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的“铁浮图”指的是什么?

聊聊生活及历史上的事

“铁浮屠”就是金军的全甲重骑兵。

所谓全甲,就是战士和所骑的战马都身披重甲。“铁浮屠”盔甲是由长方形的甲条组成,使用坚韧的皮绳层叠联结起来,形成相互叠压的层状结构。

上图就是金军“铁浮屠”重甲兵的手绘复原图

“铁浮屠”对于普通弓箭、刀枪具有比较好的防御力,很难直接穿透形成杀伤力。

但是金军的“铁浮屠”虽然防御力强悍,却屡次被宋军击败。

韩世忠曾在黄天荡、刘琦在顺昌都曾大败金军的“铁浮屠”,而岳家军也曾数次击败“铁浮屠"。最精彩的战斗就是吴玠兄弟先后两次在川陕防御战中,以弱势兵力大败金军“铁浮屠”,两次都让“铁浮屠”军队全军覆没。

这时就有疑问了,金军的“铁浮屠”防御力那么强悍,为什么还是打不过宋军,多次面临全军覆没的窘境?

这就是矛和盾的问题了,因为宋军有克制铁浮屠的兵器。

大家都知道岳云使用的是“八棱亮银锤”,双锤重达36斤。按照常识,在马上作战,应该是矛、矟之类的长兵器占优势呀,为什么要使用比较重的锤呢?这就是为了破“铁浮屠”等重甲兵。

上图是实战中的八棱梅花亮银锤,单锤大概在5斤上下

因为矛、矟等刺杀类兵器,无法穿透重甲,冲击力又不够,造不成比较大的伤害。而锤、鞭、棍之类的重击型武器,却可以用巨大的打击力,在不击穿对手盔甲的情况下,造成对手身体的严重伤害,如脑震荡、骨折等等。

而且宋军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大杀器,那就是“神臂弓”。据说“神臂弓”张力可达90公斤,射程300米,可以较轻松的穿透重甲。

上图是神臂弓手绘图,头向下放在地上,用脚踩住,需要70公斤以上拉力才能拉开

按照史料记载,吴玠在打金军时,等“铁浮屠”进入70步内范围,就是百米距离内时,“神臂弓”万箭齐发,只见“铁浮屠”纷纷落马。吴玠就是用“神臂弓”打退了金军的几十次进攻,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由此可见,“铁浮屠”作为重甲骑兵,虽然名气很大,但是战绩,实在是可怜,在宋军面前是屡次大败。


奕天读历史

这一支部队如果说行动的话,不是单独行动,有一个铁杆的搭档叫做拐子马,相比较于铁浮图大致3000人的总数,拐子马的数量可以达到15000人。

铁浮屠,在佛教的术语里面浮屠是塔的意思,铁浮屠的意思就是将军队的骑兵变成一座座铁作的宝塔向敌人扛压过去。

因此,女真人在自己的拓展途中选择劫掠敌方的财富,包括铁器制作成了这个历史上面著名的重甲铁骑兵。

马匹除了眼睛和四个蹄子以外,其他地方全部穿着重甲,而作为骑兵,通常而言,他的保护更加变本加厉,除了眼镜,就连手上,都带着相应的防具。

打造这样一支部队需要花费的钱才可以说让整个女真感到肉疼,以至于岳飞将这支部队歼灭的时候,金国统帅金兀术,差点跳河,跳黄河。

但是问题也就来了,这样你就骑兵部队的话,他的整个一匹马所要承受的重量,已经不是普通的马匹所能够承受的,马匹选择也极其困难,后来,虽然防具仍然还有,但是女真与蒙古人的交恶,也使得后来放弃了部队的重建。

不对,如果做上的话单独的马匹,不可能形成战斗力。三匹马用铁索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排面,在这之后会有相应的步兵跟随,用木栅栏挡在马屁股的后面,马匹,如果向前一步,木栅栏也会向前推一步,推着整只部队向前进。

有人会说这样一只笨重的部队有什么用?事实上,对于使用这支部队的女真人而言,这支部队的作用,之不过是个诱饵,真正的杀器是在她旁边,如影随行的15000拐子马,这只部队实际上是一只蒙古骑兵的雏形。

这支部队并没有带任何防具他们所能携带的就是弓和箭,在铁浮屠吸引正面火力的时候,这支部队选择包抄后面。

如果敌人刚正面,那么面临的将会是铁浮屠令人没有办法下口的防御力,而它的两翼和后面,会面临拐子马的突是冷箭,如果去进攻拐子马,铁浮屠,将会直接攻破你的正面防线,拐子马也可以凭借自身高超的机动能力避开你的进攻锋芒,打不起!

