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能否上市?就在这3小时的发审会里

接上期内容 。


企业能否上市?就在这3小时的发审会里

虎成论金--让中国人更懂金融!

发审会 第五个流程

发审委制度是发行决策中的专家决策机制,发审委通过召开会议对申请文件和《初审报告》进行审核,对是否通过发行人上市申请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表决,会前需要撰写工作底稿,会议全程录音,并实行终身负责制。

发审委的人员构成

发审委由证监会的专业人员和证监会外的专家组成,由证监会聘任,目前第17届发审委委员是63人,来自证监会、证券业协会、证监局的委员是19人,来自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的各7名委员,证监系统的委员总数为33人,占到52.4%,其它人员构成包括律师事务所5名、会计师事务所4名、证券公司4名、基金公司1名、保险资管2名、科研院所2名、高等院校6名、国家部委6名。任职资格包括:熟悉证券、会计业务及有关的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组成人员均精通所从事行业的专业和知识。各组中委员个人存在需要回避事项的,按程序安排其他委员进行替补。

会议公告

发审会召开5天前,证监会发布会议公告,公告发审会审核的发行人名单、会议时间、参会发审委委员名单等等,证监会依据发审委审核意见,对发行人以及企业上市申请作出最终的决定。

发审委组别模式

聆询过程

发审会由预审员向委员报告审核情况,并就有关问题提供说明,发审委委员发表审核意见,委员大多数没有实体产业工作的经历,审核一家企业一般需要两到三个小时,发行人的代表和保荐代表各两人,要到会陈述和接受询问,所以建议是董事长和财务总监,最好是懂财务的董秘。

聆询时间,不超过40分钟,建议做好分工,先回答简单问题,重要时间留给重要问题。最后董事长陈词,千万不要太长,2分钟就刚刚好。回答发审委委员的问题,必须确定,要坦然自信,不要出现“可能”、“好像”这样的词语,也不要出现回答委员问题时相互纠正或补充的现象,委员最烦的就是针对问董事长的问题,保荐代表人抢着回答。委员一般都是穿正装,建议代表也要穿正装,至少是西装,以示相互尊重。

投票表决

聆询结束后由委员投票表决,发审会有七个委员,获得五票以上赞成票则发行申请通过即“过会”。一般情况下,过会是7比0,被否也是0比7,偶尔也会出现4:3的情况,委员的意见一般情况下会比较一致。发审会上会前,每个委员也会把意见底稿打印好,很少现场修改底稿的,经过投票后“过会”与否,这个结果会即刻通知到发行人,经常有董事长激动地热泪盈眶,也有垂头丧气地从证监会所在地金融街富凯大厦走出来,还有董事长听到被否的消息,当场心脏病发作,被人架出来。

过去,原则上初审会未提出的问题,发审会不会再提,现在是终身负责制,发审会问题会问的非常细,十七届发审委要求严格执行40分钟的要求,前几年开发审会时,问题全部都是问保荐代表人,发行人代表也就是董事长基本上不说任何话也没问题,现在,又反过来了,主要是让发行人代表回答问题,保荐代表人只发表核查意见,不能代替发行人回答问题。发行人代表面对发审委委员,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回答多个问题,压力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重视发审会前的排练。

安排上会

现在审核节奏很快,初审会后根据情况可能会立刻安排上会,间隔时间一般在一周左右,发审委委员看材料的时间也是你想象不到的,只有两到三个小时。受乐视事件的影响,委员投票最顾忌将来可能要负责任,要让委员们放心,就要论证公司未来持续经营不会出现重大不利影响。

一位上市公司董事长在帮我修改本系列内容时,说我写的太啰嗦,“三大环节”、“11个人”,就是企业上市与否的关键。三大环节指:预审环节、初审会、发审会。11个人是指预审环节的两位预审员,初审会上的两位处长,发审会上的七位发审委员。我听了欣然一笑,是很经典,但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审核意见与回复

发审会认为拟IPO企业有需要进一步披露和说明问题的,会形成书面审核意见,然后告知保荐机构。保荐机构收到发审委审核意见后,要组织发行人及相关中介机构按照要求回复。发行监管部综合处,收到审核意见回复后,再转交相关监管处室,审核人员要按要求对回复材料进行再次审核并出具意见。

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企业,每个企业多少都会有些瑕疵,那是不是就可以随意否决一家企业?不是,发审委委员告诉我,否决一家企业比通过一家企业更难。否决,是要给出明确、清晰、具体的理由的,如果不客观不公正,拟IPO企业是不服气的,会申请行政复议。

2017年11月7日,发审委审核六家,否决了五家,其中一位被否的某企业董事长就试图联合其它企业一起去告证监会,当然最后没人响应,企业的保荐机构券商肯定不会掺和你这事的,你快意恩仇把证监会告了,但券商可是证监会的嫡亲。

另外,既然能同时把原因和可以行政复议的提醒都写在红头文件上,难道还怕你复议?事实上,不予核准的决定都是非常严谨并经过认真讨论的,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会写到否决决定里面,写上去的,都说明证据已经坐实了。

封卷 第六个流程

发行人的首发申请经过发审会环节的,不论是否审核通过,均需要进行封卷工作

,即要把申请文件原件重新归类后存档备查。这都是流程化的工作。券商都会指导和帮助企业处理好。

核准发行与上市 第七个流程

发行与上市工作的环节以发行人拿到证监会发行批文为起始点,以公司股票上市流通,也就是在交易所敲钟一刻为终点。发行上市工作的组织者通常为券商的资本市场部,也就是销售团队,发行人和保荐团队、财经公关予以配合。

主要是签各种字、盖各种章、见各种人。都是流程化的工作,不再细说。这里说说见各种人,就是路演。要准备的包括路演PPT、企业的宣传片、保荐人研究员撰写的投资价值报告等文件。

虎哥 路演主要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一对一的路演

主要是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拜会机构投资者,如公募基金、大型私募证券基金之类的,进行一对一的沟通和推介。内容主要就是讲PPT,包括公司的商业模式和投资价值,解答听众疑惑,

听众通常由几个人到十几个人不等构成,主要是公募和私募的基金经理、行业研究员、投资总监、合伙人等各路精英。

第二种:三地公开路演

通常是北京、上海、深圳召开上百号听众的路演推介会,一帮基金、券商、资产管理公司、私募的分析师,行业研究员坐着看宣传片,听PPT,讲解内容也和一对一路演没有本质区别,区别主要是听众的规模更大,问的问题可能会更浅一些。

第三种:网上路演

就是企业高管、保荐团队代表通过网上互动平台回答股民针对IPO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就有点走过场的意思了,原因在于:这个环节发行价已经确定,对发行结果和网上认购数量没有任何影响,低质量的问题也非常多。

其它准备工作

最后还有其它各种准备工作、比如说网下配售、网上发行、上市,这就是IPO审核制下的上市流程,希望对你有用。

2017年10月新一届发审委上任以来,屡屡成为财经媒体热点话题,因为他们把IPO的过会率,从过去的90%拉低了到当前的50%,从这个数字的变化,你能看出什么?请关注《虎成论金》 “IPO那些事A股篇”第9期。


【延展阅读】

2018-04-10第178期【 】

2018-04-13第179期【 】

2018-04-20第181期【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