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宇文楚

昨天山妮去农村,遇见了儿时就耳熟能详的两种中草药材。在农村这两种植物不是什么希罕物,只是普通,平常生在山坡、路边灌丛中或田地旁的小木通和燕麦。山妮就跟大家介绍以下几种常见药材在母亲身上发挥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对我来说是药材,可能对别人来说是杂草的植物更加熟悉,印象深刻。

燕麦草(野燕麦)。燕麦可是种地人不喜欢的田间杂草,可对母亲来说,也是一剂良药。母亲多病体质虚弱,西药吃多了伤胃。有时睡觉起来,会淌一身虚汗。这样母亲就会把我从田间采回,晒干的燕麦,抓一把放口缸里煮水,有时放一两颗大枣,喝上几次,虚汗就止住了。原来燕麦草有固表止汗,自汗和盗汗的功效。


除了以上两种,有一种叫千只眼的植物,表面有透明小点,尤其是对着阳光看,有许多像眼球的点。千只眼具有祛风解表,行气止痛,活血散瘀等功效。母亲泡过脚,也煮水喝过。


彝家山妮

在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说实话,在我们农村人眼中,这些田野里随处可见的野菜、杂草,根本没当什么药材。生在农田里的,还要挖空心思清除。正好今天下午阿兮去乡下自家小果园转了一圈,把随拍到的几种分享给大家吧。

一、天浆壳(萝藦)

在果园旁沟边山枣树上,挂满好多干透了的天浆壳。这种药材目前行情35元左右1kg。可能这样大家不好认,下面我再分享一张萝藦花、果和天浆壳微拍图组合。

小时候大人不让孩子吃这个果子,也不让碰茎叶,说有毒。在此提醒大家,不了解药性,千万不要自己用药

,可去咨询中医。

二、泥胡菜

果园前几天刚刚浇了水,冒出来太多泥胡菜了。泥胡菜在阿兮老家农村,有个很难听的名字“秃疮头”,拔猪菜都不会找它。最近几年听城里人说也可以吃了,是药材。

三、黄花蒿

四、车前子

五、风花菜

果园里随处可见的风花菜,大家千万不要认作荠菜,荠菜我下图另分享,他们还是有差别的。

六、荠菜

这个才是荠菜,因我家小果园一直采用与草共生模式,有机肥养地,土地非常疏松肥沃,野菜也都长得很肥嫩。不过荠菜已经开始开花了。

荠菜的作用和禁忌,我以前写过好多,在此就不做详细说明。农村这季节茵陈也正是好时候。

今天阿兮还挖了一些苦菜、苦碟子、蒲公英等,回来蘸酱吃。在农村人心目中,这些才是真正清热解毒泻火明目的好野菜。

春天万物生,这只是刚刚开始冒头的一些所谓“药材”,等春末夏初,还会有更多的植物明星登场。像益母草、艾草、小鸡草、苟乃子根、半夏、山枣核、槐米、茜草、覆盆子等等,都是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了。

阿兮没写全的,欢迎小伙伴们继续补充。有不同意见和建议,一定在评论区告诉我哦~

关注阿兮随笔,看不一样的三农解读。谢谢点赞支持!

阿兮随笔

在农村有哪些随处可见的药材?

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



野菊花 野菊花在农村的秋天也是很常见的,路旁、沟谷、山野、河边到处是,细细、密密、黄黄,象小太阳花,星星点点,很是好看。因在农村太常见,便被人们冷落了。其实,野菊花是味很好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去火、抗菌消炎、清肝明目的功效。有懂养生的,趁着秋天野菊绽放,将其采摘回来,晒干,用枕袋封了,套上枕套,用来做枕头,头枕花睡,气味芬芳,怡神养脑还助睡眠。美不?!用之泡水当茶喝,亦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的功效。若不信,亦上网查查,或是去中药铺看看有没有野菊花。



折二根 又叫鱼腥草,这个就更常见了,几乎天天溜上百姓餐桌。在农村的路旁、沟谷、山地、田埂随处可见。阳春三月,去到乡间,随便就可挖上一筐!用来凉拌,是道特别的美味。亦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通淋等作用。



车前草 又叫蛤蟆草,鮮草和籽皆可入药,有清热利尿、明目祛痰的作用,在农村亦是随处可见,路旁、野地到处是,可根据药书提示的季节采制入药。



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非常多,根据药食同源的原理,只要是可食的野菜,都具有其特殊的药用功效。不同之处在于采制的时间不同、采制的根、茎、叶、籽的部位不同、制成药材的步骤不同、不同的病搭配的药材和比例不同。

怎么样?农村遍地是宝吧?!可不要乱施农药、除草剂了哦!


