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小说为什么如此流行,甚至吸引了许多非科幻迷?


先说说我本人是怎么开始阅读《三体》的:

《三体》成书于2006-2010年,其实很早以前我就在网上看过热心读者对这部书的推荐,自然是不乏溢美之词。所以我一直对这书很好奇,但是那时我对科幻基本上没什么兴趣(其实现在也是,我除了《三体》系列以及刘慈欣的一些短篇,基本上还没怎么看过当代科幻作家的作品),所以虽然好奇,还是一直拖着没有看。

直到某天深夜,在网上闲逛,无意中又看到有关《三体》的东西,实在百无聊赖,就顺手搜了一下,发现有免费网络版可以阅读,就看了一下。

我还记得第一章就是文革中叶文洁的妹妹坠亡、父亲被批斗那一幕(后来知道网络版跟跟纸质版不一样,纸质版第一章是汪淼被叫去开会),大概因为我对人文的东西比较感兴趣,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同时也略好奇,完全想不到科幻小说会写文革)。然后一页一页看过去,欲罢不能。

简言之,我对这书是一见钟情了(同时也秒懂了那些热心读者的感受),那段时间就是天天熬夜看《三体》,白天则是一门心思想着赶紧忙完下班,回家看《三体》。看完第一部,明知熬夜很辛苦,还是忍不住又打开了第二部……接着是第三部……第一次阅读就这样完成了,纯电子版。

后来就变成不停向身边人推介,也去找了纸质版来看。如果说第一遍还只是看故事,里面很多理论的东西不大懂,等到二刷三刷的时候就感觉基本上全懂了……于是就更加成了铁粉。理由么,自然是因为这书太硬,故事已经很好看了,背后的理论和逻辑还这么坚实,完全不是天马行空的一般写手可以比拟的高度啊。

我想我可以代表一部分《三体》读者,就是真的喜欢,也认为自己算是读懂的那种。至于说其他读者为什么追捧这书,个人揣测,不外乎这几个原因:

1.《三体》本身质量过硬。内容丰富、背景宏大、视角独特、逻辑严密、细节翔实,尤其是三部书各有千秋,互相补充,从内容、题材、风格各方面把各种“好看”的小说类型都囊括了,自然也就吸引了各种不同类型的读者。

如果你是科幻迷,先不说外星人入侵、星际航行这样的题材,光是“一直走到宇宙的时空末日”这样的设定就会牢牢吸引你,更不用说数不清的未来科学概念和想象细节,纳米技术、质子展开、思想钢印、量子计算机、太阳系油膜工程、星际舰队、引力波天线、掩体工程……数不胜数;

如果你热爱科学,是物理迷,热衷那些自带魔幻感的前沿物理理论,那么这部书不但不会让你觉得“胡说八道”,而且你会由衷感谢它对你起到科普作用;

如果你关心人文的东西,这部书里出现的历史背景及细节描写,包括文革生活、大兴安岭知青伐木、君士坦丁堡战争等等,一定会让你感叹不已;

如果你看重文学作品的思想深度,《死神永生》对人性入木三分的揭露一定会让你献上膝盖;

如果你对社会学感兴趣,黑暗森林理论、太空新人类的社会结构、澳大利亚殖民、未来的地球和太阳系国家结构……每一样都能让你佩服作者的心思细密;

如果你仅仅是喜欢看跌宕起伏的故事而已,那什么都不用说,像《黑暗森林》那样的步步惊心、烧脑刺激,《死神永生》那样的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狱的过山车式情节发展,都不能打动你的话,我怀疑你根本没仔细看,或者只是为了黑而黑……

如果你说你什么都不懂,太烧脑看着也费劲,那至少书中的众多人物,罗辑、章北海、维德、云天明、程心、史强、丁仪、叶文洁、杨冬、几个面壁者和破壁人……甚至那几个打酱油的平民小角色,张援朝、杨晋文、苗福全,只要你用心读了,你就不可能对他们没印象。

