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慧烧14亿给李大霄罗杰斯做直播,结果亏17亿要退市了,这是谁的锅?

妲己丶妖娆了谁的今世

做企业,实际上还是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而不要总想着一夜发财。想在做企业问题上走捷径,只会越走路越窄,最终走上绝路。

比如说当年的秦池酒,由于在中央电视台做了一次广告,企业出现了一次机会,产品销售很火爆,就以为可以撇开产品谈效应了,就开始大肆在中央电视台做广告,并在广告竞争中做了标王,结果呢,短短的两三年时间,企业就趴下了。同样的,还有三株口服液,也是只做广告,不做产品,几年就亡。

相反,茅台酒长期以来一直以产品为核心,把酒做好作为目标,不是越做越好,越做市场越大嘛。

对大智慧来说,不想着如何从内涵出发,多做一些有实际意义和竞争能力的产品,而是想走捷径,想通过轰动效应来一夜成名,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李大霄的直播,或许能够吸引到一部分炒股的人。但是,李大霄的各种顶,明显的已经落后了,也在2015年的股灾中被彻底击垮,再想通过他的直播吸引眼球,吸引股民,不是灾难是什么?就是巴菲特的直播,也不可能一次性效应后永远生效。

为什么收购证券公司也不成功,反映的也是只讲效应,不做产品。对这样的公司,管理层怎么可能轻易批准其收购行为,更别说有不规范行为发生了。

办企业,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走捷径。


谭浩俊

现在直播这个行业,没有个十亿百亿做底,融资几十亿,根本就玩不转,你只看到直播间土豪几十万上百万的打赏却没有看到里面的风险,因为机会和风险从来都是包含在一起的。

大智慧原本想做的金融券商,谁都知道金融赚钱,大智慧也知道,本来想做互联网证券,结果发现证券牌照太难拿了!

  2015年1月大智慧抛出重组计划,将斥资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00%,市场关注度很高,也推动其股价上涨。但在关键时刻,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导致大智慧最终没有拿到监管层的批文,反而在2015年11月等来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2016年3月,大智慧宣布,鉴于重组相关的股东大会决议因逾期已经失效,且重组面临的障碍基本无法消除,决定撤回申请文件并终止相关事宜。

  重组券商不成,大智慧进军了这几年火到爆的“直播”领域,并打出财经直播的旗号,启动了“视吧”直播业务,也是做得风生水起。据公告,“视吧”靠着大智慧的资源优势,曾在2016年9月成为直播行业排名第三。

但是2016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76,002.49万元,经营利润出现巨额亏损,亏损原因主要是 2016 年度新增的视吧直播平台业务,收入未达到预期且 2016 年在广告宣传、市场推广、从业人员配置、系统开发维护、平台网络运行成本和主播劳务报酬等进行了巨量投入。

直播这个行业能不能赚钱?答案肯定是能的,财经直播更是一个重头戏。因为看财经直播的人,都是一群互联网领域最有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的一群人,毕竟玩股票懂投资的人都是一群有钱才能做的。

大智慧错在什么地方?就是太想依靠名人的力量,而不注重培养自己人。

要知道那些财经明星本身身价不菲,纵然他们有着很高的市场呼声和市场号召力,但是他们的身价也是溢价好多倍的,这个时候就很难说他们是不是还值这个价钱了。

所以还是要培养自己人,或者去大量去找小的财经明星,当年我也在大智慧直播过,我发现他们的软件用户体验也不好,并且流量分发也有很大问题。

直播领域本来就是养蛊模式,做过直播都知道,一万个主播当中能够杀出一个百万级主播都是运气好,你看到的那些年入千万,年入过亿的主播都是从几十万上百万的主播血海当中杀出来的一条血路,根本不是你想象那样简单的,现在明白没有?

总结起来,大智慧输在了三个方面:

1、玩命砸钱给知名人士,导致投资失利。

2、软件用户体验太差。

3、运营团队垃圾,根本不懂直播行业。

但是大智慧收获了什么?

