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子彈彈殼是鋼的嗎?為什麼不用銅呢?

馮學餘

子彈是由槍械發射出的武器,也可以作為一種娛樂工具;戰爭時更是擊殺敵人或破壞物資的最簡單的工具。子彈也可以說是集物理學、化學、材料學、空氣動力學以及工藝於一身的文明產物。儘管其使用與殺戮有關,但是在採用新的投射能量的技術問世之前,子彈仍然是人類的不二選擇。

覆銅鋼彈殼56式普通彈剖面示意圖:1-彈頭;2-發射藥;3-彈殼;4-底火。

從槍彈誕生之日起,彈殼都是運用的銅。銅的優點是加工進程簡單成型,其延展性和動作流暢性好,原料上講合適作為彈頭彈殼材料。

還有很多國家做子彈選用鉛和鋼的,比如中國就堅持使用不鏽鋼做子彈的國家。在六七十年代研製過全鋼彈殼和全鋼彈頭,後來全鋼彈頭沒有成功,鋼芯彈磨損的厲害,於是便用銅套包裹鋼製彈芯。

黃銅子彈的一個重要缺點就是造價高,但歐美財大氣粗,黃銅資源豐富,普遍用銅來製造子彈,他們的子彈分別是7.62X51、5.56X45、9X19這三個主要口徑,彈殼體基本上是圓柱形,這需要材料有很好的延展性,抽殼也會很順滑,銅是最具有價性比的。而像中國等銅礦較少的國家,為節省軍費,主體結構主要以鋼為主,而彈殼最外面的背甲通常只會用銅來做。像我國國產軍用子彈鐵做的表面塗漆,使用敷銅鋼做彈殼這兩種方法我國都在用。


旅行中國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彈殼都是用的銅質材料,而我國的彈殼用的是鋼製材料。


銅質材料有非常好的延展性,子彈擊發時,銅質彈殼可以進行一定程度擴張延展增加擊發時的氣密性。

另外,銅的加工相對簡單,並且不易腐蝕。一般的銅質彈殼不需要二次防腐處理。

那麼,既然銅質材料有這麼多好處,我國作為軍事大貨為什麼棄而不用呢?原因就在於,我國並非銅資源大國。

全世界的銅儲量,大多數集中在美洲,拉丁美洲,中非三個地方。作為銅礦資源匱乏的我國,使用銅來做彈殼,簡直太奢侈了。

在面對現實的基礎上,我國積極研發銅的替代方案,通過不懈的努力,終於研發了鋼彈殼。

細心對比可以發現,我們的鋼製彈殼表面有一層塗料。沒錯,那是一層特殊的漆,能夠起到防腐的作用。這種科技的研發,我說已經確定突破進展。目前來說,世界上掌握鋼製塗漆彈殼生產技術的國家,只有我國一個。

總之一句話:國家強大,人民受益!


龍門百曉生

以上兩型子彈均是56式或81式步槍使用的7.62毫米普通鋼芯彈,其鋼製彈殼上分別進行了鍍銅和刷漆處理。


這個問題其實在小的時候也比較困擾我,老家附近有部隊,經常打靶。小時家裡經濟條件差,聽人說彈殼是銅做的可以去撿著賣錢。結果呢人是高高興興的去了還撿了一大堆,但是拿到廢品收購的地方人家說同,只有底火那一點是銅的,其他都鍍銅的鋼做的,回收也只能按廢鐵收不值錢。這下可白忙和~~~也就是那時才知道,過去的一些老彈殼確實都是銅的,但現在呢我軍幾乎很少用純銅金屬來做步槍子彈的彈殼。不過後來到部隊後,發現64式手槍使用的7.62毫米手槍彈的彈殼是銅做的。只不過,確實小的時候都沒有見到過64手槍打靶。長大了知道了也沒那個機會去撿彈殼賣錢了,部隊裡幹部們打完靶都把彈殼回收了。我個人有的一些64彈殼還是跟文書私下要的,自己都做成工藝品了。

