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自主招生越来越火,孩子上高中后你为孩子的自主招生路准备了哪些?

紫藤树下

上高中才开始准备自主招生?作为一个自招强校的老师,我想告诉您,其实您已经晚了,当然,还有亡羊补牢的机会!

先来介绍一下我所在的学校, 这所学校近几年每年通过自招初审的人数都是1000多人,在全国学校中排名前几位;最终获得自招降分的也有200多人,也是排名靠前的学校。通过这个比例,可以看出自招的特点“宽进严出”和“掐尖”。

再来介绍一下自主招生。作为高考考试招生的补充,从大学的角度来说,是越来越重视,因为他们需要更加有特长的人才,所以,通过自招给予学生降分优惠越来越大,原来有5分、10分的降分就很好了,现在动辄20分、30分的降分,降到自招线录取也不足为奇,而这些学校都是211基本及以上的学校,所以,通过裸分考上难度很大,随着自招越来越火,裸分的空间越来越小。

那么,自招从什么时候准备呢?我认为尽量要早,越早越好!

首先,来看自招含金量较高的“硬件”:五大学科竞赛;各种专利、创造;语文、英语作文比赛、发表论文、论著等。

其次,再来看看时间表:语文和英语需要长期积累,从小开始。单纯依靠学校的学习,肯定达不到“特长生”的要求,语文需要阅读兴趣和大量的阅读积累,这个至少从小学就要开始;英语的单词量和听说能力很重要,学校的英语课堂显然也无法满足。在高中,需要参加一些层次高的比赛,比如创新作文大赛、新概念作文大赛、语文报杯作文比赛、圣陶杯和叶圣陶杯作文比赛、全国英语能力竞赛等。

专利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三者中含金量最大的是发明专利,其流程是:申请文件准备 →申请步骤 →审批流程 →办理机构 →办理时限 →缴纳费用。时间大约是2年,显然从高一开始,时间就有点晚了,如果有特长,最好放在初中。

五大学科奥赛,高中之前只是积累阶段,如果有这方面的实力,在高中阶段通过“集训”重点提升,往往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最后,我想说,自招是“蛋糕”、自招是“捷径”,但也是负担,自招招生看学生实力,也要看家庭的实力;对待自招的正确态度应该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孤注一掷”,否则,得不偿失!


赢在高三

我孩子才小学四年级,回答这个问题有点太早了😂😂😂😂

不过我的确也在给孩子做这个准备。

重视语文学习

多年前就有一个观点“得语文者得高考”,所以一直以来在语文的学习上我们都是当做首位的。

奥数学习

由于孩子没啥特长,所以我们以后只能走学习这条路了。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我给他讲奥数,二年级以后开始报班,线上、线下都上。课内要求的也比较高,虽然现在是四年级,但是已经开始学初一数学了,计划小学毕业之前学完初中阶段的数学。

之所以学奥数一是孩子比较喜欢数学,二是我认为未来数学好会有一定的优势——无论是五大竞赛的数学还是物理又或者是信息学(化学和生物我没计划弄),都离不开扎实的数学基础,而课内数学基本上是不可能满足的。所以我们打算提前学完课内,然后专攻竞赛。

计算机编程

去年暑假末期我们开始了C/C++学习,给孩子报了一个班,前不久又报了一个。这个的确是开始的有点略早了,不过好在孩子挺感兴趣,学的也不错。寒假里做了几套普及组真题七十多分。现在每周也会拿出来三四个小时进行编程练习,这东西不多操作白瞎。

按计划希望孩子在后面的两年内能够巩固、掌握好,因为小升初这边没有择校,所以考不考竞赛意义不大,但是会给他报名去体验一下的。

希望基础打好,能在初中发发力看看,行就行,不行就算了。

物理

物理没让孩子学,太小了,但是我已经重新温习了一遍,并且做好了一些笔记,生活中会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给还孩子讲解、引导。

按计划我们应该会从今年暑假(也就是五年级)开始教材的学习。

是的,我希望他以后如果可以能够参加一下物理竞赛。

机器人

因为我本人是搞工业机器人的,所以给孩子也早早的就报名了机器人(乐高的)课程,不过说实话,感觉孩子并不是特别的爱好,所以也就没太投入,我更看重的不是编程那块,而是搭建那部分。