就是财经直播的名气,也许这个也是它翻身的资本。


火涯

简单聊聊大智慧,为何会有今天。

再后来,2013年,现货行业很火的时候,大智慧收购了民泰贵金属,赚了好多钱,结果又被投资者投诉了。当时有个朋友在他们公司上班,说大智慧领导让客户一星期内必须亏完,亏不完自己走。就是这种文化啊,同志们。

这不,去年视频直播火了,大智慧的软件基本上都没人买了吧,又跟风搞直播,可惜运营能力真的一般,亏是必然的。本来视频直播就没几个赚钱的,凭什么会是大智慧,打死我也不信啊。


赵冰峰

大家都知道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不成,于是将大笔资金投向直播,直播虽然砸了大笔的钱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收入远远比不上投入,亏损的直接原因也就在这里。
从把主要业务转型为财经直播这一策略来看,大智慧目测主要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想要抓住网民使用移动设备的风口,却找错了方向。随着网民的使用习惯由pc端转为移动端,大智慧所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降低,而新软件仍不能带来盈利,而直播这个风口主要是占据网民用于休闲的碎片时间,对于大智慧这种提供数据服务和投资决策服务的软件更重要的是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和领先于竞品的决策提供,如果大家要是想休闲娱乐的话显然有更好选择。
第二,对于金融界网红的迷信,罗杰斯李大霄的确是个吸引眼球的好手段,但是他们的直播主要是吹吹牛说说金桔,而股民使用这款软件主要是为了在股市中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听这些噱头还不如去看电视里的股评节目,更何况这些大咖又不会天天来做直播,用户粘性根本得不到保障。
第三,对于投入产出的错误估计。从艾瑞咨询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出,在2016年在线直播的很多平台仍然在处于亏损状态,仅靠融资支撑,原因就是直播不仅要耗费人力成本,宽带费用和设备费用也耗费巨大,并不是一个能够快速变现的平台,用这个来弥补自己在其他方向上战略的失误,想要快速变现收复失地,应该是管理层对于现在市场的一个重大误判了。

铅笔道

咱们可以来组对比数据来说明一下大智慧现在做的有多不好。目前大智慧的市值是83亿,已经被ST了,现在叫*ST智慧。在2015年的时候,大智慧市值一度逼近700亿,这么一对比,大家对大智慧的表现是不是就有了更直观的对比。大智慧的竞争对手同花顺的市值现在是307亿,这么再对比一下,大智慧目前的处境大家是不是就更明晰了。

之所以会走到今年,几方面原因都有。首先,2015年1月大智慧抛出重组计划,将斥资85亿元收购湘财证券100%,但因信息披露涉嫌违反证券法律规定遭证监会立案调查,不但没有拿到监管层的批文,反而在11月等来了《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导致重组失败。

再次,大智慧错误的做了直播,直播在这两年确实很火,但直播是眼球经济,真正挣钱的并不多。大智慧却在直播这块投入巨资,2016年一次“7.7明星直播红包节”不仅在外滩做了很大的广告,还请来了罗杰斯、胡润、叶檀等众多财经界大咖,还有王子文、徐峥等明星来助阵。大智慧“视吧”人气前五百名均有奖励,最高可获得100万的奖励,前1万明有效播出的主播也有高值福利。伴随着巨大投入的是巨额亏损,大智慧2016年的年报显示,其直播平台“视吧”投入巨大,其中单就支付给主播劳务报酬总计就花费了 13.96 亿,广告宣传又投入了 2.1 亿元。财报显示,“视吧”收入仅 5.53 亿元,2016 年度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76,002.49万元。

重组失利,未及时赶上移动互联网这班车,再加上错误的巨额投入直播让大智慧雪上加霜。


坤鹏论

这个过程可以典型的总结为,穷了挖矿的,富了卖水的。

证券行业普遍存在着靠天吃饭的问题,近两年也接触过一些财经直播的平台,也看到过很多直播平台,从弱到强,再销声匿迹的过程。

大智慧的“视吧”平台也同样面临着同业当中很多相似的问题。

1、财经直播,跟 证券行业同样面临着靠天吃饭的问题。当 股市好的时候, 财经直播才能有更多的流量,而流量是能够获得足够收益的基础。

2、变现方式,酒色财气,这是人的基本欲望和需求。参与直播的很多人是为了获得认同感。而财经直播很难解决,观众的参与感的问题,或者互动感不强。来了就是为了求财的。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更难通过主动打赏等方式给平台变现了。而且大智慧本身后续承接的业务是比较单一的,他不是一个媒体平台。

