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双创双服”持续发力 民心工程落实落地

河北共产党员网讯(通讯员 张德敏)“今年前5个月,三河市新增市场主体1305户,总量达到1.7万家,总量增长13%。工业投资增速达到62.2%。按照三河市‘双创双服’活动市场主体培育的任务清单,新增法人单位6100户。截止到5月末,新增工商户3368家,同比增长44.6%。”三河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第一副组长)刘连杰如是说。

廊坊三河市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需求最迫切的领域和环节作为攻坚重点,以问题聚焦活动重点、明确工作方向,在创新创业、服务发展、服务民生、优化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取得明显成效。

今年1月份,涉及32个部门的24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实现了“一站式”服务。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积极开展了政策完善创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快项目落地速度、优化社会发展环境、提升窗口服务、加强诚信建设等6大专项、31个子项行动,一系列困扰发展的桎梏得到一一破解。

在“双创双服”活动中,为不断推动和提高“众创”水平,三河市及时出台《三河市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孵化器奖励办法》,由市财政专设“三河市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扶持资金”,从企业研发投入、孵化器建设等方面给予扶持。共发放孵化奖励资金3697.7万元,加速“双创”示范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和小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等载体的培育力度。同时,还对19家主营业务纳税超亿元的重点实体企业、31家重点服务业企业、65家高新科技型企业和33个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市领导分包制。在服务过程中,分包领导、各部门下沉到帮扶企业,问现状、问需求、问环境,摸排企业难题,切切实实为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力促企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三河市对照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等短板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重点实施20项民心工程。”廊坊市委常委、三河市委书记(市“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组长)韩占山说。民心工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特困人员救助,也有公用设施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城乡厕所改造、公共交通建设、交通秩序整治、公园绿地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和社会综合治理等20项民心工程建设。通过民心工程落实落地,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三河市吹响了提升城市配套工程的“集结号”。走进各类民生工程的项目现场,老旧自来水管网、老旧热力管网改造加紧施工;天然气入户扫尾工程全部竣工;全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沿泃河景观公园、燕郊万亩生态公园提升工程顺利推进;文化健身广场、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等文化体育服务设施日臻完善,“彩色周末”“书香三河”和“文化下乡”等文化品牌深入人心。

“双创双服”活动是服务企业、发展经济和增加群众幸福感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三河市在着力推进中,注重提高高度、挖掘深度、拓展宽度,以企业和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统筹全市力量,培育“双创”载体、做实民心工程、打造优质环境,全市上下正以新的大作为,开创经济、社会发展崭新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