而且从整个阵型的展开来说,这种骑兵的使用,除非是在广阔的平原上,进行大兵团的对决,否则金兀术是不会傻到用这支骑兵去撞城墙的。

所以岳飞在面临这样的部队的时候选择从整个阵型的最中间,中央点铁浮屠下手,他把敢死队分出来几波首先第一波你只要冲过去砍对方马腿,接着第二波人上去把他头盔给挑开,第三波人上去把他脑袋削下来,中央的铁浮屠被打败以后,旁边的拐子马就成了一支游离不定的散兵,然后岳飞在派出自己手里的8000骑兵展开追杀。这支部队就完了,当然,一切的一切都得归功于岳飞部队,对于主将的服从,执行命令的时候,不折不扣,如果说中途任何一环出现问题,这种战役的设想将是无从下手。

岳飞,武穆遗书,虽然有一些小说加工的成分,但是岳飞整体的军事成就是没有任何人可以质疑的。


漩涡鸣人yy

铁浮屠是金国的重甲骑兵,人与马都穿戴铁皮盔甲,是对付轻骑兵和普通步兵的有力兵种,能抵挡一般的弓箭。

金兀术入侵南宋,带5000铁浮图,每个铁浮图称千户(至少需要数百户人口的供应,比法国骑士还富足)。在南宋初期,这些铁浮图横冲直撞,屡败宋军。金兀术也依仗铁浮图,在水军很弱势的情况下,敢横渡长江,孤军深入数千里,追拿宋高宗赵构,吓的赵构无处可逃,只好乘船窜于海上。

但经过几年的交锋,缺乏骑兵的南宋军逐渐琢磨出对付铁浮图的方法:

1,大量装备神臂弓。

神臂弓实际是一种弩,标准拉力是270kg,有效射程370米。这个拉力如此强大,单纯用手是无法拉开的,需要用脚蹬。射击精度要高于弓箭,缺点是每次拉弓的速度慢,每分钟可以3发。你可以想象,铁浮图冲锋时,万弩齐发的样子,在300米外射穿铁甲的缝隙,铁浮图纷纷倒地。

2,大量采用世界上少有的长斧步兵。

这是南宋刘琦发明的战术,上万名手持长柄开山斧的士兵,保持一定距离,以密集阵型,抡圆了大斧,“如墙而进”,人来砍人,马来砍马。这一重斧砍来,即使没有把盔甲砍碎,也可以把人和马砸成骨折重伤。使金国铁浮图极为忌惮,同时成就了刘琦一代名将的名声,相继获得了颖昌和拓皋大捷。缺点是斧子太重,长时间挥动,会体力不支,需要其他轻武器兵种的配合。

所以到了绍兴十年、十一年,金兀术的铁浮图就逐渐被南宋歼灭了,再也无力发起有效的进攻。

同时期,还有著名的法国重甲骑士,可以说与金国铁浮图的战力不相上下。法国重甲骑士在英法百年战争中遇到了致命的对手:英国长弓。

英国长弓长1.5米,标准拉力是55kg,有效射程200米,更恐怖的是英国长弓一分钟可以射出12发。完全靠手臂与脊柱力量拉开长弓,需要长弓手进行长期训练才行,这是英国长弓的一个缺点。

200米距离的冲锋,重骑兵只要15秒,英国长弓手可以射出4发箭(包括预备箭一支)。

370米距离的冲锋,铁浮图只要28秒,南宋神臂弓可以射出2发箭(包括预备箭一支)。

1415年的阿金库尔战役中,英军主力为5000长弓手,法军36000人,其中11000人为骑兵,18000为步兵。在英国长弓手的射击下,法国骑士几乎全军覆没,从此骑士逐渐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本人是沂蓝书院赵月光,主要研究宋史和近现代史,继承章太炎学派唯识史观学说。


沂蓝书院赵月光

提问文史类的问题,还弄出错别字,有点闹笑话了。

正确的词汇是“铁浮屠”。

“浮屠”是外来词,原意是佛教建筑中的“塔”。


“铁浮屠”其实根本不是金朝的发明,宋代的手工业发达,精锐部队大量装备了重型盔甲。士兵列队,状如铁塔林立,北方的辽国又是佛教盛行,故宋军重装部队有“铁浮屠”之称。

而西夏、金朝在击败宋军缴获大量盔甲之后,利用宋朝的盔甲组建重装骑兵部队,西夏重装骑兵部队绰号“铁鹞子”,金朝重装骑兵部队绰号“连环马”、“拐子马”。而它们的装备其实都是来自宋朝的重装盔甲。

女真人初兴之时,士兵盛壮,搭配重甲重兵器之后,如虎添翼。所以“铁浮屠”的威力更多是在金军上发挥出来。(相比之下,宋朝的重装骑兵却没有什么出色的战绩,与西夏作战,全军覆没,变成给西夏铁鹞子送装备了……)


下图是现代人根据古籍复制的宋代重装步人甲。(金朝的铁浮屠,西夏的铁鹞子也是一样的装备。)


从耗子胖成猪

铁浮屠就好像今天的重装甲部队,是当时金军的王牌军队 铁浮屠其实就是铁塔的意思,三人三马用 绳索连在一起,骑兵头带铁盔 身披重铠,战马也是全身铠甲,只漏俩眼珠跟四个蹄子。每前进一步,就把 削尖的木桩(叫做拒马,可以防止对方骑兵冲阵)往前推一步。打仗时候铁浮屠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可 以说是金兵敢死部队。打仗时铁浮屠局中推进,两翼的拐子马(是金军的轻骑兵)配合冲阵,跟南宋打起 仗来就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就把宋军灭了!但是在公元1140年,完颜兀术率金军南下时,途径淮河边上的一 座顺昌城(今天安徽阜阳)金军的铁浮屠被南宋禁军统领刘錡的三万人大破,死了3万人,铁浮屠也是实 损七八!纯手写的,绝对准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