越日本的艰辛!同时不止是这两个问题,印度的国家政体问题、种姓问题…这些都是印度超越日本的绊脚石!

所以,印度在2050超越日本也只是在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但并没有改变印度还是落后国家!


皇家橡树1972

印度经济是从91年开始改革开放的,1991年,印度排名世界16,gdp2748.42亿美元,同年日本gdp是35589.6亿美元。日本gdp是印度的13倍。26年后的印度排名世界第7,gdp24390亿美元,而日本48844.9亿美元 ,差距缩小到只有一倍了。日本因为老龄化严重,人口持续减少,每年新生儿只有不足一百万,而印度新生儿接近三千万,也就是说末来印度的劳动生产率只要达到日本的三十分之一就可以超过日本,除非印度发生内乱,否则肯定会有一天超过日本。实际上印度钢产量已经超越日本 ,印度智能手机销量也已经超过了日本,2016年印度汽车销量3669222辆,而日本只有2704485辆,关键是这些数字印度都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中,而日本因为人口负增长基本上都已经停滞。


林3958885

超过也没有用,那是吃饭GDP,这些增长是因为人口的增长需要消费而增加的。如同甲午战争期间,中国的GDP是日本的九倍,日本是工业化的GDP,中国是农业化的GDP,结果大家都知道的。

印度2.5万亿美元里制造业只要25%(6250亿),美国18万亿里80%是非制造业,制造业只有3.6万亿,中国13万亿美元里60%是制造业(7.8万亿),中国的制造业是美国日本德国的总和。

纵观近代史,世界霸主都是因为制造业强大才登上位的,英国、德国、苏联、日本无不如此,今天美国独霸天下也是因为以前雄厚的制造业打下的基础。


老梁伏骥

印度2050年GDP肯定会超过日本,现在不是2050年的问题,而是2035年的问题。

首先日本已经高度老龄化,增长保持低速就很不错了,6-7%的高速不现实,而印度正是壮年,7%轻松的很。

其次,印度的发展远不止7%,以2015年的2.1万亿美元增到2016年的2.26万亿美元,领跑主要经济体,而且正处于飞跃期,人口红利爆发期,发展的惯性不容易停下来。

日本这些年虽然按照日元记增长了,但是按照美元记几乎原地踏步,有时还严重退步了。

而以强大经济做后盾,印度卢比对美元会有个升值,假设日元原地踏步10年(极有可能),印度7.5%就赶上了。假设日本美元记2%增长,15年,印度7.5%增长15年,完美相遇。


稀烂话

印度经济总量在2050年以前超过日本还是很有希望的,2017年度,印度GDP总量排名世界第6位,总量为2.6万亿美元,日本居第三位,总量为4.3万亿美元。

虽然现阶段,印度距离日本还有很大的差距,事实上,印度近些年的GDP增长率确实还不错(二者比较如下图)。最近十年日本的GDP增长率平均在1-2%左右,而印度则在5-10%,照这样的趋势,不用到2050年,十五年左右时间就可以赶超日本。

目前印度世界500强企业很少,引以为豪的IT业也水分很大,远不如目前我国IT业繁荣,经济高增速背后有很多的问题。

所以印度能够超过日本经济总量的可能性主要依赖于其日益增长的人口基数。印度眼前发展的较快,那是因为存量太低的缘故,论增长率,也有一些贫困国家增长率远超印度。从贫困到发展中国家,增长速度快是很正常的,因为有发达国家作为参照,以及不断发展的科技指引,而增长到一定的程度,经济增速就很难保持那么高了。


蓝藻能源

正常情况下,名义上超过日本是完全有可能,但前提是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

2017年日本的名义GDP为4.9万亿美元,印度GDP为2.4万亿美元,可日本的GDP增速比印度可差的不少,来对比一下两个国家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就能很直观的发现,印度的优势可不是一点半点。

印度相对于日本来说,说是一张白纸也差不了多少,印度相对于世界经济大国来说,基础设施可以说是最差的,有大把可投资的项目。日本那,国内投资基本不用想了,能建的都建好了。对内投资这一项对经济的拉动就不容忽视,这是其一。

消费这一项也是同样,印度人口是日本的10倍,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只会越来越大,而日本这一点上基本在停滞不前。从下表可以看出,日本是在通缩,虽然日本推行量化宽松,但效果也不明显,这是其二。

出口上印度显然和日本不在一个档次上,但是很多新兴国家在不断挤压日本的市场,未来日本的出口的只会越来越难做;而印度由廉价劳动力这一优势,国内的工业体系距离完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中低端附加值低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有着体格的优势,在未来几十年间,印度的在这一点肯定会有所作为。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个重点方面,投资、消费、出口、印度目前都占优势,正常发展下,名义上超过日本是板上钉钉的事。但是日本自家知道自己的短板,现在的发展方向已经发生倾斜,据统计日本海外资产规模现在达3万亿美元以上,而这在GDP上是体现不出来的。还有在面对美元加息,油价上涨的的冲击下,印度相对于日本的体量来说,受到的影响显然更大,而这个力度会有多大,这也是一个不确定性因素。

综上所述,在不受外界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印度在名义上超过日本是大概率的事,但是实际上能不能超过还要打上一个问号;同时不能忽略国际环境的影响,在美元对新兴市场冲击的过程中,印度会受多大的伤害,还未可知,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做出准确的预测。


淡淡禅风

按照现在印度和日本的经济增长率,印度超过日本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是那只是现在的经济发展,如果不出现以下的情况:

1、不会有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

2、不会有本国内的社会动荡和金融体系,工业体系,社会体系的改革

3、不会由经济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而导致国内大规模的金融,货币的压力

总之,一切都是变数,一切皆有可能,很难通过现在的发展来预估未来的状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