土家族阿妹

农村土地资源丰富,植物种类繁多,除了家种的大黄,党参,丹桂,柴胡等中药材之外,还有很多常用的野生的药材,下面我就给大家介绍几种农村随处可见常用的药材。

1、金银花--清热解毒 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是国务院确定的名贵中药材之一。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保肝利胆的功能。

2、鬼针草--疏散肝热 嫩时可当菜吃,还算可口,据说对降低转氨酶效果很好。可疏散肝热。



3、苦菜--抗癌健胃 苦菜是上品的古本草,可健胃益胆,抗肿瘤,很适合现代人。



4、葵菜--利五脏 有野生和家种两种,可通利五脏,根用以通利肾窍,叶以红糖为引,对付疮肿外敷有效。

5、野薄荷--解毒散风热 味道和作用和家种者相似,散风热,逐秽气,解鱼虾毒。


6、灰灰菜--清肺腑淤积 一般不入药,古方用之制作冬灰,今少用,能清肺腑淤积。



7、车前草--清肺热、防结石 药店用子,草与子同功,清膀胱热,利肾气,预防积石,此外,引肺热从小便出,可对付咳嗽。有大叶、小叶两种,小叶者良。


8、蒲公英--清热消肿 蒲公英是常见的一种野菜和药材食用味道鲜美,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

以上给大家介绍了几种农村随处可见的几种药材,你们了解了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农村随处可见的药材,欢迎大家讨论交流。


农业补贴

我家住在安徽农村,所在的市是号称“四大药都”之首的亳州市,江泽民同志曾亲笔为亳州题词“华佗故里,药材之乡”。中药材种植行业在亳州具有悠久的历史,亳州的最出名的地产药材有亳芍、亳菊、牡丹等。在农村的田野随处可见各种药材,还有一些野生的草类也可入药,下面介绍一些我们这儿常见的药材。

一、亳州最常见的药材就是上图的亳芍了。清朝诗人刘开的诗句“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形象地描绘了芍药花盛开时的美景。每年春天,芍药花盛开的季节,鲜艳的芍药花把亳州打造成了一片花的海洋,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参观游览。亳芍根部入药有镇痛、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经前腹痛、盗汗、头痛等,用途非常广泛。

二、除了亳芍之外,我们老家种植最多的要数亳菊了,每年农历9月的时候,菊花盛开,很远的地方就能闻到阵阵花香。图为农历9月初,亳州菊花盛开,农民在地内采摘菊花的胜景。亳菊药效主要为疏风散热、解暑明目,最适合上班族泡茶饮用。

三、除亳芍、亳菊之外,牡丹的种植面积也非常广泛。亳州牡丹最多的时候有一百多个品种,大多栽种在大寺牡丹园内,可惜现在已经不存在了。农民种植的牡丹大都是白色的药用牡丹,以根部入药,名为牡丹皮,常用于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五、这种杂草的学名叫小蓟,我们这儿称它为“七七芽”(音),是农村田野里的一种常见的杂草,这种草的根系非常发达,即使用除草剂也难以将之去除,所以非常普遍。在长得比较嫩的时候可以用手拔掉,但当它长得比较老时,上面就长满了刺,很容易伤到手。用作药材的话,具有凉血止血、活血解毒、利尿通淋的功效。

六、上图为蒲公英,在农村田野随处可见,小时候经常把长满种子的蒲公英摘下来,放到嘴边轻轻一吹,种子就像一只只小伞一样四处飘散开来。蒲公英也是一种中药材,在秋天的时候连同根茎一起挖出来晒干, 可以舒缓多种炎症。

七、绞胡兰也是农村常见的杂草,根系非常发达,农民一般把它当作杂草,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很难把它根除,真是野火吹不尽,春风吹又生。绞股蓝主要成份为绞股蓝皂甙,可以长期食用,有“东方神草”、“南方人参”美誉。主要用来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抗癌防癌等。

九、马蜂菜。营养价值很高,被称为长寿菜。可以很好的合成人体激素,减少血液淤积现象的发生,有效预防心脏病;能够帮助人体清除肺中的一些颗粒,有效的缓解人体肝脏的负担,减少肝部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很好的减少人体的血压,同时对降低血脂的含量也有很明显的作用。

