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浓号是在何种情况下被从战列舰改装成航母的?

付遵毅

信浓号航空母舰是日本海军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一艘航空母舰,为二次大战里舰体最大、排水量最重的航空母舰,在完成长达五年断断续续的建造工作后,首次出航仅17小时即被美国海军的“射水鱼号”潜艇所击沉。

信浓号航空母舰

1942年春,由于得知了美国建造了大量大型航空母舰,日本则以新型的改大凤级和改飞龙级航空母舰来增加航空母舰的数量。

4月18日,美军以大黄蜂号航空母舰上的16架B-25轰炸机空袭日本本土(即杜立德空袭),横须贺也飞来了一架B-25,并有一枚炸弹命中了110号舰旁正被改造为航母的“大鲸号”潜艇母舰(后来的“龙凤号”)。110号舰并未受损,也无被美国军机发现。这场空袭推动了后来于同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失去了相当于2/3主力航母兵力的四艘航空母舰(“赤城”、“加贺”、“苍龙”和“飞龙”)。因此日本海军必须重建航母兵力,开始赶紧建造和将其他船舰改装成航空母舰。作为此计划的一环,110号要从横须贺第6船坞中挪出,意图用于同时建造2艘飞龙号改良型的云龙级航空母舰(排水量17,500吨)的工程。

“射水鱼号”潜艇

到了这个地步,日本海军决定将“110号大和级战列舰”改装为航空母舰,并预定于1944年12月底服役。这时的110号舰已安装好蒸气涡轮机、9座锅炉和舰前弹药库基座,舰体中央则正组装中央甲板厚度等级的隔间,舰尾的弹药库基座业已完成,其内容构造设施则系于舰尾上,尚未装设。在日本海军军令部舰政本部的航空母舰快速增产计划上记述110号舰的改装工程须“航空母舰的装备配置要在不影响工期时间的条件下完成,要以战斗训练为基准改善该舰,研究将舰体构造尽量简化”。

为信浓号特别建造的横须贺第六号船坞遗址

“信浓号”于1944年11月在未完成的情况下投入服役,随后自横须贺海军工厂移至吴海军工厂完成装修,但被回航中的美军潜艇攻击而击沉,包含舰长阿部俊雄大佐在内共1,435名水兵和民间工作者阵亡,为目前下水的航空母舰服役时间最短、也是至今被潜艇击沉的最大排水量军舰。信浓号的排水量吨位,一直到1961年美国海军的传统动力航空母舰“小鹰号”服役才将其超越。


鼎盛军事

信浓号原本是大和级战列舰,1940年开始建造,但尚未完工便被搁置了。由于1942年日军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惨败,航母损失严重,才将建造到一半的信浓号战列舰改装成了航母。

改装完毕的信浓号,排水量高达六万余吨,成为当时最大的航空母舰。然而等到信浓号建成服役的时候,美军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已经统治了太平洋。该舰于1942年11月末完工,第一次出港航行仅十七个小时,便被美国潜艇击沉。日本人加班加点苦干两年改出来的信浓号,被美军潜艇随随便便就当窜天猴给放了,相必心里难受得要死。

假如以战列舰的身份参战,发挥的作用会大一丢丢,至少不至于一出港就被击沉。

按照两年建造周期来计算,信浓号正好可以赶上中途岛海战。即便赶上了中途岛海战也不会对战局产生多少影响。毕竟大炮巨舰已经不是主流海战模式,航母舰载机才是决定海战胜负的主要武器。大规模的航母编队对决也不差他一艘信浓号。

可以猜测,如果信浓号参加中途岛海战,可能取得如下战果:

压制中途岛美军机场,击毁弹药库数座。

摧毁美军来袭舰载机N架

成功吸收鱼雷三枚,卒!!!


