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裡,康熙為何任命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而不任命十三阿哥?

chef101

首先,我們知道雍正的父親康熙帝,做了六十一年的皇帝,在位期間開創康乾盛世,他深知為君之道,康熙晚年,吏治腐敗,國庫虧空,老皇帝心裡清楚卻沒精力收拾這爛攤子了,所以他要挑出一個能擔此大任的後繼之君。



在當時最有競爭力的是四爺八爺十四爺,四爺胤禛,面冷心熱,私下有“冷麵王爺”之稱,對待政務都是秉公處理。八阿哥有“八賢王”的美稱,康熙以仁治國,對於臣子過於寬容,私下康熙被稱為老佛爺,八阿哥被稱為八佛爺。十四阿哥是雍正帝同胞兄弟,是難得的將才,領兵打仗行,治國就差多了。十三阿哥心直口快,有俠王之稱,無爭位之心,只是現在他四哥這邊,而十四阿哥雖說是八爺黨,但是也心懷鬼胎。

而當時康熙帝囚禁十三阿哥,一是不想看見這個耿直的兒子參與太子之位的爭鬥,二是保護他,免得被八爺黨所害,三是為了給雍正繼位添一份保證,因為在十三阿哥囚禁前,也是打仗的能手,當時直隸一帶,很多將領都是十三阿哥的老部下。一呼百應,還能保不住雍正的帝位?


而封十四阿哥做大將軍王,雖然說,他手機握著軍權,到遠在西北,老皇帝歸天也就那幾天的事,到時候大局已定手握兵權的十四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造反?讓他遠離京城,一是為了避免兄弟間的自相殘殺,二是防止雍正繼位不順,三應該是康熙帝給十四阿哥的補償吧,派出他,而不派十三阿哥的原因就是要十三阿哥在京保他四哥順利登上帝位,到時候即使十四阿哥反叛,雍正手下也有這麼一位將才可用,要是派出十三阿哥,留下十四阿哥,結局可就不是康熙把握的了了。

純屬個人觀點。


皇帝就是朕

康熙果然是老謀深算!

康熙肚子裡面的水太深了。


他封十四阿哥封為“大將軍王” ,是有著多方面的考量的。只要瞭解了當時眾皇子爭鬥的形勢,也就能夠明白康熙的深意。


一,此次任命,是應拉藏汗請求,打擊入侵西藏的的準格爾部。


以當時康熙一朝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此戰無論有什麼波折,打勝仗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任命十四為撫遠大將軍,統帥大軍討伐準格爾,說白了,是做給老十四和群臣看的。


為什麼?因為此時奪嫡之爭,各皇子明爭暗鬥,有愈演愈烈之勢。

委十四阿哥以重任,在十四看來,是康熙對自己的栽培、積累功勳。

在大臣看來,是康熙對大寶之位意有所屬。

而在老八看來,他與十四的關係,康熙是心知肚明的。十四能夠建功立業,對老八也有好處。間接安撫了老八那顆躁動的奪嫡之心。


這樣,就平息了朝中爭端。康熙可以騰出手來幹自己的事。


二、十四與老八,十四阿哥有勇,打仗治軍有一手,老八心機深沉,這倆人在一起,還不知道要琢磨出什麼妖蛾子。而且,老八的為人,康熙心知肚明,如果將來大事不諧,老八鋌而走險的可能性極大。此次將兩人分開,康熙也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三,十四原本是貝子,此次被封為大將軍王,更重要是的手裡面有的兵權,能夠在軍隊中進一步培植自己的勢力,對其它的皇子也是一個制約。尤其是老四。

可以預料的是,將來打了勝仗,論功行賞,凡受封賞者,無論如何是要感激十四阿哥的。


這樣安排,可謂滴水不漏。但是有個疑問:將大軍交給老十四,康熙就沒有考慮到兵變嗎?


其實,只要看看負責西征大軍後勤糧草的是誰就知道了,沒錯,就是年羹堯。年羹堯雖是康熙的臣子,但是他有一個更重要的身份:他是四阿哥的家奴。

在那個年代,家奴與主子,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在潛規則裡,家奴對家主的效忠,甚至高過了皇權。

在年羹堯的制約下,遠征大軍等於被掐住了命脈?有異心?軍中無糧草必亂!