我國64式手槍子彈的彈殼採用純銅材料製作

言歸正傳,雖然子彈從出現就是用銅做的,彈殼也是銅做的。主要是因為銅延展性能好加工易成型,有一點工業基礎的國家都可造。甚至個人都能自己造。銅質地軟做成彈殼或子彈,在瞬間高壓高熱環境下,可以少許擴張的同時氣密性卻很好。槍械的抽殼裝置抽銅彈殼時阻力也小,不易卡殼。但是鋼彈殼由於材質硬則比較難加工,我國至所以主要用鋼來做子彈,然後在外面鍍一層銅或刷漆,主要有以下點考慮:

首先,我國的銅資源稀少,不像歐美銅礦多,隨便造。銅少就要想招解決,這樣鋼就是可行的選擇,同時也可以減少成本。想當年廢鐵一公斤才6毛錢,黃銅一公斤則是6塊錢,成本要高出10倍。但是鋼子彈和鋼彈殼對槍械磨損比較嚴重,比槍管和槍機。為了減少磨損,我們就選擇在鋼彈殼和鋼子彈上鍍一層銅或者是刷漆,利用銅和漆的材質軟的特性來減少對槍械的磨損。另一點鍍銅刷漆也能有效避免鋼彈殼與鋼子彈與空氣接觸後容易氧化生鏽的問題。在銅比較少的情況下,這是一個很合理靠譜的方案。同時,雖然鋼彈殼與鋼子彈加工工藝要求比較高,但對我國來說早已經不是問題。幾十年前就已經用這種方式大量生產彈藥了。

我軍95式槍族使用的5.8毫米子彈就是覆銅鋼彈頭與塗漆鋼彈殼

其次,銅基本屬於戰略性物資,本來資源就少需要進口,你再大量用來生產子彈,那肯定是嚴重浪費,不光成本高,還有面臨被制裁停供的隱患。這種情況下,選擇量大便宜的鋼來做子彈就是唯一的選擇了。

美歐由於銅資源豐富,子彈的彈殼多采用純銅材料


陶德中士

老實說,我國的子彈類型是屬於彈頭被銅的一種上漆鋼殼彈,我國其實是缺銅大國。早在戰國時期,當人們發現能提煉出銅這種金屬的時候就對其進行大肆開採。並在後來成為了主要流通貨幣的鑄造材料。在幾千年下來的開採中,我國的銅礦儲備量大幅下降,另一種金屬——鎢倒是不缺。而子彈作為一種一次性消耗品,雖然說有重裝彈這種二次使用的方式,但是成本和所耗費的時間遠不如重新生產。

(我國青銅器代表作司母戊大方鼎)

在我國銅礦還未探明的年代,作為延襲蘇式路線的我國軍工體系,在相當一段時間是使用全銅彈,例如56式7.62x39mm中間威力彈和早期的51式7.62mm手槍彈就是全銅結構的子彈,全銅彈比起後來的漆鋼彈有著更好的彈道和出膛速度,並且在裝藥量方面比後來的小口徑子彈要多一個量級,有著更好的殺傷性。

(56式步槍彈)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小口徑化逐漸成為了輕武器發展的主旋律,而我國也不甘人後,有別於美製5.56NATO步槍彈和蘇聯的5.45mm步槍彈,我國的小口徑子彈所使用的是5.8x42mm子彈,而基於技術的發展,我國缺銅的國情逐漸被發現,替換中間威力彈的小口徑子彈,如DBP87式所採用的僅僅是彈頭包裹著一層銅,除此之外全部採用鋼來進行替換。並在彈頭埋下了鋼芯,這是專門為應對同大規模裝備防彈衣的大國之間衝突所準備的,換句話說,專門打有防護目標。

(DBP87)