世界兵器

经过偷袭珍珠港、横扫东南亚、击沉“竞技神”号航母以及珊瑚海、中途岛两场海战,日本海军明白航空母舰已取代战列舰成为海战核心,欲制海必先制空。因此在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为了弥补航母战力的不足,一方面加快建造5艘重防御的改进型“大凤”级航母和增加15艘“云龙”型航母;另一方面是将大型船只改装为航母,大和级战列舰的第三艘“信浓”号就在改装名单中。

“信浓”号由横滨海军船厂建造,于1940年5月4日开工。其间由于物资短缺,曾两度停建,至改装前已完工50%。因此,日本军方决定不改变原设计的战列舰舰体,只在主甲板上安装一层机库、装甲飞行甲板和岛式上层建筑。横须贺海军船厂承担了改装任务。

由于太平洋战场形势对日本越来越不利,于是“信浓”号的改建工作被列入日本海军优先紧急工程,数千名工人日夜赶工并被告知不许离开船坞。而且船厂背靠悬崖,其他方面却竖起了钢筋栅栏,保密措施看起来万无一失。

但是在“信浓”号改建期间,战场形势对日本一天比一天不利。从1942年8月至1944年6月,美日之间进行了3次航母大战,即第2次所罗门海战、圣克鲁斯海战和马里亚纳海战。3次海战结果,总计日军损失航母4艘,舰载机570架,而美军的损失只及日本的1/4。更重要的是日军的损失很难得到补充(到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中,日本航母部队可怜到充当诱饵以掩护栗田舰队的重巡洋舰攻击美军登陆船队,结果4艘甲板空空的航母全被美军舰载机炸沉),而美国此时却开足马力造舰,新型航母和其他舰艇源源不断服役,海军实力急剧增强。

面对这种情况,日本人赶进度、压工期,进行突击施工,使许多建造工作都是匆匆完成。再加上原材料短缺、熟练技术人员少,建造质量根本无法保证,这为日后留下了极大隐患。

1944年10月8日,“信浓”号下水;同年11月9日,“信浓”号完工。满载排水量72890吨,是二战中最大的航母,这个排水量纪录直到1960年美国“小鹰”级航空母舰服役才被打破。但这时,美国海军已逐渐逼近日本本土,曾经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已处于垂死挣扎中,一艘“信浓”号已无回天之力。1944年11月29日凌晨,“信浓”号在首次试航过程中被美国海军“射水鱼”号潜艇用鱼雷击沉。(S)


联合防务

信浓号改装成航母上因为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丢掉了四条航母,航空作战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把已经完成70%的信浓号改装成了航空母舰。

但是!信浓不管是战列舰还是航母都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如果信浓号以大和级三号舰的身份加入战争无非是在菊水特攻加了条信浓号



如果信浓号没有被射水鱼击沉而是安安稳稳的建造服役,也就是比基尼环礁多了一条看太阳的靶船。

日本还有多少飞行员!

而且日本海军就是翻一番都打不过美国的tf58灭国舰队!

马里亚纳 时期的 TF58舰队,包括15艘航空母舰,7艘战列舰,21艘巡洋舰及66艘驱逐舰组成。
华盛顿号、北卡罗来纳号、衣阿华号、新泽西号、南达科他号、阿拉巴马号、印第安纳号


航空母舰大黄蜂号、约克城号,轻型航母贝劳伍德号、巴丹号,


邦克山号、黄蜂号,轻型航空母舰蒙特利号、卡伯特号,


企业号、列克星敦号,轻型航空母舰普林斯顿号、圣贾辛托号。

航母埃塞克斯号,


在马里亚纳海战以后,日本已经输掉了战争!

再多再强的战舰对于大厦将倾的日本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充其量就是再挣扎一会!

挣扎的选择死的体面一点和死的壮烈一点。

然后两颗核弹下去,日本马上投降。

在投降的时候日本还有战舰么有!

有航母么?有,船台上都还有一群!

还有石油么?没了!

还有优秀飞行员吗?没有,

还有完善的工业么,没有,

还有斗志么?没有!

所以就算是在加一条信浓号战列舰又有什么意义?

至于信浓号为什么改造成航母?原因很简单,航母不够用了呗,赶紧想办法增强航空作战作战能力,所以嘛信浓号就被改造了。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中途岛海战)

1942年的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一下子损失了赤城、加贺、苍龙、飞龙四艘航母,整个航母机动部队只剩下了祥鹤、瑞鹤2艘大型航母,其余的隼鹰、龙骧、大鹰等航母都是轻型航母或者由商船改装而来的航母。而美国海军尚拥有正规航母企业、萨拉托加、大黄蜂3艘,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海军开始紧急增加航母的建造数量。

(信浓号航母)