四,那麼,為什麼不是十三阿哥呢?

除了上面三個原因之外,十三與老四走得近,十三領兵西征,一是失卻了勢力的平衡,二是十三阿哥的身份有點特殊,跟叛軍有血親,所以十三阿哥是萬萬不能去的。


當然,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站在即成歷史事實的後來者的位置上,可以洞觀這一切。但是如果大多數人處在那個時代,估計也難以看透。


焦老爺子的演技,真沒得說。


脂肪故事


箇中味

如果康熙沒有任命十四阿哥為大將軍王,就沒有後來的所謂雍正是改了傳位詔書,是把十四的十改成於這回事了。



就是因為封了老十四大將軍王,才讓人有了康熙傳位給老十四的揣測。在此之前毫無跡象老十四是皇位繼承者的有力人選。

不選老十三,那是因為還處於圈禁中,用康熙後來的說法是為了磨練老十三,怕他衝動的性格誤了事,把老四捲入是非中。

由此可見,康熙不到最後關頭,就是不想暴露他心中的繼承人選,所以,派老十四領兵,也有力的牽制了八爺黨的視線。因為被封大將軍王,老八對老十四有了想法上的改變,以前一直是自己的支持者,忽然變成眼前的競爭者了,老十四心思也活了,覺得可以不用靠老八了,所以開始跟老八對立起來了。才有了後面在送拜壽禮的時候,自己送的萬壽石被老八換成死鷹(死音)當然,康熙是知道老十四的壽禮被掉包了。為了穩定局面,他不追究。不給老八老十四任何搞事情的理由。



不得不感嘆康熙的兒子個個精明,更感嘆康熙為了幫老四順利上位,做了個大局。真是絕了!


歸命候

在影視劇《雍正王朝》裡面,康熙朝後期各位阿哥能夠得到最重要的一個位置就是大將軍王。這也是康熙那這個職位來試探真正的皇位繼承人能否做到為了國家利益放棄自己私利,可謂是試探眾阿哥的利器。

這個職位一出對這兩個職位最有競爭力的就是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其他阿哥也想得到這個職位奈何沒有相關領軍打仗的資歷,所以眾阿哥也是在為這個職位爭奪。四阿哥鐵定是想保十三阿哥承擔這個職位這樣既可以手握兵權又可以乘機取消圈禁。十三阿哥可謂是有自己的優勢,打仗資歷放在一邊先不說。有一個蒙古大汗的孃舅如果再帶十萬兵馬可謂是得天獨厚,這樣的情況也超出了康熙的控制範疇所以從帝王術來看這點十三阿哥已經沒有希望拿到這個職位。

加上西北戰事之所以失敗就是八阿哥一黨在後勤糧草上動了手腳,只有失敗才能有機會推薦自己的人接手這些兵馬。康熙在一次軍事失利以後不可能不想到這點,為了軍事勝利也必須是八阿哥一黨出任這個職位。一方面為了西北戰事勝利一方面為了安撫八阿哥一黨這個職位也是由十四阿哥接任。

圈禁十三阿哥就是康熙為了保護自己這個忠義十三郎。如果讓他接受這個風口浪尖的職位不符合康熙的初衷。十三阿哥是康熙為了保證新皇登基留下的

殺手鐧,所以十三阿哥只能留在京城為了新皇登基保駕。康熙這些年也是在通過一些不惹人矚目的操作,把京畿附近的兵馬中層將領換成十三阿哥手下人馬。保證了新皇登基掌有最有利的權柄,只有控制九門提督控制豐臺大營新皇才能順利登基。這也是十三阿哥手拿金牌令箭就可以輕鬆控制豐臺大營帶兵包圍暢春園,這樣才保證四阿哥的真正登基。


老陳有話要說

交代一下康熙晚年背景,康熙晚年,九子奪嫡異常激烈,把康熙搞的心力交瘁,朝廷大臣也明爭暗鬥,國庫空虛,康熙老皇帝年歲已高,很多事情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在西藏叛亂這件事上為什麼康熙選擇十四阿哥胤禵而沒有選擇十三阿哥胤祥,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康熙帝在繼位人選上早已心裡有數了,康熙皇帝一生閱人無數,以及對胤禛的多次考驗,相信他心裡已經定下大位人選!但是八爺黨黨羽眾多,朝野上下一呼百應!康熙臨終總結了一句話:說胤禩處處學朕,但處處不像,只不過是為籠絡人心罷了!會毀掉大清朝的!十四阿哥也是八爺一黨讓十四阿哥出征是為分散八阿哥勢力,誤讓人以為讓十四阿哥建立軍工好傳位於他,從內部分裂八爺黨,也進一步分散朝中大臣注意力!康熙爺,好手段!

