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历史沿革及分布情况

丰县四平调的主要曲调由花鼓的“平调”发展衍变而成的丰县地方剧种,曲调四平八稳,四句一平,因而得名。广泛流行于苏北、鲁南、皖北、豫东等地区。

花鼓属道情音乐范畴,它源自宫廷,唐代中后期由于道教被佛教排挤而流入民间。丰县四平调就是在花鼓的基础上集戏曲、曲艺、舞蹈于一身的古老艺术。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花鼓于明末清初传入丰县,世代相袭,师徒相授,不断衍化,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1933年以邹玉振(今丰县宋楼镇人)、曹桂新(今丰县王沟镇人)、王汉臣、燕玉成、张心魁(今丰县宋楼镇人)等为首的丰县花鼓艺人在山东济南演出时,摘掉腰挎的花鼓,脱掉脚蹬的高跷,穿上戏曲服装,模仿戏曲化妆,登台演出。接着王汉臣又向京剧艺人讨教,使花鼓逐步向戏曲化迈进。

当时四平调被人们称为“干砸梆”。1935年,他们在济南、商丘演出时,同当地演员共同研究,根据花鼓男女演员均用本嗓演唱、曲调四平八稳的特点,且又有“平调’’的唱腔,将花鼓定名为“四平调’’。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1940年,邹玉振、燕玉成、甄友明为首的三个花鼓班社,聚会安徽界首,开始带弦(坠琴)演出,大大增强了演出效果。1945年以后,又陆续增加了高胡、软弓京胡、笙、笛、三弦、琵琶等管弦乐器。同时请来山东、河南等地的琴师,对唱腔音乐进行改造,广泛吸收兄弟剧种和民间小调的音乐元素,确定“四平调”唱腔以“2、1、6、1”为行腔的落音,真正摆脱了“四平调”无弦乐伴奏的原始状态,从形式到内容都具备了戏曲的特点。丰县四平调这一崭新的剧种应运而生。

据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9月版《中国戏曲曲艺词典》第208页记载:“四平调由江苏丰、沛和安徽萧、砀一带花鼓戏演变而成,1938年前后始登舞台。"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新中国成立后,丰县四平调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1953年在陈春生、傅绍胜人民剧社的基础上成立了丰县四平调剧团,招收了大批学员。1960年晋升为徐州专区四平调剧团(驻丰县)。

基本内容及艺术特征

丰县四平调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传统剧目近200出。其题材丰富,内容反映社会各个层面,如:宣扬道德伦理、反映忠奸斗争、传递人民意愿、代表人民呼声、宣传优良传统等。经常上演的剧目有近百出,如《陈三两爬堂》《回龙传》《谢瑶环》《恩仇记》《珍珠塔》《三告李彦明》《三元会》《访南阳》《吕蒙正赶斋》以及“四大记”(《丝绒记》《蜜蜂记》《金镯玉环记》《大宋金球记》)等。同时陆续编排了一批古装戏如《四宝珠》《西湖恨》《白绫扇》《马踏冀州》等;现代戏如《刘连仁》《杨立贝》《焦裕禄》《江姐》《琼花》 《夺印》《两面红旗》《社长的女儿》《年轻的一代》等。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丰县四平调的唱腔音乐属板腔体。由于长期受流行地区人文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发祥地丰县民间音乐和方言习俗的影响,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剧种特色。主要板式有“流水板”“慢板”“垛板”“飞板”“清板”等,与伴奏音乐曲牌,构成了丰县四平调完整的声腔和器乐伴奏体系。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丰县四平调发展初期,多采用男扮女装的方式来解决女演员少的问题,但都是本腔本调,尤忌假嗓演唱。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演员数量逐多,本嗓演唱则成为丰县四平调的一大特色。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带弦(坠琴)演唱,发展为以高胡为领奏乐器,又逐步增加笙、笛、唢呐、琵琶等管弦乐器,使本嗓运用更加自如,唱腔更加婉丽优雅。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主要价值

丰县四平调在丰县花鼓基础上演变形成和发展已有300多年历史,是江苏稀有地方剧种之一,也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其艺术含量之高,地域特色之强,可与其他剧种相媲美。丰县民风不但有北方豪放粗犷的一方面,同时不乏江淮之婉约清柔。四平调继承花鼓戏善于表现爱恋情感的特点,正好与当地民风中婉约清柔的一面紧密结合,并加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使四平调的表演艺术更加别具一格。

徐州传统戏曲项目:丰县四平调(省级非遗保护项目)

丰县四平调深深扎根于丰县及周边地区数千万人民群众之中,因此是这一地区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艺术品类。

丰县四平调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图 徐州非遗保护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