由于之前日本海军的“丸五造船”计划中只有改大凤级航母1艘,云龙级2艘的航母订单,即便紧急修改的“改丸五”造船计划大幅度增加了航母建造数量,但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日本海军航母机动部队需要新的大型航母至少要到3年的建造期,无奈之下,尚在建造中的“大和”级战列舰3号舰信浓号成为了改造目标。

(惨遭舰载机围攻的大和号战列舰)

信浓号当时已经完工70%,如果不进行改装本可以在1943年投入服役,最迟也能赶上1944年的莱特湾海战,与大和、武藏一起在萨马岛海战中取得一定战果,但是所能发挥出的运用不会太大,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日本联合舰队陷入油料不足的处境,信浓号即便作为战列舰服役,也会在后期因为没油成为一条停泊在港内的无用之舰,不是像榛名号战列舰那样在港内被美军炸沉,就是像大和号那样在自杀式出击中被美军舰载机送进海底。

(爆炸的大和号)

信浓号无论作为航母还是作为战列舰出现,都无法发挥出太大作用,作为航母出现的信浓号要面临缺乏飞行员、舰载机的尴尬,日本在1943年就陷入了铝材料缺乏与优秀飞行员损失殆尽的局面,信浓号作为航母出现也发挥不出太大的战斗力。而作为战列舰出现的信浓号,受制于日本大本营对战列舰的重视,信浓号也不会在早期发挥出作用,唯一的贡献就是在后期多吸引美军几条鱼雷、几枚炸弹的火力罢了。


军情解析

信浓号航母几乎就是“短命航母”的代名词,完全可以说是日本海军历史上最命运悲催的一艘航母,初次下水不足20个小时之后就被美军射水鱼号潜艇发射的4枚鱼雷击沉。届时,信浓号作为当时排水量最大的航空母舰,并未起飞过哪怕一架飞机。

信浓号的悲惨命运其实也是日本法西斯命运的一个注脚。至于信浓号建造的背景,是当时日本军部的临时起意,也是当时已呈日薄西山之际所谓的“大日本皇军”作出的无奈之举。

早在1940年5月4日,日本第三艘大和级战列舰(即后来的信浓号)开工,到1942年5月已建成了一半。可在当年6月4日便发生了令日本人至今都不堪回首的中途岛海战,短短3天时间之内,日本就损失了4艘大型航母及332架飞机,富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与舰员的损失多达3700多名。由此,强大的日本海军便一蹶不振。可以说,这是日本海军自建成之日起的一次惨败,也是日本在二战中有决定性意义的败仗。

中途岛海战的惨败,再加上之前如珊瑚海海战、第二次所罗门海战等几次战斗消耗,日本海军已处于穷途末路的地步。在鼎盛时期,日本曾经拥有10艘航空母舰,而在战争后期,仅剩下“凤翔”号还能勉强使用。因此,日本急需要加速建造航母来支撑当时的战局。但由于日本多年的穷兵赎武,再加上庞大的战争消耗,日本当时要建造新的航空母舰几乎是难于登天。因此,正在制造的这艘大和级战列舰便被匆忙拿来改造成航母。

另外,如果作军力对比,作为日本海军对手的美国海军已变得空前强大,在1944年初,航母的数量便达到了50艘,战机数量过万,相对于日本海军,几乎已呈压倒性的优势。这更是刺激了日本要尽快拥有一艘航母的迫切愿望。
于是,在这种紧迫的战争背景下,可怜的信浓号便应运而生了。

大国策

信浓号最初是大和级战列舰的三号舰,但是在建造过程中,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空母舰损失巨大,已经严重影响了日本海军在海上和美国海军抗衡的能力,因此日本就将信浓号战列舰改建为了航空母舰。

在旷日持久的太平洋战争中,日本联合舰队最初占据了很大的优势,但是在后来的珊瑚海海战、中途岛海战等一系列海战中,失去了大量的航母,直接导致日本联合舰队的航空作战能力受到了巨大的打击,难以继续完成作战任务。而当时,日本的大和级战列舰三号舰信浓正处于建造中,战前的日本海军还是非常信赖大舰巨炮的作用的。而在战争中,日本海军最终醒悟,发现航母的作战效果和威力要比战列舰强得多。而当时日本海军又已经损失了大量航母,因此信浓号改建成航母成了日军的必然想法。