總的來說,被銅鋼彈的使用符合我國國情,並且能適應未來現代化戰爭的需求,這對於我國來說是非常有意義的。

歡迎訂閱 兵器次元


兵器次元

一般手槍、步槍都不用鐵來作彈頭,理由很簡單鐵暴露在空氣、水當中都會非常快的氧化氧化過的彈頭一般就不能在使用了,容易卡殼,另外對槍膛也不好槍膛的壽命會減短,另外就是就算是銅彈頭也不是純銅的一般都是包銅的裡面是鉛心的,只有威力稍大狙擊彈或機槍彈當中才會使用鋼心彈這種彈藥也是在鋼心外面包銅。

此外,黃銅的可保存持續性,一顆子彈從彈殼出廠還要經過彈藥填裝、彈頭裝夾以及不可預計的倉庫保存時間,相較於其他各類的金屬,黃銅耐受壽命明顯長且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也有一些觀點認為,銅化學性質穩定,保存比較方便。銅硬度小,對膛線磨損小,有利於延長槍管壽命,而且銅因為硬度小,由於擊發後火藥作用下,與膛線擠壓契合更緊密,使得火藥燃燒做工更充分,有利提高槍口初速。

我國使用鋼作為子彈材料,也就是所謂的塗漆鋼彈殼,主要是考慮成本,實際上,我國槍彈彈殼製造經歷了由黃銅片材下料——衝盂——四次引長切口工藝,改進為熱軋圓鋼棒材下料鐓 餅 ——冷 擠 壓——五次引伸——切口工藝。上世紀60年代末,完成了以鋼代銅,以棒代片的彈殼生產重大變革。雖然經過多次引伸工藝的改進,但是沒有重大進展,工序仍然繁多,不利於實現自動化生產。

為此,我國正在研製銅/鋼雙金屬彈殼,金屬複合材料是由兩種或多種具有各自特性的單體金屬,利用特定的工藝手段在界面上實現牢固的冶金結合,得到具有綜合特性的,並且價廉的新型金屬材料。銅/鋼複合材料,鋼表面覆銅或銅合金具有防腐蝕 、 抗磨損 、 導電導熱性優良、 美觀 、 成本低等優點,已廣泛應用於軍工。

銅/鋼雙金屬彈殼是在基體鋼表面覆銅, 採用外 、中 、裡3層金屬結構的複合材料彈頭外殼,橫剖面由黃銅∶鋼∶黃銅按15∶80∶5的體積比組成,黃銅和鋼之間有良好的冶金結合。使用該複合材料代替彈殼黃銅做炮彈,不僅經濟,而且彈道性能優越。


圖說軍事

圖為子彈各部分示意圖

彈殼是槍彈或炮彈的基礎部件,其作用是用來連接彈丸、底火和裝發射藥,使之成為一個整體,以保證全彈在彈膛內確實定位,防止發射藥受外界條件的影響以及射擊時阻止火藥氣體從槍膛尾部洩出和直接燒蝕彈膛。

歐美國家大多采用黃銅彈殼,而我國主要採用鋼彈殼。從物理特性上說,銅的質地較軟,延展性好,在擊發時高溫高壓的狀態下,可以有稍許擴張變形,氣密性好。同時,銅也是一種非常好的自潤滑材料,所以抽殼時的阻力小,斷裂卡殼的幾率也很低。而鋼彈殼的延展性差一些,會和槍膛緊緊地貼在一起,所以容易出現抽殼不順暢的情況,一定要做成明顯的圓錐形才能避免卡殼。另外,鋼質子彈是不能復裝的會有炸膛的危險。同時因為彈殼膨脹變形,可能會使機槍無法復位,而銅子彈就沒有這種問題。

由於我國銅資源較少,所以一直致力於發展鋼彈殼以其降低成本減少對進口銅的依賴。

圖為我軍目前裝備的5.8毫米子彈彈殼就分為

覆銅鋼和塗漆鋼彈殼兩種

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以鋼殼為主。鋼殼分為塗漆鋼和覆銅鋼。塗漆鋼是製造成彈殼後在表面覆蓋漆膜,保護彈殼以免生鏽。覆銅鋼是用鋼板兩面壓上銅板(很薄的)再製造彈殼,也是防鏽。近些年來由於加工工藝水平的提高,我國也開始大量採用覆銅鋼和塗漆鋼作為彈殼的製作材料。