这个就当给孩子一个玩耍的事儿对待了,没有什么特别的期待。竞赛也不太想参加。

英语

我们没有那个实力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演讲比赛或者考级比赛,之所以列出来是因为它会始终影响到我们的其他学习。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英语学习投入的精力太多了,我认为如果等孩子大了再去投入那就太不划算了。

所以我们计划的是小学阶段吧口语解决到能够正常交流(目前评测之后是母语为英语国家的幼儿园大班水平)词汇、语法达到四级水平就行了。太高的目标有点难度,主要是时间不够。

只希望未来不会因为英语学习而影响到其他科目的学习。毕竟真要搞竞赛最大的问题还是时间。

小结

我认为:

1、自主招生说白了还是考竞赛。

2、考竞赛临时抱佛脚一般没用,除非天赋非常高,因此一定要提前准备。

3、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还是那句话除非天赋确实非常高,否则最好还是应该有个“荤素搭配”的。

回答完毕。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当下自主招生确实越来越火。我从孩子高二开始参加一些机构举办的的志愿填报讲座,每讲必用大量篇幅宣传自主招生,仿佛在这一块儿每个考生都能得到不菲的加分似得。

然而回来仔细学习才真正知道,哪儿有那么容易!

自主招生的目标就是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目前验证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方法就是竞赛证书和发明专利,一今年已公布的高校自主招生章程的院校为例,南京大学明确了:“(一)学科竞赛类: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任一学科中获得全国决赛三等及以上奖项。(二)学科特长类:高中阶段在相关学科领域能力突出,能够提供真实充分证明材料的考生。

1.报考理科专业(类)的考生,高中阶段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任一学科中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其中,报考天文学类考生竞赛科目须为数学、物理),或在科技创新类全国决赛、国际比赛中获得一等及以上奖项。

2.报考文科专业(类)的考生,高中阶段在全国性人文社科竞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及以上奖项,或在语言、文史、逻辑、记忆等方面具有突出才能。其中,在外国语言文学方面获得优异成绩的只能报考俄语、日语和朝鲜语专业。”

电子科技大学的报名条件也为:“1.高中阶段参加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奥林匹克学科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二等奖(含)以上;2.高中阶段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等国家级及以上赛区

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在具有较大影响的全国性青少年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那么,为了获得自主招生加分,是否需要进入高中就进行竞赛学习和训练呢?

答案是: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学习情况来定。如果孩子进入高中后学习比较轻松,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对这些竞赛学科饶有兴趣的话,可以参加一门竞赛科目的学习和训练(多了他也忙不过来)。

竞赛训练与常规学科的差异很大,数学和物理这两门还可以相辅相成,其他科目内容已经大相径庭,如果因为竞赛训练而耽误了专业功课的学习,就得不偿失,毕竟,现在来说,高考才是硬道理。按照目前自主招生加分的原理,报名的院校一般不能超过3个(有的限制数目更少),也就是说最多只有3所大学给你降分,其余的都是按照高考成绩为准。如果高考成绩没有达到这三所的要求,则也别谈什么自主了。

再则,根据教育部规定,自主招生属特殊类招生,所招的人数不能超过高校当年招生人数的5%,这个5%是全国的,与划分到你省里录取人数的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你是和全国的学子们争夺这5%的名额,报名人数越多,竞争越是激烈,况目前高校(特别是985院校)招生人数并未增加,反而在缩减。可以自己算一下,这个名额是否容易拿到。

所以,纵然再火,也要根据自家的实际情况,三思而行。


点绛煌

我刚刚亲身经历了自主招生,我的感受是这样的:

自主招生的确火了起来,尤其是在大一些的城市,但是在一些小县城,似乎才刚刚开始。

2016年,我不知道什么叫自主招生,什么样的孩子可以参加自主招生,更不知道怎样参加自主招生,开始知道这个名词是从孩子嘴里知道的,孩子是从网上知道的,当时连班主任也不十分认可,历届优秀的学生还没人被自主招生录取。

高二的整个假期孩子就没有学习,一直在参加各种比赛。高三的时候凭着得过的证书,参加了自主招生,被武汉两所学校预录。

我们其实一路算没有准备,只是孩子一直有爱好,紧张的高中生活也没有放弃自己的爱好,如果准备充分些,孩子加上至少20分,完全可以走一个更好的学校,一切造化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