3、

大咖效应的弊端,其实都看到了,胡润、罗杰斯、李大霄、叶檀,这些只能给平台带来一次的流量。而不能够产生稳定的流量支持。这就是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主的问题了。博弈当中,显然,大智慧处在劣势。

4、初期的基础投资,平台的搭建,团队的搭建,软硬件的配备,渠道的投入,在没有足够储备的情况下,是比较大的,而且都在当期做投入。所以看起来的花费会大一些。


现在的局面是怎么造成的呢?这个还得从2016年大智慧开始说起来,为了补充公司的现金流,当时做了贵金属也就是现货公司。结果,现货平台出了维权问题,于是选择了剥离。能够提供稳定现金流的“奶牛”就没了。

今年的“视吧”尝试也是基于寻找新的现金流入的目的。预期整个股票软件行业,生存空间被压缩的情况下,也是一个选择的方向。战略方向上问题不大。问题在于后续产品的承接上。

证券行业的变现能力就是内容,这和直播平台的追求目标是一致的。所以,一定要做专业了。而这种专业,一定不是娱乐平台的打赏模式所能支持的。


这也是一种无奈的现状,祝大智慧好运,被市值和股价左右的公司很难获得成就,而不追求股价的公司对股东又难以交代。这也是个困局。


张贵杰

我觉得这属于纯粹作死。术业有专攻,既然大智慧是一款服务于股民的专业软件,如何完善软件,让股民盈利才是关键。这种非常规的营销手段真是no zip no die

如果非要说这是谁的锅,那就只能是管理层的锅了。但是背锅的人是买了股票的股民。受伤的总是无辜的人。


白马书生

因为大智慧没明白一个道理,做直播准确率不高名气再大也没用,炒股软件永远不可能发明成功,因为连设计者都没攻破股票,何况是由废物设计出来的软件,若设计者真的攻破了股票技术,他又何必设计这个软件,早就闷声发财去了,正如各大骗子机构吹牛逼拉会员是一个道理,我相信一点,股市的大盘走势可以攻破,以为我已经攻破了,所以我每次的评论都很精准,但个股我无法做到,相信当今世界也无人能够做到,即使做到也不会让外人知道,更不会去设计可笑的炒股软件,何况李大霄和罗杰斯的精确度大家都清楚,别说大智慧,无论哪一家想做这个软件,结局都是一样,大智慧能挺到现在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银河武士

大智慧昨天被ST之后已经连续两个跌停,这本来是一家非常优质的公司,3000万日常活跃用户几乎垄断了A股市场半壁江山,结果上市后拿着钱有点烧包,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全给造干净了,导致大智慧陨落的主要有三件事:

(1)收购湘财证券失败,追互联网金融的风口失败。

(2)旗下的明泰贵金属被曝违规经营,追现货的风口失败。

(3)耗巨资推出的视吧变成积累,追视频直播风口失败。

这是个一直在追风口的企业,最后发现追的全是西北风,自己喝的饱饱哒,这就给我们一个警醒,上市公司敢于开拓创新可以,但如果一味的追故事,往往没有什么好结果,大智慧作为一个轻资产类型的公司,失去了最宝贵的市场份额,未来翻身的难度太大了。


伦哥玩量化

其实我认为大智慧的亏损原因

一是上层的胡乱决策失败

二是 股票投资环境恶化

三是忽视主业 转而搞其他 主要说说这点吧

大智慧是搞股票软件起家的 开始时候确实做的不错 全推数据服务 后来就是DDX数据和topview数据 而后又搞了逐笔数据和股票池 这些功能和数据的出现 确实对于一些股票投资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 全推 DDX 逐笔 TOPVIEW 股票池 成就了很多人的暴富梦想 据我就知道的有人通过上述数据 短线快速操作 盈利诱人 但是大智慧并没有继续深挖延伸这些功能的扩展 比如他的这个股票池功能 被一些股票投资者延伸挖掘开发 效果非常好 然而大智慧并没有在主业上继续深层次的去开发 二是盲目跟风 估计其他 导致了大量用户流失 我想这是他亏损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