楠竹一

圖注:銅彈殼

中國的子彈彈殼大部分以剛彈殼為主,少量彈殼用銅製造。眾所周知,子彈內部是一個密封的結構,發射藥在彈殼內燃燒,瞬間產生高溫高壓,巨大的能量將彈頭從彈殼內擠出,從而完成發射。這就要求彈殼具有以下幾方面特點:

1、密封性好。較好的密封性,才能保障能量不外洩,保障彈頭的殺傷力。

2、柔韌性好。較好的柔韌性,才能保障彈殼在發射藥點燃後,在高溫、高壓的巨大能量下,不容易變形、撕裂,繼而導致出現卡殼、炸膛等問題。

3、密度高,表面光潔。這樣彈頭才能順利從彈殼內脫離,並且不易生鏽,易於長時間保存。

銅和鋼,都具有這些特性。但相比而言,銅的膨脹係數要比鋼大,延展性和柔韌性都要比鋼好,抽殼容易,加工也比較簡單,可以說,銅是製造彈殼的最佳材料。事實上,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彈殼都是用銅製作的。

但由於我國銅礦資源較少,大量銅礦資源都需要從智利、秘魯等國進口,用銅製作彈殼顯然比較奢侈,成本較高。而且一旦發生戰事,銅礦資源補給線被切斷,受制於人,也會對我國產生重大影響。考慮到成本問題和戰略前瞻性,我國才退而求其次,選擇了鋼材料。可以說,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目前,我國的鋼製彈殼,主要有覆銅鋼和塗漆鋼兩種。覆銅鋼,即在鋼彈殼上面覆上一層銅;塗漆鋼,即在銅彈殼主體上刷上一層厚厚的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減小對槍膛的磨損,提高抽殼性能。這兩種彈殼,都具有成本低、性能好的優點,符合我國的國情和需求。


兵工科技

這個問題我有發言權,鋼殼子彈彈殼硬度高,連發時處於高溫狀態下穩定性好,不易卡殼,黃銅彈殼硬度低,連發時極易卡殼,所以除了以前造的黃銅殼子彈外,後來造的子彈都是鋼殼的,另外鋼殼子彈成本更低。一個73年兵飄過。


流浪者1986245

因為中國對銅的缺乏很大,如果子彈殼都銅製那成本很高,明知道用鋼做彈殼有多種弊端也沒辦法,現在只有鋼殼覆銅或覆漆來解決這個彈殼與機膛的密封功能,現在中國只有一款狙擊步槍所用的7.62毫米口徑的狙擊專用彈用銅製,但成本也高,說達到一百多人民幣一發,也只是接近國外同類產品水平


我本善良ojz

中國的早期裝備的各類型的輕武器,如步兵使用的自動步槍、狙擊槍、班用多用途機槍,迫擊炮、單兵火箭彈,甚至各種口徑的火炮都使用的是銅製彈殼。

銅製彈殼的優勢在於加工過程較為撂翻,因為銅這種材質的延伸性高於其他各類材料,在加工過程中,簡單的退火工藝就可以保障其在延伸加工過程中的延伸度,。彈殼,需要絕對的密閉性,銅材質的這種特性也保證了延伸過程中不會出現殼體極其細微的裂紋。

當然,這裡所說的不是用純銅加工,純銅這種材質又過於軟,所以各類彈殼用的是加鐵的黃銅,只是比例控制非常的嚴格。

目前,戰爭也好、日常的訓練、演習也罷,用銅製彈殼均無法再次回收彈殼,這樣銅製彈殼就成為了高成本下的又完全浪費的一次性的用品。

這就急需用新的材料來替代,鋼製彈殼也就應運而生。

編者所問的為何不用銅,實際上是淘汰了銅製彈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