总之,《三体》太宏大,打个比方,就像满汉全席,你总能从中找到你爱吃的。如果你是美食家,这盛宴就更让你流连。

2.尽管《三体》很早就出名了,但只是在粉丝间出名。不得不承认,有一部分读者是在2014年《三体》第一部获得雨果奖,媒体炒了一阵之后,才开始阅读的。这部分读者属于追赶热点的类型,未必是真的喜欢科幻或者喜欢这书,但是不排除阅读之后真的喜欢上的,或者也有一部分人,因为觉得这书是热点,出于“政治正确”的社交需要,即使看不懂,也会发表一些表示支持的言论,所以题主会觉得这书的粉丝多。其实,肯定也有人不喜欢这书的,只是不怕说句得罪人的话,毕竟阅读《三体》的知识理论门槛略高,批评它的人,除非是真的看懂了,否则很容易被人看出是水平不够、看不懂,为免露怯,就选择不出声好了。这就是对《三体》的批评远不如赞扬来得多的原因。


海阔天空诗酒花

我觉得有两方面的重要因素吧。

一方面是《三体》本身确实写得很好。

内容真的很脑洞大开,什么三体文明、歌者文明,水滴、降维打击,宇宙舰队、宇宙空场景的想象和描述,等等,等等,不仅对科幻迷有着巨大的吸引力,而且也强烈震撼着非科幻迷的的视野和想象。我就是非科幻迷,看到《三体》里面的描述,真的大开眼界,不得不为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叫绝。曲折的故事情节也是一流的。在一些紧张的故事或者单调的科技介绍中作者又穿插了各种人生的遭遇和不同的爱情故事。这些都让人在疲于枯燥的物理描述中眼前一亮的东西。

《三体》的叙述视角很宏大,不局限于中国,而且扩大到整个地球世界,乃至整个宇宙。涉及领域有科幻,更有纯文学、世界文化,科技,政治,军事等等。可以说是一部既民族又非常世界的大著作。

《三体》思考的主题很严肃,里面的很多观点都很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比如黑暗森林法则等。整体来看,《三体》以前赴后继的几个主要人物的遭遇和经历来看来思考整个人类在宇宙中将来的命运。人类的科技现在突飞猛进,但是可能在更高级的文明眼中根本就不值一提。在整个宇宙中,人类和地球更是渺小得可怜。黑暗森林法则,思考的是人类在宇宙中的命运。“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一切”等,是对人性深处的叩问。这些思考不亚于纯文学小说对现实对人类命运和对人性的关照。


另一方面,《三体》在2015年获得雨果奖。雨果奖是科幻界的诺贝尔文学奖。这让《三体》在世界范围火热起来,也让国内的很多非科幻迷注意到,更让很多人重新审视这部作品。

总而言之,《三体》这样流行,说到底还是作品本身非常不错,不然怎么会广泛传播呢?不过,我还想说的是,任何作品都不可能十全十美,《三体》当然也有一些小的瑕疵,比如有的技术原理介绍和描述对于非科幻迷来说真的有点枯燥。但瑕不掩瑜,《三体》还是一部非常值得一看也非常让国人骄傲的作品。


云上心晴

“三体”为何流行?笔者愿与大家一起作点讨论,初步看法如下:

一是源于“三体”创意的吸引!“三体”有其独特的创意,辟如智子、水滴、二向箔、降维打击、黑暗森林与多种宇宙文明等等创意,确实具有吸引力!刘慈欣曾透露“有一个好的科幻创意其实并不难,难的是,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人生发生直接关系。”“作为业余作家,没有大块的时间用于写作。我一般是先想好故事的整体结构,提笔之前已经想得很详细了。想的过程相当漫长,就像一棵植物在心里慢慢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大刘这位理工男的漫长构思耗费了颇多心血,创意不凡,赢得了赞誉!




二是源于国际得奖的催化!2014年11月11日“三体”(英译本)在全美书店开售,虽然曾在亚马逊“亚洲图书首日销量排行榜”上排名第一,但全球销量不过两万余册。2015年2月20日入围“星云奖”,意义非凡!同年4月17日,替补入围“雨果奖”。同年8月23日荣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成为亚洲首部获此殊荣的长篇,影响巨大!曾有人怀疑“刷票”,其实最终投票中,亚洲会员仅仅85人,万余欧美等地会员投了赞成票,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轰动效应,这一催化是会不断产生裂变的!






