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元以下的電動車還敢買嗎?看看電動車老闆娘怎麼說!

作為我們開電動車店的商家,每天遇到形形色色的顧客也不算少,很多顧客選中一款車,明明很喜歡,外觀、配置等各方面也都滿意,在得到報價後,卻都會這麼說:

1000元以下的電動車還敢買嗎?看看電動車老闆娘怎麼說!

顧客:我在某某店看到的車子和你這個一模一樣,才1000塊錢!你這要1800,也太貴了吧!乾脆你也賣1000塊錢,我買你的,錢讓你賺。

顧客:你說你的車好,我認可了,但是再怎麼樣,一樣的車子也差不了這麼多錢,我就多花200塊錢,1200怎麼樣?

顧客:車越貴利潤越高,人家車便宜利潤當然也低。你再把利潤放低一些不就行了嗎?人家價格低都能賺錢,你這麼貴還說賠錢誰信啊!

顧客:如果你一定要這麼貴的話,我只去好買便宜的了,我就不相信你的車還能好到哪去。

電動車老闆娘和顧客說了句真心話:

並不是我們沒有1000元以下電動車的進貨渠道,如果我們想進貨,還有價格更低的,實在是這些電動車質量沒法保障。真不敢賣,要砸招牌!

相信幾乎每位經銷商都遇到過很多這樣的顧客,我們的車明明和低價車不是一個檔次,顧客偏認為是一樣的。我們明明把價格降到了最低,顧客仍然不買賬,還想著更低的價格,因為那些購買低價車的顧客都有著這樣的心理:

1、樣子差不多的電動車,質量應該都差不多。

2、質量好的電動車和雜牌車的成本差距不是很大。

3、好車價格高利潤也大,低價車是因為便宜利潤小。

4、你不便宜賣給我,我寧可去買便宜的電動車。

其實當你說別人家電動車便宜而沒有馬上下決心購買的時候,就已經說明你對其質量的疑慮,你一定也知道品牌電動車質量肯定好過雜牌車。你只是想花劣質車的價錢,或者多花一點點的錢買到品牌車而已,但是你要知道品牌車和劣質車根本不在一個價位等級上,同一款式就有著幾百上千元的成本差距,而如今一輛車只有兩三百元的利潤甚至更低,如何達到相同價位水平?

每個人都願意少花錢買到更好的東西,但我們不妨想一想:質量是和成本成正比的,優質必然貴於劣質,價格低是通過壓縮成本來實現,而過分壓縮成本則意味著降低質量。也許顧客會說:不對,廠家還可以壓縮利潤,但是你是否知道一個供大於求競爭激烈的市場產品利潤是非常低的,賠錢的買賣有誰去做?但是壓縮成本就不一樣了,是可以想盡一切辦法來實現的,比如雜牌車使用劣質配件就能大幅降低成本。

所以當你看到別人家電動車價格那麼低而我們價格那麼高時,雖然有時因為價格流失一部分客戶,但我們堅守著質量,一定會被更多的顧客認可。當你明知我們的車好卻無法滿足你的降價要求時,並不是我們死磕利潤不放,而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會賠錢賣你。

當你買完低價車發覺質量太爛,需要花更多錢來修理時,對不起,我也無能為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