其二,由於八阿哥胤禩的掣肘導致康熙第一次用兵失敗,大軍損失慘重,因為八阿哥掌握著大軍錢糧,在打仗上暗中指手畫腳,其實他並不懂用兵,可是兵敗了換句話說康熙也需要一位皇子坐鎮西北大軍,而且是有主心骨的!十三阿哥是與老八對立的當然不適合去!


其三:十四阿哥也確實有實力,自身有確實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但並不是說十三爺就沒能力!

其四:都知道四爺胤禛和十三爺交好,十三爺也是帶兵的王爺,在軍中頗有威望,我認為即使十三爺能力比老十四強也會讓他留守京城,原因很簡單,助四阿哥登上皇位,繼承大統,掌控京城兵力也就握住了天下!

其五:胤禛也很聰明,派年羹堯節制陝甘錢糧,供十四爺打仗用,沒有錢糧怎麼帶兵打仗!胤禛也就掐住了十四阿哥的脖子!也就做不出出格的事情了!

所以說康熙派十四阿哥西征給了那麼大的頭銜,真是一石三鳥,政治手段真是高!十三爺不去並不代表比十四爺差。


萬綠叢中一點紅

《雍正王朝》裡康熙任命老十四任大將軍王統帥西北大軍是別無選擇的。那位鄔先生分析的一針見血:西北地廣人稀,物產貧瘠,大軍所需糧草物資都是由內地供應運輸的。老十四出征之前阿爾丹率領的6萬大軍全軍覆沒,因為老八一黨為了抓兵權在物資供應上做了手腳,導致糧草不足的阿爾丹只能速戰速決,結果中了叛軍的埋伏全軍覆沒。這個大將軍王實際上只能由老八的黨羽出任才能避免阿爾丹的前車之鑑,老十四跟老八是一夥兒的,軍事才能出眾又有軍功當然是最合適的人選。不是老八一夥兒的老十三肯定不能去,去了難免當第二個阿爾丹,至於說老十三的外公是蒙古王公需要避嫌和當時他被圈禁了,這些只是桌面上冠冕堂皇的說法罷了


立志成蟲

1.因為十四阿哥出征能左右戰局並且平衡派系。老十四是八阿哥黨羽,同時是四阿哥胤禛親弟弟。

2.老十四軍事能力確實出眾,同時派出老十四出征是為了鍛鍊他的能力,輔佐胤禛。

3.老十三是俠王,為人心直口快,康熙為了保護老十三,把他關起來。新君即位,立即釋放他,他可以為國效力。

4.大將軍王可以左右朝廷,表明康熙要重用,但是不會傳位給他,做一個彌補。

5.雍正保舉年羹堯為總督,進一步壓制老十四,使老四皇位更穩,高瞻遠矚!


盧旭630995935

有種說法,康熙想傳位給十四,給兵權是歷練歷練。

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太子是國之儲君。兵者,兇器也。行兵打仗,萬一見鬼了,十四被殺,國不就滅了嗎?憑這點,康熙也不會傳位給十四。

康熙封十四為大將軍王,主要是看重十四的軍事才幹。十三雖說也會打仗,不過關在宗人府。根本不可能帶兵。


大俠獨狐求敗

康熙的穩定朝局的高明舉措和帝王心術。一是解決八王黨這個最大的動亂隱患,分解八爺與掌兵權的十四爺的朝中勢力,使年老多病體衰又朝不保夕的康熙更方便控制各派阿哥勢力,使接班局面朝著有利於康熙方向走。二是將十四爺的力量遠放西北,有利於青海穩定。三是加強四爺在朝局中的權重,必要時由十三爺獨立有效控制京畿的武裝力量,方便四爺接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