三是源于网络强势的渲染!“三体”自2006年起在国内科幻杂志连载,到2010年其第三部出版,始终是科幻迷等人的小众读物。而由于习惯使然,许多人把科幻作品归属于儿童文学作品。2013年7月,第九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公布了初选名单,刘慈欣的“三体”也在其中。直至“三体”荣获“雨果奖”,人们才开始重新认识科幻大作,挖掘其宝藏,一时洛阳纸贵,变为大众读物。当今互联网的强势渲染,更是助推有力。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是“三体”迷,论坛、社区、话吧与“三体”相关的讨论,拍电影与“三体”系列科幻大片的策划,“三体”已成网络的热门话题。尽管“三体”作为科幻作品也有其自身的不足,但毕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作,对其的开发方兴未艾,我们将拭目以待,以其促进科幻文化的繁荣!





谢谢阅读、关心、分享!


菁323589

三体小说的伟大成就,在我看来完全不亚于任何世界名著。下面我先简单阐述一下我对三体小说的观后感。


三体小说中,第一部主要描写人类内部出现问题,有部分人类可以联系宇宙中的其他文明——三体文明,随后三体文明暴露殖民意图,而倒向三体文明的“人奸”也被其他人类发现,最终被大量的消灭,但视人类如虫子的三体提前派出质子,封锁地球科技,同时移民舰队已然出发。

第二部主要描写人类通过以往联系的资料发现三体人缺点——无法掩盖思维,进而提出面壁计划,由面壁人设计战胜三体人的方案。最终,来自中国的罗辑教授提出黑暗森林法则,并以暴露双方星际坐标的同归于尽方案,震慑住三体文明,取得暂时的和平。

第三部主要描写人类自身的问题,导致震慑失败,几经周折后双方星系坐标被全宇宙所知,地球本有自救的机会,但毁于圣母程心的仁慈之下,随后地球毁灭。若干年后,宇宙重启,但逃过一劫的程心再次错误的操作,很有可能导致重启失败,全书终。

以上的描述,虽然简略,但也描写得七七八八。故事本身并不复杂,除去科幻因素后,我认为正常读者均能读懂,不存在明显的理解差异。而且我认为,伟大的作品不是写好故事就可以了,主要是写人性。人性的光辉与黑暗,刘老师均在书中给出了最极致的描写。

三体中的人物,人性都描写的入目三分。比如被文革伤害的叶文洁,以及围绕她周边的那一群人物,描绘的如此让人绝望。最后才发现,他们什么都不是,只是历史。

第二部中的章北海,舰队出逃,黑暗森林中的人性,描写的自然而不做作,而且人吃人的关系也在书中提现的淋漓尽致,这些本身,与科幻并无多大联系,只是借助科幻的名字,搭建了一个舞台,让演员们在台上尽兴的表演。而作为读者,你是否需要了解这个舞台是用什么材质搭建的?根据什么力学原理而制成的呢?显然不需要,您只要坐在台下,看在刘老师的导演下,一众演员是如何演绎这段史诗即可。

刘老师也在书中对眼下潮流进行了讽刺,比如男色时代,比如男女同化,我认为这在当下也是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

而且,书中的描绘庞大纷杂,且极具想象力。即使如我这种0科幻基础的入门知识仅限知道ET的读者,都能读的欲罢不能。

最后,借书中的金句结束这个问题: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笑而不语是君子

内容有轻微剧透)人们对文学的口味向来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所以喜欢的人即使很详细地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恐怕也很难改变不喜欢的人的看法,反之亦然。

不过许多人喜欢的东西,总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共同的理由的,比如题主问到的《三体》。



先说明一下,答主本人非常喜欢科幻,但在《三体》之前,许多年没看过国产的科幻作品。原因也很简单,国产科幻格局太小,看着无趣。

但看了《三体》系列之后,答主确实被大刘先生征服了。在答主看来,《三体》是可以和美国科幻泰斗阿西莫夫的《基地》系列比肩的作品,至于理由简单说一下。


《三体》世界的讲述者——刘慈欣

在答主看来《三体》系列真正吸引人的,除了奇绝的科幻情节,更重要的是它真正的主题,即生命与生存。什么是生命?生命为何能够存在?生存的本质又是什么?呃……《三体》系列没有去专门探讨这些问题,但读过之后,许多用心并有一定人生阅历的读者都会拍案叫绝,似乎突然之间自己来到了一个新的宇宙。

《三体》表面的情节讲的是人类与外星文明的生死互博,但实质上却讲的是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乃至生命出现在地球之后每天都在重复发生的故事。一个生命怎样生存,一个人怎样生存,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国家怎样生存。当然我们的生存不需要《三体》来教,《三体》也没有杜撰出日常生活中不存在的高深生存之道,但是看过《三体》之后,许多人还是会感到:原来是这样!确实是这样!



