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买宝石老板变泡影 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

老余关机,失联了。

我和向哥找到老余租的豆汁店,店主己移人。向哥分析,老余在北京混不下去了。豆汁店是他最后一博,还是赚不到钱,在北京入不敷出,倒不如回老家农村还能混下去。

向哥被我这一问,惊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我又问向哥,“老余说他在东莞工作过,认识个澳门赌场的朋友您知道吗?“

向哥说,“ 是不是说这个人收藏名人字画?"

“ 是啊 ! " 我问向哥,“ 您也认识? ”

“ 唉,根本没有的事。”向哥说。

“什么没有的事? ”

“ 根本没这个澳门赌场老板,牙根上没这个人! “

“ 怎么这么说?”

“ 这个所谓的澳门赌场老板前一段时间在上海时,就说专程来北京看我收藏的字画。"向哥说,“ 老余还说,让我说成这批画与我家老爷子有关。"

“老余说的这个澳门赌场老板是不是姓x?"向哥又问我。

我说 : “是的 ! ”

“ 我打听过澳门博彩业协会,基本没这个人。“

红与黑:买宝石老板变泡影 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

“ 老余这个人自尊心强,就怕别人看不起他。编一些故事,认识什么领导呀,什么老板呀的。”

“ 嘿!“ 向哥垂足顿胸 : “ 老余说的澳门赌场老板这事,我知道了没有这个人,我也没戳穿他,怕伤他的自尊心。谁知道他又去拿这个人去忽悠你了。"

这层窗户纸戳破了,或者说迷雾拨开了。

看来,老余与天亮比较,如果说天亮是忽悠,老余就是忽悠+。

向哥说 : "老余这个人可以算是当今社会忽悠风气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忽悠的能力绝对是不用构思的,张口就来。"

我如大梦初醒 :

你一开始就应该知道老余在忽悠,不是吗?

你心里老是有一个幻想,总觉得说不定哪一天,这个所谓的澳门赌场的老板就突然出现了,几千万的甚至上亿的成交会变成事实。

所谓的澳门赌场老板,先是在上海,然后来到北京,来了又是住院,刚出院又去买所谓的“大老虎″的别墅……

而所谓的大老虎的别墅,被老余说成“明的拍卖暗的给他。“

对于这个事情,你明明知道拍卖是要通过国家的资产管理公司指定委托有资质的拍卖公司拍卖,而老余却编造说这个会 、那个委。这不已经有破绽了吗?

老余说的这些都是大人物,也是为了提高这个所谓的澳门赌场老板的身份,更是实现自己的虚荣心满足。

老余所处的阶层,说着非本阶层的话,但是呢,你又甘愿这样让人家忽悠下去。

同事曾提醒你说 : “老总啊,社会上的人并不都是您在部机关和国企的同事。

您可不能把你的为人,套在别人头上 ; 您对待人,并不是所有的人也这样对待您……”

问题是,被人忽悠到一定程度,就不能自拔了。

忽悠到一定程度,被忽悠者就会产生了一种心理 :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了。

忽悠者掌握了被忽悠者的心理。对于忽悠者来说,不是越忽悠越难,而是越忽悠越好忽悠 ; 而对于被忽悠者来说,就怕你不上勾,只要上了勾,是越咬越紧。

忽悠的时间越长,被忽悠者就变成了赌徒,也总想要有一次捞过来的妄想。这样就会越陷越深而不能自拔。这样的情况,往往是旁观者清,个中人不明。

到刚刚结束的最后阶段,老余打电话时,甚至一度产生了这样的心理 : 明明知道了是假 ,心里想着,“ 那怕你编一个假话,也不能说这事不行了啊 ! “

老余就是个买豆汁的,你把他当做能联系成交成千万上亿的宝石和名人字画的人看待 ; 而真实的红宝石,还要设场子,造气氛,编故事,这不明白着就是把真当假吗?!

红与黑:买宝石老板变泡影 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里,贾宝石说的“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就是把假的当作真的,真的也就成了假的;把没有的当作有的,有的也就成为没有的了。

红与黑:买宝石老板变泡影 真亦假时假亦真 无为有处有还无

当你把真实的东西当作虚幻的东西来看的时候,那虚假的东西它甚至比真实的东西显得更真实。

(连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