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厲害了我的表叔

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一個普通農民出身的家庭,竟然藏著一千塊世界名錶,更加想不到的是還收藏了萬餘幅字畫,不說字畫出自哪些名家價值幾何,光裱畫費用都超過100萬元。他是如何擁有這些藏品的,靠的是橫財還是商業頭腦?他做了什麼新的決定呢?讓我們走進今天的鄉愁專訪人物王秋冬。

他的家就像一個塞滿了陳年舊物的大倉庫,但隨便拿起一件東西,都是沾上文化味的。

他說,其實我原意不是收藏,只是看著喜歡就買了,又“光進不出”,40年前到現在,肯定越弄越多,人們就說我在“收藏”了。

人生第一塊表:國產蝴蝶牌

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買這塊表得先說一下他的創業史。

1961年出生的他,家裡實在窮得叮噹響,加上五個兄弟兩個妹妹,7人中僅他一人唸完初中。他是當時新樓鄉里木塔村人,到新樓唸書有5里路。別人是在校蒸飯吃,他家沒有米帶,只能回家吃些紅薯、土豆、飯湯等,一天上學,中午回家吃飯,吃完到校,放學再回家,一天下來要走20裡山路。

家裡只有兩間老屋,九個人住,他從小喜歡練書法,他見屋頂的光能透進來,就人坐在屋頂橫條上,屋頂上系兩根繩子綁住一塊木板,木板當桌子寫字。

他15歲在小隊當記工員,17歲下半年跟村裡一個師傅到溫州打錫器,當時,他撿果殼到收購站賣,買了件襯衫、土布褲就出遠門了。半年,他只打打下手,東西都不能過手,但他看在眼裡記在心上,特別是他到各個村裡拉活兒一拉一個準,當時全樂清有100多個錫器擔,他是最好的徒弟。

第二年上半年,他自己組擔了,一下子叫了兩個徒弟,當起了大師傅。三個月下來就賺到了100多元錢。這錢怎麼花?先圓一個夢!

小時候他看到村裡有個人戴著一塊手錶,是中山牌,在太陽光底下,雪亮雪亮的,照射到人眼都睜不開。他當時就想,自己有錢了也要買一塊好表顯擺一下。

所以,賺了錢,第一件事就是到樂清百貨公司買了塊西安產的蝴蝶表,是全鋼統一機芯男表,化了80元,另外還買了雙高腳皮鞋。他回村時,不敢戴錶,是戴在上面大手臂上的,可皮鞋遮不住,當時村裡開會是在樓上的,他的鞋子發出的聲音一下子把全場人都吸引住了,都說這小子有苗頭,以後會有出息的。

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邊做生意邊收藏手錶

話說幹了五年錫匠後,他開始跑業務,先後做過賣水泵、天線架、搪瓷標牌。每到一個地方,他都會去櫃檯裡看看手錶,去走訪一下舊貨市場,只要有心儀的寶貝,他會借錢先買下來。

為了收表,他與收廢品的人交朋友,人家收廢品的時候發現有舊錶第一時間會通知他。上世紀80年代末,他還在媒體上登廣告求購有收藏價值的鐘表,他收藏表的路越走越寬,數量和精品也越來越多。

他收藏表開始不是為了投資,是因為著迷於每一塊名錶的精湛工藝、製造者傾注其中的心血和智慧,以及他自己在尋覓、發現、等待、到手過程中獲得的快樂。對他來說,每一塊表都是無價。

從國產的西湖、英雄到日本的雙獅、西鐵城,再到歐美名錶,40年間收藏了200多個品牌1000多隻名錶。

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後來,他進城發展後,結識了許多文化人、書畫家,從此喜歡上了收藏字畫,但錢全在手錶裡耗著,只能在表上做文章,他開始賣掉一些同品類的多隻表,一有錢就買字畫,如今收藏的字畫超過1萬幅,家裡是堆山似的字畫,有時要挑幾幅觀賞,都找不到在哪呢。

另外,他現在還是永康市老年書畫研究會會長,每週五上二節公益書畫課雷打不動。他在書畫藝術上得的榮譽很多,前不久他被評為永康市優秀業餘文化工作者,他感到非常欣慰。

出租表畫,共享藝術

厲害了永康表叔:家藏千塊世界名錶、萬幅字畫!

最近,手錶火了。不僅是網上“火”,生活中也很“火”。提示時間的功能被手機取代後,手錶不但沒被逐漸淘汰,反而重獲新寵,成了身份的象徵。

他的畫捨不得出手,堆在那裡可能黴爛掉。怎麼辦呢?濤哥我一提出“出租表畫,共享藝術”這主意,王老師直說可行。欲知如何操作,請看下回分解……

濤哥說

玩兒,但不能影響生活質量

說到有些人買一大堆不實用的東西回來收藏,這裡頭也有人的劣根性:貪。玩的東西都是從實用行為變出來的,就算你花了大錢的東西不那麼實用,只要你喜歡也行。但從心態來講,還是不要因為玩一個東西影響生活質量。20萬買塊表,閒錢行,如果是從牙縫裡摳出來的就沒必要了。所以,無論玩什麼,都要是他所認為值得為此付出的一個業餘活動或者一個審美概念,所玩的東西也要有文化底蘊來支持他為此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