《三体》中有文革,好多没看过《三体》的人首先会被这个噱头所吸引,但其实文革情节的冲击力在《三体》系列中实在是微不足道。而真正使人感到震撼的是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的歌者,这也是真正让《三体》产生争议的内容(尽管争议者很少有人会提到它,即使提到也多数会将其斥为“魔幻”)。短短几页不动声色的描写,却挑战了科幻文学想像的极限,但真正讲述的却是日常生活的平凡举动。而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大刘先生把美好世界表象下的生存法则以最直观的方式展现在读者眼前,以至于让许多读者无法接受,更是让许多冲着文革噱头一知半解看完了两部半小说的读者恍然大悟,以至于瞬间由粉转黑。

但这正是《三体》精彩之处。还是那句话,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喜欢并看懂了的人,自会喜欢。不喜欢也看懂了的人,自然不会喜欢。至于确实没看懂的读者,也会有“炫目”的科幻情节和可以用来装13的科幻概念。各取所需吧。


桃花石杂谈

我想客观的说一下!

三体我很早就看了在拿雨果科幻奖之前,因为三体游戏吸引力我!当时我看完之后只是觉得这本书太黑暗了,也没太认真看。

后来三体火了之后又看了两遍加上各种文章视频的解读。首先三体和很多科幻作品不同的是三体让我看到了人类的渺小人类的孤独和无助。之前看了很多的科幻都没有这么仰望星河一样的设定。很多都停留在对于未来科学技术世界的憧憬中。三体让我们看到了人类和外星人之间也有和人类看着昆虫一样低微生命的鸿沟。我觉得这是三体能火的内核,再加上得了奖的原因和明星媒体的宣传,所以更加火了。

唯一的对于我个人而言有一点小遗憾的是,三体有点过于黑暗。整本书最后充斥着为了生存而散发出的兽性,这本书充斥了很多的排挤,民粹,暗黑的元素。少了些人性的光辉。但是人也许就是这样吧!正好迎合了我们这个世界爆发的各种民粹和排挤主义的人吧!


爱吃泡面的鱼

《三体》成书的时候,名叫《地球往事》三部曲之《三体》,只是后来《三体》名气大了,反而使人忽略了他的原名,读过这部书的人都知道,在第一部中,大刘借反思文革的机会,深刻地剖析了人与人性中的黑暗面,在第一部中,往事映照现实,科幻的色彩比较淡,有时令人不快,但只有这一部得了雨果奖,难免不让人做些过份解读。但在第二部《黑暗森林》中,则建立了一个体系,其基础就是黑暗森林理论,他使我们看到了我们文明的孱弱和幼稚,在遍布猎人和猎物的黑暗森林中,我们却点燃一堆篝火,大声叫着“我在这儿"。这就是人类文明的找死!然而,一旦踏上了漫漫星海,人类会以惊人的速度成熟起来。罗辑、章北海、维德……他们深刻地揭示了宇宙文明的残酷无情。第三部《死神永生》中,用编年史的方式讲故事,形式很新奇,但这一部却是成就最高,体系最完备,最令人痴迷的好书!我曾经做过评论“《三体》之后无科幻"。你如果真正读懂了《三体》,你会知道,所谓的美国大片是何等的弱,弱爆了!

向大刘致敬!


独孤庄主

简单来说就是大刘写得好。其实大刘笔下又岂止三体呢?他的很多作品我都读过,都很棒,这是一个有情怀的作家。三体满载着浓浓的历史厚重感开篇,从文化大革命开始,满是苦难的人生,对人性的审判让人深思,然后是顺理成章的让叶文洁有引入外星人毁灭全世界的举动,其实我们也一直在纠结,这样的人类存在还是毁灭了好?这就是思想带入,社会上的思想和冲突被带入其中引人共鸣。

再者,大刘是个功底深厚的硬科幻作家,宇宙社会学,纳米丝,缩微核弹,树形结构城市,随处可见的触屏,无线充电技术,宇宙战舰,雪地和梳子,等等数据和理论,或真实或推测夹带融合其中,又让人惊奇拍案,又不沉长枯燥,引人入胜啊!

如此功底,如此创意,能不好吗?


天下无双16555638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