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揚州讀史,又不去擠遊客的鬧忙

相比那句經典廣告詞“煙花三月下揚州”,我更中意“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打消了季節的限定,又將揚州的富庶描繪了出來。

揚州的好,不僅在春天,也不限於瘦西湖。當歷史如大珠小珠星星點點落在揚州,最好的辦法就是找一條主路將其串起,邊走邊玩。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植被繁茂的鹽阜路是一個天然免費的植物園 本文均為 蔣瞰 圖

鹽阜路之味

因為要去冶春茶社喝早茶,不知不覺便沿著鹽阜路逛了下去。相比總是遊人如織的園林和景點,這樣顯然更清淨。

揚州“五園”聲名在外,後來開了很多分店反而少了特地去找一個“園”的奔頭,標準化,連鎖店,不用排隊,中央廚房。御碼頭的這家冶春是總店也是老店,《揚州畫舫錄》裡說的“市郊酒肆,自醉白園始,康熙間如野園、冶春社、七賢居、且停車之類,皆在紅橋”便是。茅蓋水榭,碧波盪漾,彎彎畫廓,綠蔭環繞,先要有早茶的氛圍,再來看吃點什麼喝點什麼。

五丁包子、千層油糕、冶春餚肉、大煮乾絲、松子燒麥,配上一壺用揚州本地的珠蘭、浙江的龍井、安徽的魁針配製而成魁龍珠。遊客的做法,揚州的腔調。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麗春院原型

細究下來,更有說頭的是,這裡就是韋小寶他媽韋春花所在的麗春院原型,韋小寶就是在這裡學會了各色生存之道。

題外話,如果說到揚州要帶一本書,我一直覺得,古典派可以看《揚州畫舫錄》,其餘人看《鹿鼎記》就夠了。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揚州人稱這條護城河是小秦淮河

言歸正傳,大多數人的路線是往西去往瘦西湖了,我反其道往東走,眼力所及是寧靜的外城河,和槐樹榆樹柳樹等綠植圍起的滿目蔥蘢。揚州人自嘲沾親帶故,所以稱外城河為“小秦淮”。準確來說,小秦淮靠裡的是豐樂上街,外側是鹽阜路,兩兩相望,也可以互通,比如走到天寧寺時。

磚紅色的簇新門頭在綠意中格外耀眼,人們在此拍照大有一點紅的意味。正史裡,天寧寺曾為東晉太傅謝安別墅;後來更名天寧寺,是宋徽宗應昭慶軍節度使蔡卞請求所賜。野史裡,金庸迷都知道,是韋小寶拔芍藥之處。俱往矣,如今這裡也是揚州佛教文化博物館,一個集古玩市場與地方佛教文化展示為一體的場所。

對面就是乾隆下江南停靠的御碼頭,正欲查資料,同行友人說了句“別查了,你看它離麗春院這麼近”。一笑而過,正史和意淫同樣重要。

在綠樹和小河的轉換中,再往東走,只見一座“仙人橋”,只差騰昇煙霧,心裡暗想,河對岸的房子定和名人有關,不知過橋後會不會羽化登仙。

過橋後,路名也改了,就叫史可法路,那幢房子便是史公祠(史可法紀念館)。人們會想到去何園個園,但是,揚州的園林遍佈各處,史公祠也是一個精緻的園林,遍植銀杏、蠟梅、桂花、瓜子黃楊、廣玉蘭、羅漢松、木香、紫藤、紫薇等五六十種古樹。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史公祠前

一手打造先鋒書店的室內建築師陳衛新是揚州人,說起史公祠,他回憶:少年時候去史公祠門前寫生,往往畫不成畫,路邊上吃碗豆腐果豆芽湯,然後走去對面的古藉書店買打折書。

“對於我來說,‘史可法’首先是綠蔭之下一條深深的河流。桃紅李白,是講顏色的,是情感,是一種人情練達。讀書,法史,是講道理,是規律,是一種世事洞明的能力。”陳衛新說。

再往前300米,就是個園、東關街和綵衣街路口。東關街大概成了遊客打卡之地,尤其那些傍晚抵達揚州來不及去名勝古蹟的人,先去東關街走一遭,算是過渡到了這個城市。

既有帝王足跡,也有花橋柳巷,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看過揚州風情,還不用付門票錢,鹽阜路的味道大概就在這裡。

相別路的漢朝風骨

相比許多城市,揚州人心裡很少有“郊外”這個概念,他們的安逸在於能不開車就不開車,市區裡都是走路可到。就像你問早茶哪裡好,他們多半會說,離家最近的那家最好。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很多城市已見不到的自行車修理攤。自行車是揚州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

所以,王功權在離市中心約有5公里的地方建造了他的理想家園青普行館時,外人產生了好奇,專程前來(倒是揚州本地人還是過著自己的生活,沒被打擾,甚至不知)。而我覺得,行館一詞,和揚州這個城市,本身就很搭。

沿瘦西湖一路往北,綠樹成蔭這種好景象到了虹橋坊一帶立馬中止,繁華市肆消退,托出一個光禿禿的新城。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行館公共空間

竹木和一百到三百年不等歷史的灰磚組成了整個行館,4400平方米的地方方形切割出了20個有獨立庭院的客房。其他地方留給揚州本地文化:古琴、修繕、揚劇、雕版印刷。建城2500後,依然有人在夜涼如水的夜晚,換裝學唱,和老師穿越這片歌吹勝景。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漢廣陵王墓博物館

行館不是遺世獨立的,旁邊就是漢廣陵王墓博物館,不過我更喜歡叫它漢陵苑,更風雅。

墓地主人是劉胥,漢武帝劉徹的兒子,被封為廣陵王,揚州也因此古稱廣陵。

漢唐,還真是一脈相承,建築外觀,民族心性,都是一個脈絡。儘管這個墓地是根據高郵市天山鎮神居山的原墓址原樣搬遷的,但是,望著這些仿漢建築,心有“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的蒼茫。

“黃腸題湊”、“金縷玉衣”是墓地關鍵詞,就算之前沒聽說過也沒事,博物館給予了圖文版詳細解釋。

打車說不清楚地名,試試跟司機說“相別路”。那時,包括本地人在內的很多人都特別提出過這個路名,覺得怪怪的。後來說,歷史上盒這裡是吳國、江都國、廣陵國及隋唐州、道、郡、府、衙門的所在地。相傳相別路的東北角是當時揚州的外交官駐地,每當外交官離職或離任回國時,揚州地方官員必相送他們到此告別,故此路稱“相別路”、橋稱“相別橋”。

還是借用陳衛新的話:讀史有個好處,可以讓人保持一種清醒與平衡。

如何在扬州读史,又不去挤游客的闹忙

漢廣陵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