信浓号战列舰吨位大体积大而且防护较强,改建为航母是非常合适的,只需少量的改造工作,增设飞行甲板。机库等必要设施即可。不过在其完工时,其作战任务已经发生了改变。当时美军已经极为接近日本本土,所以航母的真正作用----提供远洋空中支援等已经难以发挥了,所以日军其实是将其作为移动海上机场使用的。但是信浓号比较赶工,比如必要的水密门。抽水泵等都很缺乏。再比如其舰员太新,没有作战经验,一旦舰艇出现大的事故等,就会乱作一团无法进行有效的损害管制,这都为其试航不到24小时便被击沉埋下了伏笔。

而其实不仅是战列舰,日本战时还改造了一些商船等民用舰只,将其作为航母使用,但是由于工业实力相差过大,日本依然无力对抗美国海军,最终日本海军还是战败了。


雇佣兵

从英国1939年奇袭塔兰托基地就可以得知航空母舰的巨大作用。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再一次证明航空母舰的作用。在1942年日本击败英国远东“Z舰队”后,飞机用鱼雷击毁在航行中的军舰就完全宣布战列舰的败落。





而大和级第三号舰“信浓”号是在1940年开始建造的,到了1942年中途岛惨败后信浓号已经建造完成约50%。中途岛惨败后日本损失了4艘主力舰队航母,对于在战争中主张进攻的日本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损失。因为航母机动编队就是日本杀手锏。 虽然在二战时期日本还是将战列舰作为决战主力,也曾在莱特湾海战中将战列舰派出去,但是效果甚微。


舰首仍然能看得出大和级的特点

所以在1942年将信浓号战列舰改为信浓号航母。但是到了战争后期,日本严重缺少资源和合格的水兵,所以信浓号还没完全建造完成,而且是个豆腐渣工程,所以才会被一枚鱼雷干掉,成为最短命的航母,如果改为战列舰,估计连战沉的机会都没有,连长门都没有燃料去送人头,信浓号估计也得坐沉港内。
大和级战列舰


夜过的流星雨

信浓号在还没完建成的时候,日本就刚好经历了中途岛大败,在充分意识到了航空母舰的威力之下,才将信浓号改装成了航空母舰(装甲航空母舰)。

那如果信浓号作为航空母舰加入战舰世界的话,性能数据会是怎么样呢。作为大和级三号舰,在装甲方面其实可以参考大和的护甲。搭载数量的话,介于是跟大风类似的装甲航空母舰,可以跟大凤齐平。

总得来说,如果信浓将来有机会进游戏的话,可能会是一艘9级左右的金币航空母舰吧。然而可能会被大凤和埃塞克斯吊打~


战舰世界

1941年日本海军提出了“丸五计划”,即第五次海军扩建计划。里面列出了什么改大和超大和等各种战列舰的建造任务(大和,武藏,信浓是丸四计划的)。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日本已有6艘大型舰队航母和2艘轻型航母,同时他们计划还要扩充航母机动的舰队规模。

但是受制于日本坑爹的飞机产量,航母造不了太多不然飞机不够用。所以实际建造的航母数量并不多。

(举个例子,日本二战中舰载战斗机只有一种,就是零战,但是零战的总产量只有10500架左右,而美军一个型号的战斗机总产量至少都接近15000架,美军服役的各型战斗机的型号有P-47,P-51,P-40,P-38,F4F,F6F,F4U)

但是让日本人意想不到的是,仅仅是中途岛海战,日本直接就损失了赤城加贺飞龙苍龙在内的四艘大型舰队航母,只剩个翔鹤瑞鹤了。

这下直接把日本人急坏了,本来想的是飞机产量不够就不怎么造航母了,结果一下子就挂了一票正航,根本没法玩。

无奈之下,只得把还在建造的大和级三号舰信浓改来当航母。

信浓是二战最大的航母,标排就高达62000吨,满排72890吨,比今天的辽宁舰还大。

不过这航母下水的时候是1944年11月,已经没啥用了。

非常神奇的是,信浓因为舰体是原来大和级战列舰的设计,防护与大和级相当,但是仅仅挨了4枚鱼雷就炸了。

(防护相似的武藏扛了几十枚航空炸弹和12枚鱼雷)

日本最后残存的航母机动舰队已经在莱特湾海战损失殆尽,海军航空兵飞行员基本死光,就算信浓不被美军潜艇炸沉,等到配套的舰载机和飞行员训练完成估计都是1945年5月,此时离日本投降大概也就3个月的时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