十、上面这种草叫蒺藜,是小时候最恨的一种草,经常生长在河边,在下河游泳的时候,经常被它扎到脚,所以提起它往往气得咬牙切齿。蒺藜的药效主要为抗衰作用和强壮作用,蒺藜中可以提取一种药物——原薯蓣皂苷,能增强性欲,提高性能力,除此之外,还有改善脑循环、保护缺血脑组织的作用。


草根影像

在农村乡下,其实是有好多野生的中草药的,只是可能有些人不懂得它们的功能,也不知它们是草药。在我们村里田园边路边常见的有:鱼腥草、车前草、枇杷叶、紫苏叶、小飞扬草、穿心莲、马齿苋、金银花、薄荷、野菊花、白花菜、蒲公英、艾叶⋯等等。


鱼腥草

功效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消炎抑菌等。平时在咽喉肿痛、咳嗽痰多,可以和冰糖雪梨煲水喝等。

白花菜

功能有:清热解毒,袪湿健脾,益肾,防癌等。平时上火时可摘下嫩枝叶滚鸭蛋汤,或清炒,味道甘甜可口。


紫苏叶

功能有: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等。平时蒸鱼的时候可适当放些,味道很好喔!


车前草

功能有:利尿通淋、清肝明目、清肺化痰等。平时发现小便黄赤等,我们不防用车前草煲水喝。


蒲公英

功能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在乡下的妇女乳房涨痛、乳腺增生等煲点公英就可以缓解疼痛了。


小飞扬草

功能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等。对于皮肤皮炎、湿疹等皮肤病有很好的消炎、杀菌、止痒作用喔!


马齿苋

功能主要有:清热解毒祛湿,散血消肿等。蒜蓉清炒味道很赞,酸酸的,吃了它能多吃一碗饭。

等等…


小敏苑社

我来说说我小时候挖过的几种草药。

一、石菖蒲

多生长在山间溪流的石头上。小时候“最烦”挖这个了,因为它闻起来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我不是很喜欢。但也没办法, 有一段时间,石菖蒲的价格还可以,挖来了能补贴家用啊,“被逼无奈”,每天拿着麻袋挖这玩意。

二、七叶一枝花

它的样子比较奇特,叶子长成了一个圆形,开的花,又特别像叶子。七叶一枝花有消肿止痛、清热解毒、晾肝定惊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疔疮肿痛,跌扑伤痛,蛇虫咬伤,惊风抽搐。

三、积雪草

也叫灯盏菜。小时候,如果谁上火了,我们就会去山里挖积雪草来煎水喝。别看是草药,它煎的水一点也不苦,还挺好喝的。积雪草有滋补、消炎、愈合伤口、利尿通便和镇定作用。对麻风病、溃疡也有一定的疗效。

四、鱼腥草

鱼腥草就很常见了,现在很多药里面都含有鱼腥草。鱼腥草味辛,性寒凉,归肺经,能清热解毒、利尿除湿、消肿疗疮,有抗菌、抗病毒的功效。除了入药,鱼腥草还可以直接当菜吃,嫩芽直接凉拌,很好吃。

五、金线莲

六、鸡爪草

喜欢长在一些荫蔽、湿润的地方,特别是一些林下小溪的石缝里,经常见到。生命力很强,比较耐旱,有时候旱了一两个月,也不会干死。全草供药用,治风湿麻木、鸡爪风、瘰疬等症。

七、半夏

半夏,生于夏至日前后,此时,夏天也过半,故名半夏。记得小时候经常去挖来卖,如果价格高的话,家里人农活都不干了,全都去挖药了。半夏是一种很典型的药用植物,具有降逆止呕、燥湿化痰、消疖肿的作用,兽医用以治锁喉癀。

除了这些,农村还有很多其它野草,看着不起眼,其实都是可以入药的,只是一般人不知道罢了。


爱打渔的樵夫

说到身边的药材,我就想到小学时的一件事情。有一年的春天,学校组织学生勤工俭学,到村里的后山上去采野菊花,就是可以卖钱来贴补学校费用。学生们当然愿意了,因为那一天不用上课,大家兴致都很高。由老师带队,很快就走到后山,看到地上的野菊花一丛一丛的,特别美丽,不过当时大家都没有相机和手机,不然可以留下许多珍贵的照片。采菊花也不用什么工具,直接拿手扯了就放蛇皮袋里,一个人很快就能采一袋子,收工的时候,开来的拖拉机都被装满了。后来就看到学校的操场上在晒野菊花,老师说这干了以后就是中药。

再说说我们湖北农村其它常见的几种药材,这些知识都是小时候听父母说的。

兰枝莲:妈妈说叫半边蓝,因为蓝色的花开在草枝的一边

功能主治: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抗癌之功效;治阑尾炎、肝炎、胃痛、早期肝癌、肺癌、子宫颈癌、乳腺炎等;外用治痛疖疗,跌打肿痛等症。此药民间用量较大。

蒲公英:我们小时候叫黄黄淼,最喜欢拿着它的花来吹啦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散结。治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瘰疬,疔毒疮肿,急性结膜炎,感冒发热,急性扁桃体炎,急性支气管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

车前草:田梗上多,这个我们小时候也帮学校采过

具有利尿、清热、明目、祛痰 的功效。主治小便不通、淋浊、带下、尿血、黄疸、水肿、热痢、泄泻、鼻衄、目赤肿痛、喉痹、咳嗽、皮肤溃疡等。

小蓟:我们小时候叫刺角芽,很扎手,不招人待见。一般看到铲掉了。

凉血止血,祛瘀消肿。用于衄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下血,外伤出血,痈肿疮毒。

苍耳:我们叫卷毛子,捉弄人的时候就摘几颗往伙伴的头发上使劲揉。快成熟的时候从它旁边走边,都会直接粘在裤腿上。

苍耳子:散风湿、通鼻窍、止痛杀虫。用于风寒头痛、鼻塞流涕、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癣、瘙痒。


在下智多辛

农村有句俗话“脚踩三颗药”意思就是说,你走路的时候一脚踏下去都能踩到3颗以上的药材。其实我觉得可以这么来回答,在农村你所见到的都是药材,只是有些太普片,普片得你已经司空见惯,所以潜意识里面已不把它当药材。

如:白菜,雪梨,萝卜,车前草,蒲公英等等。下面说几种常规性的还能采到,却并不那么司空见惯的药材

第一:石橄榄

石橄榄是一年四季生长在深山林荫岩石壁上或者附生在多年老树的附生草本植物,分布我国东南部至福建和浙江南部,云南居多。功用:清热养阴,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利湿,消瘀。

第二:石斛

对人体有驱解虚热,益精强阴等疗效

第三:鹿仙草

益肾养阴;清热止血,用于阳痿,神经功能症,慢性肝炎,胃痛,消化道出血,月经过多。主肾虚腰痛;虚劳出血;痔疮出血

第四:镰叶西番莲(半截观音)

全草入药,有舒筋活络、散瘀活血、止咳化痰之效

第五:黄连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六:黄精

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

第七:夏枯草

清火明目之功效,能治目赤肿痛、头痛。

第八:灯盏花

微寒解毒、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消炎止痛的功效

还有很多不一一赘述


行者言七

一、益母草



二、元宝草

三、地桃花

地桃花并非桃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祛风利湿,活血消肿,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感冒,风湿痹痛,痢疾,泄泻,淋证,带下等病症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

四、臭鸡矢藤



臭鸡矢藤叶子被揉碎后会有股鸡屎般的臭味,因此而得名。但它确实是祛风除湿、消食化积、解毒消肿的良药。它的叶捣碎做汤可治咳嗽,其薯块可治血痨,叶子还可治痢疾,果之汁液可治毒虫螫伤,也可为冻疮药。它的嫩茎叶可以作野菜食用。

五、黄堇



六、荭草花



七、虎杖



虎杖是一种常见药材,别名野黄连。常生于山沟、溪边、林下阴湿处。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即可入药。由于其较高的医用价值,虎杖已被批量种植生产。虎杖有清热解毒,利胆退黄,祛风利湿,健胃清食,止咳化痰

等作用。不过孕妇须慎用。

虎杖的嫩茎很粗壮,焯水后可制成酸甜的风味小吃。

八、络石藤



络石藤,是藤本植物,开着像风车一样的白色花朵,大多喜欢生长在山野或者路旁的小草中,络石藤的主要作用就是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所以对于那些患有风湿麻痹、经脉不通、腰膝酸痛、咽喉肿痛等症状有很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